漫话民间“二月二”
“二月二”指得是每年的农历的二月初二,民间传说“二月二”这天,是土地爷爷的生日。过了“二月二”,民间就可以在院内院外动土。农家有盖屋垒墙建院的,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施工,再也不必忌讳土地爷爷的怪罪。
“二月二”还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尧、舜、禹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还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来实行。“二月二”龙抬头,因此在民间人们便争相理发剃头,争个龙抬头的好彩头。整整一个正月不理发剃头,从“二月二”开始便可以理发剃头了,因此,每每“二月二”这天,理发店、剃头铺里,往往都是人头攒动,等着理发剃头的排起了长龙。
说起“二月二”,还有个民间传说,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后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让太白金星传旨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滴雨未下,大地干裂,颗粒无收,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人间的种种旱像,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他于心不忍。于是冒着违反天条的危险,张开大口,喝足了天河之水,私自降雨,解救了天下百姓。此事被玉皇知道后大怒,将它打入凡界,压在一座大山下受苦。并在山前立一石碑,碑上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轨,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返凌霄殿,除非金豆雪花飞”。人们路过此地,看了石碑上的字,才知道玉龙是为百姓行雨,才被压到山下受苦的。为了救出玉龙,人们决心寻找开金花的金豆。人们找啊找,直找到来年的二月初一,恰逢街上大集,一位老奶奶背着一袋玉米赶集,因布袋没扎结实,金黄的玉米撒了一地,人们见了都高兴地说,这玉米不就是金豆吗,有金豆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二,大家一起爆玉米花。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就大声喊:“太白金星老儿,金豆开花了,还不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见人间遍地都在爆玉米花,认为是金豆真得是开花了,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一跃升空,重回天河。从此以后民间就形成了习惯,每年的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都爆玉米花、炒黄豆,大人小孩嘴里还念叨“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在我们乡下,还有个早起圈粮囤的习俗,记得小时候,每到每年的正月底,母亲总是将灶间的草木灰几天不掏,等到“二月二”这天天蒙蒙亮,母亲便摸黑起床,用木锨或簸簯将灶间的草木灰掏出,在屋内院内和大门外,圈上一个个大圆圈,母亲说这些大圆圈是粮食囤。圈完粮囤后,母亲再从家里的粮缸里挖上点玉米或秫秫,撒在圈好的粮囤中,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粮丰囤满。条件好的家庭,还会在圈好的粮囤中,放上几枚铜钱或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祈求一年粮满囤钱满柜。在过去祖祖辈辈年年“二月二”圈粮囤圈钱囤,祈求粮满囤钱满柜,年年却是半饥半饱,艰难度日。如今国家富强了,农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但每年“二月二”圈粮囤的习俗却一直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