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8-19 14:33
鄌郚总编

梁文灿祖籍查考记

  梁文灿祖籍查考记
  梁文灿(1869-1928),字质生,潍县城里人,清光绪二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浙江道、福建道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明。他写的一组《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脍炙人口,堪称潍县历史民俗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近期研究者颇多。由于诸多原因,当今人们对于其家史和身世知之甚少,其祖籍是哪里,说法皆不确凿。本期作者从2019年开始,通过多方调查考证,历时半年,终于查清了梁文灿的祖籍,同时也获知了他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期撰稿:梁化刚
  -
  才华横溢 身世迷离
  《潍县志稿·人物》中关于梁文灿的记载。
  梁冈编著的梁文灿纪念集三套。
  《潍县志稿·杂稽》记载的并蒂莲与梁文灿之奇闻。
  《潍县志稿》中对才子梁文灿的记载不到300字,对其身世不得而知。在他离世后多年,乡梓学者更是很少提及他,后因其所写《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被挖出,再次被世人关注。2009年,梁文灿的嫡孙梁冈从江苏省淮安市来潍寻祖,潍人才知梁文灿还有直系后裔。
  --
  志书记载不足300字 性格耿直人生坎坷
  《潍县志稿·人物》载:“梁文灿,字质生,城内梁家巷人。幼聪颖,文笔矞黄典丽,不似饾饤小家数。自科岁考以讫乡会,每试必捷,毕生不知落第为何事。光绪癸巳、甲午联捷进士,明年散馆授编修,寻考授御史,补浙江道。顾倜傥不羁,服御虽华,尚能清贫自守。尔时,国是已日非矣,每语乡人曰:‘御史,言官也。例准风闻奏事,目今风闻之事多矣。然,灿寒士也,倘以琐琐者冒渎宸听,则招权纳贿之诮,必随其后,争及寒蝉噤声之为,负国罪轻乎?’是以,在台前后近十年,发抄折件,世未之见。下直后,惟精研宋元人词以遣日。比鼎革,遨游大江南北,以发抒其牢骚不平之气。终无所遇,遂坎坷以殁。殁后,赖世交倾助之,殡殓始得成礼。所著见《艺文志》。采访册。”
  《潍县志稿·艺文》载:“梁文灿,《蒙拾堂诗稿》(蒙拾堂)《词稿》四卷,《宋金元怀古词辑》。”
  《潍县志稿·人物》中这段不足300字的小传,把梁文灿的性格和跌宕的人生经历作了精准公平的概括。这正如潍坊学者牛鹏志所言:“《志稿》编撰者,如丁锡田等多是梁文灿先生的故交,彼时先生离世只不过几年,所以记录准确清晰,又同情先生终无所遇,坎坷以殁,乃至于文笔‘老怀赋笔,如闻叹息’。”
  --
  关于梁文灿的民间传说也有几则。
  梁文灿从小聪明过人,做文章从不打草稿,美文信手写就,因此得一美号“梁一章”。从先生“每试必捷”的科考经历来看,这应该不是虚言。
  梁文灿考中进士的前一年,在梁家巷北旁的荷花湾出现了两朵并蒂莲,人们纷纷传言,这附近一定会同时发生两件大好事。次年,潍县城的于普源和梁文灿双双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吉兆成真。有人还写了几句歌谣:“荷花湾开并蒂莲,岸边会试出同年。潍县典故有真事,梁文灿与于普源。”这事,虽然《潍县志稿·杂稽》有载,但极有可能是向善向美的人杜撰的吧。
  1901年,梁文灿出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其间,慈禧动用北洋水师军费重修颐和园,梁文灿冒着生命危险,参了慈禧一本,虽未成功阻止,却着实令世人赞叹敬佩,传为佳话。此故事,在时间上吻合。1900年八国联军再烧颐和园(圆明园),1902年重修。凭梁文灿的气节和职业性质,有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而实情可能是劝谏,不是参本,当时,向光绪帝参本慈禧不会起作用,梁文灿也不会那么无知。史料没有记载。
  嫡孙梁冈回潍寻根 乡梓方知其有后裔
  曾经在很长的岁月里,潍坊人认为梁文灿没有直系后裔。直至2009年,梁文灿的嫡孙梁冈从江苏省淮安市来潍寻根,潍坊文史民俗界大为震惊。在此,先看看梁冈编著的2017年版本的《潍县翰林梁文灿质生公纪念集·前言》(以下简称《梁文灿纪念集》)中对于梁文灿的简介:
  “先祖梁公文灿于同治八年(1869)出生在山东莱州府潍县,字质生,也作质升、炙笙。
  “……科举之路异常艰难,范进中举就是个典型范例。文灿公则不同,他聪慧过人,在科考道路上一帆风顺,自童生考试至殿试每考必捷,不知落第是什么感受。他7岁入塾,14岁中童生,17岁中秀才,以廪生(成绩优秀者)资历被入选国子监(太学生)。光绪十九年,回山东济南参加乡试,中癸巳恩科第十八名举人,时24岁。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殿试联捷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时26岁。光绪二十一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时27岁。光绪二十五年30岁出缺,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从五品。任内冒死上疏,参奏慈禧动用北洋水师军费建颐和园,一时名动京城。即光绪二十九年六月,改任福建道监察御史。
  “从现存文灿公8本奏折来看,参劾贪官的有4本,分别弹劾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福山县令李舒馨、热河朝阳县知县缪桂荣、署顺天府房山县胡光泰、河西武安县令周光昌等。又有奏请办京师自来水厂,为山东屯卫田追偿扰民恳恩免缴租税,奏请制止东三省‘换领租照’以图‘夺佃’的恶政等,他以体恤民情、安靖地方为宗旨积极建言。在位近10年,任御史期间清正廉洁,是个为民请命、清正廉明的监官,高节可风。
  “1912年民国改元。文灿公作为监官被留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初期,经大总统审查合格,先任淮扬道道尹,又被江苏省长齐耀琳委任为沪杭特派专员,参入调解江浙战争。又任江苏同里税所所长、山东省署秘书兼馆陶县厘金局局长等职。1928年春辞世于济南,享年60(虚)岁。
  “他从政之余喜吟诗填词,著作有《红豆馆诗存》《红豆馆旧草偶成》《獭祭随录》《红豆馆撷余》《可谈集》《怜玉词》《惜金词》《怨兰词》《走马吟》《续走马吟》《蒙拾堂诗稿》《蒙拾堂词稿》等行世,其中《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流传至今,深得方家青睐,在民间也口碑载道。一生写作诗稿、骈文、随笔若干卷,均造诣杰出,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词稿180多篇,流传至今。是出众的乡土词人、诗人,散文圣手,老潍县士子中的佼佼者。其书法宗法魏碑,传世作品被视为拱璧……”
  --
  子孙分散各地 在潍名气稍逊
  从以上有关梁文灿的方志记载、民间传说以及后裔资料的记述、尤其是近些年潍坊市的专家学者们对其诗词作品的进一步披露与研究来看,综合他“每试必捷”的聪慧,“有声京华”的文学,坎坷跌宕的经历,惊叹梁文灿先生不愧为潍坊的历史文化名人。那么,为什么在二十年前的学界鲜有提及,而至今人们对于他的身世家事知之甚少,甚至连他的祖籍都搞错,笔者通过考察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梁冈在《纪念集》中写道,祖辈本是布衣家庭,梁文灿做官以后,才常有显贵往来;梁文灿共生三子七女,怎奈诸行无常,随着清廷灭亡、改朝换代、军阀混战后,子孙分散各地,多失去联系,家庭主脉以移居南方为主,这是主要原因。因为,梁文灿在潍坊当地没有直系亲属,外人对内情知之甚少,在情感和责任感上也差,坊间口传渐少,只凭着方志的寥寥记载,一般人难以了解。随着时远事湮,当年年轻的梁翰林自然是知名度每况愈下。
  梁文灿的诗词作品虽然算得上是阳春白雪,数量也不少(据学者牛鹏志粗略估计共有600首左右),但可惜的是刊印面世的太少,只有忘年交丁锡田在他离世一年后赞助刊印了《蒙拾堂词稿》,而民间难得一见,如何名世?这是原因之二。
  梁文灿虽然文采出众,也是清廷命官,但是,在潍县清代延至上世纪初文化界的名气,除了当时就誉满四海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即是比较潍县城里大名鼎鼎的状元曹鸿勋、王寿彭,礼部尚书陈官俊、金石学家陈介祺父子,还有郭、张、丁等几大家族,其综合名气就显得逊色不少,何况梁文灿布衣出身,经济、人脉方面都远远不及上述诸位。学界人士自然不感兴趣去花精力研究宣扬,民间添枝加叶的奇闻也就很少。
  由于以上几种原因,在大才子梁文灿离世以后,乡梓学者很少提及,若不是因为《蝶恋花·潍阳十二月鼓子词》被挖出亮相,后至灿烂耀眼,他差一点就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
  初次寻根 山重水复
  -
  2009年,梁冈初次来潍寻根问祖,毫无收获,便托人打听父亲生前多次说的昌乐梁家庄。2014年,梁冈再次来潍,在梁家庄听到了不少关于梁文灿的故事,初步认定梁文灿祖籍为昌乐,并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记叙此次寻根之旅。然而没多久,潍城区乔铁家村的梁炳质疑此说法,寻根之事还需再次调查。
  -
  梁冈调查梁文灿籍贯 初认昌乐乔官梁家庄
  梁冈(又作刚),现居江苏淮安。通过梁冈的介绍得知,梁文灿生有三子七女。长子梁章壎在日军空袭武汉时身亡,次子16岁英年早逝。三子梁章坰解放后改名梁敏,出生仅一年梁文灿即病逝。1945年,18岁的梁章坰响应抗日号召,投笔从戎。离潍南下,后娶江苏宿迁籍李凡为妻,定居江苏。1956年10月,生子梁冈。
  上世纪70年代初,梁冈随父亲梁敏下乡时,听村里老乡说起自己的家庭是书香门第,祖父梁文灿是个翰林,大知识分子,当过朝廷命官,就像古书里讲的那样威风。于是,梁冈很好奇,下决心以后把家里的事情搞清楚。
  时光荏苒,世事碌碌,由于诸多原因,这次魂牵梦绕的寻亲认祖之行,一直等到了40多年后的2009年清明节前夕。
  梁冈初次来潍,通过坊子区公安人员帮助等多种方式,见到了几位姑姑家的亲人,因为时间紧促,对于祖籍何方,尚没有调查清楚。不过,潍坊对于祖父的研究推崇使得祖父在潍已是大名赫赫,这还是给了梁冈莫大的鼓舞。回苏以后,他决心要整理祖父的资料刊印一套纪念册,以告慰祖上。
  梁冈一方面整理资料准备出书,一方面调查梁文灿的祖籍。
  在《潍县志稿》梁文灿小传中,写明了他出生在潍县城梁家巷,没有注明祖籍。其实这在当时很正常,梁文灿之父梁检本是十笏园的账先生,梁家巷在十笏园(即丁四宅)北边,斜对着胡同,只隔着新街子,算是一路之隔。此时梁检家在梁家巷似是已经没有住房,梁文灿生前包括做官以后常住丁锡田家。梁文灿的小传极有可能是故交丁锡田所撰,成稿时,梁文灿离世还不到10年,梁文灿祖籍何方,丁锡田这位世交邻居加文友,必然是清清楚楚,没必要标注。
  事过七八十年以后,潍县城的梁文灿只有名字在方志上,代表作《蝶恋花》在文坛大放异彩,但是,他上至父亲来自何方、下到子孙情况如何,这些信息几乎无人知晓。
  于是,等梁文灿先生的嫡孙梁冈初来潍寻根问祖时,学界人士茫然无以回答。
  梁文灿与昌乐乔官镇的梁家庄确实有着不同一般的亲密关系。1945年,梁冈的父亲梁敏参军南下时,就是从那里出发的,在梁家庄常住。梁敏生前曾对梁冈多次说起这个远近闻名的大村庄,梁冈有印象,所以在2009年春来潍以后,便托人打听昌乐梁家庄。
  2014年3月,昌乐县乔官镇梁家庄的梁洪元通过博客联系了梁冈,告诉他有证据证明梁文灿祖籍是昌乐梁家庄的。梁冈十分激动,4月初的清明节就带上儿子梁爽千里驱车赶往昌乐梁家庄寻根。梁家庄在清朝中期出了几户大地主。族人中有一位老先生叫梁功臣,祖上是大地主,说认识梁冈的父亲梁敏,称呼梁敏“三爷”。他还记得当时梁敏参军时的情景,说梁敏常住梁家庄。还说梁文灿虽然聪明有才,但是家里很穷,科考需要梁家庄多次资助,进京没有盘缠,也是梁家庄赞助的,梁文灿常去梁家庄小住,与梁家庄人辈分很清楚。参加接待的族人们说,以前梁文灿在梁家庄家喻户晓,还说了几个关于梁文灿的故事。
  虽然在查看《梁氏族谱》时没有找到梁检和梁文灿父子的有关信息,但是,单凭梁文灿与梁家庄的密切关系、梁家庄族人对梁文灿的鼎力相助、辈分相通,应该可以认定梁文灿与梁家庄梁氏是一族人。大家猜测,之所以族谱未记录,可能是迁出太早,当时未记,以后续谱又忘记补记所致。
  回苏后,梁冈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寻根梁家庄》的帖子,简单记叙了这次寻根之旅。这篇帖子后来被人当成梁文灿祖籍昌乐的原始依据,认为梁冈是梁文灿嫡孙,言出自有权威。而在此之前,没有见到这种说法,只言梁文灿出生于梁家巷。当然,梁文灿与昌乐梁家庄的密切交好关系,潍县城的老一辈应该也有耳闻,此举亦无可厚非。
  -
  博客文章受关注 祖籍之地出新说
  梁冈发博客文章以后,潍坊又有线索提供给他。家住潍城区苗圃路的梁炳自称老家是符山(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乔铁家村,梁文灿祖上是从他们村迁走的,他们才是一族人,而且言之凿凿。
  梁冈此时困惑了,自己毕竟没有太多的时间在潍深入考查。2017年前后,便通过潍坊市的文史学者郭君同先生联系上笔者,委托笔者帮忙查考此事。可能是因为笔者也爱好文史,都姓梁,做起来方便一些吧。
  接到梁冈的微信委托,笔者便问询了城区东部的几个梁姓村居,基本确定了梁文灿老家不在城东,便没有在潍全面展开采访调查,也清楚这个任务好似不太容易完成。
  2019年2月,梁冈先生寄来了三套他编著的《梁文灿纪念集》,笔者如获至宝,连夜拜读,收获颇多,被梁冈的辛苦编著精神深深感动,下决心尽早启动在潍全面调查,完成他的托付。
  2019年4月初,梁冈偕夫人李忠勤和孙女梁睿芮来潍。一是向潍坊市图书馆赠送他编著的《梁文灿纪念册集》,二是我们这对相隔千里、只通过微信交流已经多年的本家也彼此会面,商榷全面开展调查梁文灿祖籍事宜。
  梁冈一家来潍,受到了笔者所在的梁家寨子社区族人的热情招待。虽不是一族人,因为是同姓就感到很亲切,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家住潍坊的梁冈的表姐徐暖(梁文灿七女梁章荻之长女)也一起陪同。
  梁冈说,通过后来的进一步考查,越来越感觉祖籍是昌乐梁家庄不太确凿,好像证据不太充足,现在潍城的梁炳先生又提出梁文灿一家是从他们乔铁家村迁出一说,这需要重新调查落实,主要工作就委托给了笔者和徐暖女士。我们二人自是义不容辞,答应尽快展开工作。
  -
  调查之旅 一波三折
  梁文灿手迹《蒙拾堂诗稿》-
  潍城区乔铁家村人梁炳称,族人们口传乔铁家梁氏的一世祖系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梁文灿是他们一族。但是他的叙述和乔铁家新修族谱所记信息较为混乱,还需进一步落实。而昌乐乔官梁家庄的梁洪元透露,梁文灿与梁家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寻根认祖,更像是拜了同姓的义兄弟。
  -
  梁炳提供线索 锁定乔铁家村
  2019年4月12日上午,笔者邀了作家肖明尧,与徐暖女士前去潍城区苗圃路怡心园小区拜访梁炳。不巧,梁炳临时有事外出,未能见面。
  因为爱好诗词和书法,笔者有缘结识了昌乐县的一位文友梁洪元。虽然只是在微信群里交流,但因为是同姓,印象便深一些。
  2019年4月23日晚,笔者在微信上开始咨询梁洪元。没想到,梁洪元就是昌乐乔官镇梁家庄人,对于梁文灿与梁家庄的关系,比较了解,2014年梁冈寻亲梁家庄时,他参加了接待。他主持编修梁家庄族谱,对于家族史很有研究。
  梁洪元说:“梁家庄这族梁氏,是明成化年间从河北枣强迁来。梁文灿少年时来我村认的祖,赴京考试是我祖上付的盘费,考中后曾来我村祭祖,论辈我跟他孙子梁冈一辈。我村还有个见过梁文灿儿子的老人。梁文灿儿子上世纪初也来过,族谱上有梁文灿的名字。”
  梁洪元此时正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调养身体,笔者立即相约次日去医院会面。
  第二日上午,笔者与徐暖先来到潍城区苗圃路怡心园小区,见到了梁炳。
  梁炳是一位学者型的退伍军官,年逾80还在埋头搞科研,曾在2007年主持续修乔铁家梁氏族谱。他思路清晰,针对我们的调查,提供了很多信息。
  梁炳本人是潍城区乔铁家村人。他说,族人口传,乔铁家梁氏的一世祖系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山东,先落户山东日照,再迁(或者分支)至诸城,又至十世前后,一支迁至潍县,十一世祖梁可教迁至乔铁家,梁可教父母也曾居住潍县梁家巷。潍城区南三里村的梁氏是从乔铁家迁出的。梁可教生有三子,梁炳是十九世孙。
  1965年,乔铁家族人在梁会沣的主持下开始续谱,等到草稿完成时,“文革”开始,手稿和原来的家谱一起被烧毁,原在墓地的谱碑也在同时期被毁。现有的家谱比较简单,是2007年在梁炳、梁勇主持下续修的,“因历代家谱已毁,谱碑至今下落不明,无资料可参考,仅靠老人回忆和外地调查考证,费尽全力才勉强将家谱续好,但尚有四代祖辈名讳不详,有待继续考证”。
  谱序中写道:“梁文灿随父迁入潍县城里。”(这显然有误,因为梁文灿出生在梁家巷)。
  梁玉栋、梁玉春是梁炳的堂叔,二人曾在祖母的带领下步行15公里去看梁文灿。那时梁文灿已经败落,在十笏园丁家一间小屋里教孩子读书。梁炳的九爷梁会江也说起梁文灿是乔铁家梁氏一族的。
  在梁炳等人续谱时,族中知情老人一再强调,梁文灿是族中名人,一定续上。由于诸多原因,家谱中记载梁检、梁文灿父子的信息比较模糊,梁文灿排在十五世,祖父名讳不知,父亲梁凤某,梁文灿配偶只有一位是山东孔府近亲孔氏,与梁冈编著的《梁文灿纪念集》记述内容大不相符,梁文灿之下也没有再续后人。
  梁炳说,梁文灿是乔铁家梁之说比较确凿,村里传有不少关于梁文灿的故事,在梁冈来潍之前,乔铁家的族人并不知道梁文灿还有后人。
  至此,作者更加疑惑了。昌乐梁家庄梁氏和潍城乔铁家梁氏都说梁文灿是自己族人,都很确凿,究竟花落谁家?
  梁炳的叙述和乔铁家新修族谱记载,信息较为混乱。梁炳说,他18岁当兵离家,村里有许多事情还不知道,建议笔者去乔铁家村,再采访其他知情人,进一步落实。
  -
  梁文灿所说平寿 或许是乔铁家村
  采访归来当晚,笔者又查阅《梁文灿纪念集》,意在探索书内潜在的信息。看到一幅图片,上写有“平寿著蒙拾堂词(稿)”字样,眼前一亮。炙笙是梁文灿的另一个字或号,他自称“平寿炙笙氏”,如何理解呢?
  平寿村位于潍城区浮烟山西南部,距离市区15公里许,乔铁家村位于平寿西1.5公里处。平寿村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古村,有说法是夏初平寿(“平寿”又作“三寿”“王寿”)国的都城所在;相传汉设平寿县的县城遗址亦在此。潍地出土的战国铜剑上刻有“平寿”字样。
  据梁炳讲,他们这支梁氏,最初迁来先在平寿村附近,最后落在乔铁家。平寿村附近有梁氏祖坟。平寿村周边方圆几十里的地域,泛称为“平寿”,上世纪初曾设“平寿乡”,乡公所即在乔铁家村。梁文灿自称“平寿炙笙氏”,或许在说自己是平寿乔铁家人。再退一步讲,即便此处的“平寿”所指的是大概念的潍地旧称“平寿县”,也充分证明了梁文灿祖籍不是昌乐梁家庄,而起码是潍县。梁文灿在《蒙拾堂词稿》中也署名“潍县梁文灿质生”,信息呼应印证。
  笔者分析认为,当时知识渊博的梁文灿自然清楚自己的祖籍,所以自称“平寿炙笙氏”“潍县梁文灿质生”,这点与昌乐梁家庄无干,已经是十分明显。
  -
  梁家庄富户常资助 梁文灿认祖拜干亲
  从梁炳家出来,已经是午饭时间,笔者与徐暖来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采访养病中的梁洪元。
  这次,梁洪元把梁文灿在昌乐梁家庄认祖之事说得眉目较清楚了:梁文灿的这种认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寻根认祖,更像是拜了同姓的义兄弟。
  原来,梁文灿家境贫寒,连续科考需要大量资助。梁家庄有一户地主富户,几代人都乐善好施,虽然至清末已经有些败落,但家境相对殷实,见梁文灿这位同姓后生聪明可爱,前程无量,屡有助学之举,梁文灿便前来梁家庄认祖拜干亲。日后,梁文灿连中秀才、举人、进士,皆回梁家庄祭祖,彼此光耀门第,皆大欢喜,情理之中。
  -
  两份收藏 揭开谜团
  《梁氏先茔碑记》局部
  《梁氏支谱》
  作者拜访北王尔庄的梁锡禄有了巨大收获,他称自己一族是从潍县城里梁家巷迁出的。老先生拿出珍藏多年的明万历四年的《梁氏先茔碑记》和清宣统元年续修的《梁氏支谱》,充分证明了北王尔庄梁氏与潍城乔铁家梁氏、昌乐乔官于家山前梁氏是一族人。
  -
  北王尔庄之行找到线索 梁锡禄收藏揭开谜底
  2019年4月29日,还在住院调养的梁洪元给笔者打电话,说潍坊市区青年路南首、宝通街附近有个南王家村,村中有一支梁姓,十来户,可能是昌乐梁家庄迁去的,托付笔者代劳去调查。笔者自是很乐意帮忙。万万没想到,这次帮忙之举,却完成了梁冈的重托,彻底解开了梁文灿祖籍之谜。
  4月30日上午,笔者约了王光明一起前去南王家村调查。辗转再三,终于打听到宝通街与潍州路口东北方向的北王尔庄村有一支梁姓,今属奎文区,并不在青年路南首,也不叫南王庄。北王尔庄是一个3000多人的大村,外来人口众多,寻找很是吃力。因为我们是贸然来访,寻找了两户梁姓都不在家,只好给一名叫梁锡禄的留下电话,给另一家在门缝里留了纸条,回来等待消息。
  晚上,终于有一位叫梁同宇的青年加了笔者的微信,开始了简单的交流。梁同宇是梁锡禄老人的孙子,他听爷爷说,这一支梁氏是从城里梁家巷迁来的。笔者很兴奋,虽然与昌乐梁家庄梁氏无关,却与梁文灿有渊源。
  5月1日上午,笔者由夫人陪伴前往北王尔庄,拜访本家前辈梁锡禄。梁锡禄的三子梁玉珂、孙子梁同宇及其妻子吴平平热情接待了我们。
  梁锡禄1929年出生于潍县城南北王尔庄,虽已是90岁高寿,但身体硬朗,记忆尚好。他说据族人口传,他们本支梁氏是从潍县城里梁家巷迁来的,迁来时间失考,与梁文灿家、乔铁家梁氏、昌乐县乔官镇于家山前村梁氏本是一族,1965年前后,一起续过家谱。本族梁氏原是山西省的官宦家族,早在宋朝就做官,明初迁来昌邑县于渠庄(此于渠很可能是今寒亭区朱里镇紧靠潍河东岸的于渠村,由于潍河改道或者隶属变化,在600多年前原属昌邑,今昌邑无于渠庄),始祖梁孔目来潍县做官,落户在潍县城梁家巷,从此才有了梁家巷的这支梁氏,明清世居,以后繁衍分支出多处。昌乐乔官于家山前村的梁氏后人在解放以前一直来北王尔庄祭祖,晚上都是留宿北王尔庄,上世纪60年代也曾来这边续谱。北王尔庄梁氏曾有人出嗣到乔铁家村。昌乐乔官梁家庄与他们不是一族人。
  梁锡禄说,他小时候多次随着大人们去梁文灿家。梁文灿还有个弟弟叫梁文焕,家住东关梁家大门。梁文灿家败落以后,乔铁家族人曾经凑钱给梁家大门盖过三间房子。梁锡禄对梁文灿家门上悬挂的对联还记忆犹新:“文章华国,孝友传家。”(这也是梁文灿一支字辈的排序)梁锡禄称,他去过乔铁家村和昌乐于家山前村走亲戚。于家山前村梁氏族人不旺,有意把他过继过去,他的祖父没舍得。
  梁锡禄说着,郑重其事地让家人拿出了两份他珍藏了多年的资料,明万历四年(1576)的《梁氏先茔碑记》和清宣统元年(1909)续修的《梁氏支谱》。笔者拜读后发现,记载的信息与梁锡禄说的基本一致,还发现有其他重要信息。
  宣统元年《梁氏支谱》中记载:“五世祖诚出嗣乔铁家……十一世学敏生四子住昌乐县于家山前。”这充分证明了北王尔庄梁氏与潍城乔铁家梁氏、昌乐乔官于家山前梁氏是一族人,潍城梁炳说与梁文灿一家是正确的,只是关系还没有理清。
  明万历四年的《梁氏先茔碑记》中记载:“瑾之先世,昌邑于渠人也。始祖讳孔目者,时为潍掾,因系籍于潍焉。”清清楚楚地写明了这族梁氏就是《潍县志稿·氏族》中记载的梁氏四大族之一,始祖梁孔目,原是昌邑县于渠人,因为在潍县做县掾于是留住了潍县城。
  -
  《梁氏先茔碑记》 保存了四百余年
  《梁氏先茔碑记》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资料,写于明万历四年三月,与宣统元年《梁氏支谱》都是研究潍县梁氏文化的重要文献。梁锡禄冒着挨批斗的危险,藏在纸糊的天棚上,才得以免遭焚烧,保存至今。
  《梁氏先茔碑记》全文如下:
  祖讳山,字世玉,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二月初七日;妣李氏,卒于万历四年(1576)二月初十日,后祖卒者,二十有一年。
  祖卒日,瑾幼而侗。父叔咸事农贾,不谙于礼。迨祖妣之卒也,复局于葬期,以故皆为不志。
  窃思:古名家钜族,虽历三五百年,传或数十世,谱系历历若指掌然,岂口说而臆记之?必有传于前,斯不迷于后耳。瑾之先,凡数世于兹,乃谨记称讳,他皆漫无可考。孝子贤孙,不能悔恨于斯也!况嗣是而后,又焉能逆知,其必志不遂,至于湮没无传耶?瑾虽未学不慧,深以为耻,乃因推本其世次先后,而勒诸墓侧云。
  按,瑾之先世,昌邑于渠人也。始祖讳孔目者,时为潍掾,因系籍于潍焉。孔目生和甫。和甫生备,军籍始于此。备生聚。聚生弥。弥生祖山,淳质懋(音义皆同“贸”)商,生成化十三年(1477)十一月十八日,距卒日享年七十有九;祖妣勤俭孝顺,生成化二十四年四月初八(注: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在位仅23年,故并无“成化二十四年”一说。按照梁瑾祖妣享年91岁推算,她应出生于成化二十一年,即1485年。原碑刻或抄本疑似存在笔误——笔者注),距卒日享年九十有一。生子三:长瑾父卿、次相、次弼,咸懋商事,无他业。
  父卿娶母王氏,邑人清河县训导王镗女,生孙男一,即瑾,补邑庠增广生,娶世臣女;孙女一,适王希孔。相娶王奎女,生孙男三:长瑜,娶张尚礼女,再娶韩虎女;次瓒,娶韩廷远女;次瑎,娶韩一正女;女一,适邑庠生陈懿讲。弼娶张昇女,生孙男二:长瑛,聘王思兼女;次璋;女一,适邑庠生吴致知。
  重孙男九人:雄才、全才,瑾出也。曰茂才,瑜娶张氏出也;曰豪才、多才,继娶韩氏出也。曰俊才、佳才,瓒出也。曰奇才、特才,瑎出也。
  右先世累叶相承之次,乃得诸父叔之所传闻,其子孙姻族姓氏礼亦得书。至原无德业可以称述,瑾亦不敢增饰以诬人也。
  赐进士、中宪大夫陕西按察司副使、前山西道监察御史、邑眷生岸泉王渐代瑾撰
  赐进士、文林郎、山西太原府交城县知县、邑眷生惟齐一经书
  通过这次调查,基本把梁文灿的祖籍查证清楚了,他就是出自潍县城梁家巷本地。这直接否定了“自昌乐乔官梁家庄迁至潍县城梁家巷”的说法。梁家巷梁氏与北王尔庄、乔铁家、昌乐乔官于家山前及梁家庄梁氏的关系,基本厘清,但是,乔铁家梁炳为什么对北王尔庄和昌乐乔官于家山前同族人没有提及呢?看来,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考查论证。
  如此,梁文灿与梁家庄的关系基本理清,这也是梁冈自称昌乐梁氏,而又认为不太踏实的原因所在吧。
  梁洪元说,自己在外工作多年,有些家族史也不太清楚。为了进一步落实情况,愿意陪笔者一同赴梁家庄采访调查,把事情查得更详实。
  -
  乔官梁氏 乐善好施
  为了进一步厘清昌乐乔官梁氏与梁文灿的关系,作者和徐暖等奔赴昌乐,调查乔官镇的四支梁氏。四支梁氏中唯梁家庄一族家大业大,在清朝中期已是望族,梁文灿与其虽不是一族,但受其资助,与他们感情深厚。
  -
  昌乐乔官有四支梁姓 梁家庄一族最兴旺
  2019年5月5日,为了进一步厘清昌乐乔官梁氏与梁文灿的关系,笔者约了梁洪元,奔赴昌乐,调查乔官镇的四支梁氏。同行者有梁文灿外孙女徐暖、笔者夫人梁兴花、文史爱好者张小波。
  据奎文区北王尔庄《梁氏支谱》记载,十一世梁学敏生四子住昌乐于家山前村。经问询得知,这支梁氏在几十年前已经没有了后人,遂不必再前往。
  乔官镇东南方向的前君祥村(原名金钱沟),有二三十户梁姓人家,前几年已经来梁家庄认祖归宗了,族谱统修,也不必前去(后来经笔者查明金钱沟本支梁氏是由潍县梁氏徙出,与梁家巷一族);于家山前村北边的歇头仓村也有一家梁氏,估计与于家山前村的梁氏有关系。我们便先来到歇头仓村的梁永福家调查。
  据梁永福讲,这支梁氏是从潍县东部的(后)邓村迁来的,迁来时间不详,小时候曾经随大人们去邓村上坟祭祖,与于家山前的梁氏是何关系也不清楚。他们这支梁氏也很不幸,他这一辈,曾经叔伯兄弟六人,都因故去世,没留下后人,村里梁姓如今只剩他们一家。梁永福生有一子洪文,在昌乐一中任教,洪文也生有一子。
  随后,我们来到了与梁文灿有着非同一般亲情关系的梁家庄。
  梁家庄位于乔官镇东二三公里处,美丽富饶,是一个1600人的大村,其中梁姓占1100人以上。自清以来,梁氏是昌乐南部有名的大家族。战争年代,梁家庄曾是中共昌乐县委驻地。梁家庄出了一个著名的革命先驱梁德元,1933年他曾任中共甘宁青特委书记。梁家庄经济发达,目前,村里光是板材企业就有近30家。
  -
  梁家庄梁氏家大业大 慷慨助学成就才子
  我们的调查采访是在梁其科家进行的。
  调查得知,梁家庄梁氏的来源说法有二,一种说法是世居于此,即“坐地梁”;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成化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来。现族人一般认可后一种说法。如此,确实与梁文灿不是一族。
  梁氏一族家大业大。梁氏在清朝中期已是家族兴旺,子孙满堂。族人勤奋睿智,讲究仁义礼智信,农商兼营,文武并茂,置地广大,有四五家大财主。其中有一个大家庭人口繁衍到124口还没分家,其乐融融地吃着“大锅饭”。这个发达的封建大家族从不恃强凌弱,而是乐善好施,故名传遐迩。
  梁家人的善行义举很多,以十一世梁梦九、梁毓严父子最为知名,村人评价他们“一心行善”。有一次过贱年,梁梦九家率先开仓济贫,把家里的存粮分给无物果腹的穷苦乡亲,救活了不少人命。为此,昌乐县令赐给梁梦九《修德遐龄》匾额(俗称“善人牌”)以示旌表,之后又赐给梁梦九的儿子梁毓严《惠周梓里》匾额。
  后来,梁梦九的孙子梁曰昌考中武举,老百姓都说,这是他祖父两代人行善的福报。再后来,也正是大善人梁毓严、梁曰昌父子为梁文灿慷慨助学,才成就了梁文灿与昌乐梁家庄的一段历史佳话。
  从健在的梁功臣(武举人梁曰昌曾孙)对梁文灿和梁敏父子的亲切称呼分析,梁文灿与梁家庄的十三世武举人梁曰昌是平辈,当时极有可能是梁文灿与梁曰昌是同姓义兄弟关系。
  梁文灿与梁家庄虽然不是一族,但是,这毫不影响梁文灿与梁家庄族人深厚的交情。
  助学不单单是钱的资助。梁氏族人的声望,不只是靠着家族富裕形成的,背后还有“惠周梓里”的高厚德行,这也是梁文灿慕名而来的另一重要原因。据梁家庄族人口传,从梁文灿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担保人,到以后官放实职,梁家庄族人的鼎力相助和显赫声望起了很大作用,这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条件,金钱的资助相比较还次之。
  据徐暖和梁锡禄等人口传,当年梁文灿考中进士(或是举人),从官府送来一面“红旗喜报”(捷报),差人一开始送到了梁家庄,而梁家庄族人没有收受,之后才送到了潍县梁文灿家。
  笔者分析,喜报送到梁家庄的原因是,从梁文灿的官方档案里透露出有关梁家庄包括担保人在内的信息太多,官方误认为梁文灿就是梁家庄人。这个故事充分反映了梁文灿与梁家庄的密切亲情。梁锡禄老人听说,因为此,“红旗喜报”送到潍县城以后,上面受旗人的名字又现做了涂改。
  -
  梁家庄输了官司 梁文灿出面帮忙
  1926年前后,梁功臣的曾祖母为管家说了一个姓王的漂亮媳妇,已订下婚约,即将迎娶,却被媳妇自家一个当律师的哥哥王某海许给了潍县公安局长。梁家庄人很气愤,告到县府,但是,因为那年代民间婚约在法律上已经无效,一审输了官司。梁家人不服气,老太太想到了求助在山东省政府公署干秘书、深得张宗昌重用的梁文灿,于是亲自奔赴济南。
  当年梁文灿参加科考,正是老太太家慷慨相助,恩人有求,自然要管。梁文灿安慰老太太放心,即刻给昌乐县长去信,过不几天,从县里传来了好消息,县长把那个媳妇又改判给了梁家的管家。梁家人赢了官司,扬眉吐气。
  据传,梁文灿给县长的信写得通俗、客气而巧妙,大致内容是:“家有小事一桩,欲返省务正忙。拜托闲暇过问,该吃哪家喜糖。”
  县长自然知道,张宗昌是一个大军阀,梁文灿是他的秘书,哪敢得罪。
  事后县长将公安局长和王某海大骂了一顿。
  -
  梁敏决定从军抗日  来梁家庄辞别好友
  梁敏是梁文灿的三子,一岁时,梁文灿就不幸离世,他在战乱年代长大。
  山东省立昌乐中学是昌乐县长张天佐一手操办的,曾被日寇多次焚毁,于是,“实施战时服务、分散办学、流亡办学”,多次迁址。1943年春,校舍分散在马宋寺后村、辛牟村一带几十个村子里隐蔽办学。此时,昌乐中学兼办省立益都师范学校,聘请军职人员进校园,设立训育处,教训结合,为抗战服务。1945年,梁敏18岁,就在马宋乡寺头村的学校里读后师(师范的后部分学业)。
  梁功臣回忆,他当时亲切地称梁文灿为老爷(曾祖父),称梁敏为三爷(祖父)。他的父亲梁复起与梁敏是“老侄少叔”的关系,梁复起比梁敏大6岁,交往密切。学校距离梁家庄十多公里,二人多有来往,梁敏也常来梁家庄小住。大约在1945年夏季的一天,梁敏从学校来到梁家庄,神色凝重地告诉梁复起,他要响应号召年投笔从军,参加抗日青年军。那时参军抗日,意味着随时有为国捐躯的可能,两位年轻人挥泪告别。此后,梁复起常去潍县城打听梁敏的消息,结果60多年杳无音信。一直到2014年春季,梁敏的儿子梁冈来拜访梁家庄,族人们才知道梁敏的消息。
  -
  赴乔铁家 探真勘误-
  作者经过两次赴乔铁家调查,证实了梁炳所言,乔铁家梁氏与梁家巷是一族确凿无误,与北王尔庄也是同族。乔铁家梁氏与北王尔庄、于家山前、金钱沟梁氏也是同族关系。乔铁家第一大财主梁金铭称梁文灿为叔,两人常有走动,关系亲密。
  -
  梁文灿与乔铁家梁氏是一族 三方族人曾编修族谱
  因为乔铁家梁炳先生提供的有关信息较凌乱模糊,且根本没有提及乔铁家梁氏与奎文北王尔庄梁氏的同族关系,笔者曾于2019年5月19日、6月1日两次赴乔铁家调查,以求翔实与勘误。
  2019年5月19日,笔者与梁兴利结伴初赴乔铁家。不巧,正赶上修路,需要大圈绕行,中午11时多才抵达。由于没有提前联系,时间受限,我们来到梁炳的弟弟梁勇家。梁勇的老伴王翠青和梁玉忠参加了调查。
  乔铁家是一个700多人的村庄,梁姓人家有40户左右。
  第二次赴乔铁家有徐暖女士同行。我们在梁银的驾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采访。参加人员有梁勇、梁玉忠、梁玉华、梁玉树、梁银等。
  乔铁家参加调查的人们,叙述本支梁氏的情况,与梁炳所言大体一致。乔铁家梁氏在清末至上世纪初也是富裕的大家族,现已传至22世,何时迁来失考,到底是本支从梁家巷迁来还是梁文灿一家从乔铁家迁出,不太明了。但是,乔铁家梁氏与梁家巷是一族确凿无误,与北王尔庄也是同族。
  因为梁玉忠的父亲梁会沣主持了1966年前后的修谱,故梁玉忠了解氏族情况较多。
  1966年以前,乔铁家老墓田有一通家谱碑,刻有十一世梁可教以下的世系图。梁玉忠还记得当年谱碑上记载着始祖生有三子,皆名梁某才。族人原有手抄本老家谱一套,系清末所修。笔者通过考究认为,应是宣统元年(1909)与乔铁家分支一起续修的。
  1965年即将麦收时,北王尔庄族人先来人续谱,是梁玉忠家接待的,当年十六七岁的梁玉忠在晚上挨门挨户地叫人来采集信息。第二天早上,梁玉忠母亲擀的面条,来人吃过以后又去了昌乐乔官的于家山前和金钱沟(今前君祥村)两个村。
  1966年前后,乔铁家族人在十七世梁会沣的主持下开始续谱。梁会沣带人到潍县城住了七天,也去过于家山前和金钱沟村,等到草稿完成时,“文革”开始,新谱的手稿和原来的老家谱一起被搜去,付之一炬,墓地的谱碑也被损毁。梁氏族人因为“历史问题”太多、家庭成分不好,自然丝毫不敢抗拒。
  梁会沣到潍县城续谱,采集家族信息,应是与东关梁家大门(那时的梁家巷早已经没有梁文灿族人居住)和北王尔庄的族人三方会合,共同编修。七天的信息采集应该比较翔实了,潍县三支梁氏的关系已经梳理清晰,即将成谱时却被付之一炬,造成了百世憾恨。万幸的是北王尔庄的支谱留存了下来,才不至于使得生活在潍县600多年的这一族梁氏如今找不到祖根、世系紊乱。
  笔者调查在梁家大门长大的梁文焕曾孙女梁国惠女士,也证实这次修谱的时间是“文革”前后。
  梁文灿与乔铁家是一族,这很扎实,不然不会一起续谱。交谈中,乔铁家族人亲切地称梁文灿为“老头子”。
  乔铁家梁氏与北王尔庄、于家山前、金钱沟梁氏的同族关系,梁玉忠最了解,1966年前后修谱时,梁炳在外从军,所以他修谱时未记。
  -
  梁氏各支字辈 并不完全统一
  据乔铁家梁氏族人口传,梁文灿的名字是老师给起的,没有遵照家族字辈。但是,他是十五世,乔铁家的十六世是“文”字辈。他中进士后,觉得与侄子们一个字辈很别扭,就要求“文”字辈的侄子们改名,结果大都不同意,只有与梁文灿关系最好的、比较年轻的梁金铭兄弟三人改成“金”字辈。
  而后期的考察显示,真实情况可能是,梁文灿一家世居梁家巷,梁文灿出生在这里,是梁家巷分支十五世。因为年湮世远,梁家巷与乔铁家、北王尔庄的两支族人,虽然能同族论世,但早已各排字辈,这种现象很常见。到梁文灿中进士做官后,乔铁家期望将这位同族名人编入乔铁家支谱,结果遇到“文”字辈不是同一世的尴尬情况。实际是,梁家巷的十五世与乔铁家的十五世根本不是一辈人。
  详细分析北王尔庄《梁氏先茔碑记》并综合各种信息得知,北王尔庄和乔铁家两支梁氏出自梁家巷无疑,但是,在支谱中,迁出的族人往往以迁去的第一代人为分支的一世祖,而没有迁徙的还是以原来的始祖为一世祖,这样世数就不一致了。分支的同一世数实际不是一辈,这种现象毫不奇怪,600年过去,如果续谱不及时,世辈难免有差错。
  -
  乔铁家财主梁金铭  与梁文灿交往亲密
  梁金铭(十六世)是梁玉忠的祖父,乔铁家第一大财主,是著名地方武装头领范启奭的姑父,浮烟山一带的风云人物。上世纪初,梁金铭曾任潍县第二区平寿乡长,而乡公所就在乔铁家。梁金铭与梁文灿关系亲密,称梁文灿叔,经常去梁家巷。
  上世纪初,军阀混战,梁文灿不愿为官,便云游天下,吟诗填词以消遣愤懑。他居无定所,从北京城新帘子胡同的居所迁回到潍县城后,全家人寄住在十笏园主人丁锡田家。乔铁家老人们说,彼时的梁文灿一副看破红尘、不管闲事的样子,梁金铭于是劝说:“大叔啊,这样不是办法,不如我帮着你盖几间屋住吧?”那时候的梁金铭在平寿一带呼风唤雨,是有这个能力的。这慷慨之言足见二人的亲密关系。梁文灿却说:“盖屋干什么,丁四宅(十笏园)那么些闲屋,我愿意住哪块儿就住哪块儿。”
  梁文灿与平寿乡乔铁家的同族人交往密切,他们常常结伴来游览程符山(即浮烟山,又名符山)。梁文灿在一副为知己撰写的挽联中有“最难忘程符携屐,历下停舟”的句子,或许与自称“平寿炙笙氏”不无缘由吧。
  -
  调查挖掘 理清传承
  经过调查得知,梁文灿生于潍县梁家巷,梁家巷一世祖是明初梁孔目,梁文灿父亲为梁检,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二哥梁文焕家族住潍县东关金牛巷梁家大门。梁孔目来潍县做官很早,梁家巷应在明朝就开始称谓了。
  -
  梁氏明朝已是望族 梁家巷当时或已命名
  徐暖在与笔者交谈中总是称梁文灿为“三姥爷”,说梁文灿有亲兄弟三人,梁文灿行三,其他两位姥爷的情况不详。而北王尔庄梁锡禄也说,梁文灿有个弟弟叫梁文焕(应是哥哥,此是老人记忆有误)。这说明梁文灿不是梁检的独子,而是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三。
  徐暖还说,潍坊市里有一家姓梁的与梁文灿是一大家族,后代字辈也按照“文章华国、孝友传家”的次序,与梁文灿家字辈一样,有个称她表姑的梁国蕙女士年龄跟她相仿,小时候经常一起玩,具体族亲关系不详。
  2019年5月20上午,笔者与徐暖一同采访梁国蕙女士。调查得知,梁国惠1952年生人,本族19世,她的的曾祖名叫梁文焕,正是梁文灿的二哥。
  信息显示,梁检生有三子:长子名字不详,未婚配;次子梁文焕;三子梁文灿。梁文焕这支族人一直按“文章华国、孝友传家”字辈排次,已经排到了“友”字辈(本族二十一世)。
  梁国蕙讲,她出生在潍县东关金牛巷梁家大门,梁家大门的房子快200年了,家族在东关很有名气。1980年的一天,她在奎文门遇到昌乐梁家庄的梁学府,他称梁文灿曾经在他们村梁昌琚家住过,村里有一个人收藏了梁文灿的一副对联,卖了不少钱。梁国惠对于族人与昌乐梁家庄的关系也搞不清楚。
  梁国蕙还记得,1966年乔铁家族人用包袱背着老家谱来梁家大门续谱。梁国蕙讲,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怕受到牵连,便把家里带文字的物件全烧毁了,包括宣统元年同族一起续修的支谱。所以,有关梁文灿家族的文字性资料都没有留下,使得家族信息断层、凌乱、模糊,支派关系不明,族人互不了解。
  梁文灿出生在城里梁家巷,而城东关还有一个叫梁家大门和梁家大院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梁家巷、梁家大门和梁家大院还同时存在。
  对于梁家巷,《潍城文史资料》记载:“梁家巷南起胡家牌坊、新街子口,北至北马道,长约200米,宽约4米,是一条短而窄的小街。”有一种说法,这里原来只有张梁两家,人称“两家巷”。梁文灿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后,梁氏人气大旺,因此“两家巷”改称“梁家巷”。
  笔者研究认为,以上说法不正确。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梁文灿的家族史不了解。有关文献明确记载,梁文灿的祖上梁孔目原居昌邑县于渠村,明初任潍县掾,于是留居在梁家巷。
  其实,孔目是个官名,很可能此人之前曾任过孔目或者类似孔目的官职,被人们称为梁孔目。七世以后,后代梁瑾在主持写《梁氏先茔碑记》时,族人已经不知其名,只得写成官名“孔目”代替了。
  笔者查阅了《潍县志稿·官秩》,发现明洪武十一年(1378)有一位梁敏才始任典史,永乐九年(1411)有一位梁登始任县丞。梁孔目应是这两位之中的一位。
  梁孔目来潍县做官很早,老梁家自然很早就有势力。即便是到了万历四年,梁瑾主持写碑记,碑文竟是山西道监察御史撰文、山西太原府交城县知县书写,这说明当时梁氏早在明朝就是潍县名门,并不是到了清末梁文灿时期才扬名的。梁家巷与胡家牌坊、郭家巷、曹家巷为邻,形成的时期较早,胡、郭、曹都是明清的名门大户,否则不会以姓氏命名街巷。梁家巷东邻是察院街(相传此监察院是明洪武年间建立),又可佐证。说明梁家巷应在明朝就开始称谓了。
  梁家大门是梁文灿家族的一处住宅,位于东关的金牛巷(今鸢飞大酒店一带),后来居住的是梁文灿二哥梁文焕的家人。梁国蕙讲,梁家大门盖建距今差不多200年了。梁家大门是民间称谓,受梁文灿的影响,在东关名声很大。
  梁家大院位于白浪河以东的鱼市街(北下河)附近,今东风街以北、世纪泰华对面。上世纪初,潍县东乡梁家寨子村的梁锡恒、梁锡章、梁锡忠等四五户人家,迁来居住,以织布为业,附近人们称作“梁家大院”。
  梁家巷、梁家大门大概消失在上世纪80年代,梁家大院消失得更早一些。
  -
  潍县各梁氏族人 多与梁文灿交好
  笔者为了考察梁文灿祖籍,把潍坊市区的几族梁氏调查了一遍,发现梁文灿与潍县的梁氏族人都有交往,多数是为了科考上门借钱或拉赞助,而梁氏族人们深知这位本家前程似锦,都乐意尽力赞助。
  据梁家寨子村的老人们讲,当年村中“药铺胡同”(又称五大门)的族人很富有,曾经赞助过梁文灿科考。梁文灿题赠了一块“《年高德劭》”的匾额和一对写着“梁”字的官灯表示感谢。“《年高德劭》”匾额,在1940年农历五月初六日军进村放火时被烧毁。
  坊子区九龙街道后邓村的梁氏族人也曾赞助过梁文灿科考。事后,为了迎接梁文灿去祭祖,族人还特地扩建了祠堂。
  坊子区九龙街道西李家庄的梁恒庆,当年做皮货生意,曾赞助过500两银子。梁文灿中进士以后,在西李家庄搞了一场隆重的祭祖仪式,并赠送给梁恒庆家一对亲手书写了“梁氏”二字的纱灯和一副楹联,以示答谢。梁文灿还根据梁恒庆家的高尚家风为他的后代排了“乐善好施”的字辈,可用百年。为此,梁文灿这位历史文化名人与李家庄梁氏的佳话也流传了百年。
  -
  一世祖为梁孔目  明初由山西迁来
  2021年5月29日,牛鹏志在潍坊市图书馆做了一期名为《江山零落奈情多》的讲座,发表了他对梁文灿诗词的一些发掘研究成果和评论。其间,他公布了一个重要信息,他从光绪二十年《进士登科录》中发现,梁文灿曾祖名梁慧、祖父名梁鸿绪,这又从梁文灿之父梁检向上推了两代,对于我们研究梁文灿祖籍和身世很有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考查结论如下:
  梁文灿生于梁家巷,族人世居梁家巷。梁家巷梁氏一世祖是明初梁孔目(梁登或梁敏才),原籍山西省,明初迁来昌邑县于渠村,明初任“潍掾”,留居潍县城。梁文灿是梁孔目的后裔,曾祖梁慧、祖父梁鸿绪,父梁检。梁检,字(号)雨亭,子三,长梁文某,次梁文焕,三梁文灿。梁文灿三子梁敏(原名梁章坰)生一子梁冈,梁冈生一子梁爽,梁爽生女梁睿芮。梁文灿分支后裔尊梁检为一世祖,现已经传至六世。
  梁家巷梁氏一族,自梁孔目传至八世至万历年间,分为三或四支,八世梁堦(子奇才、特才)择徙北王尔庄,为北王尔庄分支一世祖;八世梁瑜(子茂才、豪才、多才)择徙平寿一带,转徙一二,后定居于乔铁家,梁瑜为乔铁家分支一世祖;梁文灿祖上留居潍县城,应是梁瑾或者梁瓒。
  梁文灿与昌乐乔官梁家庄不是本族关系,而是同姓义父或者义兄弟关系。梁文灿与梁家庄族人关系密切,感情至深。
  梁冈、徐暖、梁锡禄、梁炳、梁洪元、牛鹏志、孙天兵、梁福金、梁银等提供帮助。
  本期图片由梁化刚、梁冈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