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23-07-16 16:09
昌乐 刘文安

他们挚爱着戏曲

  他们挚爱着戏曲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传统戏曲,作品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潍坊推出了一批原创精品力作,讲述了精彩的潍坊故事,满足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而各院团也充分利用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山东省地方小戏展演等省市平台,提升演员、演奏员水平,促进戏曲艺术水平的提高。本期刊发2023年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部分获奖者的故事,分享潍坊戏曲人在传承中勤勉奋进、弦歌不辍的动人篇章。
  图为京剧《头雁》剧照。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 可 美 编:许茗蕾
  -
  从少年班到成角
  
  “95后”高密小伙陈福涛,出生在茂腔之乡,12岁进入艺校系统学习戏曲,回到地方剧团潜心排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茂腔演员,现担任高密市艺术剧院青年团副主任。他在坚守中寻求突破,以不断演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的传承贡献力量。
  进入少年班寻出路
  12岁开始学习戏曲
  2008年,高密市从本地招收了40多名少年儿童,专门设立“高密茂腔少年班”,送到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前身为潍坊艺术学校,后又并入潍坊学院)代为培养。出生于1996年的陈福涛就是当年的“少年班”学员之一,师从葛超、程平、刘振兵、赵金柱、王孝春等老师,学习戏曲表演专业。
  那时他才12岁,对茂腔的认识仅限于到姥姥家赶山时,看过当地茂腔剧团的下乡演出,听过几段戏。父母送他学习茂腔,也只是出于农村孩子找条出路的朴实愿望。12岁正是爱玩的年纪,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学校,他就像飞出了笼子的小鸟,开始自由飞翔,什么也不懂,学戏枯燥,他又特别调皮,练功时有老师盯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可没老师盯的时候总找时间玩。
  国家一级演员赵金柱是陈福涛的花脸启蒙老师。有一天天很热,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休息,赵金柱老师来喊他:“小陈,你出来一下。”他出去了,赵金柱老师要给他加练,手把手地教他花脸身段,陪着走台步。“我走多远老师走多远。”陈福涛说,老师当时年近七旬,这么认真地教自己,终生难忘。程平老师则给他抠念白,使他练就嘴上的功夫。
  2013年11月,陈福涛毕业回到团里,随着年龄增长,要排戏了,他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学校5年他学得太少,这才奋起直追。三伏天,正好没有演出任务,他跟同事李超一天不休地坚持练功,铁皮屋子练功厅像蒸笼一样,跑了一个月的圆场,打把子,练旋子,每天汗流浃背,也正是这样苦练,磨练了意志,为他以后排戏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4年,高密市艺术剧院排大型现代茂腔《红高粱》,由他饰演余占鳌。该剧2015年10月在潍坊保利大剧院成功首演,同年在济南梨园大剧院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演出中,入选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荣获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参演电影别样体验
  每天只休息几小时
  《红高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后让更多人认识了高密,熟悉了潍坊。用地方戏曲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茂腔现代戏《红高粱》已给出了答案,如果将其从舞台搬上银幕又会怎么样?
  高密市决定拍摄茂腔电影《红高粱》。影片编剧为多次荣获全国戏曲文化奖编剧金奖、田汉戏曲文学奖创作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连续8年担任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总撰稿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颜全毅;导演许玉琢曾4次担任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和首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总导演,多次荣获国家广电部、广电总局颁发的“星光奖”一等奖和特殊贡献奖等;唱腔设计、摄影、美工和后期制作剪辑等各组人马,都由业内知名人士担纲。
  这是一部高密东北乡的人、东北乡的故事、东北乡的艺术、东北乡的风俗完美结合的文化作品,饱含着浓郁的高密传统红高粱文化,散发着浓浓的高密传统文化气息。讲述了发生在东北乡大地上的爱恨情仇,集中展现了高密的风土人情,歌颂了高密人民同仇敌忾、反抗侵略、英勇斗争的无畏精神,体现了高密人勇敢、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
  在茂腔电影中,陈福涛继续饰演余占鳌,此时的他已由“少年班”的青涩少年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表演艺术水平的青年演员。2017年10月10日正式开机,24日杀青,15天的拍摄时间,他玩命似的工作,每天早晨6时就到达红高粱影视基地,经常拍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回返,每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
  这还不是最难的,陈福涛坦言,因为认知有限,不知道电影该怎么拍,“舞台和银幕不一样,观众和舞台之间有一定距离,但银幕会将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放大,在舞台上演戏是程式化的,拍电影却要生活化,对表演的要求高,要更细腻。”他说,拍了15天愁了15天,回到宾馆还对着镜子走戏,背台词。同时,他发现内心戏是自己的短板。
  2018年5月19日,茂腔电影《红高粱》在央视戏曲频道首播,引起强烈的反响,让国内外观众了解了高密和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也让戏迷们了解了高密茂腔。
  研究剧目请教老师
  演出技艺不断提升
  茂腔行当并不是十分明晰,陈福涛先工花脸,后改唱老生,正、反调俱全,尤擅长女腔,男女同调不同腔,唱腔曲调质朴自然、委婉幽怨,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2016年,他唱的第一出老生戏是《双官诰》,饰演薛保。这出戏有导演给说戏,但毕竟是自己的第一出老生戏,他又找时间跟老师学,不停地练跑圆场,之后,这出戏演过很多场,2019年参加茂腔高峰论坛时,他演出的《双官诰》荣获一等奖。
  2020年,陈福涛满怀信心地带着《红高粱》参加山东省第八届戏剧红梅大赛,获表演类三等奖,这跟自己预期的二等奖差距有点大,因此深受打击。回来后,他仔细研究剧目,到外地请老师帮忙规整,希望在下一次红梅大赛中有所突破。
  红梅大赛每两年一届,2022年,陈福涛以《双官诰》“借贷”一折再战红梅大赛,视频提交后,他参加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项目,跟随中国戏曲学院硕导、国家一级演员董德光学习京剧《徐策跑城》。一个月里,陈福涛天天学戏,瘦了5公斤。汇报演出时,高密市艺术剧院院长也到场了,本来打算给陈福涛录像留资料,却因没认出他导致未录成,“你变化真大,人也瘦了,以前唱老生还有花脸的架子,现在一看都没了,比以前更沉稳了,也有戏了。”院长感慨地说。
  回来后,陈福涛把学习《徐策跑城》的心得用到参赛的《双官诰》中,脚步、表演、身段都有很大提升。决赛延迟到2023年进行,这次参赛他却没什么压力,唱完随即离开现场。后来,是同事告诉他得了90多分,最终斩获一等奖。
  多年来,陈福涛深耕茂腔,每年演出百余场,演过《秦香莲》(饰包拯)、《金龟记》(饰包拯)、《逼婚记》(饰洪彦龙)、《杜十娘》(饰孙富)、《双贞义》(饰严世蕃)、《罗衫记》(饰徐能)、《林娘》(饰庞桥)、《西厢记》(饰惠明)、《墙头记》(饰王银匠)、《铁弓缘》(饰石须龙)、《白蛇传》(饰法海)、《王宝钏》(饰魏虎)、《杨八姐游春》(饰宋王)等戏。在演出的同时,他积极推广茂腔,走进校园、社区、敬老院公益演出,到宝德书院、高密一中给学生讲茂腔。谈及未来的规划,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学习,提升技艺。
  
  -
  与鼓相伴四十载
  
  拿到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一等奖后,张继年马不停蹄地回到临朐县五井镇上坪村,他在该村挂职第一书记,还负责“一年一村一场戏”五井镇的演出活动,忙前忙后,甚至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最近的一些演出活动都没顾得上参加。
  戏校初学打鼓
  一年多才打响
  张继年是五井人,1968年出生在临朐下五井西村。16岁时,跟着在临朐吕剧团工作的姥爷李光法学习打击乐,1985年,李光法在山东省戏曲学校(今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进修吕剧,偶然得知该校吕剧科要招生,于是把招生消息告诉张继年,因吕剧科当时并非年年招人,这一消息对张继年而言非常难得,他决定报考。
  1985年3月,考试在淄博进行,张继年因有一定基础,顺利考中。入校后,他从“三块铜”(大锣、小锣、铙钹)重新学起,一年之后开始上鼓课。
  板鼓,又名班鼓、单皮。《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在戏曲乐队的指挥体系中,司鼓是总指挥,不但要指挥“三块铜”,还要指挥其他乐器,所以不仅基本功扎实,更要熟悉各件乐器的常识,用他的话说就是“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板鼓只有中间鼓心部分响,张继年用的2寸鼓(鼓心直径6厘米),初学打鼓,总也打不响,还要练手腕,他内心十分着急,更加拼命地练功。宿舍距离琴房较远,他和另一名同学晚上悄悄地跑到琴房偷着练习,不会影响其他人休息,没日没夜地练了一年多,终于能打响了。
  学习打鼓的日子枯燥无味,没有旋律,不出效果,班里只有张继年等四人学鼓,郭老师紧盯着他们,他也渐渐入门,从此鼓伴人生。
  走进人民大会堂演出
  跑回母校练习打真鼓
  1990年毕业后,张继年被分配到临朐县戏曲艺术辅导站,第一次登台打戏是去李子行村。村里起集,请戏曲艺术辅导站去演戏,张继年打吕剧《娶婆婆》,那时吕剧在农村很受欢迎,看到集上有演出,观众围了一圈又一圈,张继年一看这阵仗,内心十分紧张,生怕出错。好在台下的功夫扎实,台上演出圆满。
  1991年,张继年到了县文化馆(今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以打吕剧为主,一年打多少场,他早已记不清。2000年,张继年参加演出的吕剧《借媳妇》,获全国群星艺术奖金奖,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同年,临朐县以九山镇牛寨村修路为题材,创作了吕剧《山路弯弯》,张继年担任司鼓,他创作该戏打击乐锣鼓经,设计锣鼓点,随着一次次排练,他不断改进,演出最终获市、省一等奖。“传统戏的锣鼓点已是定式,新编戏都是新设计,在演出中不断磨合,调整,达到最佳呈现效果。”张继年说。
  张继年担任司鼓,2001年创作排练的吕剧《鱼塘清风》获潍坊市一等奖,2007年创作排练的吕剧《洗脸》获省三等奖……
  每日不摸摸鼓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家中、单位显然不是合适的打鼓地点,张继年只能打哑鼓,练练基本功,但哑鼓毕竟跟真鼓不一样,他为此经常到母校山艺,打真鼓。
  首打大戏《淌水崖》
  晚上反复听录音
  张继年擅长打吕剧,能打的戏很多,《姊妹易嫁》《小姑贤》《借年》等传统戏熟稔在心,但平时多是打折子戏、段子,最长时打到40多分钟。周姑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是临朐的地方戏,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到县文化馆后,经常要打周姑戏,而他打的第一出大戏正是周姑戏《淌水崖》。那是在2015年,为了艺术地再现、诠释、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临朐县委决定通过周姑戏来发扬淌水崖水库精神,任务落到了县文化馆身上。当年9月完成剧本创作,冯奎业、吴超凡、黄少民担任音乐设计。
  拿到本子时,张继年一下子头大了,压力巨大,这出周姑戏时长近2个小时,自己从来没打过这么长的戏,新编戏新谱子,自己不熟悉。白天排练时他录音,晚上反复听,脑子里一遍遍“放电影”。鼓师最重要的是心中有“尺寸”,演员哪一段怎么走,如何转,用什么鼓套子……直至完全入睡。第二天醒来,依旧在思考。
  这是一台群戏,40多人参演,他得记住每个人的演出情节。排练一个多月后,2016年2月29日,《淌水崖》在九山镇文化广场进行了首场演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位观众。对于这场首演,张继年的感觉反倒淡定了许多,“平时练习得多,该背的都背过了。”张继年虽然带着谱子,但实际上没看,他已经完全入戏,进到剧情中,与剧中人融为一体。
  卡着年龄报名参赛
  练鼓震烂手获个奖
  张继年集体奖获奖无数,个人奖还没拿过。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年龄限制在55岁,起初,他没有在意,也没想着个人再拿什么奖。2022年组织报名时,他正好55岁,青岛的同学张勇鼓动他:“报名试试吧,错过这次就没有下次了。”张继年被说动了,他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在临朐县找不到合适的配乐怎么办?他找到母校的老师孙桂波,从山艺大三、大四学生中挑选了8个小伙子,给他配“三块铜”、堂鼓、大鼓、锁呐等。他和8个学弟反复练习,前后准备了一年多,录像、报送。
  今年3月参加了在东营举办的吕剧专场,参赛作品是孙桂波老师为他设计的鼓套子《走马锣鼓》,包括京剧曲牌、领奏、独奏、合奏,时长7分33秒。为了这次比赛,他天天拼命练功,三天打烂手,“是震烂的”。他说,没办法,回到临朐休整半个月,再到济南练,老师、同事不断鼓励他,最终坚持下来。比赛那天,对他而言反倒风轻云淡没有波澜,最终获得一等奖。
  一鼓一人一辈子,从16岁到56岁,张继年与鼓相伴40载,问他最期待的是什么?他说,他最希望打的还是吕剧,那是发自内心的一份热爱。近几年,他常参加吕剧票友的活动,一来自己过过打吕剧的瘾,二来对票友进行指导,为戏曲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戏二代”坚守舞台
  
  在潍坊扬琴界,“80后”魏珊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演奏家,她自幼学琴,出身科班,30多年深耕扬琴领域,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赢得掌声无数。她一直坚守在扬琴演奏领域,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尝试以表演为主的新民乐演奏形式。
  生于吕剧世家
  六岁开始学琴
  魏珊的母亲康宝华是潍坊市原吕剧团(现潍坊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下同)《李二嫂改嫁》《李二嫂后传》的第二代传承者,也是名满齐鲁的优秀吕剧演员。在家唱,在外唱,深爱吕剧的妈妈给孩子们也种下艺术的种子。
  “我二姐和二姐夫都是山东省吕剧院的优秀戏曲演员,我是6岁开始学的扬琴。”魏珊说,“扬琴素来是戏曲伴奏‘四大件’之一,妈妈很想让我学学试试,便在我6岁那年找了一个启蒙老师。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发现我学琴‘很入门’,于是带我去济南,找当时扬琴界很有名的常宗汶教授学琴。”
  魏珊记得,那时,小小的她跟着母亲,每周坐火车去一趟济南,无论酷暑寒冬。
  初学扬琴的枯燥是外人无法想象的,魏珊一度想要放弃:“那个年代的人非常注重基本功,老师要求特别严格,前三个月都没让我碰琴,每次上课只练手腕、胳膊……”是母亲的督促和鼓励,才让魏珊坚持下去,也正是有了前期的“耗时费力”,才有了后面的“毫不费力”——得益于扎实的基本功,魏珊在演奏时自然放松,灵活翻转,即使刚拿过来陌生的曲子,熟悉一下也能立马上手,流畅自如。
  后来,魏珊报考了常宗汶所在的山东艺术学院,继续专业学习扬琴。在学校期间,魏珊因为出色的表现,经常参加校内外各种演出。
  从事戏曲伴奏
  以母亲为榜样
  毕业后,魏珊分配到潍坊市原吕剧团,从事戏曲伴奏。根据工作需要,魏珊时有伴奏,时有独奏,经常忙得脚不沾地。
  “我们的演出有上午场加下午场,还有下午场加晚上场,白天排练晚上演出是常态,很多时候是白加黑连轴转。”魏珊说,尤其是排大戏时,需要全体演员、演奏员的配合,需要倾注格外多的精力。在《李二嫂改嫁》《李二嫂后传》等吕剧剧目,及去年以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为原型的《大爱妈妈》中,魏珊都以戏曲伴奏者的身份登上舞台。
  魏珊与母亲康宝华在戏曲上的情分自然绕不过“李二嫂”。《李二嫂改嫁》是吕剧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剧中一系列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各具特色,成为不少观众的年代记忆。它的音乐更是触动心弦,让人欲罢不能,戏迷们都能随口哼上两句。母亲演了一辈子“李二嫂”,魏珊多次随团演出《李二嫂改嫁》《李二嫂后传》,虽然她参加工作时母亲快退休了,母女俩没能登台合作,但母亲经常给她讲解剧中人物的一些情绪,帮助魏珊塑造更加鲜明丰满的音乐形象,同时增强演奏的艺术感染力。
  “妈妈给我的指导太多了,她是我课堂之外最重要的老师。”魏珊说,当年她参加首届全省吕剧音乐创作培训班,完成全部规定课程的学习后,老师会给每一名学生发一个小剧本,让大家根据剧本创编曲谱,以此作为结业考试。拿到剧本后,母亲很自然地哼出旋律,魏珊根据母亲哼的调子,顺利写出曲谱。母女俩的通力合作得到着名吕剧作曲家栾胜利的盛赞,魏珊对母亲的膜拜也更加一筹。现在,80多岁的康宝华依然每天听戏、看戏,热情丝毫不减当年。
  除了日常演出,魏珊还把每一次参赛当作历练与提升的机会,有比赛就积极参加:2006年荣获中国戏剧红梅大赛器乐扬琴演奏一等奖,2014年荣获中国戏剧红梅大赛器乐扬琴演奏二等奖,2023年荣获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器乐扬琴演奏一等奖……与扬琴相伴30多年,她享受的不是盛誉加身,而是在琴声中传递音乐世界的真善美。在潍坊,她知道的几位扬琴演奏家都转行了,目前坚守在这个领域里的只有她了,她希望自己能像母亲一样,在专属的领域里用心、用情、努力、专注,并有所建树。
  创新表演形式
  赢得观众赞扬
  上学时,除了扬琴,魏珊还选修了钢琴课,后来因为业余爱好,她又自学了古筝。“我们家乐器比较多,6岁的女儿见我朋友弹琵琶,一下子爱上了,最近又买了个小琵琶。”在魏珊看来,乐器是相通的,都是对思想、情绪、感受的表达。
  近几年,魏珊开始尝试以表演为主的新民乐演奏形式,站立式的快节奏表演往往一下子点燃现场气氛,给观众带来参与性极强的互动体验。魏珊说,扬琴音域宽广,包容性很强,连《茉莉花》这种温柔的曲子都可以改成快节奏版本。在潍坊的舞台上,魏珊是第一批新民乐演奏者,她和伙伴们一起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加入古典民乐,让人耳目一新。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丛丛,我找不到他的行踪,只听到那南屏钟,南屏晚钟,随风飘送……”6月30日晚7时30分许,在潍城区第十四届社区文化节暨“四季村晚”军埠口开幕式上,魏珊的扬琴独奏《南屏晚钟》催醒许多人的相思梦。手持琴竹的她站上舞台,神采飞扬,身体随节奏律动,或轻微点头,或单脚点地,曲中有画,清新优雅,令人仿若身临其境……《赛马》则以铿锵之势演绎出欢腾热烈的草原赛马场景,充分展现了扬琴兼具悠久历史气息与鲜活生命力的艺术特色。
  “太好听了,实在是精彩极了。”演奏结束后,立马有观众跑到后台,对魏珊竖起大拇指。每年这个季节,都是魏珊最忙的时候,各种文艺汇演、公益下乡活动排得满满当当。很多演出是在农村,场地条件有限,候场的时候只能站着,夏天蚊子也多,对于这些,魏珊没有丝毫抱怨,每到一处,她都用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赢得喝彩一片、掌声雷动。
  业余时间,魏珊一直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积极推动扬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每每看到手把手带出的学生以扬琴特长或者扬琴专业考入心仪的大学,她都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于自己、于学生,皆是如此。
  
  -
  “磨”出好戏求突破
  
  青州的范美红18岁开始接触京剧,学习老旦行当,从不喜欢京剧到把京剧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她吃过苦受过累,20年打磨一出戏,不断精进,多次收获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奖项,如今为戏曲传承忙碌不已。
  本想试试结果被录取
  文艺特长生入京剧门
  范美红走上京剧演员这条路纯属偶然。
  她从小喜欢文艺,1992年,18岁的范美红到姑妈家走亲戚,在青州镇政府工作的表哥从报纸中缝里看到一则信息:青州市京剧团招收有文艺特长的学生。范美红一听,想报名试试。她与20名同学一起培训了20多天,是否最终录取,招生方让大家回家等信。
  那时没有电话,联系都是通过信件,回家好多天了,范美红始终没听到任何消息,以为没被录取。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青州市京剧团的领导,问她是否收到录取通知了,为什么还不去团里报到,是不愿去吗?原来,录取通知已到了村办公室,但因收信人写的是“范美红”,而村里人只知她的小名,没人知道这信是给她的。
  在此之前,范美红并不喜欢京剧,每当母亲听收音机里唱京剧,她都“急躁”得要命,听着半天唱不完一句,也听不明白唱了些啥。岂料18岁这年,她来到青州市京剧团,开始学习京剧表演,而且成为一生的事业。
  初学老旦戏吃不少苦头
  与乐队排戏摸不着调门
  20人参加培训,最终包括范美红在内6人被正式录取。剧团刘新珠是老生、老旦“两门抱”的演员,带着6人没白没黑地练习。范美红没有童子功,走台步,跑圆场,练功没少吃苦头,压腿、抻腿,练得大腿后面发青发紫,下腰时喊得声嘶力竭,就这样一天天坚持着。
  学习半年后分行当,范美红喜欢青衣、花旦,但老师告诉她,团里不缺青衣、花旦,“你学青衣没有年龄优势,身材偏胖不适合花旦。”最终,范美红选择老旦,不到20岁要扮老旦,这是范美红怎么也没想到的。
  《钓金龟》是老旦基础戏,也是范美红学的第一出老旦戏。虽然平时天天学身段、练唱腔,但跟琴师吊嗓的机会不多,她摸不准调门,排练时与乐队伴奏合不起来,散板、摇板不知到哪里该张嘴唱,更把握不准节奏,她站在那里紧张得要命,又很害怕,在琴师指导下,随着排练次数增多,她跟乐队磨合越来越流畅。
  范美红第一次登台,扮的是《凤还巢》中的程夫人,这出戏的老旦唱腔少、念白少,她学习不到一个月就登台了。可毕竟是第一次登台,看着台下黑鸦鸦的一片观众,她双腿发抖,心跳加速,都不知道怎么演的了,第二天嗓子哑了。
  一出《八珍汤》琢磨20年
  观众被剧中老母深深感染
  1995年,青州市京剧团为更好地培养人才,送范美红等人到烟台艺术学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戏曲培训。2000年,范美红回到青州,接连排了《遇皇后 打龙袍》《罢宴》《八珍汤》等戏。
  自古以来,戏曲舞台上,老旦素来是作为“绿叶”来陪衬主角。当代老旦泰斗李多奎创编了好多以老旦为主角的传统京剧,比如:《钓金龟》《行路训子》《望儿楼》《三进士》等等,让老旦翻身成为一出戏的主角,挑梁撑起一台全本大戏。《八珍汤》是根据传统京剧《三进士》改编而成,以老旦为主的新编历史剧,在老旦剧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这出戏具有当代人文色彩、生活气息浓郁,唱腔优美、板式丰富。
  2003年,范美红开始排《八珍汤》,扮孙淑琳。剧团领导从淄博找到剧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排戏,开始到各类舞台上演出。范美红记得,2005年前后他们到东营市广饶大王村演出,当天演的《八珍汤》感动了当地的一位企业家,正好那天是他母亲的生日,剧团被邀请到他家附近的小剧场,为老母亲庆生演出,还说好要全程录像。演员们很高兴,白天演完两出戏后不休息,马不停蹄地赶到小剧场开始演出《八珍汤》,演完之后想看一下录像,结果才发现镜头盖没有打开,很遗憾那次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范美红扮的孙淑琳,一出场时是穷苦老太太,在常家备受欺凌,她心中的悲和痛无处诉说,只有丫环春兰对她关照有加。尤其第二场,风雪途中,孙淑琳被常夫人赶出家门,“问苍天我欠下何人业怨”……丫环春兰借往周家去的路上给孙淑琳送衣送吃的,孙淑琳句句诉说,和春兰相拥哭泣。大段念白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被戏中老母亲的悲凉遭遇深深感染,尤其到最后,孙淑琳那句“好,走”,既是对春兰热心肠的回应,也让“我往哪里去呀、我往哪里去呀”的无奈情绪有了舒解。
  很多京剧演员,一辈子都在琢磨一出戏,范美红已不记得演了多少场《八珍汤》,20年来,每次演出后她都进行复盘,最初时考虑细节处理是否到位,唱腔是否有瑕疵,力争下一场有改进,随着演出场次增加,她对人物理解越来越深刻,对感情的把控更加自如。
  赴济南请京剧名家指导
  新戏参赛实现自我突破
  2014年,范美红第一次参加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拿到一等奖,此后几届也都拿到奖。受客观条件所限,范美红还没登台演过《李逵探母》这出戏,已经参加过多届“红梅大赛”,2022年报名时,她决定挑战自己,有所突破,故而以《李逵探母》作为参赛剧目,演《弃母》一折,由团里的三花脸配戏,演李达。
  为了学这出戏,她托朋友介绍,奔赴济南,请京剧名家郭跃进给自己说戏。郭跃进是老旦名家“新李派”创始人李金泉在中国戏曲学院收的第一名学生,郭跃进在家中给范美红说戏时,尽心尽力,一字一腔说得细致认真,仅这一段说了三天。
  范美红的嗓音更适合“新李派”,郭跃进对她唱腔中的压音、疙瘩音、嗖音等进行指导,唱腔的柔美度更好了,形体要求“新李派”展现女性韵致时更魅了些,比如走路时,双膝要并起来,“老师的要求很高,但毕竟时间短,我吸收的还是有限。”范美红说,希望有机会能再跟老师学习。
  回想这次参赛,范美红说自己理解出现偏差,在她的心里认为李母饥寒交迫,所以内场那句“儿啊……”以低沉的嗓音来体现生活的饥寒,但最终看录像效果并不好,老师也提醒她说,不但要体现出人物的饥寒交迫,而且嗓音再高一点、亮一点,效果会更好,“这次没有达到预期,希望下次演的时候有所改进。”范美红说。
  戏曲艺术薪火相传,范美红除了唱好老旦戏,如今更承担起京剧传承的重任,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解京剧常识,进行示范表演,让学生们感受国粹魅力;在剧团,带着新学员练功、排戏;下乡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她为京剧忙,亦为京剧乐。
  
  -
  多面手难舍京剧
  
  一个13岁开始学习京剧的农村孩子,干一行爱一行,成长为基层院团的骨干演员。饱尝过生活压力的痛楚,经历过短暂离团的不甘,进入不惑之年的徐永强认定自己是一名京剧人,笃定传承国粹路上的坚定信心,向着新目标前进。
  毕业后成为京剧演员
  为养家糊口暂离剧团
  徐永强1983年出生在安丘农村,父亲是村宣传队一员,喜欢唱。他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音乐,是学校里的文艺积极分子,但那时对京剧的认识是遥远的、肤浅的。
  为培养京剧后备人才,1996年,安丘市京剧团在当地各学校选拔30名学员,送入中国戏曲学院培养。13岁的徐永强被选中,在安丘跟随专业老师学习京剧“四功五法”,练基本功,当时并没有分行当。
  1997年,徐永强进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师从陈国卿、吴泽东等名家,学习老生。他说,学京剧,七八岁开始比较合适,自己的年龄在同期学员中属中等,要练好身段就得付出数倍于人的努力,还要考虑即将到来的“倒仓”期,时间非常紧。那几年,他每天练功练得上不去床,躺着一动不想动,第二天咬紧牙关坚持起来,再练,周末不休息。他深知,对于一个农村娃而言,能上这么好的专业学校实属不易,他想真正学有所成,传承国粹。
  三年学习期满,他成为安丘市京剧团一名正式的京剧演员,可由于京剧在全国陷入低谷,剧团举步维艰。为了生存,全团到浙江温州演出三四年,“在外那几年,真是过了苦日子。”徐永强说。
  徐永强成家后,仅靠剧团每月三五百元的收入无法养家糊口,他内心十分痛苦,学习京剧这么多年,放弃太可惜,可仅靠热情坚持,生活难以为继。当时,团里很多演职员请长假,他向生活低头,决定请长假,怀着难舍又不甘的心情踏上了南下的列车,闯荡东莞。
  参演大戏重新定位
  新戏尝试架子花脸
  2013年是徐永强人生的新起点。此时,安丘市京剧团状况已有所改观,完成了从“艰难求生”到“浴火重生”的蝶变,他们要创排廉政主题的现代京剧《路向远方》,徐永强的心始终难以割舍京剧情缘,决定回归剧团参演。《路向远方》上演后受到极大关注和欢迎,获泰山文艺奖,这让他有了新的目标和动力,“我注定属于京剧。”他暗下决心,要在传承国粹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在大院团,都是以角儿为中心,排戏时遵循“戏找人”的原则,可到了基层院团,一般都是“人找戏”,即先编出戏来再找人演。2020年,安丘市委宣传部、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安丘市京剧团组织创作的现代京剧《头雁》,剧中人韩树清是架子花脸,唱腔、身段与老生跨度大,团领导找到徐永强出演时,他心里打怵:“这出戏阵容强大,我挑战新行当,万一做不到位,会拖了整出戏的后腿。”相关领导对他期望很高,鼓励他:“永强,你总唱老生,角色、人物都有待提升和突破。”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他大胆地接下这一角色。
  排戏时间很紧,从研讨到搬上舞台只用了一个月,全团突击训练,徐永强每天高度紧张,连做梦都在唱词,2020年11月首演大获成功,后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为“2020年全省舞台艺术重点创作项目”。
  2021年,《头雁》入选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剧目,6月15日、16日,接连在济南上演,赢得群众和业界一致好评。“省内地市级京剧团实力强的不少,一个县级京剧团,能到省文化艺术节上展示,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演大戏。”徐永强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也是安丘市京剧团实力的体现。当年,《头雁》还入选了“百年征程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
  下乡演出身兼数职
  扛着物资步行上山
  徐永强一直是团里的骨干,表演大方、洒脱,从骨子老戏到新编剧目都能驾轻就熟,自然把握,常演的传统戏有《四郎探母》《秦香莲》《状元媒》《辕门斩子》《龙凤呈祥》《伍子胥》等剧目,宗杨派、余派老生。
  安丘市京剧团一年下乡演出200余场,每到一个地方,都提前和乡镇沟通,问问他们喜欢听什么,传统戏、现代京剧,老百姓喜欢什么,他们唱什么,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演职员有限,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每到一处,演员们撑起舞台,化好装,临时不登台的就到乐队担任演奏员,一个人精通三四件乐器,而徐永强除了唱戏则兼职主持人。
  记得2022年一次下乡,他们的目的地是石埠子镇迷牛寺村,这里与沂水县搭界,是在安丘演出最远的地方,村子海拔高,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来人往,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20多位老人守护着村庄。距离村庄几公里时,车无法再行驶,演职员们扛着物资步行上山,镇上借来电动三轮车,帮着拉上去。
  俗话说:开锣就演完。虽然观众只有20多位老人,可演员们仍十分认真、卖力地演出,那次,徐永强唱了《沙家浜》“军民鱼水情”选段,“老人们喜欢现代京剧,我们就唱现代京剧。”徐永强说。
  红梅大赛立下目标
  坚定信心传承国粹
  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要求演员彩唱,时间控制在5分钟-7分钟。徐永强以《文昭关》“心中有事难合眼”选段参赛,这是一出老生唱功戏,是他非常熟悉的一段唱腔,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登上“红梅大赛”的舞台,所以并没有想太多。
  舞台上,徐永强如泣如诉地把伍子胥思念爹娘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赢得掌声阵阵,最终拿到二等奖。“通过比赛,我还是能发现诸多不足,个人素质需要提升。”徐永强说,这不是他第一个“红梅大赛”的奖项,而自己也准备向该项赛事的一等奖发起冲击。
  
  -
  茂腔小生、青衣张资昱
  新秀大赛中生辉
  
  在高密市艺术剧院茂腔剧团青年团,活跃着30多名年轻的茂腔演员,29岁的张资昱便是其中新秀,在刚刚过去的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中,凭《春闺梦》中的张氏一角拿下二等奖。
  跟老师苦练基本功
  “疼的时候就唱戏”
  张资昱是胶州人,她的姥爷是资深戏曲爱好者,母亲也喜欢唱茂腔,业余时间经常参加剧团的演出。从小耳濡目染,张资昱对茂腔的兴趣与日俱增。
  2008年,得知高密市举办首届茂腔电视大奖赛,还在上初一的张资昱便报名参加了,这是她正式结缘茂腔的开始。自那以后,张资昱师从茂腔艺术家孙秀芝学戏,并顺利考入茂腔班,和同班小伙伴一起在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前身为潍坊艺术学校,后又并入潍坊学院)接受系统专业的学习。
  十三四岁,尚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而张资昱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每天面对严格的基本功、毯功、身训等练习,“一个字,疼啊!”回忆起那段时光,张资昱说,当时年龄小,每次下腰、搬腿,她都疼得直咬牙。“疼的时候我只能捏着老师的裤子,老师经常开玩笑:‘你是要把我的裤子给撕破吗?’”
  “不许哭,疼的时候就唱戏!”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下,张资昱克服诸多困难,扛下无数苦累,从没因为练不下去而掉眼泪。从小不爱哭鼻子的她,只有一次例外:“第一学期开家长会,爸爸、妈妈和奶奶一块来看我,我的眼泪实在止不住了!”张资昱说,当时身边“哇”声一片,这群小孩们默默在心中积攒了一学期想家的情愫、练功的苦累,全都在见到亲人的那一刻奔涌而出。
  哭过之后,擦干眼泪再上阵。越是累到极致,越是出功的时候,因此,老师每次都在孩子们快撑不住的节点,再狠心“加点码”。
  学习了四年半之后,张资昱进入高密市艺术剧院茂腔剧团青年团,在那里,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越发理解了年少时老师的一番苦心。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豆蔻年华唱到近而立之年的张资昱太懂了,正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才成就了舞台上柔韧矫健、灵动自如的一招一式,一笑一颦。
  “没天赋”只好努力
  师徒午休时间练戏
  最初的茂腔只分生、旦、净、丑,后来根据京剧行当逐渐细化,张资昱学的是小生,近几年逐渐向旦角方向发展。
  师徒传承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关键。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繁荣,茂腔界的“师徒授业”也渐成风尚。2018年12月,一场隆重热烈的拜师仪式在高密市艺术剧院举办,相识多年的孙秀芝与张资昱正式由师生升级为师徒。
  “我从13岁就跟着孙老师学戏,在学校时,孙老师也经常给我们上课。来剧团工作后,她还是我的老师。”张资昱说,她和孙秀芝老师中午不回家吃饭,为了节省时间,她俩经常点个外卖,飞速吃完,就地在办公室练戏。
  孙老师对张资昱要求十分严格,教戏特别用心。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张资昱戏艺突飞猛进,加之日复一日持之不懈的努力,很快便在青年演员中崭露头角。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中,初次参赛的张资昱凭《春闺梦》中的张氏一角摘得二等奖。
  傲人的成绩,在张资昱这里却是风轻云淡。她把荣誉归于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好运气,自谦“没什么天分、悟性也不高”,“有句话说,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既然没有过人的天赋,我能做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了!”张资昱说,一路遇到的老师都对她很好,所在的剧团也把她和小伙伴们保护得很好,“我们身上是有责任的,我不敢说让茂腔在我们手里发扬光大,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茂腔,我们就会继续唱下去。”
  “戏服一穿,超级带感!”在戏曲行当里,戏服讲究的是“宁穿破,不穿错”。张资昱特别喜欢剧团里的老戏服、老物件,它们沉淀了岁月的味道,也沉浸了演员的汗水,有一种穿透历史的华美和不可言说的魅力,穿上它站上舞台,灯光一打,水袖一甩,熠熠生辉,整个人都亮了。
  一家子扎根茂腔
  姐妹花扛起责任
  前行的道路从不孤单。2020年12月,张资昱与从小一起学戏、长大后一起工作的李超结为夫妻,这对是同行又是伉俪的年轻人,在茂腔方面时常探讨切磋,或者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行当的关系,我和老公没有配戏,但我们会有业务交流,他经常给我指出一些问题,提出很多建议。”李超比张资昱小三岁,这个曾经的“小弟弟”如今成为人生路上的伴侣,既能给予生活上的陪伴,又能带来事业上的提点,对张资昱来说,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她十足珍惜,满足又感激。
  80多岁的姥爷更是张资昱成长中不可缺席的存在。“姥爷那一辈听的是茂腔泰斗曾金凤老师的曲子,跟我们现在发展传承过来的茂腔有很大不同,我跟姥爷没有特别大的合作可能,但姥爷对我的关心一直都在。”张资昱笑言,姥爷经常从他的茂腔好友那里淘点剧本,拿给张资昱,希望她能用上;最近学了啥戏、有没有排新戏……这些姥爷也都记挂在心上,时常问起。更好玩的是,每次在田间野外见到有弹性的藤子秆,姥爷都认真地捡回家,做成把子枪给张资昱当道具。
  在距潍坊100多公里的黄岛茂腔界,也有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那便是与张资昱一字之差的青年演员张资悦。22岁的张资悦是张资昱的妹妹,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同样从小着迷茂腔,2022年拜黄岛茂腔第六代大青衣传人安丰霞为师。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茂腔,喜欢茂腔。”张资昱、张资悦这对茂腔姐妹花自觉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她们在不同的地方怀抱着同一个信念,让茂腔在更大的世界里落地成花。
  
  -
  出人出戏谋发展
  
  2023年4月,山东艺术表导演舞台高级研修班结业合影。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和繁荣传统戏曲,作品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当前,基层院团虽面临着人才断档断代的困境,但他们依然坚守戏曲舞台,探索出人、出戏的路径,让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光彩,完成戏曲传承使命。
  现状
  人才面临“断档断代”危险
  河南一院团的负责人曾调侃,“好女不嫁唱戏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秋麦二季回两次,掂回一堆脏衣裳”。这形容的是河南基层文艺院团的生存困境,映照的又何尝不是一个普遍问题。
  就潍坊而言,20世纪90年代,潍坊市及安丘市、寿光市等京剧团曾招收学生送到中央戏曲学院、天津戏曲学院等代为培养,这批演员、演奏员坚持至今的都已是各团骨干。然而,自2012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以来,国有文艺院团几乎没进新人,各专业行当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乐队不完整,编剧人才亦面临“断档断代”的危险。民营文艺院团同样处境尴尬,受市场经营所限,进不来人,留不住人。
  戏曲艺术是“角儿”的艺术,无“角儿”不成戏,在目前的境遇下,要培养一个德艺双馨的戏曲名家,谈何容易。同时,戏曲演员的“传帮带”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才能完成“老带新”。
  探索
  做好戏曲人才培养这一课题
  人才,尤其青年人才,是戏曲发展的活水。潍坊的文艺院团使出浑身解数,将培养戏曲人才作为戏曲传承发展的重大课题。
  招收学员委托专业院校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戏曲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高密市组建的“高密茂腔少年班”,培养的陈福涛、张资昱等已成为剧团青年骨干;2017年,青州市艺术剧院招收一批学员送到青岛艺术学校培养,今年将毕业回团,为剧团注入新鲜血液。除此之外,潍坊市也会选派人才参加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研修班、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项目等,通过在职培训提升戏曲队伍专业水平。
  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专业设置配套齐全的戏曲人才培养格局。高密市艺术剧院注重抓好戏曲人才梯队建设,健全戏曲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请茂腔老艺术家、专业老师进行业务讲座,为青年演员制定工作学习计划和演出、练功、培训计划,为青年演员加戏,定时进行业务考核;另一方面积极同山东省歌舞团、山东省柳剧团等上级业务部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本院的戏曲工作者提供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务性足的学习机会。
  给年轻演员创造比赛机会和艺术实践平台,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戏曲艺术说到底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山东省地方小戏展演、潍坊市地方戏展演、潍坊市青年演员戏曲大赛等省市比赛为各院团的演员、演奏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比赛不断增加舞台经验,发现自身不足,打磨自身技艺。2014年以来,高密市艺术剧院积极组织演职员参加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截至目前已有30人获奖。而第九届“红梅大赛”,潍坊共13位演员、演奏员获奖,为历届获奖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高密市艺术剧院、寿光市京剧艺术团各4人。
  演员走进校园,普及戏曲知识,展示表演艺术,将戏曲“种”在校园。近几年,潍坊相关部门、院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孩子们对京剧、吕剧、茂腔等的兴趣爱好,同时从中发现好苗子。高密市艺术剧院则独辟蹊径,加强与高校交流合作,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近茂腔,爱上传统文化,通过茂腔了解高密;并与山东大学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专业对口高校对接,争取在艺术剧院挂牌建立实习基地,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让爱上高密和爱上茂腔的高校人才留下来。
  扶持
  建立创作基地培养编剧人才
  除了“出人”,“出戏”也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
  潍坊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重点文艺作品选题策划和优秀文艺作品扶持奖励的九条措施(试行)》,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扶持奖励制度,对文艺创作生产前端扶持和后端奖励的标准、程序、方法等进行细化规范,科学设置奖项,合理调整标准,使评奖向重点项目、优秀作品和拔尖人才倾斜。“前段扶持+后端奖励”的方式激发了戏曲创作的热情。
  针对戏剧创作人才匮乏的局面,潍坊市积极与省戏剧创作室沟通协商,在全国“小戏之乡”临朐县建立了“山东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和“山东小戏创作实践基地”,并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在临朐县建立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依托这三个基地,每年组织举办戏剧编剧人才培训班,年均培养20名左右编剧人才,创作15-20个地方戏剧本,为基层文艺表演团体提供人才和作品支持,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据统计,全市72.5%的省级以上获奖作品在这三个基地创作产生。
  出戏
  精品力作讲好潍坊故事
  潍坊深入挖掘茂腔、周姑戏、清音戏等地方戏曲艺术资源,2012年至2022年10年间,创作推出了22部有筋骨、有灵魂、有温度的大型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总数达到11个,资助资金总额近1000万元。
  这些原创精品力作,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讲述了精彩的潍坊故事,满足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吕剧《李二嫂的新故事》分别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文华导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等三项国家级文艺奖项,填补了潍坊市“文华奖”的空白。茂腔《失却的银婚》、吕剧《板桥县令》先后作为2018年、2019年全省唯一大戏晋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展现了山东基层戏曲院团风采。《失却的银婚》还应邀为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专场演出,入选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并被省委列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教材在全省巡演。京剧《路向远方》、吕剧《李二嫂的新故事》《板桥县令》、茂腔《红高粱》等作品获泰山文艺奖。京剧《陈少敏三请徐公》《头雁》、茂腔《党费》《王尽美》《初心永恒》、周姑戏《淌水崖》入选“百年征程 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同时入选的还有音乐剧《渤海走廊》),生动诠释了潍坊是舞台艺术创作的高地。茂腔《初心永恒》、吕剧《板桥县令》2部大戏入选“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全省优秀剧目展演。茂腔小戏《特别条件》,参加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演出2000余场次。
  清音戏《老倔杠卖油》在首届“田汉杯”中国·响水小戏大赛中获季军,大型反腐现代周姑戏《重生》汇报演出……潍坊2023年依旧好戏不断。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