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5-12 15:44
鄌郚总编

书法家张镜远

  书法家张镜远
  -
  临名帖拜名师筑牢根基
  -
  张镜远,名绍光,以字行。号伴龙,又号伴翁。生前曾任潍坊市艺苑书画学校名誉校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齐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潍坊市书协常务理事、潍城区书协副主席、潍城区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潍坊分校特邀教师。他的小传和作品入编《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
  晚年张镜远专心致志笔走龙蛇。
  -
  父亲严格要求子女 购买笔墨毫不吝惜
  1913年12月3日(农历十一月初六),张镜远出生在潍县南关周家车门一户人家,是家中次子。因家境小康,他自幼进入家塾,受业于名塾师王文藻,8岁进入私立丁氏第二小学,高小则转到了私立丁氏第一小学就读。
  父亲张辉山家教很严,要求儿女们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努力向学,曾训诫他们:"世上恶习不能染,亦文亦武效前贤",就连假期也得让儿子保持学习的状态,上"补习班",他请来塾师田智先等,给张镜远兄弟俩讲授《左传》《论语》《孟子》、唐诗、古文等。经过努力,张镜远考入青岛铁路中学。
  张镜远自幼酷爱书法,7岁描红,继而临帖。父亲不仅对他的学习要求严,而且对学习书法至为关心,无论工作多忙,每晚都要检查他临帖的内容,购买笔墨纸砚等,都是优中选优,至于价格,从来都不是考虑的因素,可谓毫不吝惜。一次托人从上海买了李鼎和毛笔三四十支,《张迁碑》《史晨碑》《礼器碑》《曹全碑》等碑帖,只要儿子需要,父亲都会不惜巨资。
  练字的物质条件充足,又有父亲精神层面的支持,少年时代的张镜远遍临欧阳洵《九成宫》、颜真卿《多宝塔碑》《勤礼碑》《东方画赞碑》等碑帖,从学欧中取其法度严谨,结字险峻;从颜体中学其用笔圆润,体态敦厚。五年间将《九成宫》临摹了400多遍,将《麻姑仙坛记》日临百字,字大径尺。
  他草书先学二王,继法张旭、怀素,又临摹《孙过庭书谱》《郑文公碑》《龙门二十品》等碑帖,以及石鼓文、钟鼎铭文、秦泰山石刻等,功力深厚,技法熟练,圆笔中锋结体宽舒、气势奔放,手笔古拙苍老,雅俗共赏。
  -
  拜潍县名师高芗岩 各种碑帖苦练不辍
  为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张镜远青年时代拜潍县着名书法家高芗岩(1882-1942)为师。高芗岩早年潜心临池,主张追本溯源,取法高古,自汉魏入手,先进后出,由形似而神追,在继承传统馆阁体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放宽眼界,追随晚清康有为提倡碑学创举,会同邑人陈柏岩、刘竹三、郭恩言等书坛名家,力主改进当时的书法,师从古法,深入篆隶,楷法魏碑,隶宗秦汉,兼师汉简鼎铭,走尚古-脱古的创新之路。
  张镜远跟着高芗岩苦练不辍,对各种碑帖临池甚笃,对汉隶、魏碑更是下了苦功夫,字由大而小,开拓自如,大字榜书更是深得高芗岩先生真传。听从老师的教导,他夏天时提着水桶到郊外墓地,拿着炊帚在石桌上反复苦练,受益匪浅。及至后来,他家屋外的石桌也成了练字之地,夏天在太阳底下,石桌上,蘸着池中水练习大字,晒干接着写,常常一写几个小时。
  高芗岩以康有为的主张告诉他:"凡学书者,不临汉隶魏碑,则为憾事,魏书中蕴藏之多,变化之骤与其他书体难以比拟,造型奇特,笔法灵便,令后人叹服。"张镜远和高芗岩感情深厚,曾写下"深念缅怀恩师功,衣钵传授细耕耘。新篁摇曳老节出,桃李岂忘雨露情。"感念师恩。高芗岩也特别喜欢这位弟子,曾送他一些对联、扇面等墨宝,只可惜经过"文革"的洗涤,荡然无存,仅存的一件未完成的临张迁碑半部,形神兼备,几可乱真。
  张镜远受高芗岩及潍县书法名宿刘竹三教益最深,除此外他还求师于潍县的陈柏岩、郭恩言、郭谷石等人,30岁时远赴天津拜谒书法大师华世奎,并得其指教。经长期不懈地精研、苦练,熔铸百家,采韵千古,书艺日臻完美。
  ◎相关链接
  张辉山其人其事
  张辉山(1887.10-1961.6)自幼清贫好学,上了四年私塾,14岁起随父卖估衣勉强为生,一年后家境才略有好转,一面卖估衣,一面熬土碱。1917年后,估衣生意萧条,张辉山放弃这项业务,只卖土碱,另外做着铜元、银元的汇兑生意。他白手起家立志创业,35岁后社交广泛起来,在东门里开设了聚成号,还是卖土碱和汇兑铜元、银元。1930年的潍县已有40余家银号,3月康子周、刘铭心等20余人共同组织成立同盛银号,康子周任总理,张辉山任襄理。1932年8月,张辉山集股国币3万元,组织"潍县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在东关王母阁(现中兴街)租了12间民房,他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初装西门子磁石交换机200门。1936年又增装100门。设有3个话务座席,接入用户话机288部。后又增装10门长途交换机,通往火车站电报局的长途台,可通过电报局的总机,向外地打长途电话。1938年1月,日本军队侵占潍县,以关系军事为名,将该公司查封。用7000元代价强行接管,合并于日伪"华北电讯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潍县电报电话局".
  张辉山还担任过潍县商会副会长。后来,张家搬到海道司巷路东(今城区和平路与东风西街丽景大酒店西侧巷子),在张辉山的经营下,张家家境小康,三个儿子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
  写榜书题匾额 百米长卷展情怀
  张镜远为人和善,书艺为人称道,潍坊不少名胜古迹、公共场所的匾额、楹联都是出自他之手,积二十年书艺精华举办的百米长卷展览至今为人所乐道,在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期间,他的作品随着出口国画传向四海。
  -
  请求调入研究所工作 为出口国画题词写诗
  1957年全国工艺美术工作会议后,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制定工作计划,对潍坊古老的工艺美术传统产品进行系统挖掘,组织艺人归队,培养接班人,大搞设计创新,开拓生产门路。随着潍坊工艺美术的逐步发展,国画出口订单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镜远进入老艺人归队的行列。
  张镜远得到艺人归队的消息时,还是潍坊第三中学的语文教师。1972年,他找到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孙立荣,讲了自己的艺术特长,请求调到研究所工作。他跟孙立荣从1950年就认识,孙立荣跟着他练过字,算是老熟人。孙立荣说:"您的情况我了解,研究所也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当时部分艺人归队困难重重,对此张镜远明确表态,如果研究所同意让他归队,他可以自己去做学校的工作。
  他找到学校领导,讲了自己的想法,出乎意料地得到领导支持。他顺利地办理了调离手续,成为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一名职工。他精通真、草、隶、篆各种字体,故而研究所里安排他专门为出口国画题词写诗。那些年,他的作品随着国画一起漂洋过海,外销欧、美、东南亚、日本、香港、澳门等地。他的后人手里有一份留存的《书法出口订购面底》,专为完成广交会任务而作,是他当时作品的底样。
  1973年,张镜远到了离休年龄,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继续返聘他,直至1982年脱离工作。离休前,研究所为照顾老艺人,在南巷子为他购置了三间房屋,他从海道司巷搬到南巷子安度晚年,并继续担任研究所的艺术顾问,每月能领生活补贴,每年参加两次老艺人座谈会。
  -
  原潍坊火车站扩建后 榜书出自张镜远之手
  上大学那会儿,记者每每坐火车,都会留意火车站候车室外面的一幅红底烫金的魏碑大字,左侧书"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右侧书"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是《毛主席语录》中的标语,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幅大字出自张镜远之手。他当时是写魏碑的高手,写出的魏碑字体势严谨险峻,拙朴道劲,雅俗共赏,为人所称道。潍坊火车站1972年扩建后,候车室面积达1124平方米,是原来的七倍多,建筑设计是会堂式的,外面预留了两块写标语的地方。他的榜书大字技艺较高,是有名的书法大家,有关方面找到他,请他按语录内容书写了这幅作品。
  -
  为诸多名胜古迹题字 所书东风桥、奎文门引人注目潍坊及外地许多名胜古迹、门面匾额,都留下了张镜远的笔迹。1934年白浪河上修成了连接潍县城朝阳门和东关庆成门之间的朝阳桥,也就是现在亚星桥处。1948年解放后,此桥改称若飞桥,1972年拆除,原址上新建双曲拱大桥,名为东风桥。1973年,东风桥落成,7月1日举行通车典礼,张镜远题写的"东风桥"桥名石提前一天进行了安装。如今,东风桥已经成了亚星桥,那方石刻也不知所踪,但那桥却印在了很多潍坊人的心里,至今还有人称这座桥为"东风桥".
  奎文门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修筑东关坞时的西南门,现存的奎文门是1988年重建的,共三层,上面的"鸢飞鱼跃"为原潍坊市长邹立桂所题,下面的"奎文门"三字为张镜远所题。当时,张镜远已年过七旬,仍经常参加书画活动,在潍坊书法界的名气最大,题写重任自然落到他肩上。
  潍坊的诸多公共场所、匾额铭记,不少出自他手,诸如潍坊农药机械厂、潍坊制锁厂、潍坊开关厂、农药机械厂、潍坊市东市场小学、潍坊市工业医院、潍坊冷藏厂、本草阁横匾"益寿堂"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好多企业单位已不复存在,他题字的匾额也不复存在,只能从老照片中寻些影迹,唯有位于奎文区健康东街与潍州路路口西南角尚存的一栋旧楼顶保留着"潍坊锅炉厂"几个字,这是厂子的旧址,从落款处知此字写于1992年。同年,张镜远还为新修葺的郭味蕖故居陈列馆的石匾题"绿嶂"二字,均显示了他的书法艺术。
  -
  作品三次赴日本交流 百米长卷展出半月引起轰动张镜远的作品除在本市多次展览外,还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及上海、济南、青岛等地展出,参加过"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山东百老书画展"等。其作品三次漂洋过海,参加中日书法交流,作品曾多次被各地报刊选登,《书法》《书法报》《联合周报》及《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潍坊市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书画集》等,均收录其墨迹。
  1992年4月15日,位于城区东苑公园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张镜远百米长卷展览如期举行,潍坊市书画界名流几乎都莅临现场,陈衍绪为这场展览题写贺词"承前启后",敬祝展览开幕。洋洋大观的百米长卷面世,深得书法界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好评。展览持续了半个月,引起巨大轰动。
  举办百米长卷展览是他为表达多年来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地方书法艺术的夙愿,是他积累了20年的佳品精华。虽然现在我们无缘目睹长卷真容,但看当时拍成的147张照片,亦是在欣赏书艺精品。长卷共58种碑帖字体,集真草隶篆于一体,体势形象,大小神似,充分展现了他在书坛常年耕耘的造诣和坚韧不拔、不懈追求的治学精神。
  \长卷的装裱是门技术活,当时张镜远已80高龄,这事便安排给儿子张兴文负责。张兴文一趟趟到装裱店看进度,从1991年冬至1992年4月,三位装裱师历时半年才完成。
  百米长卷布展是由徒弟宋振昌负责的。因为长卷150米,设在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展厅隔断多,隔几米一处,所以布展难度特别大,宋振昌带着单位的三名员工,拿着工具来到现场。
  百米长卷共分三段,最长一段七八十米,宋振昌等四人小心翼翼地捋着,沿着墙面已固定好的细铁丝,用夹子夹紧,干了将近两天,绕着展厅上下挂了两排,这才算圆满完成布展。开展前,还有一个大版面需要写字,别人都干不了,张镜远侧着身子,提笔就来,写下"张镜远百米长卷展览"几个大字。
  时任潍坊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潍坊市书协副主席赵修道为此展览作前言《书界耆英》,"纵观大作四壁生辉,真草隶篆,跃然纸上,细研书卷,笔笔严谨,字字铿锵,确是一件壮观完美的力作。"这一长卷是张镜远一生探索书法艺术真谛、勤奋耕耘的结晶,他的这一举动为书界树立了治学榜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研究、欣赏的范本。
  潍坊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李宪忠,在欣赏了百米长卷后,"被先生高深的书法造诣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所折服。"时隔多年,如今的百米长卷深锁柜中,张兴文希望父亲的长卷能再次展览,也希望能捐赠给国家有关部门,以便更好保存,供人欣赏。
  -
  老友赞其书艺 晚年活动频繁
  张镜远与陈寿荣关系较好,经常一起出席活动,在一些老照片中,有较多二人的合影。陈寿荣称呼他"二哥",还曾写过一首七言古诗《拜寿赠诗》,对张镜远的书艺作了点评:"镜远二哥书法工,真草隶篆一笔明。平生大仿百家字,北京展览为先锋。"高默之写有《赠镜远老友》四言诗一首,表达了对老友书法艺术的赞颂:"镜远老友,八法精通,幼年笃学,不计暑冬。碑帖钻研,精益求精,勤学苦练,终底于成。真草隶篆,魏碑尤工,严谨险峻,朴厚遒劲。精品展出,观者震惊,诲人不倦,艺论纵横。宁神静思,克享遐龄,人书俱老,遐尔知名。"张镜远是知名的书法家,曾连任三届政协委员,潍坊书画界的交流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他身体好,年龄并没有影响到出席活动的频次。
  1994年,82岁的张镜远赴德州参加活动,即席发言,当场向德州扒鸡总公司书赠"鸡香誉满四海 味美传遍五州"对联一副。1995年8月16日,奎文区庆祝建区一周年书画笔会,他和潍坊书画界着名人士陈寿荣、张建时等20余人进行现场创作,各留墨宝。1996年9月26日,潍坊市各界人士庆国庆迎中秋茶话会在渤海宾馆举行,市领导讲话,陈寿荣和张镜远向茶话会献诗献字……-注重习武健身 坚持练拳习剑张镜远此生有三好,除了书法就是拳剑和烹饪。他年少时得过结核病,父亲对他强身健体的事格外上心,曾托人拜请潍县拳师刘笑君、范铁生、杜瑞林、顾保成等来教儿子练武,张镜远由此养成了练武的习惯,白天习文,夜间练武,他自己也十分喜欢。
  张镜远深谙拳剑三味,常说算盘要常拨拉,手脚要常踢打,习武健身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在潍坊三中任语文教师期间,逢学校有重大活动,他都积极参与舞剑表演。所以他年过九旬腰背不屈,仍能挥毫写大字,陶醉于砚田墨海之中,兴趣盎然。书法和剑术陪伴他一生,亦文亦武,这是他的长寿之道。
  晚年居住在南巷子时,他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或拿着棍、或提着剑,来到白浪河边,打太极拳,练太极剑。自家的小院里,也常传出打拳的声音。一张拍于2004年9月的照片上,老先生精神矍铄,在院子里手举长棍,拉开架式。
  他特别喜欢烹饪,只要有空就会亲自下厨,家里的烹饪书有五六十本,而且吃饭也特别讲究,全部用小碟来盛,吃食少而精,样数特别多。自己吃饭用小碟,可每次留学生在家里吃饭,老伴都会炖上红烧肉,面条用海碗盛,"师父、师母知道我们肚子里缺油水,都是特意炖肉给我们吃。"徒弟宋振昌回忆道。
  -
  不争不抢不愠 生活规律有节
  张镜远一生胸怀宽广,知足常乐,心旷志坚,自题书斋为"二不书屋",以"人不知而不愠,不求人知,不与人争,淡泊明志,诫己警徒"为座右铭。
  他特别注重养生,曾有多篇报道写他的长寿之道。总结起来就是,他特别喜欢静,生活有规律,少荤多素;午睡雷打不动,晚上到点就睡,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不能影响他睡眠,到了晚年,过午不食。
  不仅生活规律,日子过得特别讲究,他还习惯于把事情都记录下来,把儿女的生日时辰认真地写在本上,一个不漏。90多岁时,他坚持做家务,对自己的衣物整理妥当,裤子都会叠好放在枕头底下,一点不乱。东西存放有序,要找什么,随手就能找到,不用翻箱倒柜地四处寻。
  儿媳李桂华清晰地记着,还没有嫁入张家前,一个春日,她到准婆婆家串门,手套随手一放临走时忘记拿了,本以为丢了,可到秋天时,张镜远又把手套拿给她了。"俺公公就是这么细心的一个人。"李桂华说,"我公公90多岁时,家里客人离开时都会提醒,清楚地记着人家来的时候有什么随身的物件。"文有妙笔,武能挥剑,人活百岁,此生无憾。2012年10月19日,距离101岁寿辰两个月,张镜远走完了他的世纪人生。
  -
  教书法带徒弟 师徒情深谊更浓
  -
  自编教材搞培训 教授学员五千余
  张镜远是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市政协委员,多次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与有关单位,重视普及书法艺术,要从中小学抓起,上好书法课。他任潍坊市教育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时,曾为多处学校举办书法讲座。
  连续五年,他为潍坊市工人文化宫培训业余书法学习班8期,学员达5000多人次。为了能授好培训班的课,他亲自编写教材,刻版油印了书法学习资料,资料中对于书写知识讲解非常细致,甚至运笔技巧都进行了一一标注。一张当时授课的老照片上,小黑板上写的是"勤奋"两个大字及"学海无涯",他课堂上保持着和蔼的笑容,给学生亲近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徒弟们开始给张镜远张罗着过生日,先是大家你一道菜我一道菜地凑一桌,1990年起开始在十笏园招待所摆席。合兴大酒店开业后,宴席买单的事就由徒弟于伟建和另一名学生负责了,再到后来,张家人也参与到寿宴中。老师每年的寿宴成了徒弟们聚会的日子,直到如今,于伟建和师兄弟们都会聚在一起,缅怀老师,畅叙情谊。
  1990年,宋振昌填词为老师祝寿,此后每年一首。2004年冬月,张镜远93岁大寿,他填了一首《卜算子》:"垂髫临池早,挥毫八十年,历代碑帖精研遍,百米长卷全。佳作传四海,风骨继前贤。翰墨耕耘撒雨露,桃李花满园。"张镜远96岁时,将宋振昌所送祝寿词和诗,又回赠给徒弟惠存,上面这首《卜算子》和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回望老中青,文武任心愿。"-于伟建:深受老师影响 走上收藏之路
  1979年,24岁的于伟建精力充沛,在家无所事事,他的一位长辈当时在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认识张镜远,便鼓励他去跟着张先生学字,他一听也很乐意,"张老师可是名人。"师生情谊从那时起。
  于伟建拜师学写字,最终走上收藏之路亦深受张镜远先生引领。他头脑灵活,深得老师的喜欢,老师参加书画交流活动,都会带着他一起,"耳濡目染接受老一辈书画家的艺术熏陶,就希望自己能收藏他们的作品。"于伟建渐生收藏书画作品的念头。
  张镜远带他习字一段时间后,推荐他去青岛跟高小岩习字,并亲笔写了推荐信。年轻的于伟建收藏欲望特别强烈,只要有空就往青岛跑,经潍坊一位退休老干部介绍,认识了赫保真、陈寿荣,后来又结识了张玉峰、陈君藻、田翔千、孙立荣等先生。
  有一件事让于伟建很遗憾,2008年他的美术馆开馆,本打算给张老师办展览,已是96岁的张镜远还拿钱准备出书,但因种种原因,最终展览没办书没出,张镜远心愿未达成,这成为于伟建的抱憾之事。
  谈及与老师的感情,于伟建颇有感触,用一字来形容,那就是"亲",老师待他像自家孩子一样,他把老师当作父母长辈一样孝敬,逢年过节自不必说,老师开始办寿宴的那几年,都是他和另一位同学一起操办,老师晚年一些事情,他也常常帮着处理,"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
  解传国:老师治学严谨 教学方法独特
  出生于1971年的解传国是张镜远80多岁时收的徒弟,跟着他全面学习唐楷、魏碑、篆、隶、行、草。解传国自小热爱书法,启蒙于谭继广先生,学习颜体楷书。1991年,他考上函授大学接受更专业的知识,1994年又通过成人考试,成为山东大学书法专业的学生,直到1998年毕业。函授读书期间,解传国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书画展览,还拿着自己的字找陈寿荣点评。陈寿荣说:"你的字,看起来长得挺好看,但没劲。"为了能在书法上更进一步,他决定习魏碑。想拜魏碑大家张镜远为师,于是拿着字,敲开了老师的家门。张镜远仔细看看了解传国的作品,说:"你的字入门了,以后就常来吧。"虽然没有拜师仪式,没有太多指导的话语,师徒关系就此成立。
  解传国原来写大字,老师让他习欧体,写小字,但为什么要这么改,老师并没有说。解传国起初还不明白,但既然老师说了,就得认真听着照做,一个月后,他终于调整过来了:"张老师教学有自己的方法,不多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你自己悟明白,这样体会更深。"张镜远治学严谨给解传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影响着他后来的书法路。解传国定期去老师家交作业,张镜远一页页点评,有一点不妥也会指出来,让学生改正,有一次的作业是《兰亭序》,他一眼看出"序"字有误。他的身边一直放着一本小开本的《新华字典》,有字拿不准时,随时就能查。
  师生二人感情甚好,每次解传国去拜访离开时,老师都是送到门口,还殷切地嘱咐:"回去好好写,常来家里,别耽误了学习。"解传国成立容轩书法工作室时,92岁的张镜远亲自给学生题字,如今这块匾额就挂在他的工作室门口。1997年,老师送他一本《书画集锦》册页,嘱"传国贤生存念",这本册页既是张镜远本人书艺的集锦,更倾注了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嘱托,"风月一庭为良友,诗书半榻是严师"展现的则是二人亦师亦友的情感。
  宋振昌: 张家院里长大 师徒情如父子
  上世纪60年代,海道司3号是张镜远家,7号是宋振昌家,两家距离不足五十米,宋振昌的三哥跟着张镜远习字,所以他小时候常在张家院子里玩,也算是在张家大院长大的孩子。
  -
  凭借手艺得到老师赏识
  宋振昌手巧,很小的时候就会做点木工活,1965年时,听说张镜远打算做一个橱子存放杂物,他悄悄地用木头打了一个,搬到张镜远面前,张镜远没想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做出这么精致的橱子,对他的手艺很是欣赏。
  当时,宋振昌在学校写毛笔字很漂亮,常得到老师的双圈、三圈点评,画画也不错,张镜远便动员他说:"你快学写字吧,技不压身,而且写字和练武一样。"还写了些字帖让他临摹,只是宋振昌痴迷于武术,心思并没有完全放在练字上,字帖册页基本都分享给了师兄弟们。虽然他没有把练字当成主要事,可张镜远还是特别喜欢手巧胆大的宋振昌,认他当了徒弟,还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往老师家跑的也特别勤。
  文革时发生的一件事,影响了宋振昌的选择。一次,有一名工人来到张镜远家,让他写大标语,他铺开纸张,起笔就来,没有丝毫犹豫。宋振昌很羡慕,果真是艺不压身,想着有时间一定要学写字。
  1970年上半年,宋振昌要到平度就工,临行前到老师家告别,"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师母给他赶制了一件衣服,老师把自己先进工作者的奖品——一个大脸盆里放上一对毛巾送给他,"那个年代,送脸盆是很重的礼。"宋振昌当时每月工资18元,扣除9元生活费,所剩不多,当年十一回家,用积蓄买了五六个苹果,用一方手帕包着,来看望老师,师母说:你把手帕留下来,我给你洗洗吧。他没多想,就留下了,过了一天,张兴文用这块手帕包着黄金帅苹果,回送给他,他这时才明白,师母这是特意要回礼的啊。
  -
  每年给老师家做两件活
  张镜远搬到南巷子居住后,师徒接触更加频繁。张镜远住东屋,夏天时西晒阳难熬,宋振昌每年都给老师做两件活:五一时给钉上雨挡,十一时拆下来,在墙边垒上炭池子,以备冬天存煤生炉子用。
  上世纪80年代,张镜远家里空间局促,平时写字只能在角落的一块小方板上,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购买了张家一间房,房子的木隔断较多,改造时拆下了不少,他找宋振昌给做张1米的书桌,宋振昌说看木料能做张1.8米的,张镜远一听,非常开心,终于能拥有一张大大方方的桌子,可以在家放手写大字了。
  1992年百米长卷展览结束后,张镜远拿着两身毛呢料来到宋家,徒弟正巧不在家,他父母坚决不收,张镜远说:"这也是别人送的,我穿不着,给振昌做两身衣裳。"宋振昌回家后,听父母一说,赶紧包起毛呢料就送回老师家,老师又送给徒弟,徒弟再送回,这样来回三四趟,最终还是回到老师手中。
  张镜远说:"这次展览多亏你帮着布展,这是为师的一点心意。"宋振昌说这都是他应该干的,张镜远拿出参展过的一幅《十六体书》给宋振昌,说这是费了工夫写的,希望徒弟能珍惜。宋振昌欣喜若狂,这幅作品上有十六方印,老师能送给自己,甚是珍贵。
  1997年起,宋振昌所在企业效益不太好,经常休假,只要有空他就往老师家里跑,有一次单位放假半年没发工资了,正是一个下雨天,他来到老师家,看了些字画,临走时,师母拿出600元钱:"振昌啊,你拿着秤粮用吧,你生活不容易,老师刚给人家写了对联,人家留了600块钱,正好你带上。"宋振昌坚决不要。老师又拿出一块肉和几个罐头,非得让他带上。
  师徒的感情像父子,逢年过节,宋振昌都会买上新鲜东西去看老师,每年的开凌梭他都会买上鲜鱼给老师做梭鱼抱蛋。
  A4-A5 本报记者 齐英华
  本期图片由齐英华翻拍(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