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2 10:31
昌乐 刘文安

泊庄山药


  泊庄山药
  山药,原名薯豫,属薯蓣科,为多年生植物。据资料载:因避唐代宗名“豫”讳,改“薯蓣”为“薯药”;宋朝,宋英宗名“曙”,故又改“薯药”为“山药”。
  通常所说的山药,为薯蓣的根茎,是一种滋补佳品,食用、药用均可。汉代《神农本草》载:山药“补虚、除寒、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金代《药性论》载:山药能“补五劳七伤,祛冷气;止腰痛,镇心气不足,患人体虚弱加而用之”;《日华子本草》载:山药“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健精”。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泻、化痰涎、润皮毛”则始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
  祖国医学认为: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对肺虚咳嗽、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及小便频繁等症,都有疗补之功效。此外,还具有滋养肌肤、使人健美,补中益气、健脑增记忆等功效。近代中医常用其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带下等症。民间用山药来调理年老、病后及产后体质虚弱者,也有很好的效果。
  现代科学分析,山药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能防止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胶原病的发生。许多滋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脾汤、参苓白术散等中药都含有山药。
  其次,所含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重要功能,该成分在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山药中还含有胆碱、16种氨基酸、多酚氧化酶、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淀粉酶等多种成分及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是助消化、降血糖之佳品。更值得一提的是,山药本身就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无发胖的后顾之忧,是一种天然的纤体美食。
  山药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泊庄村种植山药亦有悠久的历史,自何时引种虽无从考证,但在明朝的确名噪一时。据《泊庄刘氏家谱》载,七世祖刘加宁(1591-1643年)“性喜交游,轻财重义,济难扶危”,与明朝青州衡王府六世衡王朱常庶①交情深厚。
  “公(刘加宁)有良马,衡蕃(朱常庶)于木梁台山会②见而爱之,倩人关说。公慨然赠之,不取其值。自是,两会王必至。公独任其供给,奉之山药筵,王色大悦”。
  刘加宁为衡王推荐山药膳食滋补身体,得衡王赏识,被选任王府典膳所典膳③,负责王府祭祀活动、宾客接待、衡王及王后嫔妃的膳食料理,泊庄山药成为衡王府供品,种植规模随之增大,种植习惯和品种波及安丘、临朐、昌乐三县汶河两岸村落,一直延续至今。
  泊庄山药之所以闻名遐尔,是因为泊庄的地壤、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山药生长。发源于沂山山脉的汶河古道,淤积成泊庄千亩良田。沙质土壤土层深厚,透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特别适合山药生长。泊庄山药具有块大、形美、质腻、筋少、口感好、药效高等特点,所以久负盛誉,至今不衰。
  随着当今农村规模农业产业政策的实施,泊庄族人充分利用大好时机,优选传统山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注重无公害绿色栽培,形成了以泊庄为中心,辐射本镇大部分村庄的优质山药生产和批发基地。泊庄山药以其产量、质量独领市场,深受客户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泊庄山药的知名度,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泊庄族人在当地政府的指导、支持下,申请注册了“高崖山药”商标,印制了专用的山药礼品包装箱,论证了深加工项目,正在筹集资金建设投产。古时王府贡品,昔日农家菜肴,如今正成为贵重礼品、营养保健佳品,走出农门,走向消费者。
  注释:
  ①朱常庶:明青州衡王府六世衡王,1596-1622年在位,死后谥宪王。
  ②木梁台山会:木梁台,位于昌乐城西南红河镇台东官庄村西一里之遥。明、清时期其庙宇规制甚全,文昌阁、百子殿、玉龙观和山门院墙一应俱在。逢三月三、九月九庙会,晋香火者成千上万,多为祈雨、求子。
  ③典膳:官名,正七品。清张廷玉《明史》载:“王府...正七品典膳所,典膳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典膳,掌祭祀、宾客,王若妃之膳羞。”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风物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