帻 古代男子首服。原为束裹鬓发或覆盖发髻之巾帕,用于不需著冠的庶人阶层。东汉蔡邕《独断》曰:“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据《续汉书·舆服志》称:帻起于秦代武将的绛柏,汉代已广为流行,有绿帻,赤帻、平介帻、介帻等名目。汉人好服帻,蔡邕以为与汉元帝、王莽有关。《独断》又说:“元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群臣皆随焉。然尚无巾,如今半帻而已。王莽无发,乃施中,故语曰:‘王莽秃,帻施屋’。冠进贤者宜长耳,冠惠文者宜短耳,各随所宜。”六朝人服帻,也有定制。《晋书·舆服志》说,天子未成年时,用空顶(无屋)帻。天子祭祀用介帻。
唐宋以后,帻逐渐被幞头、乌纱帽所代替,服者渐少,所谓介帻、平上帻演化成“进贤冠”、“惠文冠”。元以后则少见,只在小说里时而提到。《水浒》二十八回说,武松篦了头,“绾个髻,裹了巾帻”。《金瓶梅》故事系从《水浒》演化而出,部分情节、语言有相似之处。第一回也说:“武松梳洗裹帻,出门去县里画卯。”(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