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钟馗像 钟馗,中国民间传说中驱妖逐邪之神。一说由“终葵”(即椎)演化而来。古代民俗以椎逐鬼,六朝人认为“终葵”可驱鬼避邪。后演化为“钟馗”。按此说即唐以前已有“钟馗”。但现流传较为普遍的则是“钟馗”源于唐代。说开元年间,唐明皇患疟疾,住在偏殿。晚上作梦,见一小鬼赤着一只脚,把一只鞋悬在腰间。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并拿着明皇的玉笛吹,呜呜咽咽的非常嘈杂。明皇呵叱它,它说:“臣叫虚耗”。明皇发怒,正要叫武士捉它,忽见一个大鬼,戴一顶破帽,穿蓝袍子,腰里扎着角带,径直赶过去捉住小鬼,用指头抠出小鬼眼睛,一口吃掉。明皇问他是谁,他说:“臣是终南进士钟馗,因多次应试不举,在大殿台阶撞死,陛下恩宠赐我绿袍安葬。臣愿为陛下除尽天下虚耗妖孽。”说完明皇便醒了,疟疾也好了。于是便召来吴道子,按梦中所见画出钟馗形象,并将其挂在宫门口。后来民间争相效仿,把钟馗像挂在门扉上以驱邪。
从资料看,挂钟馗像的时间不大一致。一般讲五月端午节在门扇上贴钟馗捉鬼像以驱邪。据《中国民俗大观》:“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至今晋江一带,每逢端午则有以“唆啰连”舞蹈驱邪的活动。届时,人们唱着南曲“唆啰连”,由四个化了装的孩童抬着一个龙头。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小丑,肩扛木棍,前挂铜锣,一步一敲;后是一新尿壶,内装烧酒。接着是采莲队,每人手举一支彩旗,上插榕叶和艾叶,接着是几位男扮女装的“花婆”,手提放着红、白鲜花的篮子。这支队伍载歌载舞,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鞭炮齐鸣。至放鞭炮的店铺前,还要进去表演,花婆从花篮中取出三朵白玉兰一朵红花,交给店铺,再收走店铺给的红包。因为采莲队是驱邪的,故各家俱欢迎。此风俗是否就是钟馗驱鬼的变异,尚无更多的证据,但它和钟馗驱鬼有联系却是肯定的。
这种活动在陕西渭南亦有,活动形式相似,只是时间不同。《渭南县志》:“除夕,优人扮钟馗,遍诣人家,鸣锣击鼓,口驱鬼。”
同渭南一样,大致在五代宋时,钟馗驱鬼活动均在除夕。《东京梦华录》:“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又据沈括《补笔谈》(三):“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摹拓镌板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遣入内供奉官果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叶梦德《石林燕语》(五):“元丰元年初日,神宗梦中忽得吴道子画钟馗像。因使镂板赐二府。” 可见,当时除夕挂钟馗像为朝廷中所提倡。此事《梦粱录》亦有载:“除夜,换桃符、门神、钟馗,夜则迎神……”
中国古典小说清代烟霞散人《斩鬼传》第七回有五鬼闹钟馗故事,写钟馗酒醉,靠着睡在一棵树下,来了五个鬼,有的脱它的两只鞋子,有的偷它的宝剑,有的拿它的笏板,有的把它的乌纱帽藏起来,弄得钟馗露顶赤脚,不成模样。
其它小说中很少写及此风俗,大致可推断,宋时除夕挂钟馗像,后江淮一带端午挂,北方沿旧习,除夕挂,清代以降此俗日渐消没。(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