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09:12
鄌郚总编

歃血

  歃血  歃血是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古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际为某事达成协议,协议成即举行订盟仪式。订盟时除设香案、念盟约、发誓,还要歃血饮酒。歃血,一说为口含血;一说以指蘸血,抹于口边,然后盟成。《孟子》:“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歃血。”《左传·隐公七年》:“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所以如此,大致因为血在古人的心中是与生命等同的,“原始人过着渔猎生活。打猎的时候,他们看到猎获物流尽了鲜血就会死去。人也是这样,被野兽咬伤了,流尽了鲜血,也要死去。”(周国兴《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9页)“古代任何民族,对于血都极其畏怖。据冯特说,原始人以为血宿着生命、灵魂。”(朱云影《人类性生活史》)摩西的经典,警告肉可食血不可取。这一切都说明血在古代人心中就是生命,把血抹在口旁,就是用生命来担保以示对誓约的重视。
  此俗起于何时,不详。但据一些资料看,最迟在商周时已有,在周代已非常盛行。特别是东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锋,相互之间争强斗胜,尔诈我虞,会盟自卫或攻击他国是极为经常的: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以伐楚,最终楚与诸侯盟,是为“召陵之盟”。《左传·鲁僖公七年》“秋,盟于宁母”,《左传·鲁僖公九年》“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左传·鲁成公一二年》“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会盟必歃血。
  最初歃血,一般用人血,刺臂出血而为。后改为家禽之血。《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秦围赵国邯郸。赵国君派平原君为使去楚国商议合纵抗秦。平原君打算带二十个文武兼备的人才,可是挑了十九个却再也挑不出人来,后毛遂自荐,方凑够二十人。谈判开始,平原君与楚国讲合纵的重要性,可是从清晨说起,一直到过午了事情还定不下来。毛遂按剑几步踏上台阶说: “合纵的重要,两句就可以讲清,今天从日出谈到日中还决定不下来,到底是为什么?”楚王呵斥毛遂,毛遂毫不畏惧,按剑趋前,慷慨激昂,痛陈利害,说得楚王哑口无言,不得不答应合纵。毛遂即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马之血来。”于是毛遂手捧铜盘跪着对楚王说:“王当歃血而定从,此者吾君,次者遂。”然后,毛遂还抬手对台下的十九人说:“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此俗在《三国演义》中有载:第五回因“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曹操矫诏,传檄文于天下,邀天下十八路诸侯,于曹操处会盟,共商讨董卓大事。十八路诸侯会齐,公推袁绍为盟主,“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旌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农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略)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
  《水浒》第七十一回,梁山一百单八将聚并。“宋江拣了吉日良时,焚一炉香鸣鼓聚众,都到堂上。宋江对众道:‘今非昔比,我有片言。今日既是天罡地曜相会,必须对天盟誓,各无异心,死生相托,患难相扶,一同保国安民。’众皆大喜,各人拈香已罢,一齐跪在堂上,宋江为首誓曰:‘……(誓略)’誓毕,众皆同声共愿,但愿生生相会,世世相逢,永无断阻。当日歃血誓盟,尽醉方散。”
  以后此俗主要在边远民族和秘密的黑社会组织流行。但已不再在口边抹血,而改为以鸡血入酒,或双方刺臂滴血入酒,共饮血酒,以示对盟誓的忠诚。如红军长征路过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对红军知之甚少,加上敌人的造谣,少数民族酋长对红军产生误会,双方对峙。刘伯承同志只身赴会,与少数民族酋长取得谅解,达成和约,最终喝鸡血酒。至于黑社会之设盟喝血酒已为人们熟知,不赘。
  此俗今除在极少极隐蔽范围中存在外,极少出现在公开场合。(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
位置: » 竹影大观园 » 习俗大观 » 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