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10:03
鄌郚总编

四拜

  四拜  “四拜”之礼始见于《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苏秦相于赵,位尊而多金,以事路过家乡洛阳,他那位曾“不为炊”的嫂嫂“蛇行匍伏,四跪自拜而谢”。但这并非古代的常礼,而是谢罪的加拜之礼。古代的寻常礼节,只不过一拜或再拜,即使是人臣对于君主,也只须再拜即可。如《孟子·万章下》:“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说:“古人未有四拜之礼,唐李涪刊误曰:夫郊天祀地止於再拜,其礼至重,尚不可加。”“自唐以下即有四拜。《大明会典》:‘四拜者,百官见东宫亲王礼,见其父母亦行四拜。其余官长及亲戚朋友相见,止行两拜礼。’是四拜唯於父母得行之。”“今代妇谒姑章,其拜必四,详其所自,初则再拜,次则跪献。衣服文史承其筐篚则跪而受之。常於此际授受多误,故四拜相属耳。”赵翼《陔馀丛考》卷三十一,对这种现象解释说:“如李涪说,是唐时郊庙尚只再拜。前明《会典》:臣见君行五拜礼,见亲王东宫四拜,子於父母亦四拜。盖仪文度数久则习以为常,或上下通行之具。故必须加隆以示差别,其风会之不得不然也。”
  关于“四拜”之礼,《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有一段详细描述:西门庆通过蔡府管家翟谦的门路,欲投在蔡太师门下做干儿子。翟谦带他去见蔡太师,“西门庆朝上拜了四拜;蔡太师也起身,就羢单上回了个礼:这是初相见了。落后翟管家走近蔡太师耳边,暗暗说了几句话下来。西门庆理会的是那话了,义朝上拜四拜;蔡太师便不答礼:这四拜是认干爷了。因受了四拜,后来都以父子相称。”显然,西门庆初见蔡太师时的四拜是不合礼仪的僭越之举,纯粹是为了巴结讨好蔡太师,而后四拜才是拜父母之礼,因为蔡太师承认了这层干父子的关系,故而不须答礼。(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
位置: » 竹影大观园 » 礼仪习俗 » 四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