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23 11:41
鄌郚总编

燕青门医术医药

  燕青门医术医药
  燕青门,为武术中的一大门派。为梁山好汉浪子燕青所传,他以“燕青十八翻”和“摔跤”名震江湖,后独创了燕青拳和燕青武医这一武术、武医门派。
  因燕青身份特殊,故在传授技艺时从不准徒弟说出师承何处,以至于后期的弟子都认为是迷失了师傅,又得“迷宗拳”一名。因武术大师霍元甲的发扬光大,而名闻中外。
  燕青拳、燕青武医后来传到清代的燕云风,为清朝前期剑客。后又辗转几代,燕青拳、燕青武医伤科传入沧州沧县。清末天津塘沽人王正彪在沧县学得燕青门武术、武医,是燕青门的第七代传人,民国时期在武术界享有盛誉。解放后,曾应时任第一届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的邀请,担任北京体育学院的武术教练。由他传授给昌乐的周永启,为第八代传人。周永启自幼随王正彪习武学医,尤擅奇门兵器双头大枪和伤科秘笈,曾在泰国以燕青门伤科挂牌行医三年。周永启又传昌乐人秦子祯,是为第九代传人。秦子祯擅双头大枪和燕青拳,尤精于燕青门伤科整脊法和伤药的配制。
  昌乐燕青门医术医药与沧州燕青门独家武医一脉相承,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早先燕青门多在同门中针对习武造成的各类损伤进行医治,仅在武术界内部流传。燕青门第九代传人秦子祯将燕青门伤科整脊法和伤药予以继承和发扬,成为潍坊地区的昌乐民间传统伤科疗法之一。
  一、燕青门医术
  燕青门医术包括正骨、接骨、续筋、点穴、推拿、按摩、内伤、外伤治疗等伤科治疗手法和技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之一伤科整脊法有十二式:
  (一)顺筋法:患者俯卧,暴露脊梁。术者十指并拢用鹰爪力沿脊柱自上(大椎)而下扒拉至两肾俞穴,再立掌点按双肾俞穴,连续进行三至五次,收功。
  (二)拨筋法:患者俯卧,术者立于患者首部,双手自上而下分别用双掌跟适度按压患者两膀胱经同时外拨。完成一拨后再沿脊柱向下移动一拳头距离重复以上动作进行第二拨。然后再移动双手进行第三拨。连续进行五至六拨至双肾俞穴,收功。
  (三)螺旋滚法:患者俯卧,术者单手半握拳立于患者背上。沿波状线进行自上而下螺旋式滚揉,此滚旋时可见患者经络线有节奏的弹动。
  (四)揑脊法:患者俯卧,术者立其头项与脊柱垂直,两手分开从大椎穴开始沿膀胱经自上而下作三揑一提动作。此动作对调整督脉气血,使其有序运行,而对腹胀、腹泻、便秘有著效。
  (五)指震法: 患者俯卧,术者立其旁,双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于“凸”“凹”脊椎之上下相邻点,由轻到重边震颤边下按,术者自觉按震到位后抓紧患者表皮,瞬间迅猛上提,利用弹动之力使其回弹而复位。此举如按压点准确,动作到位在迅猛上提的瞬间可闻到弹响声音。
  (六)掌震法:患者俯卧、术者立其旁。双手掌跟重叠准确按压脊柱“凸”“凹”点,由轻到重边震颤边按压,三步到位后舜间迅猛上提,利用弹动之力使其复位。此系本门绝技独到之处,要领以掌跟准确按压患处,(精确到于杏核大小的患区),错位大者用力大,错位小者用力小,用上腹部发力为技巧,此举对椎间盘前、后、左、右突出者皆适宜。特别对“凹”者复位更为奏效。
  (七)单屈髋:患者仰卧,双脚并扰,术者立其右旁。右手握托患者右脚跟,另一手握住患者膝部,做曲伸、下压的动作。然后术者移到对侧,用左手握托患者左脚,另一手握患者膝部,重复以前的屈伸、下压等动作数次,这样两腿交替利用单屈髋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复位疗效显著。
  (八)双屈髋。患者仰卧双脚双拢,术者立其右旁,右手握托患者双脚跟,左手扶压患者双膝下做屈伸、下压的同时,迅速抽出左手(托双脚之手)插入患者尾椎区,并上掀患者屁股使其腰椎卷曲。然后携助患者伸直双腿右手握托患者双腿跟,左手扶压患者双膝下做伸展下压卷曲等第二循环。连续进行三至五次。此法治疗腰椎间盘前后左右突出、脊椎错位、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症是腰椎治疗手法的重中之重。对后突者用上法连做三次后再用震法。对前突者再用弹法即可复位。
  (九)摇髋。患者仰卧,术者立其旁,用一手托患者之脚一手扶患者之膝,以患腿大转子为轴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若干圈(必要时可换另一腿按以上动作做功)。
  (十)提跟健:患者俯卧,术者马步下蹲于脚跟处,与患体垂直。用右手紧握患者足跟,左手拇指握于患者涌泉穴,其余四指对应握紧足背部,双臂双肘外撑。边后拉边顺逆时针环绕旋转几圈,待手感适当时,右手突然后拉,左手同时用力前送,利用寸劲暴力(适度),使骶椎错位复原,此法亦治坐骨神经痛,亦能使脚踝关节扭伤复位。要领是后拉旋转的同时,右手后拉左手前送的同时,要突发暴力,三力合一,寸劲奏功。
  (十一)对角抻:患者俯卧,术者立其旁。
  术者以掌压住患者右肩,另一掌压在患者左屁股,用暴力(适度)双手下压,使右肩与左屁股连线拉紧。然后可再变换压抻左肩、右屁股使小面关节错位复原。
  技巧:双手同时用力、寸劲进行。
  (十二)倒揹法:患者站立,术者立其后与患者背部相对,略下蹲,双臂自患者双腋下穿过,将患者仰面倒揹于背上。术者不停的向下颠簸或左右摆动,利用患者自身体重,使已拉开的腰椎间盘在左右摆动或颠簸中恢复正常,此法简便易行,特别对腰四、腰五、骶一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并对腰椎管狭窄者、骨质增生者相对安全。
  二、燕青门医药
  燕青门医药包括外伤药和内伤药数十种。其中最主要的四膏一散
  的配方、疗效及其制作方法。
  (一)接骨贴: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接骨续筋。
  适应用闭合性骨折、关节扭伤、跌打红肿、宿伤发作、外伤性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膝踝关节肿痛及损伤迁延的一切痹痛。
  (二)风湿贴:追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主治风寒湿相博以致骨节疼痛,麻木肿胀。七日后诸病可愈、百发百中。适用于一切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股骨头坏死、风湿性颈肩腰腿疼痛。
  (三)骨病贴:提脓拔毒,化腐生新,用于无菌性炎症、深层组织感染,漏道形成者,主治骨折手术感染、脓胸、骨结核、骨髓炎、静脉炎、股骨头坏死等。
  (四)红伤贴:立即止痛,立即止血,预防感染,促进愈合,适用于一切红伤、一切痛(痒)症。(外伤疼、牙痛、三叉神经痛、痛经、腰腿痛、风湿痹痛等,)适应于一切真菌性皮炎、癣、脚气等。
  (五)溃疡速愈散:本散剂原名为“外伤八味散”,专门应用于武打中所致的外伤、(红肿、破损、延时感染、陈旧感染等),均有速效。确能达到瓣伤速愈不留疤,旧伤速愈即结痂。后因徒弟在治伤多年的实践中,发现了此药物在烧烫伤、红斑狼疮感染、皮肤癌、麻风感染、糖尿病坏疽、白塞氏病(口腔、食道、尿道、阴道、肛门合并感染溃疡症),单纯性生殖器外部感染、带状疱疹、口腔溃疡、湿疹、黄水疮、疮疡肿毒 ,下肢静脉炎、陈旧性溃疡(老烂腿),狂犬咬伤感染,局部湿癣,蚊虫叮咬伤等均有很好疗效。
  燕青门医术医药是把武术拳理运用到了传统中医中,与传统中医学有着共同理论渊源,经武术与中医的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武术医学理论体系。其基本理论是:天人合一;人体生理机能的整体性;精神活动与物质功能的统一等。讲究形神合一,内外兼修,治病注重整体论治和辩证论治,讲阴阳对立与互根,讲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
  燕青门医术在诊治过程中,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程,充沛浑厚的“内劲”为原动力,非常注重“意念”, 是一种“绵里藏针”、“柔中寓刚”的疗法,内功的渗透力穿透力是疗效的保证。燕青门整脊法十二式绝技手法,动静、刚柔、内外、徐疾、松紧、开合、虚实、升降等,就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如行云流水一般连绵、沉稳,给人一种美妙的享受。手法轻、痛苦少、疗程短、疗效好、费用低是其典型特点,在广大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深远影响。
  燕青门医药,配方独特,疗效显著。应用药物治疗时有两大特点,既讲辨穴施治又讲辨证施治,应用的方药少而精且十分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伤药四膏一散不仅有舒筋络、散淤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作用,更具有创口愈合速度快、临床治愈率高、不留疤痕的显著特点,是中华武术与中医、中药的完美结合,为人类健康开辟了一条新的绿色通道。
  燕青门医术医药作为古老的临床疗法和药物,虽经数百年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技法、疗效不断改进提升,但因武医多为口传身授,对内不对外,逐代传承,少有著书立说传世,致使许多珍贵的经验和绝技,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为弘扬民族医学瑰宝,拯救濒于失传的武医伤科绝技,振兴中医事业、造福大众健康,燕青门医术医药亟待传承保护。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