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21-11-04 16:25
昌乐 刘文安

春游故城,寻拾遗落在诗里的时光

  春游故城,寻拾遗落在诗里的时光  ---昌乐县宝都街道戴家庄剧县遗址游记  昌乐县境内的这片土地在历史上被多个郡县管理。例如在汉朝,我县就划分多个县:营邱、马宋一带属营陵县;都昌、朱刘、于家庄、石桥一带属都昌县;乔官、淳于、北岩、鄌郚一带属于淳于县;柳泉村、黄埠、南郝一带属于柳泉县;平原、包庄一带,属于郚县;白塔、高崖一带属于朱虚县;尧沟、纪台一带属于剧魁县;城西冯家庄、戴家庄、埠头、薛家村一带属于剧县。  而现在的宝都街道,整个辖区在历史上皆属于剧县。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48年,汉朝那会儿设置这个剧县的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的这个昌乐城。那我们的县城在哪儿?在现在的宝都街道办的戴家庄村。  这个剧县在历史上可谓名声显赫,四海皆知。  为了拾寻那些历史的时光,我驱车至丹河桥,然后从丹柯桥徒步沿丹河步道南下,徜徉于春色河光之中。  有些时候未曾来过了,记忆中这儿是城市污水和工厂污水的排泄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然而这个春天却是另一番景象,柳树吐出嫩黄绿的新芽;儿童牵着小狗跟在妈妈后面,挎着篮子找寻野菜。天空不再污浊,河水游弋着穿梭的鱼群。  我最喜欢在春天里漫步、思考,看枯草间悄悄生出的新芽;看田野间大棚内忙碌的人们;看春光懒散地普照大地;看一些小的昆虫偷偷钻出巢穴……  如今宽阔的丹河河床被修葺整理成一个公园的雏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信步走过大丹河与小丹河交汇处的小桥,仰望这座呈现在我面前的剧县遗址,凭吊怀古。思绪乘着时光隧道穿越到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大汉王朝,惊叹先人们的智慧。  这座被当地人称为“故城顶”的剧县县城,位于戴家庄村西。古人利用西有大丹河,北有小丹河,东有葛子沟(也是从南往北流的一条小河),南为平坦沃土的有利地势,筑墙围城。主城东西为200多米,整个剧县城遗址约100万平方米。
  据村里老党员,83岁的戴玉义介绍,这个“故城顶”曾挖出古时砖瓦、灰土层、牲口骨头、人骨头,以及被60年代县文物管理部门认定的骨刀、骨斧、贝壳币等。  这里,风云变幻。汉朝景帝在此设置剧县;汉朝武帝封甾川懿王子刘错为剧原侯,此为剧原侯的都城;王莽时期,又把剧县改为俞县;淮阳王杀了王莽,又把俞县改回剧县;刘秀时期又把北海国的国都设在这里;三国时,北海国改北海郡,治所设在营邱,这里又成了县,直到南北朝才撤销剧县。张步造反在这里称帝,刘秀进剧县城平叛。  这里,书写传奇。东汉著名学者诸城人伏恭出任剧县令;维护法律尊严的杰出人物,外号叫“强项令”的董宣,在此出任过北海相;那个著名文学大家,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也在此出任过北海相。  这里,名人辈出。王氏家族声名全国,代表人物:扪虱谈天下的王猛、武庙名将王镇恶、为人师表的王昕、青州刺史镇南将军王宪;滕氏家族名扬天下,代表人物:20岁娶了孙权女儿的帅小伙滕胤、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皇后滕芳兰;汉末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的徐干等。  这里,诗情画意。明朝进士昌乐知县于子仁,不但消灭了危害百姓的老虎,而且是一位清廉好官,被昌乐人尊为“方山爷”。他在昌乐期间写了昌乐八景的律诗,其中一首就是写的剧县风光。  剧县春晴  剧县春晴满县花,风光浑似楚天涯,  当今潘令新官诰,前渡刘郎老鬓华。  桃李门墙嘶骏马,秋千庭院隐啼鸦,  多情最是衔泥燕,飞入青帘卖酒家。  明朝时期,剧县已经撤销好几百年了,到于子仁时期,虽为故城,但是这里平原沃野、河水清澈。一到春天,莺歌燕舞,到处开满了鲜花,雨过天晴花儿格外娇艳;小桥、流水胜似江南风光;现在是大明王朝了,以前的刘氏盛汉已成浮云;院墙内外的桃树、梨树竞相争艳;不时听到骏马的嘶鸣;树下是男女、孩子嘻戏争抢打悠千;鸟儿在树枝间飞上飞下;燕子出双入对从河湾处衔泥筑巢;酒旗摇曳的酒家在一片和谐的经营中,吉祥的燕子,在人们的头顶上穿梭飞过,这是一派多么祥和快乐的景象!  清朝康熙年间,昌乐县令贺基昌也写了“昌乐八景”的诗句,其中《剧县春晴》是这样描述的:  旧县条风散早晴,疏林红晕海霞明。  桑柔岸女盈盈出,草绿王孙一一生。  水绕人家归社燕,花开篱落语流莺。  紫骝嘶绝垂杨道,印得连线织绣程。  诗的大致意思是:故城剧县这里东风吹过,薄雾散去,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河水透过稀疏的树林,映照出红彤彤的晨光;这里袅袅婷婷的女孩出入不断,骏雅英俊的男孩层出不穷;大丹河和小丹河围绕着村庄,常年不息;燕子在村里村外飞来飞去;花开了,鸟儿在篱笆墙那儿欢声叫鸣;紫骝大马奔跑在大道上,驮来了好生意,奔出了好前程。  这里,继往开来。楼房、平房窗明几净;户户通修路工程让水泥小巷一尘不染;蔬菜大棚四季如春;胶济铁路横贯东西;309国道纵贯南北。  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宝都街道戴家庄。  历史的厚重博大令人神往,故事的精彩美妙,让人遐思,那些镶嵌在诗里的句子,一定是这里最美的诠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