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昌乐能工巧匠王全战,从自己多年木工作业的实践中,看到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烙画精品,羡慕不已,于是在昌乐乡间悟出烙画工艺,开昌乐烙画生产之先河。早在1974年王全战制作的橱、桌、椅上,总是用油彩画上些花卉或图案,使家俱更加亮丽新颖,颇受市场欢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从东北来的人家家俱上有烙画,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几年间从制作用料、生产工具、工艺流程都做了苦心孤诣的揣摸研究。1980年初他把所有的工余时间(时任一家家电公司出纳员)和精力,全部用在了烙画研究上,找来三合板(或五合板),自制电烙铁,把画在板上的画稿烙出来。由烙出线条到烙出明暗层次;由初具造形到形象逼真;由使用板材到科学处理板材,使烙画作品不变形、不蛀不腐;由散边到装裱镶嵌,无不精到。
王全战烙画工艺大致分5个环节:1、选优质三合板(或五合板)浸泡一日后,洗净晾干,把没有变形的部分规矩地裁割下来,再浸在溶有农药的药水里泡一日,以防蛀防腐,晾干备用。2、把自画稿或成品稿放大到所需尺寸,用铁笔复画在板面上。3、用细砂纸处理板面,使之光滑洁净,准备完毕。4、通过电烙铁对木质的焦糊作用以及落笔时的快慢轻重形成形体的浓淡深浅和虚幻真切,既由浅到深具有明暗层次丰富的素描效果,又有工笔国画的流畅线描和写意国画的渲染魅力。5、象装裱国画那样,将上下左右按作品的实际需要裱糊绫边,介以木质眉边和边框。画板底部敷以木架,然后复粘底板。最后将画面和周边遍喷亚光漆,既保护画面又光洁耐看。
20余年的艺术实践,使王全战成长为闻名全国的“民间烙画艺术家”。其烙画创作的题材广泛,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风景人物均有涉猎。画面层次分明,形象逼真,自然古朴,高贵典雅,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情趣。在不断探索烙画艺术的实践中,王全战研制了作画专用的电烙铁,并于2001年1月取得了国家专利权(专利权号ZLOIZ 1964640)。
1988年以来,王全战的烙画艺术先后有潍坊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十多家电视台和报纸作专题报道。其作品于新世纪第一个金秋时节,参加了北京国际艺术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于2000年12月,在北京参加KOREA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于2003年11月,应北京金骑士文化传播公司邀请参加在青岛市雕塑艺术馆举办的《当代绘画艺术作品展》;于2003年12月30日,荣获在青岛市委大会堂举办的首届民营企业文化周绘画评比一等奖。其作品《沂蒙情》于2002年5月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2004年5月,美国山东同乡会也收藏其同名作品一件;《开国元勋毛泽东》于2002年12月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其作品先后销往美国、韩国、法国、日本和香港、澳门等地。山东卫视的采访报道称,“王全战的烙画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苇编生产较复杂,去叶和鞘后,破篾子,篾子须润透,以便柔软上手。用“破串子”(铜的或骨的)破篾子,工艺要求高,不能偏斜废料,一般一破四半。编苇货必须在地窨子里进行,潮润的环境,保障质量密实。地窨子多建在村前向阳处,挖坑深1.2米,宽2米,长8-10米不等,地窨子的前后墙就地打土墙0.4米,地下挖2米。其左右侧依前后墙高度打土墙,门口开在南墙中间,踏小梯子进出。
黑条编的器物大,荆条较柳子也粗壮,必须预先将腊条放在水里浸泡透,编时晾晾即用。黑白条编必须在空气湿润的地窨子(地下室)里进行,以保持腊条、柳子柔韧好使,出手的条货夹密结实。20世纪70年代初,腊条少了,用“棉槐”(俗称)代替的多了,但不如腊条的结实。
南良红砂土陶器制作的工序要求复杂而精细:首先备料,清明之前劈土在场里用碌碡打压、过筛,使土呈绿豆粒大小;用手和泥并在作案上揉得以不粘手为准。每件土陶制品不论大小都须在直径60公分,厚5公分,中心镶有轴承,中轴底部呈三角形的木轮托盘(底套1.2米长,中间插入中轴的两头带高10公分方柱的平板)上制作。作坊的地面安装铁座,其中心是三角形空洞,以便木轮和平板轴底插入,保持木轮和平板端正稳当。技工每人坐在长1.5米的一头挂一水罐及刷子的木橙上,用手操泥、用右脚拨动板柱转动木轮,以木轮为托盘进行生产。每人有木轮托盘12个备用。以做二瓮为例,工序有三道:首先“放槽打底”,在木轮托盘上用泥做瓮底;其次“拧泥上筒”,一边双手捋泥成板,一边转动木轮托盘,从瓮底边缘做起,拧泥至瓮口(合尺八寸高),其间边用水刷润湿表皮,边用敲子(木制扁锤,一面光滑,一面有方格纹样)拍打,使胎显示园瓮模样;第三“拧泥镶沿”,用长30公分,宽6公分牛皮(或胶皮)制成的“把皮”,将捋上的瓮沿把握得园滑规矩,必要时也拌以润刷,使泥好用。最后连同木轮托盘一起,将瓮坯移到晾屋里窨干15天。其间,为使瓮沿和瓮身干得匀和,勤往瓮身喷水,使其与瓮沿的缩水一样;移入晾屋窨干的次日下午就可两个一摞,再日下午把两个摞着的上下倒换一次,待15天干后装窑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