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8-10 21:49
鄌郚总编

吴汉宾丨评浩然短篇小说《衣扣》

  以衣扣之小见天地之大
  ——评浩然短篇小说《衣扣》
  浩然的短篇小说新作《衣扣》,乍一读似乎平淡无奇,它不过写了一个过去人们经常听到过的“贼藏水缸”的故事——整篇小说写一个贼潜入一农村少妇家中伺机作案而被发现后反锁在屋里,但少妇喊来人翻遍了全家的旮旮旯旯却没有捉到贼。可就在她准备入睡时,那贼却从水缸里蹿了出来,并奸杀了她——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中,浩然赋与了新的、较大容量的思想内涵。小说通过一个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在遭奸杀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深刻揭示了当前农村社会中经济的、政治的和道德伦理的各类矛盾。
  透过《衣扣》这篇小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当前农村社会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农民为脱贫致富对“金钱”的过分迷恋。为了金钱,男人撇下贤妻娇儿,远走他乡拼死拼活地干。为了金钱,女人也像男人一样干瓦工、铲泥灰、学油漆。但这都是正常的符合社会公德的勤劳致富。然而,在这之外,为了金钱,有的人或骗或偷,或抢或劫, 最后沦为罪犯。还有的人因为手里有那么一点权力,搞权钱交易,坐收“红包”。至于为了金钱,兄弟间亲情淡化、妯娌间勾心斗角,这在当前农村社会中更是常见的。
  不过,浩然的这篇《衣扣》,及其通过“衣扣”透视出的农村现实天地,是不能仅仅以一个“钱”字了得的。在当今中国,富有浪漫色彩的“集体农庄”式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解体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单家独户”式的分散经营,即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方式和这种体制下显现出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何解决?比如《衣扣》中已触及到的农民在致富过程中和致富以后“离群感”、孤独感等等。还有,在以往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多数是“正面形像”和“进步力量”的复退军人,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集盗、奸、杀数罪于一身的罪犯的?这些都令人发省。
  浩然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终生“写农民,给农民写”,那么,他是怎样去“写农民” 和“给农民写”的呢?从浩然在《衣扣》创作的实践看,就是一个作家要把自己心灵的指针永远指向农民,让自己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民生存的环境。同时还要敢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在读《衣扣》之后,我们有理由感到高兴,因为浩然在连续出版了《乐土》、《活泉》两部长篇自传体小说,最近修订完第三部自传体小说《圆梦》,
  完成对自己成长为一个“农民作家”的回顾、反思之后,所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依然是反映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农民的。更有意义的是,综观浩然创作,从《乐土》到《衣扣》,其作品反映的农村社会生活的时间跨度,恰好是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末。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说,浩然的作品,构成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农民的命运史。从这一点看,《衣扣》这个短篇小说,在浩然一千余万字的小说作品中,其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994 年冬写于昌乐
  (原载《苍生文学》)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