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21 10:42
鄌郚总编

寿光历史大事记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5-04-21 10:44
鄌郚总编

寿光历史大事记

  明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夏四月,置山东行中书省。立社稷山川坛。
  二年,乙酉,春正月,诏免田租,初置青州府,寿光属焉。设税课局。
  三年,庚戌,春三月,诏行科举。六月,蝗。冬十月,诏立学,额设生员二十人,给其廪膳。
  五年,壬子,夏四月,诏行乡饮酒礼。
  七年,甲寅,改行中书省为布政司。建养济院。
  八年,乙卯,春,立社学;建申明、旌善二亭于各社。
  十三年,庚申,春正月,诏免田租。二月,举贤良方正。
  十五年,壬戌,夏四月,诏免田租。颁释奠仪,定生员廪膳月米一石。置僧会、道会二司。
  十八年,乙丑,立阴阳学。诏免田租。
  十九年,丙寅,大括田。
  二十年,丁卯,诏增广生员,不拘额。
  二十一年,戊辰,令县三年一考贡。
  二十四年,辛未,令有司朔望谒圣庙,并集诸生于明伦堂讲学。
  二十五年,壬申,令县岁贡一人。
  二十六年,癸酉,颁大成乐器于府,令县式之。始定风云雷雨山川坛仪。
  二十九年,丙子,立无祀鬼神坛。
  三十一年,戊寅,春正月,令民垦田。
  成祖永乐十四年,丙申,夏,旱。诏免洪武十二年逋赋。
  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夏四月,旱蝗。诏免田租之半。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令录取文童,额定为二十人。
  八年,癸丑,夏,旱饥。诏免田租。
  英宗正统二年,丁巳,夏,旱蝗。令学署增廪膳生、膳夫二名。
  九年,甲子,夏,旱。诏免田租。
  景帝景泰七年,丙子,秋,大水。诏免被灾田赋。
  英宗天顺元年,丁丑,大饥,遣使振之。
  宪宗成化九年,癸巳,春三月,大风。岁饥,知府李昂发粟赈济。
  十四年,戊戌,以刘珝为文渊阁大学士。诏免被灾田赋。
  二十一年,乙巳,太子太保兼谨身殿大学士刘珝致仕归。
  孝宗弘治三年,庚戌,春三月刘诩卒。
  五年,壬子,春旱,大饥。
  世宗嘉靖二年,癸未,以赵鉴为刑部尚书。诏免田租之半。
  五年,丙戌,刑部尚书赵鉴致仕归,颁御制“敬一箴”于学宫。
  六年,丁亥,知县李应春修圣庙。冬,大雪。
  十年,辛卯,大成殿内异生草。
  十二年,癸巳,蝗为灾。冬十月初七日丙子夜,星陨如雨。
  十六年,丁酉,七月,赵鉴卒。
  二十年,辛丑,四月,太长寺卿刘鈗卒。
  三十一年,壬子,冬,大寒,无麦苗。知县郭民敬铸文庙祭器。
  三十四年,乙卯,知县王文翰凿学宫泮池,建名宦乡贤祠于戟门左右。是年,知县卫东英重修圣庙落成。诏免被灾田赋。
  四十五年,丙寅,罢马头役,惟征银解驿。诏免逋赋。
  穆宗隆庆二年,戊辰,秋七月,大水,平地深数尺。知县温纯修明伦堂
  四年,庚午,春,大饥。
  神宗万历元年,癸酉,免田租。
  五年,丁丑,夏五月十三日,大风,昼晦,发屋拔木。
  七年,乙卯,知县刘克义修圣庙。
  十四年,丙戌,春,大括地。
  十五年,丁亥,初行条编法。秋八月,陨霜。
  十六年,戊子,初置学田。诏免是年被灾夏税。
  十九年,辛卯,夏四月,大雨,雹有如盂者。
  二十一年,癸巳,夏四月,大寒,民有冻死者。
  二十二年,甲午,春,大饥,食树皮殆尽。秋发粟赈饥。
  二十八年,庚子,秋八月,大雨。诏举民间九十以上有学行者。
  三十二年,甲辰,知县郭佳镇修圣庙。
  三十五年,丁未,春,大旱,蝗。秋,有年。
  四十一年,癸丑,海水溢,潮逾百里,坏民产无算。
  四十三年,乙卯,旱,蝗,岁大饥,人相食。御史过庭训赍帑赈荒。
  四十四年,丙辰,春,大疫。夏,麦有秋。大熟。
  四十五年,丁巳,秋,蝗灾,令捕蝗三百石者,得充儒学生员。
  四十六年,戊午,彗星见三月方灭。增田赋。
  四十七年,己未,有秋。再增田赋。
  四十八年,庚申,秋八月,大雨雹。复增田赋。
  熹宗天启元年,辛酉,冬十月,地震。
  四年,甲子,大括地。
  怀宗崇祯二年,己巳,诏栽主薄并训导一员。夏,孔有德率标下五百人由境内大掠而东。秋大水。
  三年,庚午,蝗害稼。
  七年,甲戌,蝗食禾黍皆尽,岁不登。
  九年,丙子,冬燠,腊月犹不著绵。地震。
  十三年,庚辰,岁大饥,县民张明鈗施粥赈。增田赋。
  十四年,辛巳,知县刘升祚甃砖城,县民冯治运助千金。
  十五年,壬午,冬十月,太白经天。十二月,邑城陷,知县李耿死之。
  十六年,癸未,春,民死兵燹者众,举人李汝英瘞遗胔。
  十七年,甲申,春三月十七日,大风,昼晦,腥气蒙蔽,咫尺莫辨。流寇李自成陷京师。夏五月,清兵讨李自成,平之。
  清
  世祖顺治元年,甲申,土寇乱。
  二年,乙酉,始置垛兵。令民薙(通“剃”)发。定岁贡之制,二年一人。
  四年,丁亥,秋,霪雨四十余日,平地出泉。
  五年,戊子,诏豁荒田。禁民畜马及弓矢戈矛。
  七年,庚寅,大括田。
  九年,壬辰,夏五月,大水。诏赈恤士民。刊“卧碑”于学宫。
  十二年,乙未,春,粟踊贵,斗千钱。
  十三年,丙申,大饥。诏免顺治八年九年逋赋。
  十五年,戊戌,大括地,行田字丘法。
  十六年,己亥,知县王克生重修县署。
  十八年,辛丑,秋,令纳粟入监。改岁贡之制,三年一人。
  圣祖康熙元年,壬寅,官军征栖霞于七,令民解东征米豆,半岁破之。秋八月,减科试,裁廪膳银三分之二。
  二年,癸卯,诏免练饷。冬改科场法,专以策论取士。
  三年,甲辰,春,停岁贡,裁儒学教谕。冬,彗星见。
  四年,乙巳,春,彗星复见。夏,大旱,井泉竭。赈饥,免田赋。
  五年,丙午,旱,无麦苗。
  六年,丁未,春,彗星见西方。海水溢,伤人畜。秋八月,大雨雹,树叶尽脱。
  七年,戊申,夏六月甲申,地大震。坏庐舍,压死人畜,地裂出黑水。次日,讹言大水至,男女仓皇奔避,村落为空。秋七月,地又震。冬十月,诏免灾伤田租之二。十一月,诏赈饥。复制艺取士法。修圣庙。
  八年,乙酉,重修县署。
  九年,庚戌,春三月,诏赈饥。秋八月,发民夫筑黄河堤。冬,大寒,井水冰,人多冻死。
  十年,辛亥,夏六月,贡炮车木。驰马禁。诏免逋赋。
  十一年,壬子,蝗为灾。诏选学行俱优者入国子监。
  十三年,甲寅,夏四月,陨霜杀麦。
  十五年,丙辰,夏四月,括地。五月,初税街房,每楼一间征银四钱,瓦、草房征银二钱,后不为例。初加征宦粮,自杂流而上,俱以宦户名,每正供一两加银三钱。秋八月,诏科岁二试,减儒童额。
  十七年,戊午,大旱,令捐纳生员。诏举博学鸿词。
  十八年,乙未,春,大饥,民食草根木皮殆尽。发粟赈饥。诏免夏税之二。知县严胤肇修衙署,邑绅杨琮捐巨资。
  十九年,庚申,令捐纳岁贡。冬十月,长星见自西南亘东北,一月方没。十一月,复设教谕。
  二十年,辛酉,再税街房。依十五年数,楼加银二钱,房加银一钱。复儒童旧额,科岁试取十五名。
  二十一年,壬戌,停征宦户加粮。
  二十三年,甲子,秋,霪雨害稼。
  二十五年,丙寅,夏六月,大雨浃旬,百川皆溢。颁先师孔子赞。
  二十七年,戊辰,夏五月,大风发屋拔木,云如靛自西北来,雨雹。
  二十九年,庚午,免田租。
  三十年,辛未,夏,蝗为灾。蝻生。修仓圣墓。
  三十一年,壬申,夏六月,大星如月,自西南流入东北,有声如雷。
  三十二年,癸酉,春二月,大风。海水暴上六十里,坏田庐,溺人畜无算。
  三十三年,甲戌,知县刘有成建启秘亭。
  三十四年,乙亥,知县刘有成修城隍庙暨衙署,邑绅杨澄生、李烚光等助巨资。
  三十五年,丙子,知县刘有成请发库帑修城。冬,无雪。
  三十六年,丁丑,春,饥。夏五月,修仓圣墓。启秘亭侧瑞莲生。冬,大疫。
  三十七年,戊寅,春,疫。夏四月,麦秀双歧。五月,瑞莲生。秋,建养济院,重建八腊祠。八月,安致远修《县志》成。诏赈恤贫民。
  三十八年,乙卯,春,大风,撼屋拔木,房舍倾。
  三十九年,庚辰,春正月,大雷雨,树介。
  四十年,辛巳,秋,大水。
  四十三年,甲申,春,大饥。诏免三年租。秋,遣使赈济。
  四十四年,乙酉,大有年。
  四十六年,丁亥,大旱。诏免康熙四十二年逋赋。
  四十八年,乙丑,夏,蝗。
  五十年,辛卯,知县白质修圣庙。夏五月,大风,飞石拔木。
  五十一年,壬辰,进双穗瑞谷。诏免历年逋赋。
  五十二年,癸巳,免续生丁赋,丁银以五十年为常额。
  五十四年,乙未,夏,大水。
  五十五年,丙申,春三月,大风,昼晦。
  五十八年,己亥,春二月,麦疸。秋,霪雨害稼
  六十年,辛丑,春,大旱。发粟借赈。
  六十一年,壬寅,春饥,发粟赈救。知县吴暄重修圣庙。
  世宗雍正二年,甲辰,夏四月,大雨雹,发粟借赈。免被灾田赋。
  三年,乙巳,春二月庚午,日月合璧,五星聚于陬訾。冬十二月癸酉,黄河清,众河皆清。颁圣谕广训于学宫。
  四年,丙午,春旱。夏五月,雨,有瑞莲生南门外。诏各项人丁赋摊入地亩。知县何世华详准院试录取文童,以二十名为定额。
  六年,戊申,海水溢。水落巨鱼出,长六丈。
  七年,己酉,秋,建先农坛。八月,庆云见。
  八年,庚戌,夏,大雨,众川合流。
  九年,辛卯,秋,大水。改守备营。复设官台场,监管固堤场。
  十年,壬子,秋七月丁酉,庆云见。
  高宗乾隆元年,丙辰,春,大赦。增廪生膳银。裁瓜果税。
  四年,己未,夏五月,瑞莲生西门外。
  五年,庚申,知县谢锽修明伦堂。颁《钦定四书文》至儒学。
  七年,壬戌,秋,修圣庙。颁《学政全书》。
  十年,乙丑,秋,大雨,弥水决口屯田。沙压赋地一百三十七顷八十余亩,发粟赈饥。
  十一年,丙寅,知县宫懋让请帑修弥河堤。
  十三年,戊辰,夏,大水,发粟赈荒(自去年八月不雨,至是年五月丁未始雨,连月不止)。
  十四年,己巳,秋,海水溢。府谷归县,曰府谷仓。定大成殿乐舞生制。
  十六年,辛未,秋,大水,潮淹沿海地三十六顷八亩余。免本年田租。
  十七年,壬申,诏免沿海等处荒地丁粮。知县王椿创立同文书院于仓圣墓前。
  十八年,癸酉,秋八月,海水溢,邑绅煮粥赈饥。浚温泉。修县署。
  十九年,甲戌,春,行乡饮酒礼。秋七月,嘉禾生,东乡方吕等庄,一谷双歧者十余亩。
  二十年,乙亥,潮水为灾,免田租。知县王椿修《县志》成。
  二十一年,丙子,秋,大水,发粟赈济。行乡饮酒礼。
  二十四年,己卯,秋,虸蚄生。颁《大清律例》。
  二十五年,庚辰,五月初一日,昼晦。修文庙大成殿。
  三十五年,庚寅,秋七月二十七日夜,红光竟天。八月,大风雨,海溢,伤人畜无算。
  三十六年,辛卯,秋,大水伤禾。
  三十七年,壬辰,诏免田租。
  三十八年,癸巳,大旱。
  三十九年,甲午,蝗害稼。潮水为灾,免田租。秋,寿张土寇王伦叛,据临清。邑人闻东下,大恐。
  四十三年,戊戌,海水溢,人多溺死者。
  四十六年,辛丑,秋,大水,诏缓征。
  四十七年,壬寅,秋八月初五日,风潮大作,海水溢百余里,溺死人畜无算。邑人李琬施棺木,瘞为丛冢。诏免田租。
  四十九年,甲辰,春正月,大风雨,雨如泥。二月,岁星与太白昏见,西方赤如火。
  五十年,乙巳,春,大旱。六月朔,五谷始播种。浙江温处兵备道李琬与千叟宴。秋七月,岁在奎,荧惑在天街。
  五十一年,丙午,元旦,日有食之。岁大饥,人相食,流亡关外者载道。四月疫。
  五十二年,丁未,岁大熟。御书“福”字,赐湖北巡抚李封。
  五十五年,辛亥,春三月十二日夜,陨霜杀麦,后复生仍有秋。
  五十七年,壬子,大雨雹。隋长祥夫妇同寿,奉旨建坊。
  五十八年,癸丑,海水溢,诏免田租。
  五十九年,甲寅,旱,诏免历年逋赋。知县刘翰周修城垣、衙署。
  六十九年,乙卯,元旦,日有食之。春、夏大旱。秋,虸蚄生。
  仁宗嘉庆元年,丙辰,大赦,普免天下钱粮。诏举贤良方正。湖北巡抚李封与千叟宴。
  二年,丁巳,大有年。
  三年,戊午,冬十月地震。
  四年,己未,知县刘翰周修《县志》成。
  八年,癸亥,春正月,大雨雪。
  九年,甲子,夏蝗。
  十年,乙丑,旱、蝗、饥。
  十四年,己巳,春二月,大风,昼晦。知县丁芳达修圣庙。
  十七年,壬申,元旦,北方有声如雷。春,饥。冬,大寒。
  十八年,癸酉,春,大饥。夏,彗星见。李忭夫妇寿逾百龄,奉旨建坊。
  二十四年,己卯,冬,大雨,河水溢。
  二十五年,庚辰,春,大风。秋七月朔,雷震。
  宣宗道光元年,辛巳,诏免逋赋,大赦。夏六月朔,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八月,大疫。院试广学额,共三十二名。
  二年,壬午,春正月二十六日,大风雪,婚期有错娶者。
  三年,癸未,诏举贤良方正。夏,大水。秋旱。
  四年,甲申,夏五月,大风。秋有年。
  五年,乙酉,夏,彗星见于东南方。
  七年,丁亥,春三月,地震。星昼见。
  九年,己丑,冬十月,地震。
  十四年,甲午,春,陨霜杀麦。
  十五年,乙未,岁祲。
  十六年,丙申,春,饥。秋有年。
  十七年,丁酉,春,饥。秋有年。
  十八年,戊戌,岁祲。建节孝总坊于庠门外。
  二十一年,辛丑,春正月,大风雪,平地深数尺,路有冻死者。
  二十三年,癸卯,秋,霪雨。冬,彗星见于西南,长数十丈。
  二十四年,甲辰,春正月,有星陨于城西。秋,霪雨。
  二十五年,乙巳,春正月初六日,月出自北方。二月,海水溢。秋,霪雨。
  二十六年,丙午,春,不雨。夏六月,地震。冬,无雪。
  二十八年,戊申,夏,大风雨。岁歉。
  三十年,庚戌,秋,大熟。吕振清夫妇寿逾百龄,奉旨建坊。
  文宗成丰元年,辛亥,诏免逋赋。
  二年,壬子,春二月,发逆(对太平天囯起义军的蔑称)起,县境无恙。
  三年,癸丑,春三月,地震。罂粟驰禁收税。
  四年,甲寅,知县殷嘉树修城,谕乡民团练。
  五年,乙卯,秋七月,大雨,弥水溢。知县傅岩修圣庙。
  六年,丙辰,秋旱,菽不实。
  七年,丁巳,夏,旱、蝗。秋,大雨,弥水决。岁饥。
  九年,己未,春旱,麦苗枯。
  十年,庚申,知县彭启昆办团练,邑孝廉夏与贤董其事。
  十一年,辛酉,春二月,捻匪至。秋八月,捻匪又至,邑人孙玉堂击贼于凤凰台,死之。各乡办团练,修圩堡。
  穆宗同治元年,壬戌,秋,淄川刘德佩据城叛,县境戒严。
  二年,癸亥,秋熟。
  三年,甲子,羊角沟北岸老坨子始通商。
  四年,乙丑,春正月,雷鸣。二月十三日夜,有三月并出。
  五年,丙寅,大有年。粮价贱。
  六年,丁卯,知县吴树声创修北海书院。夏四月,捻匪复至。冬十一月,官军刘铭传击捻于北冯村东深谷中,大败之。东捻平。
  八年,己巳,春三月,北海书院落成。黑风自西来,昼晦。
  九年,庚午,弥水涸。秋有年。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秋七月,谷熟未割,大风五日,粒委地,贫者扫食之。诏举孝廉方正。
  二年,丙子,春,大旱,弥水涸,至七月始雨。冬,知县胡堃设粥厂于西关天齐庙赈饥。
  三年,丁丑,春,大饥。夏四月初六日,大雨雹,厚三寸,麦穗糜烂,树叶如霜扫,击死鸟雀蔽地。越二日,积阴尚有未消者。人民食草根、树皮殆尽。江广义赈局盛宣怀委王福运、施怀珠来施赈,全活者甚众。粮价昂(红梁每斗十五筒,京钱一千八百文)。秋有年。
  五年,己卯,夏雨雹。
  六年,庚辰,夏六月,彗星见北方,十余日始灭。秋大熟。
  七年,辛巳,秋七月,大雨,弥水决寒桥、纸房等庄。知县何庆祥劝民积谷。
  八年,壬午,夏六月,寒。秋八月,彗星见东方。冬,大雪。
  九年,癸未,冬,燠。
  十年,甲申,夏五月,大风拔木。冬,无雪。
  十二年,丙戌,秋,蝗害稼。冬,大雪。
  十三年,丁亥,春,知县吴邦治收买蝻子。
  十四年,戊子,夏五月,地震。乡民讹言寇至,纷纷逃窜。秋七月,大大雨连旬,诸河溢,淹没田庐、禾稼无算。八月,大疫。县民多迁居山西者。登莱青道盛宣怀发赈银一千两施赈。
  十五年,乙丑,春饥,设粥厂于同文书院。秋,大雨,害禾稼。弥水决寒桥。登莱青道盛宣怀复施赈。知县吴邦治放仓谷。
  十六年,庚寅,夏麦有秋。秋,大雨十余日,弥水决杨庄、垒村。知县吴邦治重修圣庙暨仓圣墓。
  十七年,辛卯,春三月十六日夜,陨霜杀麦。越数日,萌芽生,后不为灾。秋羊角沟移南岸。
  十八年,壬辰,麦有秋。夏六月,蝗,知县吴邦治督捕之。秋,大雨。冬十月,海水溢,羊角沟商船漂没十余艘。
  十九年,癸巳,夏四月,雹。六月,大风。重修圣庙落成。修县署大堂。
  二十年,甲午,夏,麦有秋。知县吴邦治谕乡民团练。修仓圣墓东亭。
  二十一年,乙未,春二月,大雪,深尺许。夏五月,旱,飞蝗过境。六月,大雨,害禾稼。院试广学额,共三十三名。
  二十二年,丙申,夏麦有秋。秋,附郭梨园村谷禾一茎四穗。冬十一月,大雪,粮价贱(麦、豆每斗京钱一千文,红梁、谷子每斗京钱六七百文不等)。
  二十三年,丁酉,秋熟。冬,大雪严寒,人有冻死者。
  二十四年,戊戌,元旦,日有食之。知县田恂动富绅购昭信股票。夏四月,雷震。秋,霪雨。
  二十五年,己亥,夏,麦有秋。知县田恂在城外校军场阅民团。
  二十六年,庚子,春,海水溢。太白昼见。火星入南斗。乡间义和拳匪入县署,知县田恂畏避之。秋,大水,蝗害稼。
  二十七年,辛丑,夏,麦有秋。六月,狂风作,大木斯拔。秋霪雨,伤禾稼,墙屋倾废,弥水溢。诏科场废制艺,以策论取士。
  二十八年,壬寅,六月,疫。
  二十九年,癸卯,夏五月,风雨雹。秋熟。羊角沟海滨涌巨鱼,长三余丈。
  三十年,甲辰,夏,麦有秋。秋七月,寒。初行铜元(按七成折)。知县陈毓崧修县署。仓圣墓西亭、圆门、问津桥皆修之。
  三十一年,乙巳,夏蟊生。科举废。知县范铠就北海书院立高等小学堂,劝立乡校。禁种罂粟。
  三十二年,丙午,夏闰四月,县立高等小学堂东庑火。麦有秋。初设巡警局。设巡警教练所。
  三十三年,丁未,夏,麦有秋。初设县视学。知县金猷大奉令修《乡士志》。
  三十四年,戊申,春旱,饥。秋七月,大雨,弥水溢。荧惑守南斗。
  宣统帝元年,乙酉,春旱,饥。夏五月,初投票选咨议局议员。虸蚄生。秋,提学司试士于济南,选拔贡生。冬,初设自治筹备公所。知县姜乃升设昌言匦。
  二年,庚戌,春,陨霜杀麦。调查户口。秋,白虹贯日。下级城镇两区自治会成立。设戒烟局。清丈普济堂地,贫粮折谷为钱。
  三年,辛亥,夏四月寒。县参议会暨乡区下级自治会成立。冬十二月,清帝逊位,改共和。除夕,大雨,至元旦不止,水盈尺。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春三月朔夜,有黑气,东西长竟天。通令禁男子蓄发辫。办国会、省议会议员初选举。上级自治会改选。
  二年,癸丑,县知事徐德润,令民间田房文契,无论已税未税皆投验,境内骚然。修城垣。两级自治皆撤销。冬麦有秀者。
  三年,甲寅,夏旱。秋,大雨,谷禾在野糜烂。弥水决寒桥百余丈。海水溢,羊角沟损商船百余艘。山东赈务督办吕海寰发款修寒桥堤。济南红十字分会长张克亮施赈。纳内国公债。日本攻德人,占青岛及胶东铁路。
  四年,乙卯,夏六月,风雨暴作,禾偃木拔。弥水溢。太白昼见。
  五年,丙辰,秋,虫害稼。陆军第五师辎重营来驻防。冬,修城垣。设清赋局,旋废。督销局按地丁银派盐。纳内国公债。
  六年,丁巳,夏四月,酷暑,人有暍死者。秋,飞蝗自西南来,数日始尽。办国会、省议会议员初选举。修温泉。欧洲招华工,应募者数千人。始行银币。
  七年,戊午,秋七月,飞蝗蔽天。八月,海匪据羊角沟,官军击退之。九月,疫。办清乡。
  八年,己未,春正月,杏花开。夏旱,豆苗枯。秋,蝗。发网工业盛行。纳内国公债。
  九年,庚申,岁有秋。办国会、省议会议员初选举。
  十年,辛酉,秋八月既望晡时,日光赤如血五日。
  十一年,壬戌,春旱。夏五月,雷电大风,发屋拔木。匪患炽。县知事李书田编制保安队。
  十二年,癸亥,秋,雹。纳本省河工公债。日本交还青岛及胶济铁路于中国。
  十三年,甲子,夏,大旱。六月,夜有赤光如龙,自东南入西北。办清乡。县知事邹允中建初级中学校舍。
  十四年,乙丑,春旱。夏,麦歉,收粮价奇昂(麦、豆每斗铜元十三千文有奇,红梁、谷子每斗铜元八九千文不等)。纳军事特捐。
  十五年,丙寅,春旱,弥水涸数日。夏六月,暴雨。弥水决杨庄,丹水决西稻田。修城垣。办清乡。田房契登记。秋,疫。冬,大雨雪。修小清河,拨民夫五百人。纳军务善后公债。
  十六年,丁卯,春旱。夏,酷暑。纳军事特捐,每正银一两征银币八元。冬十月,弛罂粟禁。修县署。
  十七年,戊辰,春,国军北伐,山东督办张宗昌失败,县知事贾月印潜逃,地方军队追之絷于狱。各界公推李云峰为临时政务维持会会长。鲁东民军至。夏,兖州战地委员会李善谦为县长。六月二十四日,匪酋黄凤歧为司令,高玉璞攻城。二十九日,城陷,民军退。监犯夺门出,囹圄空。七月五日,鲁东民军反攻,与匪军战于城东郭外,民军弗克。秋,县长许惠元奉省政府主席石敬亭委到任。冬,县长许惠元为匪军所迫,潜逃。黄凤岐委徐仲杰为县长,征临时军用费十九万元。
  十八年,已巳,春,黄凤岐焚杀红门,屠戮无算。三月,旅长孙魁元大军至,黄遁走。孙旅长委张承先摄县篆,二十日征临时军用费二十二万元。县长丁惟椽奉主席陈调元委到任。四月三日,匪军司令张志诚率队入城,占据七昼夜,城内大乱,匪众抢掠一空,商民死者十余人。监犯又脱逃。县长丁惟椽由南门出。匪军司令委郭景汾为伪县长二日。九日,匪军全部东窜。十六日,又西下,盘踞回河口,大肆抢掠攻城,北张家庄遇害者一百三十六人。国军四十六师师长范熙绩遣队击之。六月,县长于信忱奉省委莅任。中国红卍字会派员放急赈。十月,旅长孙魁元率队移防。善后维持会成立。设保卫总团,十五区保卫分团成立。
  十九年,庚午,夏,大股土匪占纪台,县长于信忱率队攻击之,匪退。海匪据羊角沟二十日。于县长受第三路指挥部令为旅长,委科长王锡玉代理县长。于旅长驻辛家庄。晋军马鹤畴师部袭至,驻西关,旋东去。晋军张荫梧、王靖国、李服膺各部队入城。晋军在张建桥以南掘战壕七里。晋军与第三路军在高阜营子作战。晋军委侯兰升为县长,王锡玉卸篆。于旅长又受晋军委任,移驻寒桥刘家庄子,迫令王锡玉夺印,侯兰升交印卸事。晋军退却于旅,全部逃逸,王锡玉弃印仓皇出走。八月,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委张贺元为县长,第三路旅长唐邦植率队至,同时赵鸣远部驻城南三里庄子。十月,时局敉平(平定)。奉令每正银一两征收四元为定额。
  二十年,辛未,立县法院。令各区办联庄会。行使大铜圆。
  二十一年,壬申。办清乡。奉令地方附捐不得超过田赋正税。修孔子庙。新建田赋征收处,大屋与大堂前东西舍。建筑新监狱。修五城门。浚城壕。
  二十二年,癸酉,九月,县长宋宪章到任。羊角沟水上警察并公安局,名曰水上公安局。区长皆回避本籍。奉令取消县法院,改院长为承审员,并入县政府。奉令财政、建设、教育各局长皆为县政府科长。初办商店营业税。
  二十三年,甲戌,县长宋宪章奉令废除牙行经纪税。设戒烟所。颁行《新生活运动》。秋,大有年。九月,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