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4-08-11 17:44
鄌郚史志总编

鄌郚刘祝堂培育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培育的探路者刘祝堂
  刘文安

  鄌郚这片土地是国产新品种无籽西瓜的摇篮。1971年,在推动农业品种革新的时代浪潮下,昌乐县果品公司的西瓜技术人员,与鄌郚当地几位经验丰富的老瓜农携手,踏上了培育西瓜新品种的征程。他们在鄌郚公社东庄村划出半亩地,作为孕育希望的实验基地,开启了昌乐无籽西瓜的研发之旅。
  当时,供销社给东庄村的刘祝堂分了七粒珍贵的瓜籽,将培育的重任交到他手上。面对这寄托着众人期望的瓜籽,刘祝堂满心珍视。彼时天气寒冷,为了让瓜籽顺利发芽,他把瓜籽揣在胸口,借助体温为瓜籽营造温暖的发芽环境,宛如呵护襁褓中的婴孩。这批被精心培育的瓜籽,最初的2倍体品种为密宝。经过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成功将其诱导为4倍体,并作为母本,搭配大花皮作为父本进行培育。与此同时,贾文海积极开展蜜宝西瓜的提纯复壮工作,通过多代选育以及单倍体育种技术,最终成功育成西瓜优良品种“乐蜜”。
  凭借先进的培育技术和精心的田间管理,鄌郚无籽西瓜在品质上技压群芳,超越了日本、中国台湾培育的无籽西瓜。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鄌郚在无籽西瓜的种植技术与种植规模上,均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无籽西瓜产业的标杆。
  1976年,因中央特供任务的需求,刘祝堂受山东省警卫处委派,前往山东(泰安)农学院负责西瓜的温室栽培工作。在农学院,他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攻克了无籽西瓜温室栽培的难题,成功研发出无籽西瓜的温室嫁接技术,填补了我国北方冬季西瓜栽培领域的空白,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品尝到清甜的西瓜。
  1985年,《农村大众》报对刘祝堂的西瓜地膜覆盖技术和无籽西瓜配种技术进行了连载报道,将他的先进技术推广至全国。1988年,山东电视台、潍坊电视台相关栏目对他的昌乐鄌郚无籽西瓜大棚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采访报道。通过媒体的传播,刘祝堂的无籽西瓜栽培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了我国无籽西瓜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培育无籽西瓜的漫长岁月里,刘祝堂凭借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智慧,为我国无籽西瓜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农业工作者在农业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文史 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