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禁止通婚的几对姓氏
姓氏,标示着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婚姻是建立家庭、繁育后代,以延续家族的发展。为防止近亲结婚,维护宗族内的伦常关系,我国自古就有同姓不婚的禁忌。谈婚论嫁,要在异姓中进行。但在异姓中,也有不能通婚的。原因大体有三:一是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同宗异姓,本是一族,不得通婚;二是姓氏读音相克,如郝(昌乐一带读音火)姓与于(音同魚)姓,葛(读音同割)姓与冯(音同缝)姓等,也是婚姻之忌;三是由宗族矛盾引起。在全国各地都有,情况复杂,数量不少。在昌乐,主要表现在三对姓氏中。
第一当数岳秦两姓。起因是众所周知的岳飞与秦桧的故事。南宋奸相秦桧,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在宋朝皇帝授意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抗金名将岳飞,并大肆杀害其家人,使岳飞后人几乎灭绝,从而两家结下死仇,难以化解。岳飞后人从此在族谱上立下严厉规矩:岳家人不能与秦姓通婚。这一族规,全国各地的岳姓一致响应,历经近千年不改。我县岳姓自不例外。一直以来,岳姓男子都不允许娶秦姓女子为妻,岳家女子当然也不可嫁入秦姓为妇。我县岳姓祖居地五图街道岳家庄村,村头建一岳王庙。庙中供奉民族英雄岳飞。不光岳姓时常供奉,连外姓人氏也常来拜谒,香火不断。而生铁铸成的秦桧夫妻,常年跪在庙前,受尽凌辱。试想,如有秦姓女子嫁入岳家,面对此情此景,情何以堪?长此以往,日子还怎么过?所以,岳秦不通婚,至今仍普遍现实 存在,难以找到有两姓通婚的例子。
第二个要算乔官镇的刘府村刘姓和周家庄周姓。传说小霸王周通是桃花山下周家庄村人,桃花山寨二头领。此人横行乡里,欲强行抢占刘府刘太公女儿做压寨夫人。后鲁智深假扮新娘,痛打周通,了结此事。自此,两家结下不解之仇。毕竟水浒是本小说,其中人物、故事情节多属虚构。小霸王刘府抢亲的故事,是真是假,难以考证。但因水浒的影响力太大,广为流传,在昌乐,更是人人皆知。自家女儿被抢,不管怎么说,都不是个光彩事。为雪前耻,刘家发誓永远不与周家庄结亲。两个村庄,也就断绝了婚姻来往。
第三个就是乔官镇梁家庄村的梁姓,不与高姓通婚。这事也是由两家冤仇所起。据说明朝后期,梁家庄人梁左明在朝廷为官,具体负责点放礼炮。每逢皇家祭祀、皇帝出巡、接见外宾、秋后处斩犯人等重大活动,都由梁左明负责点放礼炮。一次,秋后处斩犯人,时辰已到,只等鸣炮后斩首。可怎么也不见砲响。原来砲芯被人用水泡湿,怎么也点不着,致使一年一度的处斩死刑犯无法进行。因为失职,犯下弥天大罪,梁左明家遭满门抄斩。男丁尽行斩首,女性家眷或卖与官家为奴为娼。幸有下庄一保姆,冒死偷抱出叫大雅的男婴,留下梁家独苗。长大后娶妻生子,后回到梁家庄,繁衍至今,已成为梁家庄大户。
当年,曾从京里透漏出消息说,当时用水弄湿砲芯的是一姓高的人所为。但具体细节,这人名叫什么,哪里人氏,官居何位,又为何弄湿砲芯等,没有半点信息。全国高姓人氏众多,居住分散,具体仇家是谁,成为不解之谜。报仇无着,无奈,梁家便发出“高梁不通婚,通婚断子孙”的毒誓,凡是高姓,永世不得通婚。
在过去婚姻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因浓厚的宗族观念,以上三对姓氏不通婚,很容易实行和传递。随着解放后婚姻法的实施,特别现代人口流动性大,交际广泛,全都自由恋爱结婚。更何况时代更迭到今天,人际关系的改变,宗族观念逐渐淡薄,即便曾经有过的宗族矛盾,如今也早已被历史的风尘湮灭。在年轻人眼里,爱情大于一切,先人的历史纠结,在心目中已逐渐失去位置。也没有人继续硬性要求他们不得通婚了。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天下所有人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