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蛩
李兰坡
一枕新凉百感生,虫吟四壁苦分明。
听残宇下潇潇雨,诉尽灯前脉脉情。
荒草丛烟秋寂寞,苍苔碧藓月凄清。
商声容易催人老,况尔哀音到五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被蟋蟀的鸣声所触动而作。诗中通过对秋夜中蛩声、雨声、荒草、苍苔等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百感交集,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孤独寂寞之情。“一枕新凉百感生,虫吟四壁苦分明。”秋夜新凉,诗人躺在枕上,心中涌起各种感慨。四周墙壁传来蟋蟀的吟唱,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也带着一种苦涩。“听残宇下潇潇雨,诉尽灯前脉脉情。”诗人听着屋檐下淅淅沥沥的雨声,直到雨停。而蟋蟀的鸣声仿佛在灯前诉说着无尽的柔情。这里将蛩声与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荒草丛烟秋寂寞,苍苔碧藓月凄清。”荒草丛中升起烟雾,秋天显得格外寂寞。苍苔和碧藓在月光下更显凄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冷清和孤寂。“商声容易催人老,况尔哀音到五更。”商音本就容易让人感到时光易逝,人渐老去,更何况蟋蟀的哀鸣声一直持续到五更。这里强调了蛩声给诗人带来的时光流逝之感和内心的哀愁。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如 “虫吟四壁”“潇潇雨”“荒草丛烟”“苍苔碧藓” 等,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借蛩声、雨声、秋景等表达了内心的百感交集,情感真挚而深沉。诗歌在音韵上较为和谐,如 “生”“明”“情”“清”“更” 押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闻蛩》是一首充满秋意和哀愁的诗歌,通过对秋夜中蛩声和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寂寞的感慨。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刘文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