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复习提纲
1、明清时期潍坊属于青州莱州二府管辖。
2、鲁台经贸洽谈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性对台、对外招商活动,是山东省的三大经贸活动之一。每年的鲁台经贸洽谈会成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的桥梁。潍坊的三台大戏指的是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菜博会。
3、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是我国“蔬菜生产革命”的发源地。1989年,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村民率先试验成功了日光温暖蔬菜种植生产技术(塑料大棚技术),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的蔬菜革命。王乐义被誉为是“中国蔬菜大棚之父”。1992年,寿光又在全国率先推行无公害蔬菜。把推行标准化生产体系、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蔬菜产业化的“二次革命”。2000年第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寿光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寿光市决定每年4月20日至5月7日举办一届国际蔬菜博览会。从第五届菜博会开始,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成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国际蔬菜专业品牌展会。
4、经学大师郑玄,东汉北海郡(今潍坊)人,是当时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对于诸子百家的学说无所不通,他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编辑、注释了“三礼,”存世的作品有《三礼注》《毛诗笺》。郑玄平时和弟子们问答五经的言论编辑为《郑志》。
5、刘墉,清朝乾嘉年间政治家、书法家,今潍坊高密逄戈庄(原属诸城)人,曾编撰《四库全书》《西域图志》等书,刘墉为官清正廉明,《诸城县续志》:“墉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赂,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皆望风畏之。”是对刘墉为官清正廉明,雷厉风行的真实写照。刘墉的墨迹有《清爱堂石刻》。
6、郑板桥,江苏扬州人,清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又分别列为“楚阳三高”“雍嘉七子”“潍县三贤”之一,曾担任潍县县令,他为官期间,最大的历史功绩是赈济灾民。他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最喜欢画兰、竹、石,做《难得糊涂》横幅。
7、陈介祺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家,潍县城里人,他将收藏钟鼎、印玺、古陶等珍宝的楼命名为“万印楼”,自号“万印楼主人”,万印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收藏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所作的“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
8、《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与《农政全书》等并称为“中国五大农书”,并被冠以“中国五大农书之首”的美誉。《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魏著名农学家,今寿光人。唐宋时期,《齐民要术》传到日本,成为“贾学”。明朝时人们称它是“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贾思勰被人们称为“农圣”。
9、张择端,诸城人,北宋画家,名作《清明上河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风俗画的代表作,成为集艺术性、历史性和思想性三者为一体的艺术珍品。“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这里的一代巨匠指的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享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美誉。
10、赵明诚,密州诸城(今诸城人),北宋末年著名的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与李清照合著的《金石录》是研究我国古代文物的史学名著。
11、赵秉忠(明朝万历间)的状元卷1983年在青州发现,状元卷是古代科学考试中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的试卷,状元卷体现出的民本思想、法治和德治主张,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状元卷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2、“寿比南山”的“南山”指的是古代青州的云门山,云门山是古代青州的象征,“寿”字是云门山的象征,云门山的“寿”字高7.5米,宽3.7米,为明朝嘉靖年间周全所作。云门山与西边的驼山石窟造像共同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誉为是齐鲁石窟之冠。云门山在1985年被山东省列为省级风景区。
13、十笏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其主人原为清末潍县人丁善宝,十笏园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因而享有“鲁东明珠”之美誉。它建于明代,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它为研究明清园林建筑、金石学及潍坊历史人文提供了宝贵资料。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4、潍坊的杨家埠以盛产木版年画而名扬四海,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成为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乾隆年间杨家埠年画发展到鼎盛。2002年杨洛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潍坊历史上“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指的是杨家埠年画。
15、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鲁国思想家墨翟制作“木鸢”。1984年潍坊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风筝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今天潍坊风筝已成为当代潍坊的文化象征物、城市名片。风筝会使潍坊找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成功之路。1985年,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4月1日定为潍坊“风筝节”。今年是第27届国际风筝会。2004年,潍坊风筝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从而成为国际文化品牌。
16、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1919年5月9日,益都县(今青州)数千师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点燃了潍坊五四运动的烈火,以青州为中心的五四运动达到了高潮,省立第十中学、省立第四师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打到倭寇,打到卖国贼”“收复胶济铁路,还我山东”等口号,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等领导了潍坊的五四运动。
17、王尽美,诸城人,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潍坊五四运动的领导者。董必武诗句“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的君指的是王尽美,恩铭指的是一大代表邓恩铭。
18、马保三,山东寿光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保三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创建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马保三任总司令,创建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领到了潍坊抗战史上的抗日大捷——五井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由八支队扩编的部队成为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9年11月3日的《大众日报》誉为是“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就是指的八支队参加的五井战役。
19、潍县攻坚战,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潍县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又称胶济路中段战役,潍县攻坚战是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1948年4月2日山东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指挥下打响了潍县攻坚战,4月27日潍县战役胜利结束,历时25天。潍县战役胜利的意义: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青岛的国民党军队,有力的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潍县攻坚战,是华东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毛泽东高度评价了潍县攻坚战。潍县攻坚战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潍县攻坚战的攻坚战术:连续爆破;坑道作业;近迫作业;抛射炸药包;集中兵力和火力突破一点;实行穿插分割等“尖刀战法”。
20、和寿光有关的是:贾思勰、马保三、王乐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从2000年开始一年一次。(联想法、谐音记忆法:家里的蚂蚁也吃菜)
21、和青州有关的是:燕素、赵秉忠、云门山、镇江战役、“五四”运动在山东潍坊的中心(古代益都=今青州+今寿光?)(现在的青州市曾叫益都县)
22、和诸城有关的是:刘墉、张择端、王尽美、赵明诚。
23、和高密有关的是:刘墉、郑玄。(刘墉是现高密原诸城人。)
24、和潍城有关的是:陈介祺
中考考过的潍坊历史:
2002年考过的题目是:《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故乡在哪里?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如何?
2004年考过的:1、下列有关《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是今潍坊市寿光人B.反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
C.强调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D.总结了明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2、潍坊大地上五四运动的烈火首先点燃在A.昌邑B.潍县C.高密D.青州
3、潍坊旅游业的发展证明,开启我市旅游业的“钥匙”是
A.国际风筝会B.技术交易会C.蔬菜博览会D.鲁台经贸洽谈会
2005年考过的题目
1、"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周。无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是对潍坊哪一手工艺品的赞美A.风筝B.年画C.嵌银漆器D.仿古铜器
2、在潍县,郑板桥最大的政绩是A.书画创作B.诗歌创作C.救济灾民D.压制豪强
3、点燃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烈火的学生运动首先发生在A.青州B.潍县C.诸城D.高密
4、我国最早的农书是什么?
5、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济南和青岛创造条件的攻坚战是什么?
6、“我为风筝城添光彩”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迎接国际风筝会)
2006年考过的
1、潍坊历史悠久,诞生了无数往圣先哲。以著述《毛诗笺》闻名于世的汉代经学大师是
A.晏婴 B.刘墉C.郑玄 D.张择端
2、潍坊风筝驰名中外。以下描写风筝的诗句是
①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②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
③才乘一线凭飞去,便有愚儿仰面看④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3、“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潍坊人民闻风而动,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A.爱国商人B.工人阶级C.爱国学生D.广大农民
4、20世纪60年代,董必武在诗中写到“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君”是指潍坊早期共产党人
A.马保三B.宋伯行C.王尽美 D.尚鲁民
2007年考过的
1、.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北魏著名学者贾思勰的故乡。他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
2、位于潍坊市东部的高密,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下列历史人物位于高密籍的是
①燕肃②郑玄③刘墉④张择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名登龙虎黄金榜,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向往。右图是在青州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张状元卷真迹,作者是A.宋伯型B.马保三C.郑板桥D.赵秉忠
4、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称为“潍坊城市名片”的是A.剪纸B.扑灰年画C.风筝D.杨家埠年画
2008年考过的
1、诸城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故乡。他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的绘画风格是
A、山水画B、文人画C、风俗画D、花鸟画
2、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进行了一系列攻坚战。其中被称为“华东经典战役”的是A、五井战役B、潍县战役C、淮海战役D、济南战役
3、右图是《村支书的好榜样──王乐义》,他的主要贡献是
A、推广了塑料大棚技术B、成功举办了鲁台经贸洽谈会
C、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D、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
4、潍坊是风筝的故乡,潍坊风筝蜚声海外。1985年,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风筝节”的决议,每年的“风筝节”是:A、4月1日B、4月20日C、5月8日D、8月15日
5、自古以来潍坊大地人才辈出。下列人物中,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是
A、燕肃B、郑玄C、刘墉D、郑板桥
2009年考过的题目
1、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产生了数百名文状元。20世纪80年代,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份状元卷真迹,其作者是:A.赵秉忠B.张择端C.郑板桥D.刘墉
2.“作坊百家,画种上千”描绘了清乾隆年间潍坊工艺品生产的繁荣局面。这种工艺品是
A.潍坊风筝B.杨家埠木版年画C.昌邑丝绸D.潍坊嵌银漆器
3、王尽美是从潍坊大地上走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他的主要事迹是
A.参加中共“一大”B.领导潍坊抗日斗争C.建立中共潍县县委D.指挥潍县攻坚战
4、潍坊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鲁东明珠”的著名景点是
A.云门山B.公冶长书院C.十笏园D.诸城龙骨涧
5.“三通”的实现密切了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潍坊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搭建的平台是
A.国际风筝会B.蔬菜科技博览会C.技术交易会D.鲁台经贸洽谈会
2010年考过的题目
1、北魏时,潍坊大地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公冶长B.郑板桥C.贾思勰D.陈介祺
2、“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A.潍县B.高密C.益都D.昌邑
3、抗战期间,潍坊地区活跃着一支令日寇胆寒的人民武装。其主要领导人是
A.庄龙甲B.邓恩铭C.王尽美D.马保三
4、改革开放后,潍坊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潍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
A.济青高速B.潍莱高速C.东青高速D.荣乌高速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了清朝名相刘墉的故事。他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集是
A.《清爱堂石刻》B.《四库全书》C.《潍县竹枝词》D.《晏子春秋》
2011年中考
1、潍坊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为官清廉的刘墉,有学富五车的经学大师郑玄……。郑玄在传播、整理经学方面,著述颇丰,经过长时间流传,至今存世不多。下列作品中,属于他的是①《三礼注》②《论语》③《毛诗笺》④《齐民要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名画《清明上河图》因反映北宋城市生活而被制成多媒体长卷,凝固的历史“动”了起来,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这幅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我们潍坊人,他是
A.赵明诚B.郑板桥C.贾思勰D.张择端
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参加过中共“一大”、被董必武称为“不老松”的潍坊人是:A.王尽美B.马保三C.王翔千D.陈介祺
4、小强同学深受《行知天下》一书的影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某国际蔬菜博览会参观,看到了长1.45米、重17.5千克的“墨龙吊瓜”,外观奇特、长2米的盆栽蛇瓜。他去的地方是: A.高密B.寿光C.诸城D.青州
5.飞天,自古以来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悬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最早发明和放飞风筝、被称为“鸢都”的是: A.青岛B.烟台C.威海D.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