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71天前
鄌郚史志总编

何子健丨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何子健
  我是一九四八年四月随军进入昌乐工作的,一九四九年三月调往益临县委工作。在这短暂的一年里,正是昌乐人民彻底解放的时候,处于两种社会、两种制度交替的关键时刻,在昌乐革命史上,应当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昌乐,地处胶济路铁中段,为鲁中、渤海两大战略区交界的地方,是敌伪顽长期统治的地区。被国民党反动头子张天佐和张景月两个师霸占达十年之久。反动党团组织,反动武装,保甲制度,比较严密,国民党称这个县是“模范县”。这个县也是我党组织建立比较早的县,我党的地下党组织领导共产党员,曾多次对敌人进行过英勇卓绝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由于敌强我弱,力量悬殊,党的组织屡遭破坏,被迫处于停顿状态。全县人民处在白色恐怖和水深火热之中;广大人民盼星星、盼月亮,总盼着有一年要得到彻底解放。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为了开辟临朐东部和昌乐的工作,沂山地委决定:以临朐柳山为基地,成立了昌乐县委,一九四六年冬,又成立了以龙岗、郑母为基地的益临昌工委。两县都有一个独立营和若干区中队,从西南、西北向昌乐境内进军,在高崖以北,上林以东和郑母等地,作战多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得敌人坐卧不安,恐慌万状,白天勉强出动,夜晚被迫后撤几十里;新的解放区不断扩大,我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压倒了敌人,革命斗争取得了节节胜利。
  一九四八年春,中共华东局进驻青州城东闵家庄,不久,即决定进军昌潍,解放潍县、昌乐等地,以便切断济南与青岛之敌的联系。地委派于一川同志来益都的阎刘庄,召集了昌乐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赵西林同志和益临昌工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何子健同志,当面宣布撤销益临昌工委,两个独立营合并(后成立了昌乐独立团),决定赵西林任昌乐县委书记兼县长,何子健任县委付书记,芦英华任组织部长,杨成栋任宣传部长,兰陵任民运部长,组成了新的昌乐县委。
  这年春天,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的阴谋彻底失败了,除济南、昌潍、兖州、青岛四处孤立据点外,全省各地已告解放。这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简称许〔世友〕、谭〔震林〕大军)的统一指挥下,配合渤海、胶东、鲁中三大战略区的军民,发起了有名的“潍县战役”。
  一九四八年四月二日晚十点左右,赵西林、何子健等同志率领县直机关和部队.向昌乐境内进军,当晚进驻临朐、昌乐交界的解家河一带,次日拂晓即进军到昌乐县的下庄,部队很快占领了方山、乔官一带,并作了全面布防。赵西林同志带独立营大部随第三军分区付司令钱均同志住潍县的邓家一带,主要任务是消灭潍县城南逃敌和争取顽军范启奭部的工作;何子健同志带领部分部队驻昌乐城南五里庄和五图一带,配合渤海部队围困和解放昌乐县城。
  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凌晨,我军攻克潍县城,全千国民党四十五师陈金成部,张天佐被击毙,住寒亭的九、十两团南逃,被我军追歼。五月一日驻昌乐城的张景月部(顽三师)于拂晓前弃城逃窜寿光南部,被我军追击,当天全部被我军歼灭。从此,昌乐县城宣告解放。
  我军进城后,首先张贴布告,宣传党的政策,清理战场,召开群众会议,很快安定了人心。工商业者开门营业,外逃的群众纷纷返回,广大人民群众心花怒放,欢欣鼓舞,昌乐由黑暗走向了光明。
  为了加强新区的领导,华东局决定成立了昌潍地委,地直机关驻昌乐城里,县委驻乔官区的梁家庄(后地委搬到益都城去,昌乐县委机关于七月十五日又搬进昌乐城里办公)。
  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解放后,昌乐县委根据新区的形势和特点,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做了五件大事,对改变昌乐的局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迅速摧毁了敌人的区乡村三级政权,建立了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民主政府,社会秩序为之一新。“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全县划分为十二个区,很快建立起了十二个区委和区公所,五百一十二个村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政府,建立了以工农为主体的新的人民民主政权,两种政权的性质完全不同,一种是代表地主豪绅的反共反人民的政府;一种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政权,这在政权建设上是一次伟大的革命。由于人民政府的建立,对于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清剿散匪,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新的政权,在当时虽然还不够纯洁,后来经过“双减”斗争,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使各级政权逐步完善和巩固。
  第二,在独立营的推动下,迅速成立了各区人民武装,完成了剿匪任务。
  昌潍解放后,国民党的正规军和地方反动武装的骨干力量,已被消灭,但是在农村和山区,还残存着不少的散匪、特务,在暗地活动,破坏事件不断发生,暗杀抢劫不断出现,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当时的情况下,下解决这个问题,其他工作都难以开展。因此,在建设政权的同时,集中力量展开了清剿散匪,收缴武器的工作。我们贯彻了宽严结合,分化瓦解的政策;经过很短的时间,共破获各种案件四百多起,收缴轻重机枪十七挺,步枪两千三百多支,子弹三万五千余发,大小炮四门,手枪七十九支,匣枪五十多支。彻底消灭了全县反动武装,对骨干分子进行了教育和适当处理。彻底解除了束缚在人民身上极其痛苦的一条锁链,广大群众拍手称快,热烈拥护。
  第三,对反动党团和伪顽人员,进行了登记审查和处理工作。昌乐县是国民党反动党团和伪顽人员基础比较强的一个县。从解放那天开始,我们就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对反动党团和伪顽人员的政策。实行了“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立功受奖”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宣传了一切反动党团为非法;对少数抗拒改造,不思悔改,危害人民的罪大恶极分子进行了镇压和惩治。登记审查工作一开始,许
  多反动党团员和伪顽人员,纷纷自觉登记,接受审查。经过登记教育,绝大多数都表示悔过自新,脱离反动组织,重新作人。从清查结果看,每个乡都有一个区党部,区党部下设区分部,区分部以下是小组;区党部书记一般兼任乡长。党员大部分分布在教员和伪乡保办公人员内。全县共有二十个区党部,二百一十九个区分部,三千四百多名国民党员。国民党三青团合并后,共有二十二个三青团区队,四千多名三青团员(区队以下设分队、小组)。百分之六七十的三青团员是教员、年满十六岁以上的学生中的三青团员,绝大部分是集体参加的。国民党、三青团,内部矛盾重重,在人民群众中是很孤立的,只要群众发动起来,讲明了党的政策,从内部攻破,让其主动的登记自首,脱离组织,这项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除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者外,绝大部分得到了改造,其中有些人后来参加了革命工作,为人民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第四,发动群众,开展了减租、减息、增加工资、反奸诉苦运动,广大劳动人民从政治上经济上得到了翻身。这年五月,华东局在闵家庄召开了新区工作会议,决定当时不急于进行土改,先搞减租、减息、反奸诉苦斗争。通过“双减”贯彻党的阶级路线,发动群众,提高人民阶级觉悟,彻底改造基层政权;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成立工、农、青、妇、群众组织;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双减”的主要内容是“减租、减息、废除债务,改善雇工待遇、处理被霸占、被掠夺的土地。”使广大农民从经济上、政治上得到翻身,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土地改革。
  这次运动在地委和县委的领导下,以南郝、乔官为重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由点到面逐步开展。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双减”任务。运动发展是健康的,封建统治被摧垮,人民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基层政权更加健全和巩固。工、农、青、妇和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积极分子成批的涌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批新的党员,建立了农村党的组织。这次运动比过去的清剿散匪,建立政权的斗争,更加深入,更加广泛。这对昌乐党的建设,各种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局面。
  第五,比较快地恢复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教育、改造了知识分子,迅速占领了城乡文化教育阵地。由于国民党长期的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的影响,在刚刚解放后,部分群众知识分子,存在着严重的思想混乱,不少人犹豫不定,顾虑重重,为此,县委有计划地举办了两期规模较大的教师训练班,多次教育座谈会。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教师、学生思想有了显著的提高,初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教学的思想,这对刚刚解放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在解放后很短时间内,全县中小学都已开学上课。每个区都有一处高小,小学校达二百六十多处,中学一处,教师达三百七十多人;入学人数不断增加,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三十六,在当时来说,入学率是比较高的。凡有学校的村镇,都设有夜校和妇女识字班,这对扫除文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共产主义思想,移风易俗,发扬新的道德风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四九年,是蒋家王朝彻底垮台的一年,也是昌乐人民彻底解放的一年,是社会大变革的一年。在这短短的一年中,由于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彻底推倒了旧的反动政权,建立了人民政权;消灭了国民党的反动武装,建立和扩大了人民自己的武装;摧毁了敌人的反动党团组织,发展了一批新的共产党员;建立健全了工、农、青、妇群众组织;开始改革旧的教育制度,迅速掌握了城乡文化教育阵地。这些,都为以后的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加强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创了新的局面。它在昌乐革命史上,确实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