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舟次出使琉球
皇帝二十载,雍和被八方。
属国奉正朔,月竁皆宾王。
䘏封有旧制,恩施逮遐荒。
圣朝重典礼,盈庭简材良。
我友汪仲子,王命尔所将。
丈夫饱经术,用世罔不臧。
及兹使绝域,溟海排帆樯。
惊涛鸣作雷,开闉变阴阳。
月明蚌虬吐,标建虾须张。
仿佛龙威出,贝阙森瑶光。
四顾地维尽,仰视惟青苍,
丹诏百灵护,御气如清霜。
倏忽超马齿,扬光日月旁。
出双能不辱,虽远庸何伤。
夙昔同心友,临岐各尽觞。
骊歌秘不发,宠命实煌煌。
文德溥淳熈,武功铭旗常。
待君万里归,谟烈高无疆。
注释
二十载:指皇帝在位的第二十年,具体年份需结合诗歌创作背景确定。
雍和:指和谐、融洽的气氛,也可理解为皇帝的德政使天下太平祥和。
被:覆盖、遍及。
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代指天下各地。
属国:附属国,即承认本国君主为宗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与本国存在一定依附关系的国家。
奉正朔:正朔指一年的第一天,这里指奉行清朝的历法,象征着对清朝统治的承认和归顺。
月竁(cuì):指极偏远的地方。竁,本意是土窟,引申为边远之地。
宾王:前来朝拜称臣的诸侯或属国君主。
襃(bāo)封:亦作 “褒封”,指帝王对臣下的褒奖册封。
旧制:旧有的制度、惯例。
恩施:皇帝的恩泽施与。
逮:及、到。
遐荒:指边远荒僻的地方。
圣朝:对本朝的尊称,这里指清朝。
盈庭:满朝廷,形容人才众多。
简:挑选、选拔。
材良:有才能的贤良之人。
汪仲子:即汪舟次,作者的友人。仲子是对他的尊称或字、号等。
将:率领、承担,这里指承担出使的使命。
饱经术:饱读经书,深谙治国之术和各种学问道理。
用世:为世间所用,即出来做事、为国效力。
罔不臧:没有不成功的。罔,无、没有;臧,善、好,这里指成功、顺利。
绝域:极远的地域,指琉球。
溟海:指大海。
排帆樯:排列开船帆和桅杆,形容船队出行的壮观场面。
开闉(yīn):这里指海上风云变幻。闉,城门外的曲城,这里可引申为海上如同城门开合般的风云变化。
蚌虬(qiú)吐:蚌和虬吐出光芒。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这里形容海中奇异的光芒,仿佛是蚌和虬等神物吐出的。
标建:指船上的旗帜高高竖起。
虾须张:形容船帆上的绳索等如同虾须般张扬,也可能是指船上装饰的类似虾须的物件。
贝阙:用贝壳装饰的宫殿,这里指想象中琉球海域的海中宫殿。
森瑶光: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森,形容光芒闪烁的样子;瑶光,美玉般的光芒。
地维:古人认为大地四角有大绳维系,称地维。这里指大地的边际。
丹诏:皇帝的诏书,因用朱笔书写,故称丹诏。
百灵护:有众多神灵护佑。百灵,指各种神灵。
御气:指诏书的威严之气。
马齿:代指远方的海域或路途。出自《左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后以 “马齿” 喻时间的推移。
扬光:彰显光芒,这里指在执行使命中彰显荣耀。
出双:这里可能是用蔺相如 “完璧归赵” 的典故,蔺相如奉和氏璧出使秦国,最终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不辱使命。这里借指汪舟次能够像蔺相如一样出色完成出使任务。
夙昔:往昔、从前。
临岐:到了岔路口,指分别的地方。
骊歌:告别的歌。
宠命:皇帝的恩宠和任命。
煌煌:光辉耀眼的样子。
文德:指朝廷的文治教化。
溥(pǔ):广泛传播。
淳熈(xī):指淳厚和乐的盛世。
武功:指军事方面的功绩。
铭旗常:铭刻在旗帜和史册上。旗常,古代旗名,这里代指史册。
谟烈:谋略和功绩。
译文
当今皇帝在位的第二十个年头,祥和融洽的气氛覆盖了四面八方。所有的属国都奉行我们的正统历法,哪怕是远在天涯海角的地方也都来朝拜称臣。
对于属国进行褒奖册封有着旧有的制度,皇帝的恩泽能够施及到那遥远荒僻的地方。我们圣明的朝廷十分看重礼仪典制,满朝官员中精心选拔出了贤良的人才。
我的好友汪仲子,这一次皇帝的使命就由你去承担。大丈夫饱读经书、深谙治国之术,为世间所用时没有不成功的。
到了此次出使这极远的异国,在辽阔的大海上排开了船帆樯桅。那令人惊恐的波涛轰鸣作响如同雷声一般,海上风云变幻,时而阴云密布,时而阳光普照,如同昼夜交替。
在明月照耀下,蚌和虬吐出光芒,船帆上的标帜高高竖起,如同虾须张扬。恍惚间仿佛是龙王的威严显现,那海中的宫殿闪烁着晶莹的光辉。
向四周望去,感觉大地的边际仿佛到了尽头,抬头仰望,只能看到青苍的天空。
皇帝的诏书有众多神灵护佑,那诏书的威严之气如同清霜一般。转眼间就能越过那遥远的海域,在日月的光辉旁彰显使命的荣光。
只要能像当年的蔺相如一样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不辱使命,虽然路途遥远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往昔的同心好友们,在这即将分别的岔路口各自饮尽杯中的酒。原本告别的骊歌都没有唱出来,因为你所承受的皇帝恩宠实在是光辉耀眼。
我们朝廷的文德广泛传播,带来了淳厚和乐的盛世,武功赫赫也将铭刻在旗帜和史册之上。
等待着你从万里之外归来,那时你所建立的谋略和功绩将崇高无比,永垂不朽。
解读
这首诗为送别诗,作者送别友人汪舟次前往琉球执行外交使命。通过描绘出使的背景、航程的艰险、琉球海域的奇幻景象,表达对友人不辱使命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歌颂了朝廷的文德武功。开篇交代出使背景,点明皇帝在位二十年,其德泽遍布四方,属国都奉行清朝历法,远在天涯海角的国家都来称臣。接着表明对属国的册封是旧有的制度,皇恩惠及远方。突出朝廷重视礼仪制度,在众多人才中挑选出贤良之才执行使命。中间描绘友人出使, 指出汪舟次接受王命,且他饱读经史,有能力应对各种事务。汪舟次驶向琉球时,海上波涛汹涌,声音如雷,气候变幻无常。出海域中奇异瑰丽的景象 ,充满神秘色彩。坚信皇帝的诏书有神灵护佑,友人定能不辱使命。结尾抒发送别之情,展现出与友人在岔路口饮酒饯别,虽未唱离别之歌,但友人所受的恩宠十分荣耀。 歌颂朝廷的文治武功,期待友人完成使命,载誉而归,建立不朽功勋。(刘文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