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工业篇
第五集 创造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创造力勃发,这个地方就会欣欣向荣;什么时候创造力萎缩,这个地方就会陷入低迷。创造力,是一个地方的生命力。
昌乐人自古就有着非凡的创造力。
远古时代,昌乐属东夷文化圈。昌乐骨刻文、昌乐石祖林和首阳山岩书相继发现,证明昌乐是东夷文化的中心。那个时候,昌乐先民充满神奇的智慧,充满无限的创造力。正是靠这种昂扬勃发、不可遏止的创造力,昌乐一路领先,曾经达到过中华文明的巅峰。
早在姜太公来到营丘之前,"齐"作为一个文明中心已存在了上千年。《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齐"字:齐是小麦成熟的象形,象征农业高度发达。有学者认为,齐地是小麦的原产地。由此看来,是昌乐先民最先发现了小麦。那时的昌乐人,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智慧。
整个汉代,昌乐人同样具有非凡的创造力。昌乐汉画像石是中国汉画像石大家族中的佼佼者。昌乐的汉画像石,不仅藏量巨大,而且制作精美,有的堪称中国汉画像石中的瑰宝。从这些美仑美奂的艺术品中,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昌乐人那种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唐代,昌乐人仍然不乏创造力。矗立在营丘古城姜太公庙内的这块石碑,一直在向后人诉说着昌乐人的惊人创造力。为发展农业,窦倓率昌乐人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宣战,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昌乐人修筑了一条长达几十公里的水渠。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被史学家记载于《新唐书》中。
但是,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昌乐人的创造力突然萎缩了,昌乐在世人的视野里悄然黯淡了。
当外地意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我们的工业才步履蹒跚、刚刚起步;当外地企业把眼光瞄准全球,迅速成长为全市、全省、全国领军的时候,我们的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这样的境界、胆略和气魄;当外地企业迅速与世界接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时候,我们的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家族式"管理阶段;当外地企业纷纷创出响当当的品牌,在国际市场具有极高竞争力的时候,我们的大多数企业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品牌。
为什么独独在工业领域,昌乐人不见了那种昂扬勃发、足以创造奇迹的创造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昌乐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昌乐工业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唤回昌乐人那种沉睡已久的惊人创造力。历史上,昌乐人曾经创造过无比的辉煌。在工业化的今天,昌乐人照样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再铸更大的辉煌。
境界是创造力的基石。
企业家境界有多高,企业的创造力就有多大。我们的企业家队伍,大多是从农民转型的,虽身份转型,但思想观念未必能彻底转型。现代化大工业要求"农民企业家"尽快转变为具有战略眼光的现代企业家。正因为如此,昌乐的决策者再三强调:要着力解决昌乐人的境界、胆略和气魄问题。
一个提升企业家境界的"改造工程"陆续展开。
昌乐举办企业家培训班。三年来,共请来50多位北大、清华的知名教授和全国资深经济学家为昌乐企业家讲学,重点讲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管理模式、企业营销战略,这些全新的企业经营之道,令昌乐的企业家耳目为之一新。
昌乐先后多次组织企业家考察团到国内外着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感受他们的大气魄、高境界,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认识了差距,明白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昌乐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县级领导每人联系一家企业,深入一线,走进企业,与企业家推心置腹,促膝长谈,共同商讨发展之路,使企业家树立了信心,鼓起了赶超先进创一流的勇气。
采访:山东矿机集团董事长赵笃学谈境界问题
县委提出"三个十年"理论,提出境界、胆略、气魄问题,我认为说到昌乐工业的点子上了。企业家只有境界提升了,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做成一流的企业。提升了境界,企业才有希望,昌乐的工业才有希望。
矿机集团原是一家县属企业,后来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多年来,矿机集团几经起伏,一度出现严重困难。面对困难,他们实施企业大提升战略,通过科技开发,大力改造传统产品,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几年,他们成立了山东矿机三矿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省级煤矿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研究开发煤炭综采设备、细粒煤洗选装备、非粘土制砖成套装备等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企业三年三大步,步步上水平,2009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1.4亿元,如今的矿机集团已是全国同行业的领军企业。
科技是创造力的源泉。
近年来,昌乐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县"、"科技兴工"战略,大抓科技,抓大科技,靠科技改造提升昌乐工业的档次和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昌乐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机制,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投融资体制,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了《关于鼓励自主创新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和新获得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的企业实行重奖,对获得硕士、博士以上学位的人才,用人企业所花费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实行计入成本核算等。近年来,县财政先后投入200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
采访:县科技局局长赵业民谈科技创新
我们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搞好自主创新,现在已经有105家企业建立了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其中有35家被认定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有较快的发展,2009年全年能够达到1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1.75%,这也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前几天我们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山东省昌乐经济开发区是昌乐重点打造的高新技术示范区,2007年,投资1.3亿元筹建了4.3万平方米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从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到成果鉴定和推广,实行一条龙式的全程服务,对进区从事科研的高端人才实行待遇从优,汇集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
仅2009年一年,昌乐县就吸引了高分子、医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技术人才300多人进区创业,其中硕士210人,博士3人。目前,全县由科技人才创办的高新企业达20家。
山东日科化学有限公司是由高分子材料专家赵东日博士创办的。他用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生产出塑料助剂行业的顶尖产品——丙烯酸酯类PVC耐候抗冲改性剂,产品性能世界领先。经过几年的科技攻关,他已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1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9项。尖端科技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目前,他的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丙烯酸酯类PVC塑料改性剂生产基地,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同样成为潍焦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的"发动机".潍焦集团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大搞节能降耗技改项目,拆除了耗能高、污染重的18万吨焦炉装置,新增焦炭产能50万吨,企业年产能力一下子提高30%.同时,企业还在拉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上做文章,新上粗酚深加工、食品碳铵升级改造项目。目前,三个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5800万元。在潍焦的影响下,世界500强日本钢铁株式会社落户昌乐,与潍焦联手共建了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
科技已成为昌乐工业腾飞的翅膀。2009年昌乐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4%.
品牌是创造力的结晶。
企业的竞争力最终要靠品牌来显现,品牌是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通行证,也是一个地方工业化成果的硬标识。一句话,有了品牌,企业就有了身价,有了实力,有了生命力。
引来一个品牌,兴起一个园区,带动一个产业。"比德文"现象颇值得人们深思。
比德文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企业开发生产的比德文电动车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品牌。2007年,该企业落户昌乐,投资10亿元兴建了比德文电动车产业园。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召唤。随着比德文入驻昌乐,多家电动车厂家闻风跟进,不到三年的时间,常州吉庆电机、大明车架、深圳高科电子、永达电池等17家配套厂家落户产业园,济南轻骑、山东鸢飞、青岛宝悦等多家电动车生产厂家也来"借光"发展。昌乐的电动车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目前已发展到企业19家,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亿元。
昌乐实施品牌战略,当然不单单靠品牌引进。昌乐的品牌战略是一个梯次发展的大战略,这就是"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由品牌概念统领整个工业,由点及面,全面提升。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昌乐的品牌战略已初见成效。有8家企业的9种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产品称号。它们是潍坊现代塑胶有限公司的塑料管、山东乐化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油漆、山东矿机集团有限公司的单体液压支柱、刮板输送机、潍坊永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永昌牌冻分割鸡、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的梦金园贵金属饰品、山东蓝天首饰有限公司的贵金属饰品、潍坊乐化长乐铝塑制品有限公司的铝塑板、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的柠檬酸。有10大商标成为山东省着名商标,它们是"乐煤"、"时代"、"昌铸"、"梦金园"、"乐化"、"蓝天"、"嘉福"、"乐源"、"合力"、"好友".山东乐化集团的"乐化"牌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据统计,昌乐县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全县经济贡献率已达31%."昌乐制造"日益具有影响力,"昌乐创造"开始初露端倪。
2008年,昌乐县委、县政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四家企业实行重奖,阳光纸业、盛泰药业、潍焦集团和英轩实业各奖励奔驰轿车一辆。昌乐工业终于走出低谷,全县所有企业家为之动容,老一代企业家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