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0-22 07:56
鄌郚史志总编

寻找石刻上历史的人刘延平

  寻找石刻上历史的人刘延平
  刘文安

  王家槐林路北有块功德碑,已是多年,栉风沐雨,经年曝晒,些有剥落。汉砖非遗传承人刘延平闻讯赶来拓印,我有幸与在文化部门工作的王效民老师一块陪同,见证了整个繁琐的拓印过程。先将碑面淋湿后,再将大小适合的宣纸平贴在碑面上,然后蒙上棉布,用毛刷均匀地扑打平铺一遍,直待宣纸稍干,开始研磨拓字。字迹渐渐凸显在宣纸上,前后用了近两个小时。
  刘延平来自民间,家住朱刘万庄,痴迷于石刻艺术多年。他最早热衷于瓷器收藏,走街串巷收购散落在民间的瓷器,足迹踏遍山东大地,黄河两岸,收集了大量的古瓷精品。多年的接触和研究让他成为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瓷器方家。然而一次偶然接触到了石碑,他一下子被石刻艺术迷到了,那烛照历史的文字和精工雕刻的功力震撼了他的灵魂。牵动了他无比热爱的情愫,进而一发不可收拾。他从事汉砖传拓工艺传承,多次参展获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尤其对古碑情有独钟,他的足迹也从村落巷口转上了辽阔的山野。他搜集遗落的残碑,只要听说哪里有古碑,他就拓印到哪里,留下了珍贵的古碑资料。
  这块碑为民国功德碑,俗称县长碑,记载了云南新平县县长王仰之言行略,字体为楷体,字迹清晰工整。立碑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月,由昌乐第五区区长赵光家及乡眷刘鸣铎、杨贵琛、孟庆璜、李和声、王量、李修德、李延俊、吴秀文、刘佃甲、张好善、周开泰、王士林、李鸿仪、尹子明、赵仁深、尹学清、巩耀德、王万钟、傅好喜、卞喜庄和杜麟山等,清补邑博士弟子现充区立小学教员眷生卞春烜撰文并书。据史料记载刘鸣铎是中共昌乐早期共产党人,后任昌乐独立营营长,名单上罗列的名字有不少早期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都是当时第五区的乡贤达人。
  中国石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谢刘延平,一个从石刻上寻找历史的人。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