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0-18 19:59
鄌郚史志总编

刘福秋:纪山怀古

  纪山怀古
  文/刘福秋

  今年农历九月初三,是纪山战役七十七周年的日子。又恰逢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在国家公祭之日,再次登临纪山。眼前看似平淡的一草一木,又一次勾起了我对这次战役的深思。思绪仿佛回到了七十多年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不由得想起了为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去年这个日子,和几位研究昌乐抗战的朋友探讨发生在昌乐大地上的历次抗战斗争,一致认为规模最大,最悲壮,最激烈的莫过于发生在一九四二年农历九月初三的纪山战役。这次战役,日寇为了彻底剿灭昌乐境内抗日战场上主要武装力量八区专署张天佐部,纠集一万余人,兵分八路,实行钢圈战术,沿途烧杀抢掠,逐村扫荡。张部从鄌郚西部的驻地郑家庄、钟家庄、后沟、司马沟、莱家沟等村边打边撤,激过一天激战,县政府机关及张部两个营被日寇合围在昌乐临朐交界的车罗顶大纪山一带。荣光治营经过激战部分突破重围,三营官兵被困于纪山阵地。营长谢坤之带领全营官兵同仇敌忾,与日寇短兵相接,奋力搏杀。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全部阵亡。只有二营张震寰部未进日寇包围圈得以幸存。这次战役张部损失惨重。
  从小听老人们讲九月初三鬼子扫荡。我们村因驻扎着昌乐县国民政府教育科,俗称四科,成为扫荡的重点之一。教育科长赵伯枢以司马沟为中心,一边常年举办中小学教师培训班,为全县培训师资。一边骑着毛驴到全县各区,乡,村督导各类学校教学开展情况。在昌乐中学刘家沟校舍被日寇焚毁后,又将师生迁至我村四科驻地复课。可以说司马沟村成了抗战前期昌乐县的教育中心。据老人们讲,当时国民政府驻在我村的人员最多时达一千五百多人。全村几乎家家户户支起鏊子给四科摊煎饼,二十多根担杖挑水供应四科吃喝。多亏村后沟内有一眼供全村百姓吃的四方大口井,水量丰沞,泉水甘甜,四面可同时抡担杖打水。这口井也由此远近闻名。多少年后仍有当时驻扎在此的原四科人员问起这口养育过他们的水井。
  九月初三天不亮,从鄌郚正面向西扫荡的日寇已经出发。驻扎在鄌郚西部山区村庄的县政府得知消息,做好的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立即转移。部队边打边撤,掩护机关和群众撤离。赵伯枢率四科文职人员在部队掩护下随即向西北山区撤退。日寇扑空后将四科房子及校舍全部烧毁。紧邻的莱家沟村刚刚建起的山东临时政治学院三排校舍和国民政府枪械所亦被焚烧。日寇遇到群众一看打扮和手相不像老百姓的,立即开枪。四科长赵伯枢及财政科长赵华轩等文职人员最后在纪山战场被俘。赵老太爷虽有卫兵掩护,仍被击毙于纪山一山洞内。子弹穿过洞口的卫兵两腿之间击中老太爷。张天佐在卫兵保护下躲藏进原旺河乡乡长王万忠家地道内躲过一劫。家父时年十六岁,逃避不及和两个大爷被敌人抓住,翻译官逼着他们带路。两位大爷年长,故意说不认识去纪山的路想逃脱,但被逼做挑夫随行。三天后才从战场逃回,几近命丧。父亲当时仅十六岁,知道跑不掉了,就说我知道路,于是敌人持枪押着他在前头带路。父亲走在前面,趁敌不备,纵身跳进沟里,侥幸逃脱。日寇朝沟里胡乱放了几枪,觉得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也就没再追。父亲这才幸免于难。
  近年来,我根据历史资料和民间流传,走访了纪山周围部分村庄,实地考察了纪山周围地形。初步了解了日寇兵分八路合围张部官兵的路线和相关村庄百姓及军人死难情况。
  八路合围之一路,从鄌郚向西沿郑家庄、钟家庄、司马沟、莱家沟、荣山、牙庄、龙旺河进犯。二路由东钟向后沟、北鄌郚、大鼓山、孟家峪方向直扑车罗顶。三路从杨庄、高镇沿猪河向西,经张庄、毕都、槐林、西李家河、苗家庄子向车罗顶进击。四路从北展乔官沿北猪河流域西进。五路则从昌乐沿大丹河逆流而上至北岩、桲椤林子,向齐家庄、杭山合围。六路出益都从龙岗、上林向东南包抄。七路自临朐沿西丹河东进。八路则是从柳山以西瓷石山据点,沿马庄、侯家河东北方向包围。这样只有在纪山正南,昌乐临朐两县交界处很窄的区域留下了一道缝隙。而能侥幸逃出合围的张部官兵也许正是从这点缝隙中钻出来的。采访附近村老人得知,日寇正是在战役后期沿孟津河流域一路向南追击逃出包围圈的张部残余官兵的。
  在沿途采访过程中也得到一些无辜群众遇难的线索。 位于纪山北侧的临朐县齐家庄流传着一民谣,“鬼子扫荡,齐王二庄”,就是说的九月初三日寇大扫荡。因两村曾驻扎过张品三的部队,日寇直接放火烧了王家庄,杀害群众五六人。车罗顶东侧的乔官镇王家槐林村,王效圣长子王信实35岁,次子王信义32岁因穿着较好,被扫荡至此的日寇杀害。
  百姓伤亡最多的当属鄌郚西部山区村庄。离纪山战场越近,伤亡人员越多。仅时马社区十六个村庄,在九月初三日寇扫荡那天就遇难十八人。其中两人在纪山战场阵亡。这十八人中已采访到有名有姓者十二人,尤以龙旺河村为最惨,共伤亡七人。王振叶三弟在对敌战斗中,阵亡于纪山。王军、王浩、王淮、张启岩父亲、田来祥父亲五名群众,躲进村东南沟内被日寇发现枪杀。王振元身上七处枪伤,大难不死,逃往东北。
  司马沟村青年刘玉芳乳名“丑”,时年二十四岁,替兄从军,在张部三营当兵,壮烈牺牲在纪山战场。其母亲三天后才在纪山前一台地找到儿子尸首。哭着请人用门板把儿子抬回家安葬。
  东山旺村李京和,李学孟父亲扫荡时躲藏在村北沟内被日寇搜出枪杀。
  北冯村赵润,是一名教书先生,时年三十五岁,被鬼子抓住,一看手上没茧子一枪毙命。
  石家庄村石明伦,在时马村闺女家帮工,因扎一根皮带被一刀劈死。石孝明儿子乳名“朴”,因跑起来两臂平摆被当成军人几十米外一枪毙命。
  莱家沟田明福躲避不及头上被刺一刀。
  苇沟王生道大哥被刺破肚子。
  苗家庄子李智被鬼子在一刀砍断脖子,几乎毙命。
  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惨案,历史应该记得!百姓应该记得!祖国应该记得!我们作为后人有必要让我们的后人永远记得!
  仅以此文,深切缅怀九月初三牺牲在纪山战场上的先烈,和那些无辜遇难的同胞!
  二零一九年农历九月初三日(新中国七十华诞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