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5 21:46
鄌郚史志总编

具有昌乐特点的歇后语

  具有昌乐特点的歇后语
  新闻作者:赵守诚
  歇后语,是表述一项事物的现象或过程,稍作间歇后再揭示其主题,谐音喻意。这是一种结构独特的艺术语言,由于它源于生活,来自民间,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很受群众喜爱。
  歇后语涉及内容广泛,难以数计,但细审起来便可见得,有不少是昌乐地域、方言、风情而创作的,具有鲜明的昌乐特点。
  据昌乐地域创作的:
  “圈子万庄走亲戚——千杏(幸)万杏(幸)”。朱刘街道有圈子村(现行政区划分东圈、西圈、北圈三个村,但周围群众习惯统称其为圈子村)和万庄两个村,过去两村的杏树特别多,杏熟以后自然要去馈送亲戚朋友,日久年深,人们便总结提炼了这句歇后语。由于杏和幸谐音,现在人们多用这句歇后语比喻不幸中的万幸,如遇车祸而未受大伤之类。
  “方山爷赶边下——一溜下茬”。边下村在方山脚下,历史上很早就有集市,方山爷传说是明代昌乐县令于子仁所化,他长住方山庙,日常所需的油盐酱醋、米面蔬果自然要到方山集来买,方山庙高,边下地势低,他赶边下集,真是“一溜下茬”,现人们多用此语喻示某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一路下滑。
  “岔河那爆仗——个顶个”。鄌郚镇东南隅有个岔河村,过去有项传说的副业是造爆仗(学名爆竹,昌乐方言叫爆仗),所造爆仗质量好,个个很响亮,人们便归纳出这句歇后语称赞它,现今多用来称赞产品质量过硬,无假冒伪劣。
  “苇沟人打的那拳——不按套路来”;“懒边人算的那卦——事儿没有一就的”。这两句就更是早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无需细说。要说明的是,“一就”是昌乐方言,即“一定”的意思。懒边村原来那里的地都属于北岩一家财主,每年春天长工赶着大车往那里送粪,总觉得距离很近,懒得拿上鞭子。后来有人在那里定居建村,就取村名为“懒鞭”,后逐渐演变为“懒边”,今已改名为东风村。
  由昌乐方言滋生的:
  “牛头上那耳朵——离着夹(家)近”。昌乐方言,叫牛羊鹿等动物的角是“夹”,牛耳朵离角很近,人们便利用“夹”和“家”谐音,称离家近是“牛头上那耳朵。
  “狗头上长夹(角)——闹羊(洋)气”。成因与“牛头上那耳朵——离着夹(家)近”相同,多用来说赶时髦的人或事。
  “半夜三更起来骨地着——不盹(懂)”。昌乐方言称“蹲”为“骨地”,称“懂”为“盹”。半夜三更,应是打盹睡觉的时间,起来“骨地着”自是“不盹”了,以此谐喻“不懂”。
  根植昌乐民俗的: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贴门神应在正月除夕迎接新年时,到正月十五才贴,自是“晚了半个月”,以此喻示已经晚了,之所以取“贴门神”而不取“贴对联”是因为门神只在春节贴,而对联一年可贴多次,如儿女结婚时,盖屋建房时,有喜庆大事时等,于正月十五贴,未必为晚。
  “年初二好天——兴了狗”。昌乐民间习俗认为正月初一至十六,每天的阴晴与一种生物密切关联,晴天,相关生物就兴旺丰收,阴天,相关生物就孱弱歉收。每日相对应的生物是:一鸡、二狗、三蚕、四麦、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棉花、十二瓜、十三好天收豆角(ɡà)、头灯(十五)、芝麻末灯(十六)黍,收了中灯(十五)收秫秫(高粱)。年初二关联的是狗,所以有了这句歇后语。现在多用来喻讽某些人过分张扬。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25 21:49
鄌郚史志总编
  昌乐歇后语
  B埠南头摸的那鳖——不搿合
  20扁嘴(鸭)吃筷子——回不过脖来。
  24巴狗子咬月明——不知天高地厚。
  34扒着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36背着布袋下海——装潮(嘲)。(嘲巴——傻子)71鼻子底下挂炊帚——光刷(耍)嘴。
  抱着奶子过河——小心大了劲。
  背着儿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
  背着粪篮子推磨——臭一圈。
  半夜三更起来骨地着——不盹(懂)。
  C
  茶壶里煮饺子——嘴里有倒不出来
  穿着靴子搔痒痒——麻木不仁。
  敞棚里困觉——没门。
  臭虫钻进核桃里——充好仁(人)。
  岔河那爆仗——个顶个。
  D
  56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
  65大年五更吃饣古     馇(水饺)——没有外人。
  66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年五更只说吉利话)大闺女上轿——头一回。
  大拇指头抠鼻子——严丝合缝。
  大年五更——头一回。
  倒背着手尿尿——不扶(服)你。
  腚沟里夹磨辊——捣蛋。
  豆虫尾巴——自撅(觉)着。
  E
  19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摁下葫芦瓢起来——过了这头儿顾不了那头儿。
  F
  9飞机上挂暖壶(热水瓶)——高水平(瓶)。
  10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飞机上生孩子——高产
  方山爷赶边下——一溜下茬。
  G
  2擀饼轴子吹火——一窍不通。
  8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21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28狗咬吕洞宾——不认识好人。
  40锅腰子(驼背人)上山——前(钱)上急。
  狗撵鸭子——呱呱叫。
  狗咬犸虎——两下里怕。
  狗咬尿脬——空喜欢。
  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
  狗咬刺猬——没处下嘴。
  狗头上长夹(角)——闹羊(洋)气。
  H
  17黄鼬子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57猴子戴帽——装人。
  蛤蟆鼓肚子——干生气
  黑匣子拉油碾——累煞赚个熊。
  J
  18井底下的蛤蟆——见过多大的天儿?
  22鸡叫搽粉——一明二白。
  69鸡蛋里挑骨头——dúi为找岔。(dúi为,故意的意思)60鸡蛋掉到油罐里——滑蛋。
  5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见了丈母娘叫嫂子——没得说没得道。
  见了丈母爷不搭腔——有眼不识泰山。
  脚后跟上的虱子——爬不了头里去。
  结了龟上树——瞪起眼来了。
  井底的蛤蟆——见过多大的天。
  见屌掖着腚里——没有瞎了的东西。
  K
  67嗑瓜子嗑出臭虫来——什么仁(人)也有。
  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裤筒里放屁——两岔里去了
  裤腰带缠在脖子上——系(记)错了。
  L
  1燎壶煮饺子——嘴里不出肚里有。(C更妥当,建议删去这句)15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
  26老虎带佛珠——充那个大善人。
  27老虎啃天——无处下口。
  38聋汉的耳朵——摆设、装门面。
  48腊月里生人——冻(动)手冻(动)脚。
  49懒老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拉屎扒地瓜——一举两得
  腊月里生人——冻(动)手冻(动)脚。
  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
  老鼠钻进风匣里——两头受气。
  驴屎蛋子——外面光。
  搂草打兔子——捎带着的事。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老虎吃天——没处下口。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娘婆爬到屋脊上——有劲使不上。
  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M
  12磨坊里的驴——听喝(há)声。
  29猫哭耗子——假慈悲。
  46卖虾皮的掉了秤——抓虾。
  59马尾(yǐ)巴拴豆腐——提不的(di)。
  43瞒着窗户棂子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麦糠擦腚——不利索。
  磨剪子的说睡语——快了。
  茅房里照镜子——臭美。
  瞒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N
  4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南山顶上滚碌碡——石(实)打石(实)。
  娘俩做媳妇——各人忙各人。
  牛头上那耳朵——离着夹(家)近。
  P
  30螃蟹过河——随大夹(jiá家)。(建议随大流)。
  皮笊篱捞东西——不漏汤。
  Q
  31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骑着驴看唱本——走着瞧。
  骑着驴要饭——教有逼的。
  瘸把上炕——一般以上。
  R
  70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扔下把棍打要饭的——忘本,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二姑娘吹笛——有点音。
  S
  11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3砂锅子掐蒜——一锤子买卖。
  16臊耗子(老鼠)跑在风箱里——找气吃。
  62桑树底下拨拉草——没葚儿(事儿)找葚儿(事儿)。
  山顶上点灯——明(名)头不小
  山羊猴子拉耩子——上了洋劲。
  柿子掖着腚里——不是这个漤(懒)法
  属破车子的——不修理不行。
  属母狗的——光进不出。
  属螃蟹的——横行霸道。
  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
  属手电筒的——光照别人,不照自己。
  属倔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四盘子菜喝酒——不耳(理)咸菜。
  T
  32兔子尾巴——长不了。
  39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47剃头挑子——一头热。
  58土地庙里发山水——灌(惯)了鬼。
  44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淌浓——坏透了气。
  68腿上绑铜锣——走到哪响到哪。
  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头顶上穿衩裤——找不顺活。
  太岁头上动土——好大胆。
  摊煎饼烧糊了大腿——不看火色。
  兔子尾巴——长不了。
  W
  33外(wei)甥打灯笼——照舅(旧)。
  55武大郎贩海蛰——①人矬货软;②人穷货哆嗦。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王八瞅绿豆——对了眼。
  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哄自。
  苇沟人打的那拳——不按套路来。
  X
  5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7瞎汉点灯——白费蜡。
  61西北风刮棘子——连风(讽)带刺。
  64下雨顶筛子——淋(淋,方言与“轮”同义)着了。(建议删去)下雨没打伞——淋(轮)着了
  西瓜皮擦腚——没完没了。
  瞎驴牵着草上——喂(为)你不知道喂(为)你。
  瞎汉打老婆——捞着一下是一下。
  瞎汉点灯——白费蜡。
  瞎汉擤鼻子——把里攥。
  Y
  3烟袋锅子支炕——净(尽)拐窟窿。
  25羊群里跑出个驴来——没有大起他的。
  41哑吧吃黄连——有苦难言。
  42哑吧踢毽子——嘴上不说,心里有数。
  45一个孩俩棒棰(玩具)——够耍(玩)的。
  阳沟里行船——翻不了。
  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阴沟里刮风——掀不起风浪。
  Z
  6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14芝麻开花——节节高。
  23猪鼻子插葱——装象(相)。
  35做梦娶媳妇——想好事儿。
  50猪八戒照镜子——①里外不是人;②自找难看。
  51猪八戒打败仗——倒打一耙。
  52灶王爷伸手——稳拿一个糖瓜。(辞灶时,必供)54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63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
  澡堂子里尿尿——没处查照。
  灶王爷上天——专拣好的说。
  自留地里拉屎——泄私粪(愤)。
  自留地里撒尿——肥水不流外人田。
  猪八戒吃炒面——看揞(俺)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好看。
  枕着扁担睡觉——想得宽。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