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纹彩绘嵌银制作技艺
阳纹彩绘嵌银制作技艺是以木板上画刻线槽,在线凹槽处镶嵌银丝为主,彩绘、镶贴金银箔为辅的一门纯手工技艺。现代作品多见于挂件、壁画,古代多见于青铜文物带勾、车马器纹饰等,其镶嵌的银丝高出木板平面,具有优雅的装饰性和很高的观赏价值。
嵌银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错金银工艺,是皇室王族、达官贵人穿戴、出行、馈赠伺礼之用品,现在出土青铜文物可以佐证。
阳纹彩绘嵌银制作技艺源于昌乐城东十里堡南,现传承人崔学斌外祖父刘希隆祖上刘德本(清末人)。刘德本受清皇贵族张同光及社会名流之邀,为慈禧研制彩绘嵌银工艺品,其作品令西太后爱不释手。后传给刘希隆,家族世代相传,经过传承演变,逐渐形成刘氏家族独有的嵌银技艺。
阳纹彩绘嵌银图案丰富,画面精细、生动,各种不同的图案寓意,代表着人们多种多样祈福纳祥的心理渴求。他的构图均衡、饱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多以民间吉祥如意的构图画面为主题,借寓意深刻蕴含着传统的吉祥文化为载体,迎合了人们期望平安、幸福的精神需求,是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
阳纹彩绘嵌银工序有木板处理,描画刻槽、彩绘填色、镶金银箔、嵌银技法、打款、清理、装裱等。主要技艺有刻槽刀法:包括钎、切、割、削、错、锤等刀法;嵌银技法有:晃线法、顿线法、左右嵌法、顺线法、转线法等。并经过彩绘填色、镶金银箔等主要技艺工序为主。
2012年10月24日阳纹彩绘嵌银项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曾经在山东省电视台和潍坊市电视台专题报道。
阳纹彩绘嵌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因工序复杂,如设计、绘画、雕刻、镶嵌、银丝处理等,不易掌握,加之经济效益不明显,所以很少人愿意学习和传承这项技艺,如不加以重视,面临失传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