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UID: 26 精华: 181 发帖: 21181 威望: 0 点 金钱: 0 RMB 注册时间:2013-04-22 最后登录:2025-04-28 | "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实践团2010—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项目名称: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社会调查 项目主题:关注方言文化、关注地方文化、关注非物质文化队长 :朱超祁 队员 :崔振 高倩文 赵金明 郑海娇 仇玉强 赵晓蕾友情加入:秦国欣(青岛科技大学) 张超(长安大学) 年级 :2010级本科生指导教师:张瑜活动时间:2011年1月24日——2月16日 “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专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普通话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与此同时, 各种以方言为载体的文艺节目也频繁在电视等媒体亮相。我们不禁要问:方言是真正繁荣了,还是在繁荣的背后, 是另一番情形。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方言的发展趋势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社会的重视。本次调研的目的就在于让当代人们了解方言的生存现状,并就方言的“前途”作出讨论与预测,加深对方言这一种非物质文化的认识。而通过调查项目本身则可以达到提高我们团队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调研过程及方法:具体活动日程如下时间
| 活动
| 放寒假以前
| 团队成员商量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并打印350份问卷。
| 1月24—25日
| 团队成员分头行动,在自己家乡进行问卷调查。
| 1月26日
| 团队在昌乐集合,商量下一步社会实践具体事宜。安排分工。
| 1月27-28日
| 团队集体到昌乐县城,在广场、车站、街头、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处随机选取群众共发放调查问卷。
| 1月29号
| 朱超祁预约到朱彬占先生,并与朱彬占先生商量采访事宜。预约到的时间2月10日。 备注: 朱彬占现任昌乐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浩然研究会理事、齐都文苑副主编等职,此外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 1月30日
| 郑海娇、仇玉强预约到昌乐一中高三组语文老师代表李金花老师。预约到的采访时间2月15日
| 1月31日—2月9日
| 崔振制作社会实践横幅; 赵晓蕾、郑海娇、高倩文3位女生负责准备采访需要准备的问题; 赵金明、崔振、仇玉强负责落实相机、录像机等数码设备; 团队成员利用过年走亲访友的机会继续做问卷调查。 备注:此期间预约昌乐二中负责人,但以失败告终。
| 2月10日上午
| 按照预约,团队来到昌乐县作家协会采访副主席朱彬占先生。
| 2月10日下午
| 高倩文、朱超祁撰写新闻稿,并在校网站发表。
| 2月12日
| 朱超祁预约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牟晓伟女士。预约到的时间2月13日。
| 2月13日
| 按照预约,团队成员来到牟晓伟女士家中进行采访。 朱超祁撰写新闻稿,并在校网站发表。
| 2月15日
| 按照预约,团队来到昌乐一中采访高三组语文老师代表李金花老师。 朱超祁撰写新闻稿,并在校网站发表。
| 2月16日
| 团队成员统计调查问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得出初步结论,并将在下一步过程中将结果公布于众。
| 三.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在15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中,半数的人只会说普通话,另外半数的人会讲方言,但表示与上一辈相比,说方言的能力已经下降。对方言消失是否采取保护问题上,90%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示喜欢普通话甚过方言。年龄在16~25段的调查者中,80%会说普通话,但多数正处于外出求学阶段,表示说方言的机会较少。有超过75%的人认为方言将逐渐被取代,并有大约75%的人认为方言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被保护一下,其中大多数人可能受“京剧进课堂”地影响,认为应该让“方言进课堂”。年龄在26~35段的调查者中,75%的人既掌握了普通话,也熟练掌握了方言,但相对于上一代,部分方言名词已经遗忘。但如果让其子女选择一种语言掌握,100%的人选择了普通话。至于方言的发展趋势,多数人认为应该与普通话长期共存,并有约半数的人认为应该保护一下,但在保护方式上显的多样。年龄在36~45段的调查者中,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高中及专科,本科及其以上非常少,普通话掌握情况有所减弱。85%的人表示喜欢家乡话甚于普通话,但在为将来子女的选择上,全部的被调查者都毫无例外的选择了普通话。超过60%的人希望对方言保护一下,并倾向于建议以“电视台加一些方言节目”的方式进行保护。年龄段在45以上的被调查者中,受教育程度较36~45段又有所下降,超过90%的人对方言很熟练,一般情况下都说方言。在接触方言的途径上与其他年龄段有所不同的是较多的人比较喜欢“方言艺术表演(歌曲、小品、地方剧等)”。81%的人认为方言会逐渐被取代,并希望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保护,有些年纪大的爷爷奶奶甚至认为让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保护最有效。 2.问卷调查分析 随着被调查者年龄的递减,受教育程度上升,这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但同时对方言的掌握情况趋下降趋势,在方言的接触方面也明显减少,仅用于口头交流,对方言的喜爱程度似乎也是下降的。一方面表明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现代人在跟随潮流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所忽视;另一方面也表明方言在语言的大潮中确实显得势单力薄。如果想要让它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势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对问卷的第九问: 如果您(将来)的子女只能学习一种语言,你希望它是 A 方言 B 普通话 参与调查的人群,100%选择了B普通话。这隐约可以说明在全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的话语权被不断削弱,甚至面临有逐步消亡的危险。因此保护方言势在必行。至于保护的方式,就像大家所填写的一样,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立法规范、方言进课堂、增加方言类电视节目、录音整理、长幼相传等都不失为一些好的方式。 3.采访结果: (1)采访朱彬占先生 2011年2月10日上午,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朱彬占先生。据悉,今年63岁的朱彬占先生还担任昌乐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浩然研究会理事、齐都文苑副主编等职。 上午九点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在昌乐作家协会办事处集合,并商榷采访事宜。寒风凛冽,天空中不时还飘下雪花,但社会实践团团员讨论的热情丝毫不为之阻挡。九点半时,记者们见到朱彬占先生并围绕“方言的现状与保护”的主题展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 对于方言的现状,朱彬占先生表示,方言作为地区的一种文化,它与地区民俗一样的重要。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弱化,但它作为我们传承了千百年的交流工具,是不会轻易消失的。而对于方言的保护,他则持道家顺其自然的态度。他表示,方言与普通话各有其优劣之处,我们无法决定它们的存亡,我们能做的只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由时间来决定它们的存亡。 同时,他还讲述了一些他的作品,其间他多次提到灵感来于生活,而非可以寻求。另外,作为一个乡土作家,朱彬占先生还为记者们讲述了他的奋斗历程,大家获益匪浅。 最后,朱彬占先生与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2)采访牟晓伟女士 2月13日下午,“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实践团成员有幸采访了牟晓伟女士,深入了解了方言在银行等公共办公场所的使用情况。 根据预约,下午3时许,“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实践团成员准时来到牟晓伟女士家中,并受到牟女士的热情接待。随后,围绕“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主题展开了长达1个小时的采访。 针对方言的生存现状,牟女士表示随着半个多世纪普通话的强制推广及时代的迅速发展,方言的话语权被不断削弱,部分地区方言式微,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对此牟女士表达出内心的殷忧之情。同时,她认为方言作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载体,理应受到保护,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增加一些诸如齐鲁电视台《拉呱》等形式的方言类电视节目。牟女士最后表示,方言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很难在近期内消亡。 最后牟女士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3)采访昌乐一中高三语文老师代表 2月15日,“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实践团来到昌乐县第一中学,就“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问题采访了高三语文组老师。实践团进一步了解了方言的生存现状,加深了对地方语言的认识。 根据昌乐一中领导推荐,实践团于15日上午9时30分来到高三语文组办公室,采访了以李金花为代表的语文老师。办公室外寒风凛冽,办公室内热情洋溢。李老师以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汉语与英语之争对比普通话与方言之争,深入浅出,给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认为方言虽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但仍有自己的生命力存在,很难在短时间内消亡。但与此同时,李老师也承认,方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李老师认为乡音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乡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方言的一种体现。 不知不觉中,实践团已经围绕“方言的生存现状与保护”相关问题采访了一个半小时。随后,实践团成员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昌乐一中,并在校史展览馆“瀚苑”门前亲切合影。 此次采访,实践团成员获益匪浅,深入了解了方言的生存现状,也对如何保护方言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也感受到了昌乐一中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调研结论及收获: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 方言虽然表面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实际上很多方言却濒临消亡。但是由于巨大的群众基础及延续了千百年的文化习俗的传承,方言在短时间内将呈现出与普通话共存的局面。也许正因为如此,大家对此认识并不深刻,或者说没有深刻考虑过这个问题。至于在以后方言是否会彻底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法准确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方言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无论如何,方言作为一种文化,或者说是文化载体,其价值应该值得肯定。即使将来没有人再说方言,与方言有关的文学作品或者艺术表演等也必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或许将成为研究文化习俗的重要资料。对于方言的保护。我们团队认为第一, 抢救以方言为载体的文艺形式, 特别是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戏曲要加强保护。第二, 对我国目前使用人数比较少, 尤其是对濒危的方言做一次全面调查, 尽可能地抢救原始资料, 采取录音等方式将方言保存下来, 进行研究。第三,增加方言类电视节目和教学。总之,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要适当保留方言的话语空间。就像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一样。 此次调研中,团队成员收获颇丰。不仅深入的了解了方言的生存现状,也对如何保护方言有了一定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表达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人际关系。 最后,特别感谢朱彬占先生、牟晓伟女士、昌乐一中高三语文组的老师及接受采访和配合调查群众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使本次调研活动顺利结束并取得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