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07 15:38
鄌郚史志总编

抗战革命烈士王桂生

  
  壮志未酬身先报國
  昌乐县革命烈士王桂生(女)1923年生,昌乐县东门里大街路北(东南村)。1939年10月参加革命,在共产党八路军山东鲁中抗日纵队宣传队,任宣传员。
  (昌乐县志记载)。1940年9月18日,日伪軍万人,围剿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对莱芜北雪野、茶叶囗、抬头一带实施"三光" .八路军在莱芜县五色崖村与日军激战,战斗中王桂生被日寇射中前胸,血流如注,瞬间染红了军装,她冷静地摘下身上背文件包并叮嘱战友:"把包交给队长,组织好乡亲向后方转移,把我留下,别管我!"最后日军扫荡被我八路军击退。
  18岁的王桂生,流尽了年轻生命中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长眠在异乡高高的山岗上。王桂生烈土生死关头,面对战死疆场,视死如归,如此冷静。敌人在她面前心惊胆颤,中国军人不可战胜。这种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情节,高尚情操,令我们后人肃然起敬!
  壮志未酬身先报国,王桂生一生平凡而短暂,沒有豪言壮语,沒有做惊天动地的伟业。她英姿流芳,浩气長存!
  硝烟早己散去,沂蒙山峰峦叠嶂,雪野湖山青水碧,解放后,王家亲人来找到这里,五色崖村位于莱芜市庙山镇的西北方,村子四周有群山环绕,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自然风景十分优美。《莱芜县志》记载,因村西的蟠龙山上有神奇的五色石块,故名五色崖,让人感觉这座古朴的村庄带着些许灵气。
  莱芜五色崖的老八路支书,指着遠方朦胧的山峦回忆着说;"打鬼子时,我们村那里有一个坟啊,埋着一位女八路。她那是刚着年小,白净俊俏……是个济南那里来的学生呢!"她姐妹俩来的啊,妹妹带着个眼镜子,一看就是个文化人。女八路在村里管着开会,教学生识字,妇女识字班唱歌,会画画,写标语。侍候伤号……年纪不太,刚着能耐啊!"
  王霞清两妹妹,二妺王桂生(济南女子中学进步学生),大妹王克新。父亲王瑞武,国民护国军革命軍人,文武皆能、王桂生幼年受家庭文化的熏陶,喜读古典诗词、愛绘画、习书法、犹喜唱抗战革命歌曲。
  王桂生是个优秀文静的女学生,在济南经常秘密接受共产党八路军宣传,参加了共产党活动,宣传抗日救国革命进步思想。并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军在济南杀人放火的暴行。
  1939年,王桂生在昌乐城里家中,经常向乡亲家人宣传共产党,教街上孩子唱抗日进步革命歌曲,宣传抗日救国,揭露日寇在济南施行的暴行。不幸此事被城中汉奸日寇奸细探听到,密告日本宪兵队。
  紧急之下,王家人連夜雇人推车兼步行将姐妹俩送至临朐境内,辗转到临沂、沂蒙一带找到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抗日革命队伍。王桂生毅然弃学从军,姐妹倆互相携手,义无反顾的参加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山东鲁中抗日纵队。
  次日,昌乐和潍县日本寇兵队联合前来抓捅扑空,大姐王霞清(阎拂尘家大儿媳)因王家人参加共产党,知情不报犯连坐罪被抓捕,遭日本宪兵队关押审讯。先关在昌乐車站小围子,并放出狼狗恐吓。后转潍县日本宪兵队关押。昌乐城乡贤绅士纷纷出面担保,托昌乐日本翻译官说情,謊称家人并不知内情,姐妹俩自己所为。阎将军也托国民党内线人干预此案,暗地里活动又花了些银元,王霞清才获保释回家。
  王克新解放后在省工商银行离休,90年代,在济南病逝,一生未婚。她们姐妹俩都是昌乐城里,较早参加共产党八路軍的革命女青年。
  王克文参加军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光荣负伤立功回国,参加革命工作直到退休病逝。
  这是中國革命历史时期,进步革命思想影响下,昌乐一个家庭成员参加革命、变迁的缩影。
  在辛亥、抗战和中国民族革命战争的历史时期危急关头,阎拂尘将軍、王瑞五团长及家人都毅然投身到革命的战场中,最后在抗战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王桂生烈士安葬在昌乐烈士陵园,安息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我们生活在这片故土上的后人,将永远铭记在神圣的中国民族革命和争取独立自由解放、抗日战争中,献出生命和无私奉献的先烈们。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