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1-29 06:43
鄌郚史志总编

郄杰堂丨双胞胎

  双胞胎
  文/郄杰堂
  清代,鄌郚街有永增铺号兼做高崖当铺捎当(分店)耀清溪清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兄弟二人从小长相相近、说话声音相似、行为动作也分不出你我,除了父母,外人很少有区分出他们俩的人。母亲从小就给他们穿一样的衣服,这更让外人难以分出是老大还是老二了。兄弟俩若是到了姥姥家里,不管是一起去的还单独去的,姥姥总是喊“吉吉、利利来了!”也就是说,即使作为亲姥姥,也从来就没自己分出过他俩谁长谁次来。
  且说溪清和燿清长至六岁多的时候,大门口外的大街上来了一位卖豆腐的人,秦吉出门看见了,围着香气诱人的豆腐挑子便不肯离开。卖豆腐的的人见孩子长得又白又胖,十分可爱,就说:“馋豆腐了是不是?”耀清被这一问,脸红红的羞得不说话,但还是没离开的意思。卖兜的人便开玩笑说:“我给你称上一斤,吃完了不要钱,吃不完就要钱。”溪清听了,则说:“你称吧,我能吃完。”只见卖豆腐的人真地割下一斤豆腐来,顺手递给一把匙子让耀清来吃,耀清二话没说就蹲下小身子吃了起来。一开始,秦吉吃豆腐还狼吞虎咽的样子,吃着吃着,便吃的速度慢了下来,吃了一半就不想吃了。卖豆腐的人,其实只是想逗逗孩子玩,没想到孩子真的要吃完,反而担心起撑着孩子,就赶紧说:“吃不了就不吃了,可别撑着,让你娘来找我的饥荒。”耀清听罢一抬头,并不服输地说:“我能吃完。你让我回家拿块咸菜来就着,再吃不迟。”卖豆腐的人便想:这孩子真鬼,大概耍赖,回家就不出来了。然而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孩子进家后很快便又出来了,手里果然拿了一块萝卜咸菜。这回他真地着急了:“别吃了,把剩下的豆腐拿回家去,想吃了再吃吧,不要钱,不要钱。”但小孩并不理会,他就着咸菜吃豆腐,又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就把豆腐吃了个一干二净。只见小孩把嘴一抹,说了声“饱了”,就拍拍肚子甩着胳膊回家了。
  看着小孩回家而去,这卖豆腐的人心里直犯嘀咕:我卖豆腐这些年,走东庄、串西庄,还没见过饭量这么大的孩子!正嘀咕着,见那孩子家里又出来一位妇女,手里还端着一瓢豆子。这妇女见卖豆腐的人正在犯傻,咧嘴一笑:“大哥你上当了,刚才吃豆腐的是俩孩子,一对双胞胎,”说着,把盛着豆子的瓢往卖豆腐的人手中一递,“看不出来吧。快称称豆子,他娘来还账!”卖豆腐的人恍然大悟,也一笑:“孩子想吃豆腐,就吃呗,说白送就是白送。不要豆子顶账!”妇女故作把脸一沉:“唉——,哪能呢,孩子跟你开玩笑,大人可不能闭着眼装作不知道,来赚白吃的便宜。咱这正南朝北的人家,要是留下这赖账的名声来,可就损了八辈子祖宗了!”说完,回头冲着自家大门大喊:“吉吉、利利,快出来——”喊声不久,便从家里呼隆隆一起跑出俩孩子来,果然一模一样,难以区分。俩孩子到了卖豆腐的人面前,一起喊:“叔叔好!”然后又齐刷刷的鞠了一躬。到底卖豆腐的人拗不过那妇女,最终把豆子称了,留下顶了账的。
  “不分你我”的日子,伴随耀清溪清兄弟俩一直到了成年。这年,哥哥耀清结婚了,但母亲还是给他们一块做衣服,兄弟俩穿同样的衣服也就很平常。耀清的妻子虽然到了夜晚守着丈夫,但到了白天也仍然很小心,不是近距离不敢乱认,唯恐一旦走眼认错了闹出笑话来。一日,妻子清清楚楚看见丈夫穿了一件蓝褂子,秦利穿了一件灰褂子,一起出门干活去了。心里还说:还是穿不同的衣服好,省得认错。中午时分,耀清的妻子在火棚里烧饭,出门舀水时正看见穿蓝褂子的丈夫在低头喝瓮里的凉水,担心丈夫喝了闹肚子,边走过去拍了一下丈夫的后脑勺。只见丈夫一抬头,她却一下子傻了眼。岂知,喝水的人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小叔子秦利。她的脸立即红了,尴尬无比地跑回火屋里,又羞愧又纳闷:他俩怎可以随便换衣服呢!直到听到溪清走了,才又去舀水。
  又过了不长时间,耀清的妻子听到院子里有动静,探头一看,丈夫正穿着灰褂子弯腰擦铁锨,便走过去小声说:“丢死人了,刚才我以为你在喝凉水,过去拍你的头,哪里知道却是溪清。若是溪清误认为他嫂子犯贱,可就完了。唉,唉!”说话间,只见丈夫一回头:“嫂子你看我是谁?”她急忙后退两步,还是傻了:又是溪清。
  对于秦利一会儿穿蓝褂子一会又穿褂子的蹊跷事,直到晚上与丈夫说起悄悄话时,才弄了个明白。原来,丈夫秦吉一早穿了蓝褂子出门不假,但到了地里干活时嫌天气热,便把褂子脱了,挂在了树枝上。溪清也脱褂子,但是不小心被风刮到了旁边的水沟里,他捡起来拧了拧水,便挂到了树枝上晾晒起来。岂知溪清中间要回家喝水,便暂时穿上了耀清的褂子,生怕光着膀子让嫂子碰见了不礼貌。喝水后回到地里,干了一阵子活,才又去取了他自己的灰褂子回家。听丈夫说完,妻子又好气又好笑,悄声说:“多亏第二次又认错了,要不,我拍打秦利头顶的事,恐怕是解释不清了。让溪清认为我犯贱,你脸上也无光,是吧,嘻嘻!”
  新媳妇错拍小叔子头顶的事,还是被婆婆知道了。婆婆这才感觉到给两个儿子做同样的衣服,让兄弟俩“不分你我”,其实麻烦也很多。于是,她从此再也不给两个儿子做同样的衣服了。半年后溪清也结婚了,兄弟俩做衣服的事,母亲便交给了两个儿媳妇。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