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颂
□于悟秀
我自幼在孤山脚下长大,对孤山的感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育之恩,没齿难忘。
孤山,在我心中她就是一座无可比拟的圣山。正因为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在心头,所以才特别想写一写孤山,又怕自己才疏学浅,写出来的文字亵渎了她在我心中的神圣地位,所以一直未曾动笔。
孤山,又名首阳山,因古邑人每天清晨看见太阳从山顶升起,所以才命名为首阳山。传说伯夷、叔齐两位古贤人采薇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后人为了纪念孤竹国这两位谦逊让国、忠孝节烈的仁人兄弟,遂把首阳山改为孤山。在孤山山顶建夷齐祠(也叫孤山庙)来缅怀这两位贤哲仁圣。在孤山西麓十里堡村,也建有夷齐庙,庙两旁写有一对联:几根傲骨头撑持天地,两个饿肚皮包罗古今。庙早已毁掉,但对联却流传下来。
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封被自己误杀的孝子李坡为广灵侯,称龙神,掌三潭四雨,遇旱有求必应。改夷齐祠为昭贤祠,在昭贤祠以西建龙神庙,李坡被四方的百姓尊称为“孤山爷”,孤山从此成为了一山供奉两庙三贤人的圣地。元明清历代皆有重修,毁于上世纪60年代,1978年孤山会复会,香火演变为每年的三月三,届时满山遍野人山人海,各求所需。还有三月十六山神爷生日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备酒,祈求一年平安。
靠山吃山,原先孤山周围数十公里的农民大都靠开山为生。由于多年来过度开采,山体、植被破坏严重,有的地方出现了断崖峭壁,有的地方成了深沟大壑。公路上天天尘土飞扬,环境污染严重。为了给子孙留住青山,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及时封山禁采,建起了首阳山森林公园。经过几年建设,孤山面貌焕然一新。
近日,我们十余文友结伴而行,专门登山拜谒先贤。一路上说说笑笑,心情十分愉悦。顺着石头水泥平铺而成的山路逶迤而上,断崖处已修好了栈道,让天堑变成了通途。拾阶而上,直通山顶,真是时过境迁啊,放眼望去,开发已初具规模了。 出自内心对孤山的留恋,时常独自一人登山观景。清晨,傍晚,春夏秋冬都留下了我的足迹。登上山巅,四周美景,尽收眼底。有什么不快事,冲着山下大喊几声,排污纳新,心情重新变得舒畅。在这里我看过“孤峰夕照”的美景,体验过“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的自然现象。赞叹绵延数十公里、树木丰茂的孤山林场。凝望山南碧波荡漾的桂河水系,由衷欣赏上依青山,下绕绿水,环境无比优美的潍坊市委党校。孤山东与牛山相接,西与草山毗邻,南与方山相映,绿阴连绵,美丽无限。登斯山也,则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四时之景不同,登山的乐趣迥异:春游孤山,春和景明,鸟语花香,在习习春风吹拂之下,登山望远,宠辱偕忘。下山归来,顺便挖点白蒿芽,回家蒸巴拉子吃,败火护肝,是一道纯天然美味;夏游孤山,树林荫翳,凉风习习,雨后可在山体上寻些地瓜皮,回家洗净后煮汤喝,味道鲜美,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山间野蔌;秋游孤山,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看黄栌霜染,红装绿裹,分外妖娆;冬游孤山,天寒地冻,看大雪压松,体会松的高洁,感悟人生真谛。
孤山之美,美在她的内涵,美在她的朴实,不与人争,不跟世抢,爱与不爱,恨与不恨,都默默耸立于天地之间,不怒不喜,不悲不忧。默默守护养育着一方生灵,尽职尽责,坦荡无私。
孤山,我要大声为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