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12-12 17:57
鄌郚史志总编

刘清泽丨寒冬朔风起取暖正当时

  寒冬朔风起取暖正当时
  □刘清泽

  初冬的雨,裹挟着雾气与寒凉,横扫整个小城。留恋枝头的黄叶,瞬间零落如许,化作来年春泥。
  回到楼上,暖煦气息扑面而来。一看温度计:好家伙,27度!妻笑嘻嘻地发了个朋友圈:今年供暖真给力!后面各式的炫蜂拥而至,一闺蜜曰:大汗淋漓,正在大街小雨里吹风解解汗。我笑道:你就回她——这是俺们2019年听到的最好的牛皮。妻顿时花枝乱颤。
  红茶一杯在手,“葛优瘫”一躺,看着电视剧里的狗血,思绪如窗外细雨飘忽不定。
  儿时故园小屋,冬日取暖是靠烧柴火的。每日黄昏,必拖一大筐,去柴火垛薅上一满筐,来至土炕前,拿开炕洞遮挡的砖块,以木棍将柴火捣入土炕底部深处,举火以燃,烟囱浓烟滚滚,然后赶紧伸开被褥,省得跑了热乎气儿。即有白雾起于沟壑,亦白茫茫幻如仙境。是夜,煤油灯下,母亲忙趁空闲,或缝补,或新做,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的保暖问题而操劳,父亲则一既如往在村办小学里批改作业。我们在被窝里说笑打闹够了,酣然入梦。偶有睡晚时刻,能听得到父亲咚咚咚的有力脚步声从胡同里传来,掀开门帘带着寒气而入,双手放在唇边,哈气以取暖。继而眼皮沉重打架,撑不住了就梦游周公。
  及长,求学于三里外邻村。有剃头匠者,其旧居闲,我跟二哥和一个小叔冬夜便借宿于此。常常是雪夜月光皎洁,脚下咯吱作响,上土炕,和衣而卧,棉被紧裹,牙齿咯咯作响,雪洞安身其实难受。
  再后来,煤炭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冬日取暖,便是生炭火炉了。小炉碳火红,炉上蒸馍香。成家立业,租居人家数年之久,一个小火炉,温暖着数度寒冬。其时,稚子咿呀,蹒跚学步,然嘴巴特逗,常常有惊人语。工作一日的辛苦,常常在儿子不经意的话语中悄然而飞。
  与妻数年打拼,小有积蓄,加上诸多亲朋尽心相助,于数年前购得一三居室,每每冬季,供暖开始,便来居住。
  雨夜,户外朔风正紧,枯枝黄叶,遍地凋零;室内绿萝叶葱郁,鹅掌楸挺拔,长寿花已迫不及待地催吐花蕊。冬天再寒冷,也抵不过家的温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