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6 15:35
鄌郚总编

清明祭(王京元)

  清明祭
  作者:王京元

  清明时节雨纷纷,草长莺飞念故人。又到细雨纷飞,草长莺飞的季节,那牵引着空中飞鸢的长线,让人思绪万千,更勾起对亲人无限的牵挂和思念。
  母亲走了,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可每每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总觉得母亲还在,她那慈祥和蔼的面容就在眼前,她那亲切的声音还萦绕在耳边,她那熟悉的身影还在那里……
  是的,母亲没走,确实没走,还在。
  记得小时候过清明节,每个人只能分得一个鸡蛋,父母舍不得吃,都留着给老人和孩子。到后来,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能分到两个,要是遇到家里养着鹅那就更好了,过清明还能分个大鹅蛋,甭提有多高兴了。
  在我小的时候,春天暖和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要赊上一二十个小鸡仔喂养着,就为清明时孩子有鸡蛋吃,母亲怕和别人家的小鸡掺和了不好认,就给自己家的小鸡仔身上涂上红颜色,作为记号,这样好认。
  母亲把煮熟的鸡鹅蛋都染得通红。要是没有染料,母亲就用大门上贴的红对联纸,把鸡蛋和鹅蛋染成红的;再或者用画画的腊笔,把鸡蛋涂成五颜六色。
  我手里攥着染红的鸡蛋和鹅蛋,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比着谁的鸡蛋大,谁的鸡蛋染得漂亮。还用鸡蛋或鹅蛋那尖尖的小头和小伙伴们顶鸡蛋,看谁的鸡蛋硬,谁的鸡蛋结实,可要是顶破了,那就算输了,非吃不行了。
  但是,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剥去蛋皮,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慢慢咬,慢慢嚼,那滋味真是香啊,现在回想起来,还想流口水呢!
  又到清明,门前的杏花开了,散发着甜甜的花香,引来飞舞的蜂蝶。那高高的秋千上,又荡漾起了欢快的笑声,母亲微笑着站在那里,用心呵护着,生怕我们一不小心磕着,碰着。
  母亲没走,母亲还在。
  又到清明,门前的杏花依旧,高高的秋千依旧,只是,再也闻不到母亲的烙饼香,再也吃不到母亲的红鹅蛋,再也看不到母亲那甜蜜的笑,再也听不到母亲慈祥的呼唤了。
  又到清明,母亲走了,带着儿女们对您的思念和牵挂,恋恋不舍地走了。
  母亲去了遥远的地方。
  又到清明,母亲的嘱咐还在,母亲的叮咛还在,您的嘱咐和叮咛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
  又到清明,母亲的音容笑貌还在,您的音容笑貌永远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又到清明,又到草长莺飞,柳绿花开,细雨纷飞的季节,儿女们怀着对母亲莫大的感恩,怀着对母亲长长的思念和牵挂,点上香烛,摆好美酒佳肴,烧去金银纸钱,坟前跪祭母亲。
  又到清明,让风中的飞鸢为母亲捎去儿女们对您的问候。
  又到清明,让纷飞的细雨为母亲捎去儿女们对您的思念。
  又到清明,让鲜花和柳絮为母亲捎去儿女们对您的祝福。
  母亲,您没走,您在春天里。
  母亲,您没走,您在春风里。
  母亲,您没走,您永远在儿女们的心田里。
  想念母亲,缅怀母亲。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