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5 16:49
鄌郚总编

潍坊人的衣着习惯与习俗

  潍坊人的衣着习惯与习俗
  境内居民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不同时代、地域、阶层、职业之间,在衣着观念上存在一定差异。清末民国时期,无论城市农村,还是山区沿海,一般说来"穿衣吃饭量家当".
  广大贫穷民众,求遮体暖身,耐穿实用;官绅富豪则讲究新颖华丽,摆阔显富。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衣着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城镇、胶济铁路沿线及市境东部地区的居民较为开放,由满足于穿好,到追求时髦、美观、新颖。西部、南部山区和北部沿海地区的居民,较之其他地区的居民显得保守,仍注重耐穿实用。
  旧时,农村居民多着自家手工织制纯棉土布服装,色泽多为白和自染的黑、蓝3色,或蜡染蓝印花布。款式为传统中式,宽松肥大,穿脱方便。 在农村流传着"一张狗皮一个 袄,定是乡里人差不了".
  城镇及铁路沿线居民,多着机织棉织服装,少数富绅之家,有着丝绸、裘皮者。
  清末民初,男子上穿对襟褂,布扣,缀两个口袋,下着直裆带腰宽腿裤;夏季光背披披布,穿短裤,冬穿棉袄,有的穿棉袍,腰部束黑色扎布。
  女装样式除上衣为右偏襟外,下身与男装相同。男女均用扎腿带扎住裤脚。
  富人男穿长袍马褂,女穿元宝领、袖上绣花的宽袖上衣,下着绣花长裙,或穿旗袍。
  民国时期,衣着习俗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城镇,乡村无大变化。城镇男子多穿对襟短袄短褂,下穿长裤不扎腿。外出时有的外套长袍或大褂。女子夏着短袖上衣和大褂,冬穿旗袍。20年代后,城区有穿制服的,学生穿操衣或学生服。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广泛,视野日渐开阔,求美的衣着观念逐步增强。服装的花色日渐增多,质料日趋高档,款式日趋新颖,除少数乡村外,人们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都选购。
  质料由传统的纯棉布、丝绸,逐步发展到各类化学纤维、混纺和毛料。60年代起,化学纤维护及混纺面料,深受中等以下收入的广大城乡居民欢迎,而麻、毛、羽绒、裘皮、人造革及进口化纤面料等中高档质料,则受到城镇居民和农村有较高收入的家庭青睐。
  款式
  50年代初期,传统中式上衣、直档裤、棉袍等,在农村中仍流行,而城镇随着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着列宁服、中山服等制服的流行逐渐被淘汰。随后,各种款式的外套、单棉制服、棉大衣等流行起来。各种花布受到女青年的喜爱,特别农村青年妇女中流行自己缝制的花布裤褂、花棉袄、花棉裤等。60年代起,传统的中式上衣,除农村中的老年人仍有穿外,在多数地区已经淘汰。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草绿色的军装在学生中和城镇青年中成为时髦服装。此后,草绿、蓝、灰色的国防服在城镇农村广为流行。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经过拨乱反正,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在衣着上冲破了"青一色"观念的束缚。特别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着观念从实用耐穿逐步转向求新求美。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繁盛。人们衣着观念的更新,在青年男女中最为强烈,市区及东部城镇青年男女,追求流行款式的风气日益浓烈,服装款式翻新换代的节奏日渐加快。从近年来的着装习惯看,青年男女喜欢着运动式、浪漫式服装,中老年人则多喜爱穿运动式和古朴式服装。当前,在老年和青年的衣着上表现出一种"逆反"心理。即老年人着中青年款式的服装,以款式新颖、色调明快来显示老年人"年轻";而青年中,则喜穿中老款式的服装,以其庄重的色调,来显示青年人的成熟、老练或学者风度。服装新潮多从少数青年中兴起,然后从城镇逐步波及乡村。
  目前在城乡青年男女中流行的服装有:男女西装、夹克衫、羽绒服、棒针毛线衣、毛呢制服、毛呢大衣、牛仔裤、裘皮外套、皮夹克、连衣裙、西服裙、旗袍、直筒裤、喇叭裤、健美裤,以及各色各式章装。
  鞋帽
  清末民国时期,城乡富豪之家,男子随着季节与场合不同,选戴红顶帽垫、礼帽等。冬穿毡靴,平时喜穿礼服呢布便鞋,粗细线袜。女子戴软帽,穿绣花便鞋。农村居民,男子冬季戴毡帽头或土耳其线帽,俗称"一把撸".夏季戴草帽、苇笠,穿自制的纳底纳帮布鞋、布袜。冬季男女都穿一种用蒲子编制的草鞋,俗称"薄袜子".女子喜戴自制的绣花布质柳叶帽,穿割花布鞋,老年妇女冬季一般戴遮头箍帽。青年妇女冬季戴绣花无耳头箍帽,或以长巾包头。儿童穿戴自制的虎头鞋、虎头帽。
  新中国成立后,在城镇渐兴穿皮鞋,传统的布底鞋、女式绣花鞋、布袜曾延续至60年代。尔后,逐渐由城镇至乡村被淘汰。胶底鞋、胶鞋、塑料底鞋等流行起来。农民惯穿胶底五眼鞋,学生喜穿球鞋,职工多穿工农鞋、皮鞋。帽子式样繁多,有苏式棉帽、工人帽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军用鞋时兴,以军用"解放鞋"最受欢迎,其次军便鞋、塑料底鞋、男女皮鞋;夏季男女塑料鞋、拖鞋在城乡广泛流行。80年代以来,青年多穿旅游鞋、运动鞋、皮鞋,冬季多穿高腰棉鞋和皮棉鞋,青年妇女穿高跟鞋。夏季老幼惯穿凉鞋、拖鞋等。袜子花色品种有蚕丝、锦纶、尼龙等长短筒袜。男青年喜戴鸭舌帽、大盖帽。女子喜戴各式无沿帽,冬季自织毛线帽,农村惯用方巾蒙头防风寒。夏季,中青年、儿童喜戴时兴的太阳帽、旅游帽。入冬以后,不分男女多围围巾御寒。
  青州回民聚居区,男性回民有戴礼拜帽的习惯。夏秋为白色,冬春为蓝黑色。女性服饰与汉民无异。
  首饰
  清末民国时期,妇女佩戴的首饰,用料多为金、银、铜或镀金点翠,玉质者很少。
  花冠、发卡、项链、手镯、发簪、戒指、耳坠、翠玉蝴蝶结、珠花等,均为妇女喜爱。脖锁、百岁钱等为幼儿所用。
  建国后,妇女佩戴首饰的几近绝迹。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群众生活日臻富裕。
  80年代城镇妇女又开始戴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等。城镇青年男女喜戴变色眼镜。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