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08 19:24
鄌郚总编

1951年—1960年

  
  1951年
  2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在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953年12月底,共逮捕反革命分子1508名,判处死刑的321名,判死刑缓期执行的24名,从而震慑了敌人,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军访华团来昌乐,县政府组织群众到昌乐火车站迎接,并召开联欢大会热烈欢迎。
  3月,县政府在郭家庄建立国营试验示范农场。
  3月,昌乐县卫生院成立。
  3月31日,全县统一行动,逮捕反革命分子498名。
  4月2日,在押反革命分子萧建学、张世森,鼓动狱中犯人越狱逃跑,并打掉照明灯,大闹监狱。看守人员反复制止无效,经请示昌潍公安处同意,当即击毙萧建学、张世森为首的罪犯11名,平息了狱中暴动。
  4月,县抗美援朝分会号召和平签名运动。全县7万多人积极响应号召,签名拥护斯德哥尔摩五大国和平公约,表示坚决要求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愿望和决心。
  5月1日,全县17万人民群众集会游行,庆祝国际劳动节。全县有4万户订立爱国公约,开展生产运动,厉行增产节约,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35335名妇女(占妇女应参加劳动总数的80%)积极投入生产运动。
  5月23日,昌乐县第四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5月,根据中共昌潍地委指示,县委开展取缔反动道会门运动。全县反动道会门有九宫道、大佛道、一贯道、圣贤道、大令山道、茹素团等18个,道首229人,道徒5531人,散布在520个村内。他们张贴反动标语,进行造谣破坏,图谋举行暴动,反革命活动十分猖獗。1949年至1951年共逮捕大小反动道首77人,其中判死刑7人,有期徒刑40人,管制17人,到公安机关声明退道的3768人,严厉打击了反革命的气焰,维护了社会治安,保证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运动的顺利进行。
  6月15日,山东省抗美援朝分会决定成立“山东空军师”,打垮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的空中优势。县抗美援朝分会向全县人民发出捐献“昌乐号战斗机”1架而奋斗的号召,全县各界人民积极响应,捐献旧人民币13.4亿元。
  8月7日,5时开始降大暴雨,到深夜未停,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河流决口,全县受灾面积达37.5万亩,有4.7万亩粮田绝产。
  9月,在城关、尧沟、朱刘、南郝、马宋等地23127亩大豆受虫灾比较严重。县委组织256村,99160个整半劳力上阵捕捉害虫197991斤,仅737亩减产,仍取得较好收成。
  11月,县总工会开始在教师中发展会员,并成立昌乐县教育工会。
  12月1日,昌乐县贯彻执行山东省财政委员会发布的《山东省统一工资计算办法》,以“工资分”为统一工资计算单位。
  是年,抽调民工690名,马车12辆,修二十里堡、胶县飞机场。因提前完成任务,成绩显著,15人立功,集体荣获锦旗1面。
  360名从朝鲜回国的志愿军来县休养。县委、县政府组织45辆马车、30付担架,把伤员接到康复医院(住址一中),并组织慰问联欢活动,热情地为他们诊疗、做饭、洗衣、拆洗被褥等。
  1952年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始在昌乐县发行。新华书店首次发行331部。
  1月10日,昌乐县第五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月,县直机关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2月,在工商界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历时8个月结束。通过“三反”、“五反”运动,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巩固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3月27日,美帝国主义侵朝遭到失败后,于1月28日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细菌战。2月29日在中国东北撒下细菌虫和毒物,3月27日、29日,4月3日、8日、10日,又在昌乐县境内东山乡、埠头乡、九区、十区撒下大批毒虫、毒物,临朐、安丘、潍县、寿光等县也同时发现。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4月17日,县抗美援朝分会召开代表会议,号召全县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争及爱国卫生运动,组织以青年为主的防疫队伍,随时发现,随时扑灭。
  3月,县内开始在农村陆续推广使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和单管喷雾器,推广应用“硫酸铵”、“硝酸铵”化肥,以及“坊杂二号”玉米种和“齐大195”小麦种子。
  夏,县成立速成识字法推行委员会。举办训练班,大力开展速成识字法运动。
  6月,根据昌潍专署指示,县政府发出关于动员16岁至28岁的未婚女青年去新疆参加建设大西北的指示。8月16日,84名女青年在乔官区脱产妇女干部戴秀峰的带领下赴新疆。
  6月,益临县撤销,所辖尧沟镇原昌乐辖区部分村庄仍称尧沟镇。安丘县的第七区(平柳)、第八区(阿陀)划归昌乐县,平柳改称十三区,阿陀改称十四区。
  6月,中央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开始在机关、厂矿创办幼儿教育。
  8月上旬,在尧沟发现高粱粘虫。中旬发展到11个区。同时马宋、朱汉、阿陀3区发生雹灾,长达30余里,雹大如枣,厚达1寸。秋季作物减产。
  10月,在东山乡东村办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逢源任主任。
  12月25日,昌乐县工商联合会成立。
  冬,县政府成立爱畜运动委员会,开展冬季爱畜运动。
  冬,县成立抗灾生产办公室,组织120人的水利勘察队,开展打井,一年打井2.08万眼。
  是年,省财政厅拨专款,在县城北门里路西新立中共昌乐县委大院。
  在国家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干部、职工中,开始试行公费医疗制度。
  1953年
  1月,召开业余剧团、戏曲工作者代表会议,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
  2月,在中小学毕业生中开展劳动光荣的教育。
  4月26日下午,南郝、平原、高崖的12乡47村遭受重雹袭击,大雹如鸡蛋,降雹达半小时,小麦受害面积29530亩。
  4月,成立昌乐县人民检察署。
  5月,召开县、区、乡扩大干部会议,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斗争,干部作风大有转变。
  夏,尧沟、阿陀等6个区,15万亩高粱、谷子发生虫灾,灾区人民苦战3昼夜彻底扑灭,仍获得好收成。
  7月,成立昌乐县招待所。
  7月,成立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全县第一次人口普查开始。9月底结束。全县72865户,334452口人,其中男167230人,女167222人。
  7月29日至8月上旬,全县连降大雨数场,洼地积水,河流决口,房屋倒塌,仅鄌郚、平原、高崖3区涝坏洼地作物3142亩。降雨时刮大风,仅乔官、平原两区倒塌房屋849间,伤4人,死3人。
  10月20日,第八区皇庄乡发生圣贤道徒拉拢群众40多人,包围乡政府,制造骚乱事件。县长蔡培林赶到现场处理,平息事件。
  11月,对粮食、油料实行统购统销。在短时间内统购粮食1200万斤。
  12月12日,县委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此,昌乐县和全国一样,开始进入了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时期。
  是年,毛泽东主席向青年学生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在全县青年学生中,普遍开展争当“三好”学生的活动。
  是年,全县中、小学由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
  1954年
  1月,开始发放布票,对棉纺织品实行凭票定量计划供应。
  2月,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推广小麦新品种“碧蚂一号、四号”和“蚰子麦”,推广大、小垄密植,推广深耕犁、单铧犁、双铧犁、压缩式喷雾器和喷粉器。
  2月,城关镇东北村吕剧团参加昌潍地区会演《双推磨》获一等奖;参加省文艺会演获演出奖。
  3月,中央教育部《关于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在全县实施。
  4月30日,晚9点南郝、五图、乔官、马宋、阿陀5区11乡57村4509亩小麦遭受雹灾,最严重的减产90%。
  4月,中央教育部《关于小学(四二)学制教学计划(草案)》在全县实施。
  4月,全县15区(镇)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85处。
  4月,县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召开。运动员有干部、职工、教师、学生400余人。
  5月,丹河防洪工程动工,至6月23日竣工。参加施工的有昌乐、寿光、潍县共3万多民工,投资37万元,用工47万个,全线95华里,完成工程量108万立方米,沿河20余万亩粮田解除了涝灾。
  6月,县政府成立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在全县范围内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7月7日,昌乐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召开。
  8月1日,开始实行粮食计划供应。
  9月6日下午,朱汉、鄌郚、高崖、平原4区14乡66村遭受风雹,晚秋作物被砸,打伤群众62人,被风刮出大树236棵,河流3处决口,冲掉庄稼1000亩,刮倒房子23间。
  12月14日,昌乐县人民检察署改为昌乐县人民检察院。
  是年,济南军区某部在五图建营房。同时,筹建大于河变电站至部队营房3.3千伏配电线路,1955年10月建成通电。
  发行建设公债40870万元(旧人民币)。
  1955年
  1月,第一区改为城关镇,全县辖尧沟、城关两镇,13区,112乡。12月,并为86乡,各区恢复地名称呼。
  2月21日,国家实行货币改革。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新人民币回收旧人民币的命令,新旧人民币的比值为1:10000。昌乐县从3月1日起执行。
  3月,全县中小学开始贯彻实施中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
  4月,中共昌乐县委根据地委指示,成立审干办公室。对政治历史不清的工作人员,经过审查作出结论,对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交肃反部门处理。
  7月,根据中央指示,县委成立肃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肃反运动。至1957年结束。共清查出暗藏的各类反革命分子485名。清理了内部,纯洁了队伍,培养了干部,教育了人民,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7月,开始安装五图至城里3.3千伏输电线路,由潍坊电工社施工。该线路于1956年4月1日建成正式通电,县委隆重召开庆祝大会。
  7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草案),实行义务兵役制。第一批义务兵325名,每年一次征退工作,形成制度。
  7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由工资分制改为工资制。
  9月,遵照国务院颁发的《农村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单干户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政策。同时,根据国务院《粮食定量供应办法》,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并陆续发放全国统用粮票、山东省粮票、山东省油票和山东省饲料票。
  9月,昌乐县电影放映队成立。
  秋,毛泽东主席发出《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为此,县委发出“改造落后乡村”的指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改造落后乡村的运动,打击了地、富、反、坏四类分子的破坏活动,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10月,发生牛流感病。发病1608头,死亡19头。
  12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发出7年内扫除全国农村青年文盲的号召,全县掀起群众性的扫盲运动,有81200名青年文盲人夜校学习,13696名知识青年参加扫盲工作。扫盲中涌现出一大批热心农民教育,富有创造、开拓精神的民师。平柳区李家木庄高小毕业生李佩英,从教日用家具和庄稼名称入手,把家乡变成文化村。李佩英被评为“全国模范民师”,出席了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光荣地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汇报了工作。
  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在12月28日至1956年1月1日召开的全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决定,昌乐县人民政府改称昌乐县人民委员会。
  是年,县委在东山乡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住用公房开始交纳房费。
  发行公债80528元。
  1956年
  1月18日,县委举行3万人的庆祝大会,庆祝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全县由原来430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成为316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完成了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
  2月,昌乐县广播站成立。5月30日开始播音。1988年8月1日改称昌乐县人民广播电台。
  3月,昌潍专署决定在高崖建立昌乐县第二中学,当年暑假招生。
  5月19日,召开中共昌乐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陈树萱当选为县委书记。
  5月,成立昌乐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6月,修订1956年至1957年昌乐县农业发展纲要规划。
  7月,按国务院(1956)53号文件精神,进行工资制度的改革。
  7月,公安机关破获反革命武装组织“茹素团”。1958年3月24日,判处“茹素团”图谋暴乱案主犯张元春、王士谔死刑。
  8月,全县农田普查发现豆虫,平原、朱刘、马宋3区最为严重。县委、县政府组织群众药杀、扑打,7天内全部消灭,大豆仍获丰收。
  9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全县中小学积极贯彻落实。
  12月,建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种子站。各区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回龙火炕地瓜育苗新技术,推广使用有机磷农药“1605”和“1059”。
  是年,昌乐汽车站建成启用,昌乐至高崖客运通车,日发班车一次。年客运量2万余人次。1965年迁现址,有客车23台,年客运量146.72万人次。
  县政府在故城东利民路南侧建立烈士陵园。面积8亩,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碑后安葬着84位烈士。1970年8月,迁至昌乐镇耿王村东侧,面积35亩。1977年12月在烈士陵园中心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堂,后面墓地上安葬着93位烈士。
  县检察室成立。
  县扫盲协会成立。
  县举行第一次群众业余文艺会演。
  全县发行建设公债231335元。
  全县558户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社员,在生活上享受适当照顾,实行“五保”制度,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使他们生老病死都有指靠。无后顾之忧。
  1957年
  3月,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初步树立了教育为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5月,暴雨成灾。7月上旬,雨量大而集中,仅7月6日午后4小时降雨116毫米,洪水冲进东关,药材公司损失药品价值1200余元。居民财产被淹,房屋冲毁,作物减产。
  5月,根据上级指示,县委组织学习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同时,分期分批召集3812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干部、中小学教师集训,帮助县委整风,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人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鸣放了一些错误言论,县委对这种错误言论进行了坚决的批驳和斗争,经过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教育了广大群众。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全县有180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其中中小学教师1130人参加运动,被错划为右派的122人。误伤了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9年至1964年先后分5批予以甄别平反,摘掉右派帽子。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直到1978年8月,中共昌乐县委根据中共中央(1978)55号文件精神,成立“五五办公室”,复查和平反历史冤、假、错案,1980年5月对错划右派才全部平反,落实政策。其中安排工作的116人,办理退休的13人,为169人办理了家属“农转非”手续,恢复党籍的15人,对13名有困难的给予了生活照顾。
  9月19日,昌乐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9月,济宁地区遭受特大水灾,2348名灾区人民来昌乐越冬。县成立安置领导小组,发给越冬衣物3371件,每月每人粮食30斤,食油0.3斤。同时,发动群众捐献104740元,棉衣557件,单衣1558件,秋衣秋裤113件,被褥9床,鞋袜706双,帽子围巾284件。并扶持开展副业生产自救,使灾民生活安定。1958年3月由专人同医护人员护送回原籍,投入春季生产。
  秋旱,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抗旱种麦,奋斗40天,适时完成秋种。
  是年,全县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老鼠、麻雀、蚊子、苍蝇明显减少。
  是年,全县发行公债243211元。
  1958年
  1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3镇23乡。
  2—6月,全县进行整党整团整社工作,对有碍“大跃进”的思想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对“反对社会主义的分子”进行了斗争,对各式各样的“资本主义思想”和“右倾保守思想”进行了批判,鼓励广大社员敢想、敢说、敢干,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广大社员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3月,县委召开宣教工作会议,贯彻中央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精神,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大普及、大改革的任务要求,掀起了一个全党全民办学的运动,大搞勤工俭学,大搞教学改革,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中等学校由2处发展到12处,工农业大学各1处,幼儿园441所,813个班,非文盲占青壮年文盲总数的82.54%,但由于组织工作过粗,搞了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对教学质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影响。
  3月,县广播站建立鄌郚转播站,使南部9乡和第二中学都能听到广播。
  春,中央铁道部、劳动部先后两批共180人下放来县劳动锻炼。1959年底调回。
  5月1日,五图煤矿投产,年产10万吨。
  5月,《昌乐县报》创刊,共出147期,1959年9月10日停刊。
  5月30日,昌乐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6月,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县掀起大规模的兴修水利,深翻改土,举办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发电事业。
  6月,在全县教师中开展整风补课、向党交心运动,部分教师受到错误批判。
  7月,成立昌乐三中(乔官)、昌乐四中(马宋)、昌乐师范学校(借用一中校舍,1959年暑假迁至五里堡子新立校院)。
  8月下旬,县委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党全民掀起“大炼钢铁”高潮。动员106231人的钢铁大军上阵,苦战5昼夜,建炼铁炉4707支,放“小卫星”日产钢75吨,铁11.28吨,抛“大卫星”日产钢152.3吨,铁14.17吨,共炼钢铁1572.63吨。其中砸农民用的锅、鏊等铁制炊具639.65吨,以充其数,实现所谓放“卫星”,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干扰。
  9月1日,县农林局在郭家庄成立昌乐县气候站。
  9月,全县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热潮。全县413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又升级为政社合一的12处人民公社。大搞集体化,军事化,大办公共食堂,户户领饭吃。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生产大队办共产主义小学,生产队办托儿所。集体食宿,打破了农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9月,毛泽东主席号召“全民皆兵”,全县大办民兵师。有基干民兵36254人,编为15个团,63个营,251个连,323个排,3035个班。普通民兵75862人,编为12个师,32个团,108个营,676个连,1998个排,6111个班。总计有民兵112116人。
  9月,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教学改革,提倡勤工俭学,批判“三脱离”(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劳动),强调“四结合”(教育与政治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加强对学生四个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阶级观点、唯物观点)的共产主义教育。
  9月,全县普查文物,查出古遗址5处,征集历史文物百余件,送省14件。
  10月,全县中小学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师生停课走出校门,参加大炼钢铁和农业生产劳动,全县教学质量下降。
  10月,昌潍专区劳动教养所在原昌潍劳改大队昌乐分场的基础上在昌乐县城东组建。
  11月,各公社一哄而起,挂起红专大学、红专学校牌子,实为空架子。
  冬,拓宽昌乐至五图、昌乐至高崖公路。
  是年,中央铁道部赠送昌乐县汽车一辆。1959年添置东方红拖拉机2台。同年,昌潍汽运四队进驻昌乐,有汽车57辆参加营运。
  是年,推广作物高度密植,粮食产量及各项工作成绩虚报浮夸成风。秋种时提出“不下千斤种,打不出万斤粮”的口号,无限度的多下种,结果有的小麦长成毛毛绒,几乎无收。
  1959年
  4月,县委下放干部到基层任职。县级7名,局级8名,区级34名,一般干部203名,共252名。
  8月,建立昌乐五中(五里堡子)、昌乐六中(鄌郚)。
  9月,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开展反对右倾,鼓足干劲,增产节约运动,把一些坚持实事求是的同志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严重右倾”、“右倾”等。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62年根据上级指示甄别平反。
  10月,县五图煤矿派代表出席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小型煤矿工作会议。
  11月3日,高崖水库破土动工兴建。1960年7月20日大坝合龙,后陆续进行续建、加固、岁修工程。总库容1.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788万立方米。1964年大坝开膛粘土心墙。坝前块石护坡。1966年建闸,1972年至1976年建水电站。1976年至1977年加高、培厚大坝,修坝顶防浪墙,开挖第一非常溢洪道。累计工程量265.9万立方米,投工638.6万个,国家投资669.98万元。
  11月,县武装部长许冠文出席华东体育工作会议,会后,国防部副部长、国防体育协会主席李达上将接见了昌乐代表。翌日,《解放军报》、《体育报》刊登了《昌乐县射击流水作业训练法》。
  12月,县内已建立转播放大站两处(鄌郚、乔官),公社广播站12处,全县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线广播网。
  是年,昌乐县档案馆成立。
  1960年
  1月,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3月,昌潍地区民兵射击比赛10个项目中,昌乐代表队获5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一名。
  4月,中苏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李霑吾、作家浩然等10人,下放来县劳动锻炼。12月底调回。
  4月,在孤山西麓建立麻风病人幸福村。
  4月,县成立修志委员会。历时1年,《昌乐县志》(初稿)打印四册。
  4月,为支援吉林省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全县22个村中移民600整户,2832人,于4月13日第一批500整户去吉林省通化市落户。同年6月16日100整户去吉林省长白县落户。同时,为通化市钢铁公司输送400名青年参加工业生产。
  5月28日,中共昌乐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6月,全县开展反美宣传周,进行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支持朝鲜人民和平统一祖国,揭露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远东之行的阴谋。
  8月28日,省拨给昌乐东方红——54拖拉机两台,为县内第一批拖拉机。自此开始逐渐用拖拉机耕地。1990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21台,小型拖拉机3920台,多数用于运输,农忙参与机耕。
  8月,30多万亩农作物发生好蝗、豆虫、青虫、玉米螟、蚜虫、以虸蝗为最严重。县委发动群众灭虫,月底基本扑灭。
  11月,县委传达贯彻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以后,稳定了广大社员的思想情绪,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12月22日,昌乐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是年,昌乐七中(红河)、八中(北岩)、九中(阿陀)、十中(五图)、十一中(朱刘)相继建立。
  严重饥荒。7、8、9月草荒连片,粮食严重减产,人民生活极度困难,普遍出现水肿、饿死人现象,出生率下降,群众大量外流。县委成立生产救灾节约备荒领导小组,组织群众实行生产救灾,节约备荒,大搞营养代用品,发放救济粮。冬,贯彻“休养生息,重建家园”的政策。
  为贯彻中央大办农业的方针,县委调配69名干部到农业部门的领导岗位,1168名干部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其中任大队长、支部书记的144名,生产队长227名,包队干部291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506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