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7:14
鄌郚总编

昌乐工业

  
  第五章   工业
  县内工业,清朝只有传统的个体手工业和小型作坊,主要有采石、烧制砖瓦、纺织、铸造、木工、条编、榨油、制作糕点等。1911年发网业传入境内,逐渐普及全县。1913年始采高镇煤矿,1939年始采五图煤矿。国民党县政府先后开办过织布、毛纺、毛织、枪械修造等小型工厂,都为时不长,先后停办。1949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23家,260人从业,年产值13.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0.92%。建国后工业发展迅速,1952年发展至447家,674人从业,年产值100.6万元,这年党中央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县内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根据总路线精神,按照国家经济建设方针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全县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种形式,把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行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政府认真贯彻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引导手工业者组织起来,1956年底完成改造任务,组织起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5处,1187人从业。1958年“大跃进”,将一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成6处全民所有制工厂,同时新建起2267处厂、组、站,从业者16321人,脱离了县情实际,违背了经济规律,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盲目升级的6处全民所有制工厂又转回集体所有制,难以维持继续生产的厂、组、站下马。1963年,全县保留工业企业31处,其中全民所有制11处,县办集体所有制9处,公社工业11处。60年代中期起,又相继办起一批国营工厂和县办集体工厂。197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05处,总产值8241万元,其中国营31处,产值4784万元,占58.05%,集体74处,产值3457万元,占41.95%。乡镇工业始自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中保留的11处公社工业,1965年发展到14处。1970年中央提倡办地方小型工业,公社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75年发展为42处。县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公社工业管理局(1984年改称乡镇企业管理局)。1978年以来,贯彻调整改革的方针,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公社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工业一齐上,公社工业(1984年改称乡镇工业)长足发展。1985年,有乡镇办114处,7414人从业,村、联户、户办272处,7639人从业,总产值共875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8.08%。
  1985年,全县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182处,村户办272处,生产16大类600多种产品,有13种产品分获国家、部、省优称号,35种产品出口创汇。总产值22990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36.85%。
  第一节   所有制
  一、私营工业
  清代,境内工业全是私营小型手工业。民国期间有所发展,1848年县境解放前夕,有铁、木、白铁、五金、皮革、鞋帽等40余种行业,生产百多种产品,多是农闲干、农忙停。建国后私营手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年手工业合作化高潮前夕,全县共有4701户,8409人从业,其中个体手工业者271户,495人,农民兼营的商品性手工业4220户,5722人,农业社兼营的商品性手工业210处,2192人。1953年始,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春形成高潮,至年底基本结束,私营手工业者实现了合作化,转化为集体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倡国营、乡镇、村、户办工业,“四个轮子一齐转”,鼓励个体户办工业,私营工业才又发展起来。1985年全县有村、联户、户办工业272处,7639人从业,总产值351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28%。
  二、集体工业
  1952年12月,东关成立1处木业生产合作社,入社者36人,是县内第一处集体工业。1953年始对私营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组织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使其逐步过渡为集体工业。年底共办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处,社员71人,1954年底达32处,431人人社,1955年底为28处,1034人入社。1956年春,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手工业合作化形成高潮,城关、尧沟两镇于1月28、29两天全部实现了合作化,2月底,全县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达2107人,基本实现了合作化,完成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步。后经过整顿巩固提高,年底共有手工业生产小组5处,56人,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1处,150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9处,981人,共35处,1187人。1957年贯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手工业合作社进行了整顿巩固提高,根据城乡分工和专副业分工的原则,将一些不适于过分集中的划归农业社经营,将理发、照相等不属于手工业的服务性行业移交给商业系统,年底,实有社组30处,1053人。1958年贯彻“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大呼隆办工业,将一些手工业合作社合并成6个国营工厂(1962年调整中又转回集体所有制),自5月下旬至6月23日共办起各种厂、组、站2267处,从业者16321人,导致了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1962年调整中难以维持生产的厂组站全部下马。1963年底,全县共保留县办集体所有制工业9处,公社办工业11处,后又相继办起一些县办集体和公社办工业。1978年,共有集体工业74处,年产值3457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1.95%。1978年以后,公社工业长足发展,1985年,有县属集体工业15处,乡镇办114处,其他工业9处,集体工业共138处,总产值992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16%。
  三、国营工业
  国民党统治期间,县政府曾开办3处枪械修制所、1处织布厂、一处毛织厂,都为时不长即停办。1939年兴建五图、高镇煤矿,1948年春停采。1858年刮“大跃进”风,一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具机械厂、交通机械厂、机床厂、建筑材料厂、耐火材料厂、被服厂6处国营工厂,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又转回集体。60年代中期起,先后建立起拖车厂、酒厂、青上铜矿、化肥厂等一些国营工厂,1985年底,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44处,年产值955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1.56%。
  第二节   矿业
  县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铜、煤、粘土、石英石、石灰石、蓝宝石、沙金等。历史上断续开采过的有青上铜矿、五图煤矿、高镇煤矿、孤山石矿等。建国后,除陆续开采旧矿以外,又新发现朱刘煤矿,1970年由昌潍地区投资建成地区属企业。
  境内资源最丰富的是石灰石,布点广、蕴量大、露于地面、易于开采。历年开采兴旺。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经济政策放宽,县、乡镇、村、户办四级企业一齐上,石矿开采业更加兴旺。
  蓝宝石是世界四大名贵宝石之一,县境北部的五图、南郝、乔官、北岩、北展、毕都六乡镇有350平方公里的玄武岩分布区,蕴藏着丰富的蓝宝石,不仅河滩、冲沟、山麓有砂矿,并且发现多处原生矿床,总储量达5000万克拉以上,具有颗粒大,易采集、加工价值高等特点,无论数量质量,均列全国之首。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县实际,依据矿产资源法,制订出一个“蓝光计划”,使蓝宝石的开采、加工、销售形成完整的一条龙,成为昌乐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六大支柱之一。目前已办起中外合资企业3处,年加工能力在80万克拉以上。
  境内还有膨润土、重晶石、大理石等矿床。
  一、铜
  铜矿位于鄌郚镇青上村东、马驹岭南麓、豹子山西坡上,称青上铜矿。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鄌郚镇抽调107人进行土法开采。同年8月24日转为地方国营,归属县领导,11月又归昌潍专署领导,企业定名为“昌潍专区青上铜矿”,当时是露天开采。当年采出矿石43724吨,多系氧化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同时建炉冶炼,因缺乏技术,经反复试验,两个月炼出铜金属295斤。
  1959年,经省地质局勘探,北京有色金属设计院设计,地区冶金煤炭局管理,开始矿区基本建设,建提升斜井83.5米,通风斜井9.35米。1960年为进一步加强机械化生产。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土洋结合”建成了日处理500吨矿石的选矿场。至1962年第一季度,共生产铜精矿300吨。1962年7月2日,山东省冶金公司通知,该矿作为停产保点单位。
  1966年7月,省冶金厅决定该矿再次上马,生产规模定为日采矿石200吨,隶属关系归专区。初定为井下开采,省矿山设计院与地区主管部门专门到该矿审查方案,认为地质条件适合露天开采,令于1968年11月由井下转为露天开采。结果投资30万元,费时一年多,只挖了两个大坑,堆起两个土堆。事实证明露天开采弊多利少。省生产指挥部又指示,该矿于1970年1月再由露天转为地下开采。几经曲折,国家共投资620.88万元,于1971年将该矿建设成为年产铜金属量620吨的国营小型铜矿。
  开采过程中,省有关部门在该矿区周围做了大量的地质普查和物探工作,但终没再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床。1981年9月,全矿开采完结,经省、地、县有关单位验收后,同意闭坑。共开采11年,实际产矿石85万吨,品位平均0.6%,产纯铜金属量为4676吨。
  二、煤炭
  境内有五图、高镇、朱刘3处煤矿。
  五图煤矿   位于五图镇五图村东北1华里处。矿区东西6公里,南北1.2公里。
  1939年,民国县政府开始在五图煤田建井,1941年正式采煤,共建生产井6个,日产原煤100吨左右。经营7年,1948年春停产。
  解放后,县民主政府接管该矿,交给当地周围村庄集体经营,定名为“五图煤矿同利公司”。共开采4年,因方法土、条件差,1952年接上级指示停产。1957年,重建年产10万吨的中型煤矿。1958年5月1日投产,属县办国营企业,定名为“昌乐县五图煤矿”。1959年转为专区企业,改名为“昌潍专区五图煤矿”。上马时,正值“大跃进”,盛行大呼隆风气,全矿区共开掘120眼井。后经调整,只保留了“一号”、“二号”两口井生产。因一直是亏损企业,加上原煤失去销路,造成严重自燃,在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中于1964年下马。这次共开采7年,产原煤100万吨。
  1969年,该矿重新上马。财政拨款12万元,8月投产,初定年产量1万吨。投产后逐渐向机械化发展,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年1万吨提高到1985年的8.18万吨,职工由原来的66人增加到453人,已逐步发展成为一座正规化生产的国营小型煤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村、联户、个体办的小煤井迅速发展。1985年底,全矿区共有乡镇、村、联户、户办煤井29对,从业人员1634名,年产原煤35万吨。
  高镇煤矿   位于北鄌郚乡高镇村南1华里处。
  1913年,寿光人李榆林来该矿区采煤。1916年私商严福臣开采2年。1918年平柳院郝果路开采6年后停采。1939年,民国县政府又经营开采,建立7个立井,深25~50米不等,日产原煤30吨。1948年春停采。
  1958年,在“全民办矿”的口号下,该矿重新上马,开掘24对小井,只有2个井产煤,因沿用土法,产量很低,于1963年下马。
  1977年1月,县政府报请地区和省煤炭局批准,该矿再次上马。经省煤炭局核实,批准建年产3万吨的小煤矿,总投资130万元。1977年5月1日破土动工,1979年8月建成投产。经过2年的实际生产判定:该矿储量甚少,地质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亏损大,无开采价值,于1981年5月下马。2年间共产原煤1200吨,次煤8000吨,吨煤成本60元,共亏损8万元。
  朱刘煤矿   位于胶济铁路朱刘店火车站西北2公里处,钱家庄附近。1970年9月开始建井,1976年9月投产,系地区直属企业。原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现实际为19万吨,职工1550人,为现代化生产的国营中型煤矿。
  三、石英石
  矿床位于漳河乡马鞍山以东,具有质地纯、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特点,矿体裸露地表,易于开采。总储量约300万吨,已开采2000吨。
  四、粘土
  主要分布在五图、鄌郚、崔家庄3乡镇境内。五图镇北部的邵家庄附近粘土厚度在30米左右,总储量在300万吨以上,目前已开采9.6万吨。唯质量较差,少量为3级,多数为次质。主要用作生产砖瓦的配合料。鄌郚镇杏山子、寺山附近的粘土矿品质基本与五图粘土相似,总储量约200万吨。
  第三节   化学工业
  主要有氮肥、磷肥、炸药、塑料4类。
  一、氮肥
  1971年4月,在朱刘店动工兴建国营昌乐县化肥厂,设计规模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计划投资200万元,实际用资270万元,于1972年10月竣工投产,1973年生产合成氨3286.5吨,超过设计能力。1974年上半年,投资88.3万元改造扩建,于1975年上半年完成投产,生产能力增为5000吨。
  1976年动工扩建,新建南合成车间,增安大型设备20余台,完成基建项目10个。1977年投产后,全年生产合成氨1.05万吨,产值259万元,比1975年的5022吨、68万元分别增长1.1倍和2.8倍。1984年创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生产合成氨1.44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44.7万元。
  “六五”期间,先后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生产能力由1万吨/年扩大到1.2万吨/年。
  为解决氨水的运输和储存问题,改变产品单一状况,从1978年8月开始,投资116.4万元,新上一套碳酸氢铵生产装置,1980年投产。1982年又投资15万元,进行碳铵烘干改造,研制安装了一套烘干装置,使碳铵含氮量由17.05%提高到17.5%,水分由3.5%下降到0.5%。
  1983年4月,该厂又研制成功了食品级碳铵,经鉴定符合国家标准。1984年投资150万元,新建一套食品级碳铵生产装置,当年9月竣工投产,年产能力为1万吨。食品级碳铵的生产为全国小氮肥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1983年,“乐”字牌农用碳酸氢氨被评为化工部、省双优产品。1985年底,该厂共有职工704人,主要设备627台,固定资产1251万元,年产碳酸氢氨45230吨,产值762.92万元,利税积累88.7万元。
  二、磷肥
  1974年8月建成国营昌乐县磷肥厂,1975年产普钙1352吨。1983年新建搅拌楼,彻底改变了手工操作状况,年生产普钙量增为1.14万吨、比配套前提高了7.4倍。
  1977年2月自筹资金10.15万元,新建年产1000吨的泡花碱车间,当年5月正式投产,至1982年共生产1864吨。
  1983年8月,新上复合肥车间,当年生产复合肥500吨,198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7.46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是建厂以来生产最好年份。
  1984年,磷肥、泡花碱因滞销而停产。1985年2月,开始加工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浆及其涂料设备,3月底竣工投产,由于涂料价格偏高,使用面较窄,销路不好,刚刚投产半年就被迫于10月停产。11月又筹资金生产火山灰水泥。
  三、炸药
  1976年建鄌郚炸药厂,生产一、二、三型黑炸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采石业,生产能力为2000吨/年。1977年增产液体兰矾和防雹炸弹。1982年省军工局定该厂为民用爆破器材定点生产厂,产品纳入省计划。现该厂有职工73人,年总产值59.4万元。
  四、塑料
  1980年红河镇建塑料厂一座,上设备8台和地膜机组1套,年产碳氨包装袋150万条,薄膜5万斤,一时塑料管25吨,容量2.5公升的塑料桶1.5万个。
  1983年1月,昌乐布鞋厂投资42万元,上塑料专用设备9台,生产编织袋、塑料捆扎绳,根据主要产品的性质,1983年10月,该厂改名为“潍坊塑料六厂”,国营。1985年产捆扎绳351吨,产值191万元。
  第四节   机械工业
  一、枪械修造
  1941年,民国县政府在马宋镇仓上、五图镇辛旺村、昌乐镇南关村、朱刘镇李家庄各设立枪械制修所1处,初主要修理枪械,后制造枪械、手榴弹、枪刺等。
  仓上枪械制修所工人100名,四尺皮带车床1台,月产“捷克式”机枪10支,后产过“大把子”手枪。
  辛旺枪械制修所工人40名,四尺皮带车床4台,月产仿“大盖式”步枪8支。
  南关枪械制修所工人50名,一丈二尺车床1部,月造步枪8支,仿“捷克式”机枪1挺。
  1948年解放时,上述各所溃散。李家庄枪械制修所办成即散。
  二、农机制造
  拖车   1970年,县拖拉机管理站改建成国营昌乐县拖车制造厂,生产一吨、二吨拖车,一吨翻斗、二吨翻斗拖车。生产最好年份为1978年。职工575人,产拖车5700台,各种型号钢圈3300个,产值1034.2万元,实现利润102.4万元,设备由原来的11台增至150台。1980年,因产品大量积压,基本停止生产。1983年经过调整,部分车间转产,分为纺织、针织、拖车3厂。
  农机   昌乐县农修厂系1953年由个体手工业翻砂组逐步发展起来的。现有职工243人,固定资产213.7万元,年产值303万元,厂区分东西两厂,东厂在五里堡子,西厂在站前街东段路南。1975年开始生产“泰山—50”拖拉机前桥,当年产量430台套,产值23万元。1979年,年产量提高到3980台套,产值增至213万元。1975—1979年共产前桥13298台套。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该厂年产量压缩为167台套,同时新上产品“法兰盘”,行销国内数省及日本、东南亚各地。1981~1982年,由于前桥停产,该厂亏损严重,为维持生产,除搞农机维修外,还上过钢制家具和制鞋项目。1953~1985年,产品不断变换,发展为农机修造以后,曾生产过“闽农100—18”水泵、台钻、B665刨床、M7130平面磨床、锯床、地瓜切片机等。
  1959年,各公社先后成立了农具制修厂。1962年,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公社工业多数下马。1963~1965年又相继上马。各公社设铁木业修配生产合作社,县成立手工业联社。1967年,县联社将各公社铁木业修配生产合作社移交给各公社管理,改称农机修造厂,除开展维修业务外,还根据各自的技术、设备等条件,加工、修制一些机械、电器、农机具,开始只能生产耘锄、氨水耧、地瓜切片机、马拉播种机等简单机械,后随技术的提高和资金、设备的增加,逐渐发展为制造一些比较精密和大型机械产品。如机播耧、收割机、脱粒机、卷扬机、空气锤、电度表、摩托车零件、自行车零件等。比较优秀的产品有崔家庄农修厂产除尘器、通风机,红河农修厂产665牛头刨床,南郝农修厂产打包机,朱刘农修厂产冲床、钻井机、石料粉碎机等。
  三、矿山机械制造
  昌乐县矿山机械厂   集体企业,位于城东五里堡子,原为1956年成立之红炉社,开始只生产小农家具,后生产小型农机具。1974年改名为“昌乐县矿山机械厂”。当年12月,昌潍地区重工业局为解决本地区煤炭生产的机械运输问题,在该厂定点生产刮板输送机。1975年2月造出第一台样机,当年批量生产。1984年完成山东省经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SGD—320/15型刮板输送机。同年12月通过省煤炭工业总公司鉴定,并派生SGD—320/18.5型刮板输送机,1985年投产,年产3种型号刮板输送机121台,总产值402.46万元。
  四、交通机械修造
  交通机械厂   1967年建成,先后上过机动三轮车制造、设备加工、汽车配件生产等项目。1981年底始专搞车辆维修。现有维修、加工两个车间,职工157人。
  昌乐车圈厂   乡办企业,址在阿陀乡阿陀街。1958年建成,名为阿陀农修厂。主要生产项目是木工、红炉、车辆维修。1975年开始生产手推车、地排车车圈。1978年改名为昌乐县车圈厂,开始生产250摩托车钢圈,并逐渐演变成主要产品。1980年后又增添750、125两个型号。现有职工180人,年产值300万元,年利税40万元。
  五、五金生产
  昌乐县五金厂   位于城东五里堡子。1954年建,名为昌乐县白铁合作社。1955年与昌乐县五金生产合作社合并,改名为昌乐县五金社。1972年改为昌乐县五金厂,集体所有制企业,以生产白铁产品为主。1974年开始生产圆钉,1978年产品出口。1984年被列为出口免检产品,行销美、日等20多个国家,年出口4850吨。1985年底,职工541人,主要设备210台,固定资产381.7万元,产品除圆钉外还有木螺钉、拉手、风钩、烟筒等。年总产值820万元,实现利税155万元。
  第五节   电子工业
  县电子工业只有一家,即无线电工具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东五里堡子。1969年建,初定名为昌乐县电机修造厂,1973年改名为昌乐无线电工具厂。主要产品是电动机和叉指型散热器。
  电动机有T02系列四级、二级,功率2.8千瓦、7.5千瓦两种。1985年产2000台。
  散热器是1976年接到国务院四机部设计的新产品叉指型散热器的生产任务后,开始制造的,当时拿出34种样品,1977年四机部标准化研究所召开全国“叉指型散热器标准审定会”。从该厂34种样品中优选出三个系列11种散热器定为部标准和13种外标准产品,同时定该厂为专业化生产厂。1977年,该厂生产叉指型散热器14万件,并根据用户意见,研制生产了SRZ102A—SRZ104A等19种型号的新产品。通过革新技术,更新改造设备,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年产30万件逐步发展到300万件。1985年,全厂有职工186人。产值280万元,利税积累26.5万元。
  第六节   建材工业
  昌乐县建材资源丰富,建材生产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已开始采石,汉代就已烧制砖、瓦、石灰。现在,建材工业从业者日众,工具日新,产品产量剧增。境内石灰石储量达720亿立方米。以孤山山脉蕴藏最富,石质最佳。其山顶庙门曾有对联日:“常开常打常有利、越卖越多越发财,”横批“青石万丈深”。
  1985年,全县7个乡镇在孤山周围建立了采石场、石料粉碎厂、石灰窑。五图、鄌郚、崔家庄等乡镇也都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办起了建材工业。全县共有水泥厂6座,年产水泥10.66万吨。石料厂73座,粉碎机97部,年产料石150万立方米,各种型号石子60万立方米。石灰窑97座,年产石灰301万吨,砖瓦窑141座,年产红砖3亿多块,红瓦600万页。年总产值521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2.68%。
  一、采石业
  石料资源主要分布在昌乐、朱刘、五图3镇境内的孤山,鄌郚镇境内的雪山、杏山,以及崔家庄乡境内的大山、蟠龙山一带,总储量约720亿立方米,其中以孤山的储量最大,仅地表就有50亿立方米。由于该山座落在昌乐城东,北靠胶济铁路、王潍、昌(朱)潍公路,交通方便,易于运输,所以,历来开采规模大、产量高、品种多,计有片石、料石、石子、石灰料石、水泥料石等。1985年,开采量约为0.5亿立方米,占地表储量的1%。如按年采100万立方米计算,仅地表部分即可供开采5000年。县内石料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质量亦优。鄌郚镇和崔家庄乡境内的石质优良者占总储量的一半。孤山东坡的石质含Cao量为50~54%,mg含量小于1%,超过一级水泥原料标准,为县水泥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是潍坊市第一、二水泥厂的重要原料基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采石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孤山周围的村庄,“靠山吃山”,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建材工业。1985年,全县从事采石业者共3684人,年产料石150万立方米;有粉碎机97部,年产石子60万立方米。主要企业有:
  昌乐石灰石矿   国营企业,位于十里堡村北,紧靠昌(朱)潍公路。1969年建矿,名为昌乐县石料厂。1978年改为昌乐县石灰石矿。1977~1981年,国家投资412万元扩建,现有2条破碎流程生产线,设有22个货位的滑坡仓一座,铁路辅线520米,石料可直接装火车外运,职工360名。1985年产石子8万立方米,片石2.4万立方米,石灰1.1万吨,产值115.1万元。
  青岛铁路分局孤山采石场   1958年建成,从业人员77名,年产料石、石子2.5万立方米,设有铁路专线,连接胶济铁路。
  潍坊市公路段石料厂   1968年建,从业人员40名,年产石子2万立方米。
  潍坊市潍北农场劳改队孤山采石场   1953年建,年产片石1.83万立方米,石子1万立方米,石灰1万吨。
  二、砖瓦
  境内砖瓦生产历史悠久,至建国时,全县从事烧砖业者60余户,烧瓦者5户,从业人员500余名,各乡镇都有,皆属季节性生产,农闲兴旺,农忙停止。建国后,随着城乡各类工程建设的需要,砖瓦生产迅速发展,先进的机械化生产逐渐代替了落后的手工操作,砖瓦窑数逐渐增加。1985年,全县有县办砖厂、瓦厂各1处,乡镇办砖厂22处,村、户办砖厂116处。全县共有砖瓦窑141座,年产红砖3亿多块,红瓦600万页。
  昌乐县建筑材料厂   1958年建立,主要生产石灰、石料和砖瓦,当年生产红砖24.77万块、瓦1.6万页。1960年开始生产机制砖瓦,当年产砖55.7万块,瓦55.8万页。1970年改产水泥。1972年改为昌乐县水泥厂。
  昌乐县砖厂   1976年,址在朱刘店的潍坊地区砖厂移交给昌乐县,组建起昌乐县砖厂,国营企业,继续生产红砖。1985年,有职工160名,固定资产72万元,年总产值51.7万元,利税积累5.3万元。
  昌乐县瓦厂   1971年建,国营企业。1972年产砖400万块、瓦50万页,产值6.6万元。1980年新购进120型直空挤出瓦机1台,又将原来的18门轮窑改为32门,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1985年,有职工102名,固定资产71万元,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年总产值83.4万元,利税积累24.4万元。
  乡镇砖厂中最大的是崔家庄乡砖厂,1970年建成,后经两次扩建,总投资60万元,年产红砖10万块、红瓦2万页,产品质量达到省颁标准。
  三、石灰
  境内石灰生产和应用历史悠久,由于资源丰富,应用面广,石灰生产比较普遍,现规模最大的是县石灰石矿,建有两座循环窑,有40多名职工从事生产,年产石灰1.5万吨。1985年,全县共有各类石灰窑95座,年产石灰30万吨,总产值达1204万元。
  四、水泥
  建国前后,县内应用水泥很少,本县无产。1958年始产。1985年,全县共有水泥厂6座,从业人员1203人,其中县属879人,乡镇、村324人。主要设备65台(套),其中县属45台(套),乡镇、村20台(套)。装机容量8193千瓦,其中县属6693千瓦,乡镇、村属1500千瓦,年产水泥10.66万吨。产值696万元。其中县属529万元,乡镇、村办167万元。
  昌乐县水泥厂   1958年,昌乐县建筑材料厂开始在朱刘店试产水泥,当年生产213.47吨。后停产下马,改产砖瓦。1970年,恢复水泥生产。1972年,定名为昌乐县水泥厂,国营企业。同时,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完善管理,建化验室。1974年,规模又有所扩大,新建2×8m普通立窑,淘汰1.5×6m小立窑;并自己征山采石,改变了原来买料生产的局面,使原料供应有了保障。从此,生产能力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高。1984年以来,连续两年“出厂合格率”、“富余标号”两项指标保持双百。1985年,全厂职工450名,主要设备5套,固定资产329万元,年产水泥6.5万吨,总产值307万元。同时又投资1300万元,扩建两条8.8万吨生产线,竣工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25万吨。
  昌乐县第二水泥厂   乡办企业,1984年建成,职工96人,固定资产64.2万元,年产325号水泥0.7万吨。
  五图水泥厂   镇办企业,1983年建成,职工106人,固定资产71万元,年产325号水泥1万吨。
  朱刘东水泥厂   村办企业,1983年建成,职工85人,固定资产25万元,年产325号水泥0.6万吨。
  青上铜矿水泥厂   由原青上铜矿转产而成,国营企业,1984年投产,年产325号水泥1.9万吨。
  朱刘钱家庄水泥厂   村办企业,1978年建成,从业人员33名。固定资产8万元,年产水泥0.12万吨。
  另有县磷肥厂,1985年11月筹产火山灰水泥。
  散装水泥   为降低成本,减轻体力劳动,保持环境卫生,提高经济效益,国家经委于1985年发文指示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县府于1985年6月成立散装水泥管理站,分别在县水泥厂、青上铜矿水泥厂安装了散装水泥设施。县水泥厂购置了3吨解放牌散装水泥车,要求较大施工单位都设立可移式储存罐,40公里以内规模较大的预制件厂和施工单位原则上都供应散装水泥。并按照潍坊市经委、计委、环保局、财政局、建材公司联合发文之规定,检查各有关单位供应,购用散装水泥的情况,落实对供需双方的奖惩。
  五、水泥制品
  随着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县内近几年水泥制品生产发展很快,品种也逐渐增多。主要有:电线杆、楼板、檩条、水管、井壁管、花格、檐板等。最早的厂家是县建筑公司水泥预制件厂,1967年建立,生产30~60厘米的井壁管。1972年始产楼板,1983年产量最高,达2500立方米。再是昌乐县线路器材厂,1980年9月成立,原为供电局的一个车间,主要生产水泥线杆、楼板、檩条。主要设备12台,固定资产83万元。1985年产7~15米水泥电线杆3514根,檩条12659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乡镇相继办起一些水泥制品和预制件厂。1985年底,有乡镇办16处,村办26处,年总产值740万元。
  六、涂料
  1984年5月,昌乐镇涂料厂在县城东郊筹建,当年9月投产。投资26万元,现有固定资产20万元。产106、803两种型号内墙涂料、T—6外墙涂料、墙面专用泥子、107建筑胶水。从业人员47名,设计能力1500吨/年,以销定产,实际年产600吨,产值17.8万元。
  七、玻璃
  阿陀玻璃厂乡办企业,位于阿陀乡阿陀村北,1977年建厂,1978年投产,现有从业人员104名,固定资产15.1万元。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的玻璃管、玻璃棒、温度计、平板玻璃、酒瓶等。平板玻璃销路不畅,两年后停产。1985年总产值45.8万元。
  昌乐县平板玻璃厂   镇办企业,位于昌乐镇东风村东。1985年3月筹建,10月投产,总投资72万元,从业人员217名。其中残疾人42名。固定资产72万元,专产平板玻璃,年产72万平方米,产值150万元。
  八、防水油膏
  万庄防水油膏厂   位于朱刘镇万庄村东,市焦化厂北,由万庄村和潍坊市朱刘店焦化厂合办。1984年4月筹建,次年1月投产,利用煤焦油作原料生产防水油膏。该厂产品耐火、耐老化,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不仅用于屋面防水,还可用于修补油毡、沥青屋面和各种建筑物的漏水处。产品经省化工研究所鉴定,为可代替2毡3油的新型防水材料。该厂现拥有固定资产17万元,1985年生产460吨,产值40万元。
  第七节   纺织业
  县内纺织业,原先是土纺土织,即由农妇用纺车纺棉成线,然后再由机匠手工织成粗布(俗称土布),主要供家用或亲友调剂,少量作市场交易。
  1929年,民国县政府建设科在县城卧佛寺兴办织布厂1处,名曰:“昌乐县织布厂”,设厂长2人,技师2人,共有职工14人。有织布机7台,毛巾机、织袜机各1台。每台布机日产白布100尺。1933年,因军阀混战,生意萧条而停产。
  建国前,县年产绵羊毛10万余斤。1942年,民国县政府建设科在鄌郚镇刘家沟举办毛织技术人员培训班,推广毛织技术。考试招收妇女50人,学一个月结业后,选拔38人,分赴鄌郚附近各村,建立毛织讲习所38处,招收85人,一个月期满后定为社员,贷款68400元(法币),组成毛织生产合作社38处,发展毛织事业。1943年在解召等村设立毛织讲习所12处,招收345人,训毕贷款77520元(法币)让其分头组织毛织合作社。同年9月,县城开毛织厂1处,配职员5人,技工12人,弹花机1台,织毯机3台。毛织厂和各毛织社都维持时间不长即停办,所产毛衣、毛背心、毛毯等总计3万余件,按原本价售给县保安团。
  建国后,土纺土织逐渐减少,70年代基本绝迹。先后建立棉花加工厂、纺织厂、针织厂、变形纱厂各一处。
  一、纺织
  1983年1月,原拖车厂一部分车间和职工分出,建成国营昌乐县纺织厂。全厂设纺纱、织布、动力三个车间。现有职工497人,固定资产321.4万元。1985年生产棉纱308吨(其中——10支棉纱130吨。21支棉纱178吨)、棉布87.73万米(其中混纺布82.92万米,中长布4.81万米),总产值380万元,利税积累30.1万元。
  二、针织
  1983年1月由原拖车厂分出部分车间和职工,组成国营昌乐县针织厂,有主要设备91台,年生产能力为成衣120万件。1983年,主要生产纯棉衫裤和腈纶衫裤两大类,共产66.71万件,完成产值165.34万元,利润2.98万元。1984年始产弹力衫,系山东省首创,畅销,年产值180.24万元。1985年,该厂共有职工273人,主要生产设备118台,固定资产235.8万元。年产成衣125.92万件。产值230.21万元,利税积累19.4万元。
  三、变形纱
  1985年3月,矿山机械厂以承包方式派员到天津纤维研究所学习空气变形纱制造技术,6月学归,投资50万元,购机建房,建成昌乐县变形纱厂,当年投产,职工30人,年产值71万元。
  四、工艺品
  1966年工业局拨款1.89万元,建成集体企业昌乐县工艺品厂,当年5月投产。后逐步建成9个车间,原料由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按计划分配进货。产品主要有勾针制品、革制品、棉麻布绣花、麻帽、青州府大套等,以出口为主。1985年有职工116人,固定资产72.3万元,年总产值330万元,利税积累25.8万元。
  五、地毯
  潍坊地毯厂刘家营分厂   马宋镇刘家营村村办企业,1972年9月建成投产,有固定资产12万元,职工80人,为潍坊地毯厂加工男工地毯,年产量1.2万呎,产值42万元,利税8.5万元。1983年曾为首都机场织造30.5×40.5呎“510”图案地毯一张。
  昌乐地毯厂   朱汉乡乡办企业,1985年建成投产,固定资产200万元,职工548人,生产纯毛全片胶背地毯,设计生产能力5万平方米,产品出口美、英、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800万元,利税60万元。
  六、棉花加工
  县供销社1951年建轧花厂。1952年9月改称棉花加工厂,专事棉花的收购和加工。现有大型设备54台,固定资产221.7万元,年产值2215.2万元,利润65.1万元。
  第八节   服装·皮革业
  一、服装
  建国前,劳动人民穿衣,绝大多数是家庭妇女手工缝制。用机器加工服装,城内仅有8户。建国后,机制服装逐渐普及,专事缝纫户越来越多,全是个体生产,为顾主来料加工,拆旧翻新,少量缝制成衣到市场销售。
  1952年,个体户康树芬等8户共23人,自愿带机器、股金组成了缝纫组,隶属县供销社生产科管理。1956年,又与另15个缝纫组组成了昌乐缝纫社,隶属县手工业管理科领导。1978年演变为昌乐服装厂,县办集体企业。1964年前,主要生产项目是来料加工,按照顾主的要求量体裁衣,附带单件制作销售。1964年开始给县百货公司加工成衣。1974年开始批量生产,由潍坊地区批发站经销。1979年实行自产自销,产品开始出口,除本厂自行设计的围沿等几种产品外,一般都是客户来样加工,产品合格率达100%,做到了一级包装无差错。1985年底,全厂职工330人,年生产服装42万件,70%出口,产值达410万元,利税积累56.7万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缝纫机和锁边机在农村迅猛增加,部分村庄已经普及,自制衣服也用缝纫机。与此相应的户办、联户办、村办、乡镇办缝纫厂(组)也有所增加。1985年底,全县共有乡镇、村办缝纫厂11处,从业人员395人,年总产值178万元。
  二、布鞋
  建国前,境内只有地处交通要道的集镇上,有少数人经营鞋业,无机械设备,以小型维修为主。1948年,县城仅有个体鞋业者4户,经营收底配帮、代户加工和零星维修。
  1954年8月,尧沟镇6人集资组成鞋业生产小组,主要经营收底配帮和零活维修。1956年2月,生产小组过渡到鞋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2月,县城东门里8户16人自愿集资960元组成城里鞋业生产合作社,经营配帮做鞋业务。1957年3月,尧沟鞋业社与城里鞋业社合并为昌乐鞋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1月,并入昌乐县被服加工厂,为一个车间。1961年秋又分出,称鞋业生产合作社。1971年2月,又改称昌乐制鞋厂。
  1981年农修厂部分车间和职工分出,建成昌乐县布鞋厂,年产布鞋15万双,因销路不畅,次年停产。
  三、皮鞋
  1981年3月,昌乐制鞋厂改为昌乐县皮鞋厂,县办集体企业。同年8月,将布鞋业务划归布鞋厂,专产皮鞋,有皮鞋生产流水线1条,职工197人,固定资产115.3万元,年产值120万元,利税积累8.2万元。
  四、皮件
  1935年,县城有两家制革铺,黑、白皮各一。原料系牛、羊、猪皮,全用手工土法,刮皮去毛,制成车马挽具,供应农村,后发展为制带色革,作制鞋原料,1948年发展到7户。
  建国后,皮革业各个体户相继开业。1955年,城关、尧沟10户个体制革户自愿组织起来,建成皮革合作社。1979年6月演变为昌乐皮件厂,县办集体企业。1979年开始生产外贸出口产品,并建年产2.2万瓶的氧气车间。1985年,有职工165人,设出口包、人造革手套、织造、成衣、氧气(对外称氧气厂)5个车间。主要设备190台,固定资产116万元,产品100多种,年总产值275万元,利税积累达26.4万元。
  第九节   酿造业·食品
  一、酒
  境内酿酒,早期是锡锅土法,规模很小,原料全靠当地高粱,产品多在附近销售。清朝,阿陀乡张家庄人张尔康,从外地学来烧酒技术,办起了酒坊,烧出的酒68度,入口柔绵,香味浓郁,被人们誉为“迎风倒”。从此世代相传。1913年,迁到了阿陀街,带起了4家,共5家酒坊,所产烧酒,仍保持“迎风倒”的质量和声誉。解放时,张家庄80多户,400多口人,其中80%的劳力从事酒业,主要经营方式为到外地当“作头”,传授烧酒技术。
  建国后,私人酒厂停办。1958年阿陀公社曾建立酒厂,1960年因原料不足而下马。1958年由商业局投资5万元建酒精厂,属地方国营企业。1963年10月,演变为昌乐县酒厂。酿酒工艺,1958年用旧工艺生产,1959年始不断革新,设备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全厂职工253人,固定资产397万元,年产4941吨,完成产值750.9万元,利税积累227万元。主要产品有:昌乐白干、古营春、古营特酿等。
  昌乐白干   1982年被评为潍坊地区一类酒。
  高粱香   1981年被山东省一轻厅评为优良产品。
  寿阳液   1982年,在潍坊地区“四新”产品评比中,荣获新品种、新花色三等奖。
  迎宾酒   1981年获潍坊地区“四新”产品三等奖。
  汽酒   1982年新产,曾获潍坊地区轻工系统设计表扬奖。
  1975年9月,酒厂为治理“三废”,减少环境污染,投资10万元,购设备7台,利用酒精下脚料制纯碱,到1976年4月,共产纯碱40吨。由于质次价高、销售困难而停产。
  1980年,鄌郚副食品加工厂始产苹果汽酒和香蕉汽水,经批准,启用“九曲河”商标,年产苹果汽酒200万瓶,香蕉汽水15万瓶。
  1981年,红河副食品加工厂曾试产过“格瓦斯”汽酒,年产8万瓶,曾畅销一时,后因啤酒市场饱和而滞销,被迫停产。
  二、糖果
  1958年7月建立昌乐县糖厂,以甜菜为原料,生产糖稀,1959年12月停产,资产并入县酒厂。1960年从商业局调拨原料加工糖果,年底改为加工红白面糖及糖果,1962年大量生产,1963年因原料靠外进,成本高,质量低而停产。
  三、食品
  昌乐县副食品加工厂   1956年1月对私营工商业改造中,由9家个体户组合成副食品加工组,制作糕点和调味品。1956年6月,加工组扩建为副食品加工厂。当年9月投产,生产糖果、糕点、酱油、醋、咸菜等。1972年10月,演变为国营昌乐县副食品加工厂。1985年,职工130人,固定资产69万元,年产糕点837吨,酱油775吨,食醋161吨,冰糕135万支,总产值141万元。
  各乡镇、村相继办起各类食品厂16处。规模较大的有:
  鄌郚副食品加工厂   乡办企业,1968年建成投产,当年纳入国家计划,产品有各类糕点、调料和酱菜等。年产糕点860吨、酱油400吨、食醋250吨、五香菜6吨。产品畅销不衰。
  昌乐县第一罐头厂   厂址在马宋镇马宋街,镇办企业,1984年7月建成投产。1985年有职工180人,固定资产35万元,罐头生产流水线2条,果脯生产流水线2条,产品有糖水山楂、苹果、阳梨等水果罐头,红烧鸡、狗肉等肉禽罐头和山楂饼、什锦果脯等20多个品种,年产值120万元,实现利税19.2万元。所产糖水山楂罐头1985年被评为全省第三名。
  昌乐县水果罐头厂   厂址在崔家庄,乡办企业,1984年10月建成投产。有罐头生产流水线1条,主要生产山楂罐头,1985年又添肉食罐头生产流水线,增加了糖水桃子、糖水梨、糖水苹果、红烧鸡等罐头产品。1985年有职工80人,固定资产20万元,年产值50万元。
  昌乐县首阳罐头厂   厂址在朱刘镇侯家庄,1985年建成投产,有职工100人,固定资金50万元,生产水果、肉类、水产罐头三大类十多个品种,产值250万元,创利税30多万元。
  四、乳品
  昌乐县乳品厂   位于县家畜繁殖场院内,1983年建成投产,总建筑面积2901平方米,设备投资52万元,设计生产能力日处理鲜奶20吨,产品以奶粉为主,另产奶糖、炼乳、奶酪等。现有职工48名。1985年产奶粉6.28万斤,价值15.7万元。
  第十节   造纸·印刷业
  一、造纸
  建国前,马宋、店子、朱刘一带有手工业造纸,规模较大的是朱刘钱家庄纸厂,产品有草纸、糊篓纸、毛头纸等。
  1977年2月,县始建地方国营昌乐造纸厂,1979年1月竣工投产。厂址在马宋镇河西村南,距县城25公里。1985年职工268人,固定资产335万元,年产值336.8万元,利税积累63万元,主要产品有:
  箱板纸   1979年始产,当年在全省板纸协作质量评比中被评为一类产品,并被列为省厅优良产品。
  高强度瓦楞原纸   1981年10月试产,次年1月投产,经轻工部造纸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分析检验,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了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质量标准。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高强度瓦楞纸产品标准的情况下,为国家填补了一项空白。1982年荣获潍坊地区轻工局新产品设计创新二等奖和山东省一轻系统新产品二等奖。1983年荣获国家经委优质新产品称号。
  1976年马宋公社于马宋街建成昌乐县第二造纸厂,日产黑白包装纸20吨,1980—1985年,各项指标年增长30%。1985年,职工达165名,产彩有光、白有光及各种包装纸,产值183万元,利税28万元。
  二、印刷
  1927年,刘文升在县城开办石印局1处,配有石印机1台和少量的附用工具,主要是印刷信封、名片。
  1931年,赵慎修从济南慈济印刷所学习回来,又开办1处印刷局,主要设备为1台石印机、1台3号元盘机及附用工具。产品以印刷信封、信笺为主。以上2家均系半工半农性质,从业人员共4名。由于生产效率低,加之时断时续,工人收入不能维持生活。1935年,赵慎修一家被迫停业。
  1955年12月,刘文升同原已停业的赵慎修自愿组成了印刷合作小组,1956年由合作小组转为印刷合作社,为县办集体企业。1958年,印刷合作社改为县办集体企业昌乐县印刷厂。之后,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已有机械化、半机械化设备47台,固定资产69.8万元,职工150名。全厂分排版、彩印、机印、装订、胶印5个车间,年产值220.5万元,利税积累23.6万元。
  1980年,鄌郚公社在原乐器厂基础上办起了印刷厂,自制蜡机1台,增置铸字设备,主要承印帐簿、表册、稿纸、单据、学习本等,年产值30万元。
  1981年红河公社新办印刷厂1处,设有四开机、铸字机、装订机各1台,主要承印表册、帐簿、各种学习本、单据,年产值12.5万元。
  第十一节   木器·加工业
  一、木器
  建国前木器生产全为个体经营,或上门加工,或接受定货,或自产自销。1952年12月,县城东关组织起木业生产合作社,1972年演变为昌乐县木器厂,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以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劳作,产品不断增加,除带锯加工、日用家具外,1973~1976年曾生产出口国际象棋盒。1979年生产医药糊精。1980年为山东医药定点生产单位,后根据社会需要,又增产黄糊精,供应工业使用。1980年,纸箱盒投产,主要供应本县,少部分外销。由于产量不稳,销路不畅,于1985年停产。同年,根据市场需要,利用原有设备,又新上淀粉生产,年产1000吨。全厂主要设备12台,固定资产55万元,职工98人,年产家具1万余件,总产值175万元,利税积累8.8万元。
  1985年,全县乡镇、村办木器厂共13处,从业人员138名。年总产值118万元,其中最好的是包庄乡秦邢木器厂。该厂1977年建,从业人员75名,固定资产5万余元,年总产值35万元。由于经营管理好,产品款式新,质量好,畅销县内外。
  另有众多个体木工,散布于全县各地。
  二、加工业
  乐器   1971年建公社企业鄌郚乐器厂。生产大、小提琴、月琴,1973年纳入国家计划,并为轻工部部管产品。同年增产国际象棋。1974年增产响板、京胡。1976年改为昌乐县乐器厂。1978年增产塔尺、标杆、绘图板等测绘仪器,纳入国家计划,同年新产康乐棋。1980年上印刷、儿童娱乐运动器械。1984年乡改中划归毕都乡。1985年,职工110人,固定资产43万元,年产值80万元,实现利税18万元。
  发网   1911年编织发网技术传入县境,后陆续兴办起专营商号。1919年最盛,县城共有“同昌”、“和顺”、“同义”、“达龙”4家,以“同昌”规模最大,用女工220余人,其余3家工人均在100人上下。其经营办法是:由外地进长发,到集市上散发给乡村中青年妇女,结织好后,再到集上交回,领取加工费(也有直接到农村中散发和回收的),然后在商号染色加工,集中发往城市出口。这是建国前城乡普遍盛行的一项手工业,建国后绝迹。
  条编   分黑白两种。用柳条刮去外皮编物,条色雪白,称“白条编”,境内兴起于明朝初年,产品有簸箕、筐子、笸箩等。主要分布在红河镇,平原乡的下坡、庄皋、西安、周家河、肖家河等村。如庵泉村138户,条编户45户,占总户数的32.6%。腊条带皮编物,颜色较白条黑,称“黑条编”。本县黑条编兴起于战国时代,产品有牛筐、浅筐、架筐、粪篓等。主要分布在鄌郚郡、红河一带。
  苇编   用芦苇编制苇笠、苇席,本县始于清初。以平原乡、红河镇最盛,两乡镇临近解放时从事苇编者769户。建国后苇塘逐渐减少,苇编业逐渐减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