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9:38
鄌郚总编

昌乐风土人情

  昌乐生活习俗

  (一)服饰
  1、衣  清末民初,昌乐各乡冬季男女都穿大青色右大襟袄①,底襟②上缀一口袋,钉铜扣;老头喜用黑布扎外腰;媳妇闺女喜穿深蓝地印花大襟袄。男女下身都穿浅青色或黑色直裆带腰裤,裤腿都用腿带扎束。夏季男子光背披披布,下穿青或白色过膝短裤;女穿大襟土蓝色凉布衫。穷人春秋季无钱更新,单棉衣混穿,拆棉改夹,补单改棉。能添新衣的,男上身穿白色或青色对襟褂,缀两个口袋,钉五个布扣;女穿蓝褂青裤一身。深秋,穷人为劳动方便,习惯穿衩裤。做两条互不相连的棉裤筒,上端前高后低呈斜形,顶端缝一裤鼻。穿时将裤衩套在单裤外,裤鼻穿在腰带上。此裤中老年多喜穿,从1949年逐渐绝迹。富人穿长袍马褂,女穿绣花镶边圆领宽袖上衣,下着绣花褶裙或穿绣花边的宽腿裤。民国后期,男女服装款式较前趋瘦。乡村男装袄褂改为对襟,一般青、黑、白几色,铜扣改为布扣;女装袄褂始兴红绿花色,县城学生中始穿学生制服;从政人员始穿中山服;富人夏装时兴对襟、七扣白色褂,女装始有花色旗袍。20世纪50年代后,乡村青年夏季兴穿宽腿毛蓝裤,碎花无袖小圆领布制汗衫,男的外着白衬衫,女的外套月白大襟褂或翻领褂。男人披布渐少,改着白汗褡。城乡工作人员和学生男穿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女穿列宁服者日趋普及。70年代男穿灰色、蓝色国防服居多,女穿白、蓝、青、灰色大、小翻领制服。青年多穿绿色军服,或下身配以蓝制服裤。中年以下男女中,中式服装逐渐淘汰。春男女老幼都有衬衣衬裤,秋冬套秋衣秋裤、绒衣绒裤者越来越多。80年代普遍有秋衣秋裤、绒衣绒裤、毛衣毛裤、小大衣、风雪大衣,有的穿上了西服、毛料制服、皮卡克。有的男青年则穿紧身衣、牛仔裤;女青年穿连衣裙、筒裙、半裙等时新服装。90年代青年男女着休闲服、皮坎肩、真皮大衣、肉色卡克套装、真丝夏裙,令人眼花缭乱。儿童服装由大襟红、蓝袄、连身娃娃服,发展到各色各式制服、衬衣、汗衫,甚至多式多样的化纤春秋衣、纯毛衣裤、毛呢外套、真皮衣裤等考究的童装。就服装的质地和制作而言,昌乐各地清末民初,穷人用本地粗棉布自己手工裁缝,多用土产靛蓝、树皮、果皮染色;富人用外地产的皮货、呢料、绸缎等聘裁缝制作。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用机织双龙白布、海昌蓝、线哔叽、华达呢、卡及作衣料,机器缝制日渐增多。70年代以来,始用化学纤维布,尔后毛料、呢子、皮货相继增加。70年代后期缝纫机、锁边机遍及城乡,机器缝纫替代了手工制作。80年代除县被服厂商品服装用机械剪裁外,手工剪裁仍合家用。
  2、帽  昌乐境内,清末民初,男戴半帽③的居多,儿童、青年帽顶上钉有红胡芦,老人帽则钉黑胡芦。其次有三大扇帽④和毡帽头⑤。老头多戴毡帽头,有单、双之分,双层的又有开耳不开耳之分,开耳的又有耳扇缝皮毛不缝皮毛之分。年逾古稀的老头隆冬戴风帽,帽尾披到肩背,颌下有一布扣,严实、避寒;有的戴土耳其帽,严冬时将上挽的帽筒放到肩头,仅露眼鼻。富人戴呢礼帽,驼绒或皮毛三大扇帽。冬季女戴圆顶遮耳帽居多,年老的正面缀一铜扣或深色珠花;年轻的正面缀有丝绒色花一朵。老妇平时戴无顶遮耳帽,隆冬加戴风帽。儿童春秋戴荷花凉帽,绿色帽圈上有数瓣粉色荷花作顶;冬戴老虎帽,形制似虎头,帽尾至肩,有的戴包耳娃娃帽。20世纪50年代,男女初兴深蓝色八角帽,酷似延安时期毛泽东戴的那种。后来改戴深蓝或黑色制服帽,冬戴棉的解放帽;女改扎花色头巾。60年代后,春秋男戴呢质制服帽,冬戴条绒或人造革圆顶三大扇帽。80年代,城镇女子时兴戴毛线帽、化纤筒帽及纱巾;男始兴鸭舌帽、三扇顶大沿帽。夏季青年男女、少年儿童戴各式太阳帽的与日俱增。
  3、鞋  清末民初,穷人男多穿单脸鞋,昌乐西部和西北部地区穿双脸鞋。西部山区的双脸鞋,收口时向上缝成勾形,俗称“双脸勾子鞋”。女穿绣花鞋或割花头鞋。此外,冬天有男女蒲鞋,俗称“蒲袜”。用蒲草编成,内衬蒲绒,底掌胶皮,轻便暖和,老少喜穿。女式尖头油鞋,用麻绳衲底,棉线衲帮,涂数遍桐油而成,防水耐用,是农家主妇的上好水鞋,1949年以后为胶鞋替代。富人男穿圆口鞋、尖口皮底鞋、双脸靴⑥、毡鞋(俗称毡翁子)、元宝口胶鞋;女穿方口偏带鞋、偏口带鞋、尖头皮鞋。20世纪50年代,男穿力士鞋(胶底、黑帮、五眼)、解放鞋(黄帮、胶底、五眼、帮底之间圈黄胶皮一圈)、圆口发蓝底鞋⑦;女穿单脸鞋⑧,始有圆口偏带鞋。元宝口胶鞋男女通用。60年代新添深筒男式运动鞋。70年代,男多穿塑料底松紧口便鞋、塑料底圆口鞋、皮鞋;女穿方口偏带或正带鞋。夏天时兴各式男女凉鞋,冬天穿胶底高腰布棉鞋、皮棉鞋。各式深浅筒轻便胶鞋男女均爱穿。80年代,男女穿各式人造革鞋、皮鞋、塑料凉鞋和布鞋,青年男女普遍喜穿各式高跟鞋。90年代后期,青年男女尤喜穿卓别林尖尖头皮鞋,有的鞋尖长达鞋子的近一半,有的女青年始穿紧腿尖头靴。
  4、袜  清末民初,昌乐县境的男女都穿衲底布袜,穷人家小脚妇女只用裹脚布缠足代袜。民国后期,集市手摇机织粗线袜问世,并日趋普及。1949年以后,男女穿机织长、短筒各色细线袜。20世纪60年代衲底布袜被淘汰。70年代始穿各式化学纤维袜,并普及。90年代真丝袜倍受青年男女青睐。
  5、发型  民国初年,男子蓄发扎辫的开始削发,剃成光头。少数保守的老人,发辫盘结在头顶上,或剃成“半毛”(头顶以双耳上沿为界,前部剃光,后部齐颈剪齐);女蓄长发,小闺女在双耳后上侧扎成两个抓髻,大闺女扎一条后辫子,结婚后绾纂,都留齐眉刘海和鬓发。媳妇生了小孩后,便不再留刘海。儿童留囟毛(俗称“看头发”),娇惯的孩子还在后脑勺上留一撮头发,叫“老毛”,意祈长命。北伐战争后,青年妇女留短发(俗称“披毛”)的渐多;城镇男学生始留平头、分头。20世纪50年代以来,男的留分头、平头、背头的渐多;女的留两条小辫或短发的居多,女学生中曾一度有留分头的。70年代后期,男女发型日趋多样。80年代城里有的青年男子蓄长发、留胡须;青年女子烫发的样式也达十多种。90年代后期青年男女的发型更多,而且时见染成红、棕、黄、绿、蓝的。
  6、耳环  旧时,女孩从小两耳垂上各穿一孔,带上耳环以装饰。1949年以来逐渐见少,20世纪60年代绝迹,80年代初期,城里又有少数青年女子用激光穿耳孔,带上色样新颖、光彩夺目的耳坠,显示美容。

  (二)饮食
  1、饭  1949年以前,昌乐各乡煎饼、pǎ gū、蒸菜、馇豆腐、地瓜是农民的当家食品。煎饼,是几种粮食经过泡捞澄净后,磨成浆糊摊在火鏊上烙成的。高梁为主的“红煎饼”是家常便饭,每摊一顿能吃数日。小米和大豆制成的“米煎饼”,又薄又香,多数农家只在新年前摊一顿过节。煎饼还可以上鏊烙成煎饼卷,或烙前摊上油、葱末、盐烙成油煎饼卷,又香又脆,美味可口。孩子上学、大人打工带上煎饼卷,不易变质。pǎ gū,是杂粮面、地瓜干面加水和匀后,捏成中间带窝的馒头样,上锅蒸熟而成的(也有烧水或煮地瓜,锅已烧热时,贴在锅上蒸熟的,称“烀pǎ gū”)。富裕人家掺上少量豆面,味香可口;穷苦人家常掺入剁细的野菜、菜叶、树叶充饥,俗称“菜pǎ gū”。馇豆腐(又叫小豆腐),是在剁碎熬熟的野菜里倒入豆浆糊或撒上豆面搅匀,加火煮沸而成的。用饭时吃着干粮,喝着馇豆腐,既爱吃又舒服,吃剩下的馇豆腐,下顿饭时,澄去水分,用油盐和葱花炼锅⑨炒热,香味扑鼻,既当菜又充饥,人人爱吃。蒸菜,是节约用粮、调剂生活的农家饭食。把菜叶、薯叶、野菜、榆钱、杨花之类煮后浸泡、加水淘净苦涩味,剁细攥干后,加少量豆面拌匀蒸熟的。旧时,蒸菜是穷苦人家的主食,足以使人度过饥荒,走出困境。蒸米面,是又一种调剂口味改善生活的农家饭食。把锅添上水,放好篦子遍铺一层煎饼(或笼布)后,再将拌上少量水分的松散湿润的米面或地瓜干面,用细罗均匀地罗在煎饼上,轻轻摊开表面,盖严加热蒸熟。食用时用刀割成块,干索软和松散可口。白面留在节日、喜庆、用人、会客和改善老幼生活时吃,有水饺、面条、火烧、饽饽、蒸包、饼等多种吃法。富户平时主食是米煎饼、干饭和白面饭食。1949年以后,群众生活日益提高,日常面食越来越多。1978年以来,除少数山区外,白面制作的饭食,诸如馒头、馅火烧、糖火烧、火烧、油卷、油饼、面条、水饺、蒸包等已成为当家食品。虽然“糠菜半年粮”的岁月已成为过去,勤俭持家的风尚犹存,农家主妇还常用馇豆腐、蒸菜、蒸米面、煮地瓜来调剂生活。
  2、菜  旧时,昌乐城乡人家生活水平低,四季就咸菜为主。咸菜用辣疙瘩、萝卜、青菜梗、辣椒、蒜头腌成。人们用咸菜做成多样味道鲜美的小菜。焖咸菜,把咸菜切成条(爱吃辣的可放少量红干椒),加入少许豆油,放在瓦盆内,上面用瓦盆扣严,埋在煎饼鏊子热灰窝里焖熟;也可把咸菜洗净后埋焖在热灰窝里,熟后稀烂放香。拌咸菜,把咸菜切成细丝,掺入葱花或韭菜拌匀即成。揉鲜咸菜,把葱或韭菜、青菜梗切成小段,撒上粗盐适当揉搓即成。炒咸菜,切成丝,用豆油、葱花、姜末炼锅后炒成,若加入少许辣椒,便炒成辣椒咸菜。炒渣pǎ gū,先把豆腐渣拌上豆面攥成一个个干渣面团,放在火炕上麦穰盆里,使每个团都被麦穰包起来,几天之后,豆渣面团(俗称“渣pǎ gū”),招满发酵的红绿毛,掰开一团看里面也发了,就拾到阳光下晒至干透,“渣pǎ gū”做成了。用豆油、葱花、姜末炼锅,将洗净切成片的渣pǎ gū和青萝卜块同炒至熟,鲜美溢香。豆豉咸菜,把煮熟的黄豆放入火炕上麦穰盆里盖严,发酵至普遍招绿绒为止,除去豆粒上的毛毛放入食品盆里,拌上切成小方块的青萝卜,撒上炒花椒盐,搅拌匀和,三两天后,方块萝卜变软,装盘食用别有香味。焖、拌、揉、炒、炖、发成的咸菜鲜美、香醇,胜于佐餐佳肴。夏秋季节韭菜、扁豆、黄瓜、萝卜、茄子、白菜、菠菜等青菜不断,通常中午炒来就饭。酱烧茄子、油焖茄子、茄子盒、拌白菜、芥茉菠菜、脆炒萝卜丝等吃法,人人喜爱。在昌乐各地平时有几种小菜颇具特色:揉香椿,把头茬椿芽或香椿叶用细盐略揉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半月左右发酵呈浅红色即成,通常切碎拌在蒜泥里或撒在面条里食用;香芽梗砸扁入锅,加水少量,煮熬得水呈红色,俗称“香椿卤”,放在面条里少许,味道殊鲜无比。辣丝子,冬天将辣疙瘩⑩去皮切成细丝用开水一涮后澄净水放入坛内,上面用萝卜片盖严,然后上盖封严,数天后即成。食用时取少量(余下的仍需封严)加香油、食盐少许,其辣味扑鼻,清鲜可口。1949年以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昌乐传统小菜外,肉类、蛋类、豆腐、青菜炒制的菜,品种日益增多,不少家庭每天都炒一、二顿就饭。80年代以来拌凉菜、炸甜菜、辣子鸡等菜,逐渐为人所喜爱。
  3、粥  秋后到春末,昌乐城乡居民每天早晚饭习惯喝粥。旧时穷人习惯喝杂粮粥、面子粥、豉子粥、地瓜粥;富有人家常喝小米粥、绿豆粥、米汤(小米面炒熟,用时加开水调稀)、白面油盐粥。1949年以后,家家户户生活水平高了,粥的种类已不分穷富。
  4、水  日常饮用白开水。旧时,农忙季节,农家常喝小米汤、霜茶(不经焙制的茶树叶子)水、槐米水。昌乐南部地区待客时喜欢饮用“干烘子”(大叶茶);大部地区则用花茶(小叶茶)。至于龙井、大方一类茗茶只有少数富户才饮得起。1949年以后,大叶茶水逐渐为茉莉花茶水所代替,有条件的饮用龙井、大方、铁观音等茗茶,饮好茶逐渐普遍起来。
  5、餐次  旧时,昌乐乔官以南地区农忙季节,一日三餐,秋后到开春农闲季节则一日两餐。北部地区常年三餐。60年代南部地区冬日不闲了,逐渐改为一日三餐。
  6、客饭  客人到,无论家境如何,总想备白酒、炒好菜、做面食热情招待。旧时,富人家待客先上茶点,后上美酒佳肴,黄酒、白酒俱备,汤菜上谱。1978年以来,生活普遍富足,客席普遍丰盛,喜喝低度白酒和啤酒,女客也用露、汁一类甜酒、饮料款待。菜喜凉拌或糖菜、汤菜。

  (三)造房
  旧时,不论穷富讲究格局。间数以三、五为主,有“四、六不成房”之说。穷人盖房一般三间,座北面南,墙质泥坯或土打,顶披麦草,扣一排脊瓦;窗户小,窗户是长条竖棂子(1949年以后逐渐改为方花格棂);门口安双扇木门。门窗外侧涂黑色,内侧涂绛红色。屋内西间安单扇门,房门偏北。西房屋(11)内南侧垒小炕;东间不提墙,盘可间大炕,灶在东梁下方,灶炕之间垒一“沙脸子”(尺许高的半截墙)。院西南隅栏圈一间,山墙开门,门口安单扇门或栅门;院东南隅是“挑齿”门楼,双扇大门较屋门略大,距门口不远处垒一影壁。土打院墙,顶用麦草拧脊。富人多用四合套式的格局。北面五间正房,当中三间高于两头,正中一间为明间,左右两间是房屋,两头两间另开门称挂屋,或顶山开房屋门作套房屋(12)。砖墙里壁用白灰泥光。屋顶扣小瓦,起脊起梢。三间正房前,砖垒月台。窗口南大北小,南安方形花格窗,北安柳眉窗,明间北窗大,通常安后门。屋门、房屋门都双扇,明间门外有双扇风门,上半截有方格窗。东屋、西屋一般各两间,一间开门,一间开窗。南屋一间,紧挨大门楼,顶山开门称“耳屋”。屋式大门楼砖墙瓦顶,喜座落在东南隅。栏圈则设在西南隅。大门下留门提。影壁之高以在大门口看不见正屋门上槛为度,小瓦扣顶,呈屋脊状。有的在大门、影壁之间建有二门。20世纪70年代新村规划以来,通常以每户盖四间为定制,左或右端一间为挂屋,挂屋和大门斜对,和栏圈正冲。院墙、房舍一般采用红墙、料石和红瓦。门窗日见兴大,门上端和窗户都镶玻璃。80年代,农村生产责任制实行以来,出厦屋檐、挂耳门(正屋门框左右各带一齐腰线(13)的长形扁窗)、月台,越来越多。后窗形制也急趋增大,仅小于前窗,房屋门安在中央,靠北墙安大床,前窗下陈列家具。个别富户已建二层楼房。90年代以来,城乡住家建有二层楼房的越来越多。

  (四)行具
  民国时期,富人、官员外出乘轿、骑马、骑自行车代步。平民外出靠步行。缠足妇女出行不便,骑驴或坐木制独轮小推车。请医生、师傅多用毛驴迎送。1949年以来,自行车、汽车逐渐代替了畜力、人力代步工具。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遍及城乡,客车四通八达,拖拉机比比皆是,出门不用步行了。80年代始有摩托和村有汽车,90年代后期,不少城乡居民已经拥有小汽车作为出行代步工具。

  (五)用器
  1、家具  民国初期,农家通常有二屉带斗桌(北部兴三抽桌)、木柜、木箱、方杌、矮式方桌、方盒、木凳等。富户,还有八仙桌、八仙椅、炕几、藤床、衣橱、钱柜、台镜、铜脸盆、梳头匣、漆茶盘、陶瓷茶具等。木制家具都油漆光亮。1949年以后,家具不断更新,20世纪80年代已发展到高低柜、大立橱、书橱、饭橱、茶几、写字台、弹簧椅、躺椅、梳妆台、皮箱、沙发、洗衣机、电视柜、台灯等。九十年代兴组合橱,后来改用壁橱和吊柜等。使房间宽敞起来。
  2、炊具  旧时用柴草锅灶,正面开灶门,左放风匣,烟道通炕;炒菜小锅灶不用风匣,秫秸杆钉锅盖、箸笼、传盘。用长把葫芦解水勺,大葫芦解水瓢,用木制长把煎饼勺(14)、煎饼耙(15)、擀面杖、蒜锤子、掏灰耙。条编笊篱、煎饼笺子、饭筐。铁制炒铲、了壶、菜刀、大小鏊子、锅。陶制泥盆、水罐、黑陶碗、筷。砂制小锅、大瓮、水缸。石制水磨、旱磨、蒜臼子。1949年以后,铝制水瓢、炒瓢、壶、勺、盆、锅、锅盖,搪瓷盆、碟、碗、茶缸,细瓷碗、盘、碟、羹匙和铁壳暖水瓶逐渐普及。20世纪70年代不少家庭始用圆式节煤小锅灶(又名临朐灶),配以铝锅做饭;柴油炉、蜂窝煤炉日益增多。80年代城镇始用煤油炉、液化气炉、电炉、电冰箱。90年代以来电炒锅、电饭煲、微波炉逐渐为城乡家庭所使用。
  3、照明用具  旧时,民间点豆油灯,少数户点蜡烛。20世纪30年代用煤油灯,有的用罩子灯。50年代公众场合始点气灯。60年代中期县城普及电灯。70年代农村始有电灯,80年代用户已达95%。90年代不少家庭使用碘钨灯、节能灯、电棍(日光灯)等,各式各样的艺术彩灯也在城乡不少新房中亮起来。
  4、取暖用具  旧时,穷人用泥火盆烧豆绒给老人取暖,严寒满屋冰凉时,往火盆加烧几把豆秸;富人用陶火盆烧木炭。傍晚往锅灶填烧柴禾,使炕暖热以便就寝。1949年以后,多数农家有炕炉、烧炭泥;公共场所生砟子炉子,20世纪70年代普及“憋里气”炉,烧煤块。80年代“憋里气”、“蜂窝煤炉”进入不少家庭,县城机关、单位使用锅炉供暖气。90年代城乡家庭安上土暖气设备,部分住宅小区楼房也有暖气供应。(刘炳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0 19:39
鄌郚总编
  (六)娱乐
  1、猜拳(俗称“划拳”)  喜庆宴席,每有猜拳行令之举。两人抡右臂伸指,同时呼数,若两人凑的指数被一方呼准即赢,即按预先商定的条件罚对方喝酒、或连输几次才罚酒一次。一人和席间所有人猜拳一圈,谓“打通关”。猜拳时伸指,除“宝拳一对”或“不到拳”只攥拳外,其余拳数,无论序数大小,都必须有大拇指在数。出拳的呼法通常是:一呼“独占鳌头”、“一点”、“一品官”;二呼“俩人好”、“哥俩好”;三呼“三桃园”;四呼“四鸿四禧”;五呼“五魁首”、“魁五首”;六呼“六六大顺”、“顺嗹顺嗹”;七呼“巧七”、“七巧图”;八呼“八大仙”;九呼“快升官”;十呼“全家福”、“全到”等吉利话,两人凑数。饮酒猜拳助兴,以快、准为上,左右手交替伸指者更为“上手”。
  2、抡灯笼花(元宵夜放花的一种形式)  盛行于昌乐全境及周边地区。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夜晚在四周有屋墙的大空场里,抡放灯笼花,一时飞花四溅,满场铮明,令人眼花缭乱。灯笼花制作简省,抡时简便:把铁灯笼罩的底部用铁条系密花眼编补严实,上口用粗铁条拴个长把,其顶端捆一个能转动的铁环,铁环上连接结实的抡绳,绳头上拴一个滑溜铁圈,抡时把圈套在拳口粗的木棍上(上端捆一个有槽的木滑轮,以便铁圈套在轮槽里),届时一人双手扶摇这根下端着地的木棍,抡花的工具准备已全。把碎生铁屑和已燃着的木炭掺匀放在灯笼里,务必放满。一人用铁锨端起燃着的灯笼,扶棍壮汉配合默契,立即全力疾速摇动木棍,灯笼旋即凌空飞转,借助风力,木炭火熔化了生铁,迸溅出更多更耀眼的火花,有的上飞,有的碰地,整场顿时成银花灿烂的世界。抡棍要快,十分吃力,其他伙伴要弓腰跑进场中接替,如是轮换数人,才能坚持到铁花放完。围观者必须在场外留出相当距离,以免烫伤。70年代节日焰火日益多样化,“抡灯笼花”之俗少见了。
  3、打转秋千(清明大型娱乐形式)  旧时,盛兴于昌乐南部各乡,尤以红河、平原、包庄、高崖等汶河沿岸大村为最。转秋千务于清明节前二日(俗称“一百五”)扎装完毕。空场中间竖一根高达数丈的立柱,柱底端栽在地槽(深六尺,园直径七尺)中间埋在地下的大石臼里。地槽顶与地面相平处用木板掩盖严实。立柱在地下那部分绑上横木杆两根,每根每端可置一犋牲口在锣鼓指挥下拉柱转动,此谓“转盘”。立柱的地面部分,离地丈高处,绑横杆(杆的中央)二至四根不等,每根每端用两条绳挂一牛索头,为秋千坐,此谓“挑齿”,挑齿以上有几根粗绳等距离紧绑在地桩上,使秋千稳固如磐。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争先恐后攀索比艺,当秋千由慢渐快飞转起来时,表演花样,各显身手,有的“夜叉探海”,有的“唐僧念经”,有的“时迁盗宝”,有的“凤凰展翅”,一个个似流星飞驰,如仙子降临,各具风姿,令观者竞相喝彩叫好,乐趣无穷。现在清明架秋千之俗犹存,“转秋千”却已为形制各异的机械转盘所替代,成为公园里一种供儿童娱乐的设施。
  4、顶牛(也称“碰拐”)  冬闲时节,人们在街上晒太阳时,常有青少年喜欢顶牛:二人各蜷起一条腿用一只手扳着,膝盖前突如牛头,两人单腿跳着碰膝,一次又一次直至其中一人蜷的腿着地认输为止。顶牛时手和头、肩部不可接触对方,否则赚上“赖”名。
  5、打尜(又称打嘎,打“耳”)  准备一段两头削尖约三寸长的木棒(谓“尜”)和一刀形木板。在靠墙的地上划一个半圈(谓“锅”),距锅丈许划一条横杠。二人游戏时,一方在锅边用木刀刃砍尜尖,趁其蹦起,快用木刀再击,尜离锅越远越好,落地后如此再击两次。尜落地后击者估计距离报个数,若对方一量,数报超了,击方成绩无效。一方打尜时,对方在横杠外力争接尜,一旦接住又扔进锅里,击者即输,对方获击尜权。击方打尜若三次打不到横杠亦算输。双方按输赢轮流打尜,各自累计成绩,最后距离远的为赢。此外,青少年还喜爱打“懒老婆”(16)、打瓦(17)、跳房(18)、打琉璃蛋等娱乐活动。
  6、安五虎(亦称下大棍)  在地上划横、竖五条间隔相等的平行线,构成方形土棋盘。两人游戏,先二人依次把棋子(一般拣树枝块、小石子用,但双方用物不可相同)布满棋盘各点(二线相交的地方)。每方各让对方拔去一子,然后挨着走子,每地棋只走一步(点)。凑成小斜(三子)、小方(四子)都吃(拔去)对方一子。四斜(四子)吃对方二子,大棍(亦称通天,五子)吃对方三子。下到对方棋子组不成“故事”认输为止。此举,旧时老少、男女都喜欢,闲时或休歇间都可玩。现在虽少见了,仍有爱好者。
  7、幼儿游戏  “将军宝”两孩同时出一拳。攥拳谓锤头;伸出食指和中指谓剪子;伸手掌谓包袱。玩时二童同喊“剪子包袱锤!”同时出拳。锤赢剪子,剪子赢包袱,包袱赢锤,简单有趣。“过家家”四孩同玩,两孩一手攥己一手臂,另一手攥对方另一手臂组成“轿”。玩时一孩坐在轿上,作新娘;一孩在轿前带路,作新郎。走一会便到划在地上的“房子”里放下,一同玩耍。角色轮换,玩够了散伙。此外,拱象鼻、翻线花、跳皮筋等也很有趣。
  8、聊天  老年人夏夜乘凉或冬夜取暖好凑在一起聊天。看过旧书段的往往连续几个晚上绘形绘色地讲给大家听。尽管多数不可考证,却引人入胜。有的喜欢说笑话,每每引逗得听众捧腹大笑。有的喜“抬闲杠”,此说彼抬,即使抬得面红耳赤也引以为乐。

  (七)礼节
  1、见面礼  同辈、朋友、同事相见,右手相握(旧时相互作揖:两手相抱,向对方举动一二次),互问“你好”,或挥动右手,互相问好。见师长,停步(下车、下马)问好,或鞠躬行礼(双手垂在腿两侧,弯腰90度);若同行,让在前,代为负担。
  2、路让礼  路上逢老弱妇孺主动让路,若同行主动代为负担。
  3、宾主礼  作客先对长辈问好、同辈招呼;席间长辈在场不能占首席,要依次列座。男客在女子不入席,客未吃饱主不能领先停餐。忌撞筷、挑剔、诳语。先给客人斟酒,先让客夹菜,先给客递饭、倒水;主人欢送时礼貌劝归。待客,热情招呼、礼让(让客行在前,自己跟后头),接下负担,至屋内让坐、沏茶、点烟、宴请。临别请客人在前,送至大门外或村头,并说“请再来”。
  4、经商礼  旧时,待顾客点头哈腰,或颔首或作揖,一片恭维;1949年以来,兴礼貌待客,百问不烦,百拿不厌之风。20世纪80年代兴接待顾客十字礼:“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现今待客除施行以上规范礼节外,顾客进店招呼:“欢迎光临”,出店招呼“请再来”,在交际中使顾客感到“宾至如归”、“温暖如春”。
  注:
  (1)右大襟袄:胸前衣片,自左腋至右腋为一整片,胸前正中有一缝合的竖缝,于右腋线上系扣。
  (2)底襟:即缝在右腋衣缝上,盖在大襟下的衬襟,既御寒又严实。
  (3)半帽:即俗称的“瓜皮帽”,由六块三角形布拼缝起来,内有里,外表似西瓜皮,顶心钉一葫芦结。
  (4)三大扇帽:清末民初的一种棉帽,其表由一片椭圆顶和两片合缝的围,缝合而成。围有镶边。
  (5)毡帽头:形似半帽,用毡擀制而成。
  (6)双脸靴:男式的,靴的前头由三块面缝起两道脊至脚面,靴筒无脊缝。
  (7)发兰底鞋:男式的猪皮底圆口鞋。
  (8)单脸鞋:女式的鞋面由两扇缝合的布鞋。
  (9)炼锅:炒菜之前,把食油加热至熟,加入葱花、姜末和盐即成。
  (10)辣疙瘩:即芥菜疙瘩。
  (11)房屋:即房子里用墙间起的里间,墙上有门口可出入。
  (12)套房屋:即房子里用墙间起的里间是两间,再用墙间开,里边一间就称套房屋。
  (13)腰线:昌乐民房的外墙墙基和窗下沿之间的一圈凸出的水泥线(其内是一排横砖)。
  (14)煎饼勺:即舀煎饼糊的勺子。
  (15)煎饼耙:将煎饼糊摊在热鏊上使之成煎饼的工具。
  (16)“懒老婆” :一种木制的儿童玩具,中粗,上下是尖状,上尖有一圆扭,下尖是铁锥。转起来后,用小绳鞭抽打,就会不停地转。
  (17)打瓦:一种儿童游戏。
  (18)跳房:一种儿童游戏。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19-02-10 19:40
鄌郚总编
  生产习俗
  旧时,庄稼人“秋收冬藏”。正月底始干农活,开冻耕种;盛夏锄过地来即“挂锄歇伏”;九月底拾掇完,全年吃、穿、烧、用及牲口草料都收藏起来,进入冬闲。其间,勤快人打猎、拾粪、拉大笆、打鱼捞虾、编苇货、挑货担串乡、开豆腐坊或粉坊,以添补日月。肥料惯用土肥、豆饼肥,草木灰掺在土肥中施用。农忙时节,日出之前上坡,日正晌、落山才收工,从不懒做。一日之活分五段来做,早饭、中饭送到坡里吃。早上歇一盘,上下午各歇两盘,歇勤了人说“懒”,歇少了人说“细作”。上坡和间歇时有地头一袋烟的习惯。大长天干重活时,上午、下午间歇时吃“贴晌”(咸菜和稠杂粮粥)。麦收时,乔官以北地区习惯拔麦子,以南地区则习惯割麦子。山区运粪惯用驴驮担挑,平原地带则用木轮小推车。运庄稼习惯扁担挑,富人则套上牲口用二把手木轮车或大车子推。1949年以后,集体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习俗。20世纪50年代队长吹哨,劳力便到,指派农活,分头去搞。60年代中期,已无“冬藏”的习惯,冬春治山、改田、治水,县、社、片、村分级组织不同规模的生产建设。70年代始用化肥,70年代后期化肥成为主要肥料,普遍机器耕、种、割、运。不少农民骑自行车上坡,间歇时喝茶水,听收音机成为习惯。80年代实行生产责任制,农忙季节已不再地头歇,习惯大歇晌,早上出工尽早,晚上收工尽晚,骑摩托上坡的青年农民显见增多。90年代有的农户已用拖拉机、农用三轮车运肥、运庄稼。农忙间隙有些善经营的农民从事商品生产,而且越做越大,有的雇上大拖拉机、载重汽车大量经营。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3楼] 发表于:2019-02-10 19:46
鄌郚总编
  喜 庆 习 俗
  1、祝寿  此俗盛行于昌乐阿陀、王俊、马宋、北岩、鄌郚、朱汉、红河、平原、包庄、高崖一带。老人年登花甲,生日时子女亲友前往祝寿。礼物必有四斤面条,谓“寿面”,其余不拘。宴会隆重,子女全家齐到倍受老人欢迎。亲戚间平辈和晚辈以及老人好友均前往祝贺。分设男女客席,尽情欢乐。酒后用饭必上面条,含祝福老人长寿之意。祝寿禁忌间隔,一年一度,亲朋参加者风雨无阻准时出席,直至老人寿终。若有遗忘缺席,儿女者人责为“不孝”,亲友者谓“失交”,若因重大缘故不能参与,须提前一天言明。20世纪70年代,祝寿礼品每有“寿桃”、“寿星匾”、“寿杖”等。80年代大盒福寿蛋糕、珍装双瓶福寿酒伴随出席,为老人祝寿的风尚和规格日益普遍和兴盛。
  2、添喜  婴儿降生,人人皆喜。旧时,重男轻女,添女孩、谓喜;生男孩称“添大喜”。邻里闻喜讯即馈赠鸡子十个(俗称一把子)以上,一律双数,生男每个蛋上贴红纸“十”字,生女每个蛋上贴“一”字,祝愿小孩长得实落。添喜第三日,向邻里回赠热面汤(面条)一碗,熟鸡子若干(须双数)。遂后向姥娘家报喜。亲友赠鸡子、猪蹄、红糖等滋补食品。姥娘家去送贺礼称送“望主米”,相沿成习的礼品有:一勾子(一丈)蓝布,祈望“拦住”小孩,长命百岁,男孩一个蓝枕头,女孩一个红枕头(城关一带,有男孩青枕一对,女孩红枕一对之俗),白面、小米、猪肉、鸡蛋和红糖若干。送期讲究男双日女单日(马宋、河头一带七十余村,送期讲究男婴第九天,女婴第八天)。“望主米”一送到,有立即将礼物倒尽之俗,否则有“晚了压住奶”的忌讳。女婿家盛宴来客。
  3、过百岁(古称百晬)  盛行于昌乐北展以北乔官、南郝、崔家庄、五图、朱刘、城关、尧沟等地。婴儿百日时庆贺,谓“过百岁。”旧时,姑家、姨家、姥娘家必赠“百岁衣”(也叫“百衲衣”,从街坊邻里家凑各色花布片,剪成同样大的三角形缝缀起来,缝制成的婴儿上衣)和粉丝,祈望婴儿“长命富贵”。此外,有“姑家裤、姨家袄,妗子家的帽子戴到老”之说,成为各宗亲赠服装的规矩。一般亲友赠三尺或六尺衣料或一套婴儿装。清末至民国年间,喜主仅用面条招待来贺的亲友(多是女客)。1949年以后,“过百岁”的人家越来越多,酒席也越办越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过百岁”的习俗更加浓厚,宴会每有若干桌,除宗亲必有女眷外,以男客为多,亲朋好友赠套装、糕点、糖果、鱼和肉等礼品,有的红纸包钱代替礼物。用饭必有面条,意祈小孩“长命百岁”。
  4、住满月  旧时,婴儿出生满月后,姥娘家备好大车子或手推小车,由姥爷或舅舅叫回姥娘家小住,其母怀抱着婴儿一同前往,谓“住满月”。成家的妇女添了孩子,娘家老少皆大喜欢,母子住满月受到优厚的照顾,住得舒适,吃得美口,娘家的亲友邻里还赠以衣裳和食品。父母喜气盈盈,给小孩戴红线、项圈、手镯和长命锁。富人家项圈等均系贵重金银制品,穷人用合金或鸡骨制品。长命锁镂有“长命百岁”、“富贵满堂”字样。20世纪60年代始,小孩多不戴项圈之类,洗身活动方便。昌乐各乡人家都有此俗,并有“孩子待要安不是半月是十天”之说,希望小孩多住些时日,顶少也住十天,有的妇女在娘家住上两三个月都常见。传统相沿,有不超过百日的习俗。70年代以来,妇女的社会活动多了,住期也缩短到几日。母子打算回家时,依然由娘家人去送,汽车摩托早已取代了木轮手推车。到时婆家设宴款待客人。
  5、贺房  新房上梁时,备大红对联贴在门框、窗框、脊檩和梁上。旧时门框多写“今日太公从此过,说是今日好安门”,窗框则写“坚如磐石”之类。脊檩上必写“吉星高照”,外用红线束红筷三双,并坠清钱一串,下飘红布带。梁上多写“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1949年以后,门框上常贴“依毛主席立户,靠共产党安门”,窗框多写“共产党万岁”、“幸福家庭”等。中午,在明间(堂屋)用食盒供三牲和饽饽,祭奠宅神,焚香、烧纸、叩头,以求保佑安泰,放鞭爆庆贺,备办酒席,招待工匠,用饭必备面条,谓“上梁面汤”。1949年以后,即使农村实行生产互助合作,即使生产队出工或包工盖房,房主也毫不吝啬宴请工匠,以图吉庆。
  6、乔迁  搬入新地居住,好友都带礼物来贺乔迁之喜,俗称“烧炕”。主人备办酒席请新邻居和好友痛饮,共祝幸福,互愿和睦相处,礼尚往来。1949年以来,社会新风日益普及,此俗发扬光大,20世纪80年代贺喜酒宴更加铺张。
  7、结拜  旧时,长辈和交往的好友,互愿给儿子结拜弟兄。择吉日设香案,让结拜弟兄互换庚帖,对天盟誓,叩三个头,表达诚意。结拜兄弟互拜对方父母,延生出干爹干妈这层关系。仪式毕双方父母、兄弟欢宴庆贺。1949年以后,人民当家坐天下,“四海皆弟兄,到处都是家”的道德观念冲淡了结拜之俗,即使双方愿结,言明作罢。
  8、喜禁(礼仪习俗)  此俗流行于昌乐全境。新婚大喜,有些传统的忌讳,旧时人们遵守奉行:新婚女婿看望岳父母,有“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之禁忌,即不在带“七”的日子(初七、十七、二十七)去看望,不于带“八”的日子(初八、十八、二十八)从岳父家回归;新媳妇正月不空房,即正月里新媳妇须在“新房”过每一个夜;送闺女回婆家,必须上午到,所谓“下晌到,使火烧”;新媳妇清明节不准在娘家过,所谓“寒食在她娘家站一站,死她婆家男子汉”;逢初五、十四、廿三日新媳妇不出门;“红煞日”不娶亲,若娶将不吉利;姑娘出嫁这天无论什么季节,必须着棉衣,无论遇着什么天气,必须按择定的日子出嫁;娶亲避丧事,一旦巧遇,必须绕道而行;择媳忌眼下有痣者,有“滴泪痣妨夫”之说。年逾百岁的高寿老人,只称“九十九岁”,禁说“百岁”。看望病人必须上午到,有“下晌属阴”之说。小孩生痘诊,大门口挑布,忌人忌响避邪。盖正房不能矮于南屋等偏房,否则正房屋脊上须竖砖拔高;正房不能高于西邻正房,否则谓“压了西邻的运气”;屋冲路间,须在冲处墙上设“太公在此”或“泰山镇宅”石;闰月不盖正房;大门口不能与堂屋门相冲;栏圈不能与正房相冲。家有老人的家庭至今信奉“房禁”,年轻人家已不信此禁了。出门,尤其出远门,要三、六、九(包含数尾带三、六、九的日子)。1949年以后,逐渐破除迷信习俗,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述禁忌都已绝迹。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