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5-09 11:39
昌乐 刘文安

山东沂沭河流域的历史价值

  山东沂沭河流域的历史价值
  ----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前后三次原始文化的大规模叠加
  山东莒州博物馆 山东省东夷文化研究院筹委会 吕超
  2012年6月14日

  提要:沂沭河流域地处郯庐断裂带中断,南北贯通。区域内多低山丘陵和开阔的山前平地。西面背靠泰山山脉,东面隔沿海低山丘陵与黄海相邻。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其在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前后三次大规模的原始人类迁移和文化交流中得到跨越式的发展。第一次是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北方气温逐渐降低,原始人类为了躲避寒冷和追逐南下的动物,而形成的沂沭河流域的文化叠加。第二次是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后期由于气温的急剧升高,海平面快速上升,处在渤海和黄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人类从海底平原撤出后迁居和经过沂沭河流域所形成的大规模文化叠加。第三次是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以后,气候变暖,原始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地处泰山山脉北侧的后李文化和地处泰山山脉西南侧的北辛文化先后从沂沭河流域的南北两侧向沂沭河流域的叠加。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前后,沂沭河流域三次大规模原始文化的叠加,奠定了古东夷文化的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先河。
  关键词:沂沭河流域 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前后 原始文化 叠加
  郯庐断裂带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边,总体呈南北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是绵延2400多公里的巨型深断裂带。该断裂带不但地质活动频繁 ,而且也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和南北迁徙的通道。在这条断裂带和其附近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30万年到70万年前,就有北京猿人、沂源猿人和和县猿人在这里生活 。而沂沭河流域就处在这条断裂带中段的沂沭河断裂带上,沂沭河断裂带又由昌邑—大店、安丘—莒县、沂水—汤头、鄌郚((Táng wú)—葛沟四条平行断裂带组成。该流域西靠泰沂山区,东隔沿海低山丘陵地区与黄海相邻,它以两头开阔中间狭长的地势连接着东北地区和江淮流域。在沂沭河流域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几十万年的时间里,从未间断过人类活动。特别是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前后,沂沭河流域成为人类和动物迁徙和生息的重要场所,出现了多重原始文化叠加的现象,和东非大裂谷的奥杜威有许多可比之处。
  一、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初期到中期的原始文化叠加
  在距今约10万年左右,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9万年前气温降至今天的水平;8万年前降至比今天约低5℃;3万年前降至最低点,比今天气温低10℃左右;1.9万年前气温开始缓缓回升;至1.2万年前左右才达到8万年前的温度水平。这一时期,欧洲有斯堪的纳维亚等三大冰川中心,冰川前锋推进到了东欧与中欧,较之以往南进了200公里以上;北美主要有劳伦申冰盖与科迪勒拉冰川,冰川前锋到达圣路易州,覆盖了纽约等地;亚洲主要有西伯利亚冰盖与青藏高原冰盖,后者厚达1500米以上;另外,我国的华北、秦岭以及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也都有冰川分布。在距今3万至1万多年以前,寒冷与干旱是我国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温度的降低,使冰盖与冰川迅速发育,我国东部地区的冰缘区南界到达了北纬34°20′。
  在寒冷和植被的退化的情况下,欧洲的一些动物种群由于阿尔卑斯山冰川的阻挡不能南下而走向灭绝。在欧洲生存了30多万年的尼安德特人也由于寒冷、食物短缺等原因而走向了消亡。
  在东亚,处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的动物和原始人类就幸运得多。虽然泰山山脉中,部分海拔比较高的山峰也有冰川形成,对南下的动物和原始人类也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泰山山脉西侧是南北贯通的黄淮海大平原,是南下的动物和原始人类开阔的通道。在泰山山脉的东侧是向北扇形展开的郯庐断裂带中段的沂沭河和潍弥河流域由丘陵、平原构成的谷地。沂沭河流域处在北纬34°17’至36°20’之间,它的北部在冰期温度降到最低点时,也才是冰盖的边缘,沂沭河流域是原始人类和动物躲避严寒的良好处所和南下的重要的通道。从华北和东北(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渤海大部成为陆地)南下的原始人类,和沂沭河流域的原始人类相融合。形成了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早期至中期的第一次原始文化发展高峰。这一原始文化叠加过程大约从9万年开始到约2万年前后结束,持续了大约7万年的时间。在沂沭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量中晚期旧石器文化遗存就证明了这一点。其中,沂源县上崖洞遗址,距今约7—8万年;新泰市乌珠台遗址,距今约2—5万年;沂源县土门乡千人洞遗址,距今约2—3万年。此外,在沂沭河流域及其附近的长岛、日照、蒙阴、费县也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中晚期原始文化遗存。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从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初期直到温度降到最低点的2万年左右,沂沭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从未间断过人类活动。本地区的原始人类和躲避严寒追逐猎物南下的华北、东北原始人类在这里聚散生息,使中华原始文化在这里得到发展和延续。
  当然处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的北方原始人类,不只是南下这唯一选择。他们大部分分散到已逐渐成为陆地的渤海和黄海海底平原,有的北上到达了西伯利亚,有的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有的跨过陆桥远去美洲,在那里重新开创原始文化。
  二、 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后期的原始文化叠加
  沂沭河流域第二次文化叠加应从距今约1.2万年以后,到距今约8千年的不足4千年的时间里。
  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期间,由于气候的变化,引起海平面的急剧变化。自10万年前开始,海面开始下降,7.2万年前陡然降至一60米以下,3万年前又降至一100米以下,2.5万年前继续下降至一140米以下;1.7万年前海面上升,至一100米左右,至1.2万年(也有的资料记载距今1。1万年)前复升至一60米左右,大约8千年前,达到今天海平面的高度。 海平面在一60米以下维持了6万年左右。由于渤海和黄海海水较浅,渤海现在平均深度18米,黄海现在平均深度44米(北黄海平均深度38米)。所以渤海和黄海海底在第四纪冰川期期间大约维持了6—7万年的陆地阶段。在这六七万年间,渤海黄海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漫长岁月,新的植被的形成,人和动物的迁入。六七万年间原始人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令人难以想象。但在1.2万年至8千年的这段气温急剧升高,海平面急剧上涨的后冰河时期,渤海黄海的原始人类的去向却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后期海平面上升,渤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居民去向应是:北上辽宁,西去河北,南下山东。黄海海底地势由北、东、西三面向黄海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它有一个明显的由东南向北的低槽——黄海槽,海槽水深60~80米,自济州岛以南开始沿黄海中部向西北伸延,分别进入北黄海、青岛外海和海州湾。由于受这一特殊海底地势影响,黄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人类在海平面上升时,少部分去了日本、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及江苏,大部分向西迁徙到山东。
  如果说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初期到中期的原始文化叠加,是单方面的——主要是来自北面,漫长的——用了7万年左右的时间,分散的。那么,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后期气温上升阶段的第二次原始文化叠加则是双面的、短暂的、集中的。在不到四千年的时间里,黄海和渤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人类从东面和北面先后向山东半岛迁徙。由于山东东部沿海的丘陵山地资源有限,再加上从海底平原上迁徙出来的原始人类已不习惯在这种新的丘陵山地环境下生活。他们内迁到接近第四纪冰河期后期海底平原环境的沂沭河流域开始新生活是必然的。
  从7.2万年前海平面陡然降至一60米以下,至1.2万年(也有的资料记载距今1。1万年)前复升至一60米左右,再到大约8千年前,海平面达到今天海平面的高度。在这期间渤海黄海成为陆地,现在的大陆与朝鲜半岛连在一起,与日本也有路桥连接,原始人类在这期间,不只是到达渤海和黄海海底平原,而且通过这两地和其他途径到达朝鲜和日本,形成了第四纪冰河时期大东亚原始文化。
  我国古脊椎动物学者斐文中指出,日本早水台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在原料、器形、制作方法等方面,与北京周口店第15地点的文化遗存有许多共同之处。在鹿儿岛上场遗址中发现的石球与中国谗家窑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属于同一类型。从许家窑遗址中发现的尖状器、刮削器同坜(lì.)木县星野遗址第7、第8层中出土的同类石器非常相似。野民湖底的长石片和用长石片制成的刮削器具有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的长石片工艺的某些特征。芹泽长介认为,从早水台遗址下层、岩宿遗址零层、星野遗址下层中发现的旧石器是属于中国周口店文化的类型。由此可见,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渤海黄海海底平原的原始文化,早已东北亚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在我国的东北的南部,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以及日本等地的沿渤海和黄海地区,都发现了大量的细石器。再加上我国河北和山东东部的细石器文化,整个环渤海和黄海地区形成了高密度全包围式的细石器文化圈。这一细石器文化的整体性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纽带就是渤海和黄海海底平原的原始文化。当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后期,海平面上升时,随着原始人类的重新“登陆”,渤海和黄海海底原始文化也被带到了原始人类新的居住地。当然,相关的问题还要做大量的研究。
  沂沭河流域发现了的很多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群山环抱,海拔在100—300米之间的沂沭河源头和上游地区,这是沂沭河流域原始文化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第一次文化叠加的遗存。而在沂沭河流域海拔70米以下的山前平原或低山丘陵上密集分布的细石器文化,则是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后期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渤海、黄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人类迁徙至此的文化遗存。
  据相关资料证明,距今约10000年左右的虎头梁遗址,生态环境复杂,为灌木和松林草原景观;时代为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的柿子滩遗址材料显示以草原环境为主;距今约10000年左右的山顶洞的材料表明,动物种类多,森林型明显多于草原型,以森林景观为主,气候湿润。据此推断,当时的沂沭河流域应是: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在沂沭河沿岸的一些地方,台地丘陵连绵不断,草茂林丰。这种环境和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后期渤海、黄海海底平原上的环境有一些相同之处。再往西就是连绵不断的泰沂山区。从渤海、黄海海底迁出的原始人类,在这里无论是短期停留还是长期居住都是比较理想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山东通史》2009),在鲁东南沂沭河流域,共发现细石器文化遗址140处。这些遗址分布在海拔70米以下的山前平原或低山丘陵上,连群成片。仅凤凰山一地发现的细石器就多达数以千计,足以说明当时在沂沭河流域有大量的人群在这里居住和停留。
  通过对沂沭河流域望海楼、青峰岭和凤凰岭等遗址发掘的细石器的分析,沂沭河流域所发现的细石器除具有一般北方细石器特点外,在制作技术、石料选择和石器器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当代表着不同的细石器文化。这与当时沂沭河流域来自渤海海底平原和黄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人类所具有的多种细石器文化是一致的。这种文化,具有采集渔猎文化的明显特征。
  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后期原始文化的叠加、交流和萃取,促进了本地区细石器文化的繁荣。这一文化随着原始人类频繁的迁徙,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奠定了古东夷文化的基础,并从此使这一带的古代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东亚地区维持着领先地位。这一文化不但与东亚其他地区的文化有着广泛地联系,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文明进程。现在,对东夷文化的发展过程普遍认识是: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我认为,东夷文化至少应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渤海、黄海海底平原文化算起。东夷文化的形成过程应是:第四纪冰河时期渤海黄海海底平原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沂沭河流域在距今约八千年左右原始文化进入了短暂的低潮期。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这一时期,第四季冰河期末次冰期已经结束,海平面不再上升,渤海黄海海底平原的动物停止了对沂沭河流域补充。狭长的沂沭河流域由于资源的相对紧缺,容纳不下过多的人口,从渤海和黄海海底平原迁移上来的原始人类大多数成为过客内迁到其他地区,使一度繁荣的沂沭河流域的原始文化处于暂时的萧条状态。但这也同时使渤海黄海原始人类的海底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形成后来东夷文化基础。二是由于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渤海黄海海底平原处在盆地位置,气温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在冰河时期,渤海黄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人类依然保持着采集和渔猎的生产方式。直到到第四季冰河期末次冰期后期,气温开始升高,海平面上升,渤海黄海海底平原上的原始人类内迁到沂沭河流域时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采集和渔猎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在后来承担不起大量的人口增长的物资需求,这也是沂沭河流域原始文化一度出现低潮的一个原因。而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华北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和干旱,植被退化,动物和稍大一些的植物果实大幅度地减少,这一地区的原始人类被迫采集颗粒较小但数量较多的莠草为食,并在漫长的岁月里开始驯化这种植物成为谷子。这使西北(如:甘肃大地湾)和华北(如:山西下川,河北徐水)在冰河时期结束后最早进入农业文明。三是冰河时期结束后,气温升高,雨量开始增大。沂沭河流域地域狭长,在雨季洪水的经常爆发,由于当时原始人类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低,原始人类在这一时期生活反而变得艰难。
  沂沭河流域在出现的短暂的原始文化低潮期后,随着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的传入,以种粟为主的农耕文化逐步取代了细石器时期的渔猎和采集文化,使沂沭河流域原始文化再度繁荣,而领先时代。
  三、 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以后的原始文化叠加
  沂沭河流域第三次原始文化叠加是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以后,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从南北两面先后向沂沭河流域的叠加。后李文化也是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前后由泰沂山区本地文化和华北原始文化(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川文化——1.6万年,徐水南庄头文化——1万年左右)和渤海黄海海底平原文化叠加的结果。因此,它具有渤海黄海海底平原文化和华北早期农业文化萌芽时期的特征。后李文化在第四纪冰河期结束以后,大约在距今8500——7500年之间发展起来,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之一。从所发掘的聚落房址,和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所分析出一些禾本科植物花粉——其形态哭死谷子,来看当时先民可能已经学会农业栽培。后李文化具有早期农业文化的特征。后李文化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所发掘遗址在章丘、淄博和潍坊一线,其中潍淄河流域与沂沭河南北隔分水岭相邻。后李文化对沂沭河流域和整个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时期原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石器时期另一个对沂沭河流域原始文化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北辛文化。北辛文化是新石器中晚期黄河下游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7300—6300年,遗址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的西南侧,延伸到泰沂山系南北各地。北辛文化除了具有一般以粟为主的早期北方农业文化特点外,在陶器制作、房屋建筑等方面明显的具有裴李岗文化的异域特色,虽然其细石器文化的归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北辛文化也是多重文化交流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之后,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张店、青州、莒县、临沭和滕县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它的分布范围除山东半岛外,还包括江苏北部地区的洪泽湖东北一带,主要遗址有山东滕县北辛、兖州王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大墩子、连云港市二涧村和淮安青莲岗等。
  北辛文化已形成完整的聚落,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角、牙、蚌器,十分发达。制作工艺以磨制为主。原始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已经初具规模。治陶业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颇具典型意义的“三足鼎”及“彩陶碗”等。一些陶器上面的“彩绘痕迹”和“鸟足刻画符号”已呈现出“文明的曙光”。北辛文化几乎覆盖了包括沂沭河流域在内的海岱地区。是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后期渤海和黄海海底原始人类迁居沂沭河流域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文化叠加。奠定了沂沭河流域早期农耕文化基础。
  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从泰沂山区的南北两侧先后向沂沭河流域叠加,是华北原始文化、中原原始文化和沂沭河流域原始文化的大融合。为沂沭河流域的原始文化,能够在吸收当时最先进的原始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再次创造领先时代的先进文明打下了基础。
  结束语
  沂沭河流域在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前后三次大规模原始文化叠加,是渤海、黄海海底平原原始文化和泰沂山系内陆原始文化的大规模的整合。在这两大文化中,沂沭河流域处于中心位置。其南北贯通东西衔接的地理优势,和倚山面海怀抱平原的良好的自然条件,使沂沭河流域在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石器文化。
  一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渔业的经济已具有较高的水平。经过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时期原始农业文化的积累,到大汶口文化时期沂沭河流域的原始人类已经有能力离开丘陵山岗走向两河流域的平原腹地,去开垦两河沿岸肥沃土地(这需要有相当的垦荒能力和抵御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使以粟为主的农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沂沭河流域附近的胶州三里河遗址的房内挖有1.4米深的大窖穴,内贮粟1立方米余。在莒县陵阳河遗址所发掘的墓葬中,每座墓葬都有数目不等的随葬品,其中陶器最多,陶器中酒器的比例最高。“在45墓葬中,就发现了高柄杯多达600余件”。酒文化的高度发展,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当时沂沭河流域农业发展水平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二是在大汶口文化中期,沂沭河流域的聚落中心伴随着聚落群的产生而分化出来。发展到距今5000年左右,少数聚落群中的聚落开始形成“都邑聚”金字塔型等级组织结构,表现出了国家的雏形。“其中包括莒地陵阳河群,可能还有临沂群和郯城南部、新沂北部的花厅群。而陵阳河群最清楚”(张学海)。所以说,在距今5000年左右,在沂沭河流域就已经诞生了以莒地陵阳河为中心的古国。其时,军事首领制已相当成型,象征权力的石钺和发号施令的陶制仿牛角号成为国家权力重要标志。
  三是治陶业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不但器型超大,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单从陶器中磨光蛋壳黑陶独特工艺和精美绝伦的艺术看,当时沂沭河流域的治陶业无疑是中国同期考古文化中最发达、最先进的。陶器是当时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治陶业的高度发达,说明沂沭河流域当时社会的进步。
  四是沂沭河流域文化的精华在于原始人类在这里首先发明和使用了图像文字。这种图象文字及与之相关的大口尊集中在两个主要分布区和一个次分布区。两个主要分布区:一是鲁东南沂蒙山东部边缘的沐河流域如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杭头遗址,诸城前寨,胶县三里河等遗址;二是皖北地区的北淝河、涡河流域,如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该遗址已发现完整的大口尊18件。一个次分布区是指鲁南的枣滕地区、苏北的花厅、邳县的中运河流域,如枣庄建新、邳县刘林、新沂花厅等遗址。大口尊及刻划符号最早出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期,多数出现在晚期,而且刻划符号多位于大口尊口沿下腹部同一位置,它们又完全出现在大型墓中,有些刻符上还涂有朱红颜色。所以考古学家认为,大口尊及其刻划符号是大汶口文化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因而是当时凌驾于其他生活用具、社会事象之上的特殊产品,不仅刻划符号具有深奥的意义,就是大口尊本身也应是一种神器、神物。图像文字的产生,和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充分说明当时的沂沭河流域和其所影响的广大地区的先民已开始走出原始蒙昧,走向文明。
  大规模的自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重大变迁总会留下痕迹,我依据已掌握的材料对相关历史进行合理的推测,对历史进行还原,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考古发掘能够做出更加明确地解释。
  参考资料:
  1、《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朱光等 地
  质学报 第76卷 2002年8月
  2、《我国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段万倜 科学出版社 1981版
  3、《山东通史》主编;安作璋 先秦卷 主编:王克奇 王钧林 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4、《旧石器考古概论》 贾兰坡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1986年
  5、《山东细石器遗存以及对“凤凰山文化”的重新认识》沈晨 高星 胡秉华
  人类学学报 第22卷 第4期
  6、《试论中国北方细石器起源》作者于志勇 稿源《考古与文物》1995年01期
  7、《裴李岗文化 》 李友谋 著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3。12
  8、《从房址和陶鼎看北辛文化的成因》作者:方拥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04期
  9、《东夷史前治陶业的发展》逢振镐 来源:《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
  10、《莒文化研究文集》中国先秦史学会、政协莒县委员会 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
  11、《论大汶口文化大口尊》王怀吉等 来源:《中原文物》2001第02期
  12、《试析东北地区东部与朝鲜半岛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工业之间的文化关系》王春雪 赵海龙 陈全家 方启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年02期
  13、《日本旧石器早、中期文化研究新进展及其与邻近地区旧石器对比》来源:《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01期 作者:佐川正敏
  14、《日本考古学概论》小林行雄 著,韩钊、李自智译。《考古与文物》1996年
  15. 《日本通史》冯玮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3.1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