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5 18:13
鄌郚总编

刘继孔:青州教育简史

  青州教育史
  文/刘继孔

  历代王朝的青州教育
  内容摘要: 青州,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据考,青州历代进士155人,状元6人,官至宰相者13人。像辅弼重臣公孙弘、王曾、王文统、刘珝、冯溥;清官良将钟羽正、曹珖、房可壮、张所、邢玠;文坛巨擘燕肃、于钦、郦道元、李成...
  青州,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据考,青州历代进士155人,状元6人,官至宰相者13人。像辅弼重臣公孙弘、王曾、王文统、刘珝、冯溥;清官良将钟羽正、曹珖、房可壮、张所、邢玠;文坛巨擘燕肃、于钦、郦道元、李成等青州名人,灿若星辰,枚不胜数。
  人才源于教育。青州的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兴办私学。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先贤大哲都曾游学于青州(齐地),为青州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齐王在今青州市与临淄区交界处的稷山创办“稷下学宫”,这是历史上创办较早的官学。在这所官学中,各种学派并立,百花竞放,百家争鸣,成为当时发展文化、繁荣学术的中心。学宫中主要的学派如道家、阴阳家、法家、儒家、名家等,都对后世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家是很有影响的学派,它融合法家、儒家、阴阳家等学派的思想,形成了以“因道全法”为特点的黄老(即黄帝、老子)学派;还有一派叫宋(钘)、尹(文)学派,他们在学宫中都列居优势地位。
  阴阳家融合了“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以“五行生胜”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现象,一直影响着后世,直到今天还为研究易学的人所信奉。
  法家也是重要的学派,它与道家、儒家融合,“引道入法”,道法并提,以宣扬符合当时政治风云变化的法治为主,主要代表人物有田骈、慎到等。
  儒家的鼻祖孔子去世后,儒家思想依旧非常活跃,以孟子和荀子学派的影响为最大。孟子在齐地游学30多年,潜心研究孔子的仁学观,吸收稷下道家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成为儒家的二号人物。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治国安邦的理论精髓。
  随着社会的交替,事物的名称与事实产生了矛盾,出现了“名实相怨”的现象。一批致力于名词、概念、语义研究的学者,被后世称为名家。儿说、田巴等人为稷下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此外,稷下学宫还有墨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他们各有观点、各有建树。可以说,稷下学宫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秦统一中国后,官府以法治教育为主,实行吏师制,取消了学校教育,青州地域也不例外。但因历时较短,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汉朝以秦为鉴,重视学校教育,开创了太学和郡国学,“独尊儒术”,推行教化。汉武帝曾颁诏“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当时的青州是刺史部,辖多个郡国,郡国学校自然不止一个。今天的青州市,在当时属于北海国,北海相孔融十分重视教化,专门设立郡国学校,并邀请著名经学家郑玄等名士到学校讲学。学校的教师由文学官充任,称做“文学祭酒”、“文学师”、“文学椽”或“文学主事椽”。学生称为“文学弟子”。
  汉代还创设了义学,即以宗族公款或以募捐建立的学校,也称为私塾,主要是招收贫寒子弟入学读书。汉代的另一种教育形式是“经师讲学”,即由居官教授或名儒自立“精舍”,隐居教学,实际上就是私立学校。这种学校有的多达数百或数千名学生,如郑玄年轻时就曾向大儒马融求学。后来,郑玄为师游学时,曾有上千名学生跟随他学习。再如青州人公孙弘,四十岁才投到胡毋生门下,学习《公羊春秋》,几年后,成为颇有名气的学者,六十岁被汉武帝拜为宰相。这些事实,可以管窥出当时青州教育的盛况。
  到了战乱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青州的教育也没有间断。建都广固城的南燕国皇帝慕容德,虽然是鲜卑族,仍十分重视教育,他颁诏在京都设立太学,“犹置博士弟子二百余人”,同时鼓励地方办学,培养人才。
  隋朝统一中国后,创立了科举教育。唐朝沿袭隋朝的科举制度,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地方上的府、州、县、乡、里各级机构都设立学校,并允许私人办学。教学内容以《五经正义》为教材颁行天下,鼓励读经习礼、涵养德性,同时开设书学、算学、医学、律学等,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咸亨年间(670至674),青州开始在文庙兼设儒学。李白、杜甫都曾应北海太守李邕之邀,游学青州。
  宋朝沿袭并发展了唐朝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在开设经、书、算、律、医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武学、画学等。地方上除设路、州、县等学府之外,又附设小学、社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同时,举办冬学,利用农闲的时间,由穷书生教习农民子弟读书。青州作为京东路,辖管六县,各类教育齐全。
  书院产生于五代,盛于宋初。它以研究儒家经籍为主,同时议论时政,多采用个别钻研、相互提问、集体讲解相结合的绕道教学方法。青州的书院创办较早,著名的三元宰相王曾,就曾就读于矮松园(今青州一中院内)。王曾任青州知州期间,重视教育,拨30顷土地、修120间房舍,建起了州学,每年拨30万两白银的教育经费,并聘请知名学者为教授,广泛培养人才。王曾的作为得到朝廷的褒奖,据《益都县图志》记载:“宋仁宗初立州学,儒学以青兖为最先”。说明青州儒学教育的兴盛,得到了皇家的认可。天圣九年(1031)春,宋仁宗应青州知府王曾之请,颁九经(即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礼、易、诗、书、春秋)于州学,并诏示各州以青州为榜样大办儒学。不难看出,青州的儒学教育,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元朝也重视教育,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颁令各路劝农立社。凡各县所属村庄,每50家为一社,每社设小学1处,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隙使农家子弟入学读书,并于青州设益都路府学,供学子们深造。但因后期战乱频繁,学府或书院多被战火焚毁,教育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当时的人们只悉战事、而不闻礼乐教化。
  明朝相当重视教育。明初沿袭宋、元的旧法制,提倡程朱理学,倡扬儒学教化,颁布《五经四书大全》,令各级在校生员诵习。明朝前、中期,学校、科举、杂流三途并行,教育较为发达。
  洪武五年(1372),青州知府李仁,徙建青州府儒学于太虚宫故址(今偶园商场附近)。后经增修,使庙、校成为一体。校园四周是宫墙,中间设棂星门,门前设两座石牌坊。坊门的楹联很有讲究,左边是提倡风化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右边是重视文化教育的“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北面是大成门,左右两边分别为名宦、乡贤二祠;大成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9间。大成殿的后面为明伦堂、崇圣祠;明伦堂左右两边,分别为教授、训导的住宅及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等四斋;四斋的东南角为文卷房,储藏着文籍。学校设教授1人,训导4人。“凡教事,教授掌之,训导佐之”,教师分工十分明确。学生分三等:一等为廪膳生,40名,由官府补贴膏火费用;二等为增广生,40名,生活费自备;三等为附学生,不仅生活自理,而且生员没有定额。
  洪武十年(1377),益都县知县黄正德,将城内西南隅的县儒学迁往城东北隅的海防同知署左侧(今青州宾馆附近)。其规制略同于府学,也是庙、校一体,中间为大成殿,殿后面为明伦堂,旁列博文、约礼二斋,是供学生学习的地方。明伦堂后面是教谕、训导的斋所。号舍,也就是考棚,在东厢房的后面。县儒学设教谕1人,训导2人。廪膳生20人,增广生29人,附学生同样没有定额。廪膳生每两年贡1人,岁、科各取文童15人、武童12人。儒学的经费来源靠学田地租,据旧志记载,万历四十三年(1613),府儒学有学田762亩,年收租银60两。据嘉靖《山东通志》记载,益都县儒学有“学田一顷六十四亩”。
  儒学教育虽然兴盛,但因教学内容局限于科举应试,又加上教学形式僵死,儒学逐渐被形式灵活的、以授实学为主的书院所代替。成化五年(1469),青州知府李昂审时度势,移名宦祠于矮松园内,将矮松园改称名贤祠。同时,在祠前建有思齐、仰止二斋及藏修、游息二轩,“延四方有学行者居之以为师,檄属邑子弟知乡方而愤孤陋者,教育于此”。此为最初创办的松林书院。
  隆庆年间,松林书院易名为凝道书院。松林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教事。招收经童试合格的生员攻读“四书”、“五经”、学作制艺,以备应考,称为“童生常课”。同时,组织已入学的秀才定期来书院听讲,由教授批阅秀才的文章,每月举行一次考试,成绩获前两名者,发给膏火费,以资奖赏。这种教学形式,叫做“文生月课”,主要是应付三年一度的乡试。松林书院为府办书院,其经费由府署统筹,各属县集资缴纳。
  正德九年(1514),青州佥事牛鸾在府治的西面建立崇义书院。万历四十一年(1613),按察司副使高第、青州知府王家宾,将布政司公署改建为云门书院。明代阁老刘珝、名臣钟羽正等都曾在青州府的书院读过书。
  社学在明代也十分盛行,洪武八年(1375),朝廷诏令社学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弘治十七年(1504),复令各府、州、县设立社学,要求民间15岁以下的儿童送入社学读书,学习婚冠丧祭礼节等知识,学有所成者,可补做儒学生员的资格。嘉靖年间,益都县3处社学较为出名,一处在南门里,一处在北关西街,一处在金岭镇(今属淄博市)。
  清初,基本承袭明代的教育体系,大兴书院教育。青州的书院教育非常兴旺,康熙十一年(1672),青州府佥事郑牧民重建府学。康熙三十年(1691),青州道员陈斌如、知府金标重建松林书院。康熙四十三年(1704),青州知府张连登在松林书院设社学,后人为纪念张连登的政绩,将社学改为张公书院。康熙五十六年(1717),按察使黄炳捐俸、知府陶锦督建宏远书院。康熙五十八年(1719),府署在府治南建容保书院。
  乾隆十四年(1749),知府王如玖增修青州府学。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府李廷扬增修松林书院。明清以来,青州境内的书院多达十几处,主要有白龙洞、青州道、松林、凝道、崇义、云门、张公、汪公、宏远、容保、旌贤、海岱等书院。
  清代青州的儒学也很兴盛,府级儒学设教授、训导各一人。嘉庆年间,青州驻防满营添设生员名额,满族子弟可由营署送到府学考试,考中的学生可入旗学读书,其名册由府学掌握。清代除设立府、州、县学之外,还在乡间设置社学。不过,青州境内的社学较少,只有康熙时期的青州知府张连登在松林书院办的一处社学,原因是自咸丰以来,境内官办的义学渐多,完全取代了社学。
  据旧志记载,清代的官办义学相当盛行。康熙末年,青州设有府办义学一处,附设在知府陶锦督办的宏远书院内。县办义学较多,自咸丰十年(1860)始,益都县令徐顺昌先后在县城中的梓潼庙、白衣庵、东关、北关创办了4处义学。同治八年(1869),知县华钧在城外的附郭、赤涧、五里堡、朱崖、南仇、张赵、朱良、口埠、谭家坊、郑母等村镇设立了官办义学12处。义学设塾师1人,另设监学绅董2人,帮助塾师督责学务。塾师由学校绅董推荐,经县儒学署核准后聘用。每年开学时,塾师均由知县接见。塾师汇报在校的学生人数,领取当年的“十二月课程格本”,也就是教学计划。之后,塾师按月填报学生的功课情况,以备监学绅董的考核。考核之后,凡学有进步者,均由县里奖励食品或文具,以资鼓励。县义学的章程规定,县城义学的学生最多不得超过30名,最少不得低于16名。乡村义学的学生,最多不得超过30名,最少不得低于12名。学习程序按照《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进行,先读《小学》,次读《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孝经》,再读《易》、《书》、《诗》及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毂梁传)。义学的经费由官府筹集。同治八年(1869),知县华钧筹得的学费年得息银是144两,分配给城里的四处义学使用。乡村义学的经费,由县办盐务部门捐拨,从而保证了义学的正常开支。
  几千年来,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年代,青州的教育始终没有间断过,并且总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正因如此,才使青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使青州人才辈出,才使青州成为了地灵人杰的海岱明珠。

  晚清时期的青州教育
  清朝一直沿用宋、元时代的科举教育制度。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帝召谕各省府厅州县所有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堂。因变法失败,政令未能实施,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又复命实施。
  光绪二十九年(1903),益都知县李祖年在东关王沂公(王曾)故宅创办益都县立高等小学堂,此为青州市境内第一所新式官立高等小学堂,当年招生60人。之后,许多初等小学堂也陆续开办。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青州市境内共有小学堂25处,其中,县立高等小学堂1处,学生75人,初等小学堂20处,学生274人。青州驻防满营设有初等小学堂4处,学生240人。宣统年间,见于文字资料的尚有1处朱良镇育才初等小学堂(建于宣统三年),4处青州驻防满营高等小学堂,还有1处最后一代协领创于北城的女子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青州知府冯汝骙在松林书院故址创设青州府官立中学堂。此为山东省官立中学堂的首创,当年招收新生1个班,18人(到光绪三十二年,发展到4个班,95人)。同年,青州驻防满营都统吴延年,将海岱书院改办为海岱中学堂,聘宋传典为英文教习。此外,清末还设有青州府公立中学堂1处,校址在城里太公庙(今青州一中西边),由地方士绅筹资创办。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开始招生两个班,48人。后因办学经费困难,两年后停办。
  清政府在实行“新政”之初,即将师范的建设列入“宜治”范围,提出“办理学堂,首重师范”、“为地方官和学务官员之专责”的政令。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李祖年在益都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内附设师范班,学生8人。之后,府、县两级又先后在县城内创办师范学校两处。
  光绪三十年(1904),在府儒学的故址,创办益都县立师范传习所(亦称单级师范),招收贡生、秀才及塾师入学,学制分半年、一年不等,结业后充任初等小学堂教习。师范学校设学务监督1人,另设所长1人,主持学务。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夥巷街设立青州府师范学堂。初期租赁民房,后来迁往天齐庙,最后在青州试院(今青州云门双语学校)改建新校舍。青州府师范学堂,以培养高等小学堂教习为主要目的,在府属各县范围内招生。学生遵守《奏定学堂章程》,学制五年,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学堂大致相同。另设教育学,其每周授课时数仅次于经学。首任学堂学监樊春林,监督由知府鲍心增兼任,副监督赵汝弼,学监赵承元。办学后期,附设初等小学两个班,教习4人。
  青州的职业教育始创于晚清,当时称“实业”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李祖年,把旌贤书院改建为青州府官立中等蚕桑实业学堂,成为山东省实业教育的首例,亦为山东省农业教育的首创。宣统元年(1909),遵照实业学堂的章程,此校改称为中等农业学堂。当年有三届学生160余人毕业。
  光绪末年,清廷命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并责成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酌量扩充北洋所,设武备学堂和山东随营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青州驻防满营设有武备小学堂1处。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生为48人。同年正月,驻防满营又遵照部令在海岱学堂设八旗翻译学堂1处,学生64人。课程设有读书(诗书古文)、讲经(满汉文四书)、习字(满、汉字)等。宣统元年(1909),又在海岱学堂设立英文专修馆1处,开办不久,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停办。
  1901年,清廷为推行新政,兴办洋务,选派科甲出身的士子先后到日本及西欧各国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旨在学成回国报效朝廷。据《山东留日学生同乡录》载,清末仅青州赴日学生就达29人。
  废科举、兴学堂,开西学、办洋务,是晚清教育的突出特点。另一特点是允许西方的传教士办学,即教会学校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青州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废科举、兴学堂以前的三四十年间,就出现了一批私立教会学校。这些学校,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包含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采取分科授课的教学方式,成为全省最早出现的“洋学堂”。同治三年(1864),美国长老会首先由登州派遣传教士来青州布道。同治五年(1866),办起教会小学1所。不久,美国长老会与英国浸礼会达成协议,青州地域由英浸礼会布道,美长老会退出。光绪元年(1875),英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最先来到青州,第二年传教士仲钧安相继到达青州。当时青州正闹饥荒,他们以赈灾为名,把大批私塾、学馆接管过来,办成自己需要的学校,称为“揽馆”(即由一个教书先生招揽几个或几十个学生)。十多年间,英浸礼会传教士接手的揽馆就有几十处,学生多达600余人。
  这些教会学校,均为蒙养(即幼儿园)或进行小学文化程度的教育。入学后,每人填写一份志愿书,条文大略是:(1)我愿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均以振兴天国为目的;(2)我愿毕业后无论置身何界,必以金钱赞助教会;(3)我愿毕业后终身布道。课程设置是在私塾应学科目的基础上,增添圣经科目及浅显的自然科学常识。学生自买汉文书籍,自备桌凳,并负担部分教员薪资。宗教用书及三分之二的教员薪资由教会补贴。
  随着教会毕业生的出现,光绪元年(1875),中国籍神甫王宝禄在青州城南门里开办简易学堂。从19世纪80年代起,英浸礼会传教士又陆续在青州办起了各种类型的寄宿学校。广德书院是由英浸礼会创办的第一处寄宿学校,它的前身是美长老会创办的1处教会小学。光绪初年,李提摩太、仲钧安招收了几十名灾童,扩大了学校规模。光绪十年(1884),英籍传教士库寿宁夫妇又在城里原东华门街路南(潍坊教育学院)兴建新校舍(时称南书院),招收寄宿生18名,增设了中学部(当时称青州中学)。课程分短程(期)、中程(期)和全程(期),大致相当于初小、高小和中学三个阶段。光绪十二年(1886),校舍进一步扩建,定名为广德书院。光绪十三年(1887),开设大学部,发展成为一所大、中、小学教育兼施的综合学校。光绪三十年(1904),广德书院大学部与登州文会馆合并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文理科,取两校之名的首字,定名为“广文学堂”,搬到潍县开课。所余的中小学班,改称崇实中学。1917年,守善中学成立后,停办了中学部,改称为崇实小学。
  光绪七年(1881),英籍牧士怀恩光在城里租赁民房,创办圣经学堂(即神学研究所),学制为五年,毕业后做布道员。光绪十三年(1887),增设培养初级教会学堂教习的师范学堂。光绪十九年(1893),迁入原东华门街路北(潍坊教育学院北院),新建校舍先称北书院,又称郭希罗宾逊神学院,后称郭罗培真书院。新校舍分上、下馆;上馆(亦称正馆),为神科;下馆(亦称备馆),为师范科,并设有圣经学校。建有讲堂、斋舍、小学堂和博物馆(1904年移至济南,易名广智院,后改为山东基督教大学社会教育科),斋舍可容纳64名学生就宿。自光绪十一年(1885)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神学、师范两科共有毕业生227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郭罗培真书院与美长老会数处神学班合并,取名为青州神道学堂,成为齐鲁大学神学学科的前身。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1914年,神学科毕业10个班50余人,师范科毕业9个班159人。1917年,神学科在校学生51人,师范科学生16人。秋后,并入齐鲁大学。
  光绪十八年(1892),英浸礼会传教士武成献和巴德顺在教会办的广德医院设班收徒,创办了青州医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青州医学堂与美长老会聂会东办的医学堂合并,改称为共和医道学堂。到宣统三年(1911),共毕业八个班。同年4月,学校迁往济南。
  光绪二十三年(1897),英浸礼会在城里西皇城街(今一中院内)创办崇道书院(时称西书院)。4年后,改称崇道中学校(亦称崇道女校)。
  清代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府儒学署设教授1人,主管青州府的学政,另设训导2人辅佐。县儒学署设教谕、训导各1人,掌管本县教育行政和所属生员。光绪三十一年(1905),撤学署,设劝学所,总管教育事宜。益都县劝学所设劝学总董1人。宣统二年(1910),劝学总董改称劝学员长。
  在管理体制上,青州府官立中学堂、青州府官立中等蚕桑实业学堂、青州府师范学堂,其办学经费、人事调配等均由青州府负责。益都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县立师范传习所及公立初等小学堂由益都县管理。私立学堂向县备案核准后,由办学人管理。
  封建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在省城举行,它是进入仕途即科举选官的第一级考试,三年一次,由于是秋季举行,又称做秋闱,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于乡试后的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又称为春闱或礼围,参试者是举人,考中后是贡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者是贡士,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晚清延续前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读书人先经过童试,才能参加府试,府试合格成为秀才后才能参加乡试。益都县每年二月在县学举行童试,由知县主持。青州的府试设在青州府考院,每两年举行一次,录取者称为儒学生员,即秀才,也叫进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推行新法,对于教育的改进是“勿论京城会试,省级乡试,府县级岁考,一律废除八股文章,改为策论文。”各级考试均定为策论、时务、四书五经3场,并规定“今后考试,均以讲求实学为主,不凭楷法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各级学堂的考试分为临时、学期、年终、毕业、升学5种,均采用百分制。此外,还设经济特科考试,选拔新政人才。科举制度的彻底废止,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才得以实现。
  晚清时期,无论儒学、书院、私塾还是学堂,所用教师均采用招聘制。儒学、书院多延聘有名望的进士、举人为教师,塾师一般是秀才担任。官立学堂的经费由官府拨款,或来自学田租金、庙地庙产、派捐和学生交纳的学费等。
  晚清政府认识到了闭关锁国的危害,试图以教兴国,从而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多项改制。青州在教育改制中一马当先,像是官立小学堂、省立中学堂、桑蚕职业学校、教会学校都走在了山东省的最前列。虽然许多学校随着封建王朝的泯灭而消停,但对青州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在思想认识、师资人才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的青州教育
  辛亥革命以后,教育制度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上。1912年,益都县奉省谕在县文庙设劝学所,所长称劝学委员。第二年,改劝学所为视学公所,设县视学1人,乡视学6人。1915年,视学公所又改为劝学所,编制依旧7人。1923年,劝学所改为教育局,编制为18人,其中局长1人,县督学1人。1929年,教育局编制为10人,局长由省教育厅长委任,督学由县长委任,教育委员由局长委任。教育局下设普通教育课(局长兼课长,管理中小学,师范、职业学校)、社会教育课(督学兼课长,管理民众教育)、总务课(教育委员会主任兼课长)。1933年,教育局改为县政府第四科,编制7人。
  民国时期,县教育行政机构曾设多个委员会。初设教育行政委员会,由县督学和各区委员11人组成,负责审定教育计划、教育经费、学校扩建及教育局交议的事项。1929年,益都县设立教育经费委员会,由教育局长、县督学、县党部、县政府、财政局、教育委员会、县立中小学的代表组成,负责全县教育公产、公款的管理。1930年,县成立注音符号推行委员会,成员9人,分批培训师资,对推行标准读音、提高国语教学水平起到了重大影响。1912年,益都县奉省令设小学教员检定事务所,承办益都、临朐、临淄三县的小学教员检定事务。每年一次检定,考场设在益都城里,命题考核评定均由省教育厅派员主持。1931年,全县小学教员531人,受检合格者324人,合格者每人每月发4元补助费,此举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1912年,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令》,学堂改称学校。10年后,将小学、中学“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部实行国家规定的学制。课程的设置虽不断变化,但总体上是初小设国语、算术、社会(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高小设国语、算术、公民、历史、地理、卫生、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珠算、音乐、体育。普通中学的课程是: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日伪时期,曾将英语改为日语。
  设在益都县的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山东省第四师范学校、山东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直属省政府领导,校长由省政府任命。益都县乙种农业学校、师范讲习所、东关小学、北关小学直属县政府管理,校长经教育局提名由县长任命。区立小学由县教育局和区政府双层领导,校长经区长和地方绅士推荐由县长任命。村办小学一般由村长或乡绅兼任校长,受区、乡、村政府的领导。省立、县立学校,校长以下设教务、训育、事务3处,各处设1名主任处理日常事宜。一般小学的教务、训育、事务由校长兼任。按照国民政府的规定,中学校长应为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且具有5年以上教龄者担任。小学校长应为师范毕业或高级中学师范科毕业、经县检定委员会检定合格并教学两年以上且有成绩者。教师由校长聘任,标准是:中学教师应是高等师范毕业或大学本科毕业并具有实际教学能力者。小学教师应为专科学校毕业、师范学校毕业、高级中学或旧制中学毕业、人格高尚且经县检定合格者。据1930年统计,全县教师869人,其中男教师857人,女教师12人。另有无资格者137人。据1931年益都县教育年报记载:“本县教师待遇殊属菲薄,待遇最高者月薪三十元,最低者年薪六十元。”初小教师一般月工资18元,高小教师22元左右。中学教师待遇好于小学教师,省立十中校长月薪200元,主任月薪80元,教师每课时1.25元,月均85元,职员30至40元。逢灾歉年,教师待遇改为月发小米100斤。国民政府规定了教师退休、抚恤、年功加俸等政策,但因战乱,多未实行。
  民国期间,倡导幼儿教育。1912年,天主教在城里教堂南院创办育婴堂。10年后,幼儿教育纳入壬戌学制,正式命名为“幼稚园”,收纳3岁儿童。民国后期,全县有3处幼稚园,即天主教堂育婴堂、基督教会幼稚园和省立四师附小幼稚园。每处幼儿教师1至2人,收育儿童85人。育婴堂主要收养孤儿,为慈善机构。后两处幼稚园办学比较正规,儿童可学习唱歌、舞蹈、学数、认字、制作玩具等知识。
  民国时期,教育部指令县设高等小学校,镇、乡设初等小学校,倡导私人办学和对女子的教育。益都县立小学有东关、尧沟、金岭镇、朱良及仓廒女校等。在乡镇兴办初等小学的同时,宋家阁刘焯捐款建刘氏小学,后被县政府命名为模范小学。1915年,教育部推行四年教育。益都县成立义务教育筹备小组,划全县为220个学区,强力推行初等教育。学校虽兴,因社会崇尚私塾,仍有152处私塾存在。1928年,因县公安局局长刘振标叛变,县城小学全部停办,乡村私塾猛增。3年后,教育部下令严禁开办私塾,教师亦必须取得县许可证后方可任教。之后,全县的小学猛增到460所,私立小学达到22所。学生总数为19688人,其中女生501人。日寇侵华期间,学校全部停办。为推行奴化教育,日伪县公署先后建立了铎楼庙、观音堂、心寺街、三官庙、准提庵、北阁等初级小学。在日伪占领的金岭镇、尧沟、谭坊、孟家炉、朱良、马氏、郎家庄、北普通、黄楼、大尹、堂子、朱崖等地也建有完全小学。抗战期间,国民党保安三师十五旅二团、六团分别在盘踞地开办教育。二团团长徐振中除在盘踞地朱良办教育外,还在夹涧、普通、张孟、高柳一带设有教育办事处,并在大王、高柳、张家营、东郎、朱良、北普通、刘镇、马官庄、辛庄、夹涧等地设有10所完全小学,共44个班、1577名学生。另外,还在33个村设立小学,共42个班、1378名学生。六团团长王凯臣在其辖区王小、孙板一带设总务处教育科,办起口埠、东荒、十甲等中心小学,共21个班,500名学生。十五旅旅长张景月在何官一带设户家中心小学、张高完小。
  抗战期间,属于解放区的益寿临广四县边区政府,在1938年办起张高、阳河、葛口、南星落、北星落、史家、曲屯、赵家营、沈家、彭家、东西八户、河头、王沐、吕村、东朱鹿等多处小学。1940年在许王村设高级小学一处,称益北小学或四边小学,2个班,100名学生。1945年,民主政府在北阳河设完小1处,2个班,100名学生。后又在马兰、口埠、孙板、段村设4处完小,13个班,570名学生。县境西南解放区于1944年在长秋村办起抗日小学,1个班,24名学生。在朱崖村设小学1处,40名学生。在抗战的岁月里,战乱时学校就化整为零,缓和时学校就聚零为整,学习非常艰苦。
  解放战争时期,全县共有中心国民小学14处,学生1913人;一般国民学校105处,学生4545人;师范附小1处,学生270人。因战争处于拉锯的形势,学校时办时停,直到益都县全境解放,教育才步入了正规。
  民国时期,青州的中等教育比较齐全。普通中学主要有:山东省立第十中学、私立青州中学、省立益都中学和私立青光中学。
  山东省立第十中学(现青州一中的前身),初始沿袭“癸卯学制”,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考入大学预科。课程是:修身、国文、英语、地理、历史、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音乐、体操。民国十二年(1923),学制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后来课程略有改变,如增添公民、童子军课等。学校的教师实行聘任制,一批高学历、真才学的人应聘任教。1937年,教师18人。教师居多兼课,每周10节以上。待遇按任课时数计,月均工资85元,班主任月津贴10元。学校教学设备齐全,教师运用欧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较高。1934年,全省中学生会考,省立十中获得第一名。次年又获得第二名。蔡元培先生手书“勤朴公勇”四字赠为校训,悬于十中二门之上。1937年,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为省立十中毕业生题词“敬业乐群”,以此鼓励。
  1936年秋,城里西皇城人翼佩汝,在邢玠口北丝厂故址创办私立中学,后迁满洲营副都统吴延年的住宅,又迁清凉寺。教师10人,3个班,100名学生。学生入学每人先缴5元押金,每学期缴学费10元,折合小麦300斤。第二年,在进步教师王轩波等人的鼓动下,掀起学潮,赶走校长翼佩汝和训育主任赵若谦,县长杨九五派人接管学校,将私立中学与师范讲习所合并,称“益都县立乡村简易师范”。私立中学的学生经考试,一部分编入初中班,一部分编入简师班。因日寇占领济南,当年学校停办。
  1938秋,日伪政府在省立十中校址设山东省益都初级中学,三年后增设高中部,易名为山东省立益都中学。教育的重心是向学生灌输“中日提携,共存共荣,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奴化教育。课程除了已废止15年的“读经”、“修身”外,强制开设日语课。学生来自益都、淄博、寿光、临朐各地,男生在东院,女生在西院,分班上课。8年中,招收8级初中生,4级高中生,28个班,1100名学生。学校设日本教官,总揽学校大权,兼授日语。第一任教官是本多基一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死于南洋。继任为森吉镜渊捻,日本投降后回到了日本。
  1942年春,二团团长徐振中在城北大宋村设“益都临淄联立中学”,简称“益临联中”。麦收后学校迁入大王村,两年后又迁到蔡家庄。初始设简师班、初中班各一个,学生80人。1945年增设后师班,不久学校停办。
  1944年秋,驻益都日本宪兵队翻译官田秀夫为了儿子上学方便,召集商人成立学校董事会,集资创办私立青光中学。学校设在老火车站西,1个班,50名学生。次年又招1班,100名学生。1945年,随着日军投降,学校停办。
  益都县的师范教育比较兴旺,办学显著的当数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它的前身是青州府师范学堂(今云门双语学校处)。1914年,省政府将莱州、登州、胶州、武定等师范迁到青州,与青州师范合并,定名为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师生员工300余人。第二年,在参府街设立师范附小。师范学生来自西至济南,东到胶东半岛。1923年前,学校设有本科和讲习两种教学班。本科含预科1年、本科4年。讲习科2年,为速成师范,主要培养高等小学教师或国民学校有“许可状”的教员。1923年以后,实行新学制,分前期、后期两种教学班,学制各三年。1929年,后期班改称师范部,前期班称初级部,学制未变。课程设置除普通中学开设的公民、国文、数理化、史地生外,另设教育概念、教育心理、论理学、教育测验及统计、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小学行政、实习等。1929年始,开设军事训练课,专职教官为中央军校毕业生,每周3节军训课。
  1934年暑假,实行集中军训。烟台中学、广文中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等500名学生云集益都,进行下级军官所必需的基本战术野外实习。中央训练总监部张寿桐、李德铭莅临检阅,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与厅长李树春、何思源陪同检阅。省立四师学生在西门外瀑水涧演习枪击,成绩优秀,获得嘉奖。省立四师自建校到1927年,本科班招生15级,讲习科6级,前期班5级,每年在校生300人。从北伐时期到七七事变,共招收师范部学生10级、22个班,毕业19个班、552名学生,尚有120名学生没有毕业。初级班8个班,毕业270人。省立四师办学24年,培养了4000多名师资,为全省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益都县立师范讲习所,1912年时称单级教员讲习所,又称小学教员讲习所,主要对学员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其次是文化补习。学员是从10岁到60岁的塾师、秀才不等,至北伐时已培养800多人。1931年后,学校属于正规简易师范,招收25岁以下的高小毕业生,除不设英语外,其他课程与普通中学相同,另设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1931年到1937年,共招收4级280名学生。
  此外,益都县还有4处师范,分别是:1943年由青州道尹公署开办的青州道立简易师范;1943年由六团团长王凯臣在庄家庄开办的益都县立简易师范;1946年由国民县政府在康家羊开办的益都简易师范;1947年由国民县政府在昌乐境内恢复的山东省立益都师范学校。这些学校,大多在1948年左右因国民党军队的惨败而停办。
  民国时期,全县的职业教育主要有: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县立乙种蚕业学校、县立乙种商业学校。
  1914年,省政府在青州城里中所营街成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学制4年,1年预科,3年本科,分农、林、桑3科,4个班,班额40人。办学经费由省政府拨给,每年12200元。学生每人每月发5元津贴,从学生养蚕等勤工俭学收入中开支。至1930年,共招17级,720名学生,因辍学率高,实际毕业500人。
  县立乙种蚕业学校,成立于1912年,由县知事孙积荫、名人宋传典、李有典创办。校址在今青州一中西面。此为初等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教材与甲种农校相近,唯内容浅显。办学16年,共招生15个班,每班40人,毕业后,学生自谋职业。
  县立乙种商业学校,成立于1916年,由商会创办,设在城里东营街清凉寺故址。学校招收初级小学毕业生,学制3年,使用高小教材,以培养初等商业人才为目的。每年经费1680元,其中县教育局拨款1200元,商会负担480元。此校每年招生1个班,1931年停办。16年共毕业490人。
  民国时期,县内的高等教育,除了齐鲁大学的前身“青州共和神道学堂”于1917年迁往济南外,还有四所高等学校:一是“华东交通专科学校”,于1948年从诸城迁到青州城北裴家桥。因学生多,教学班分设在任七里、王七里、杨家庄等。学校设摩托、土木工程、行政等三个系,学制不定,招收学生600余名,毕业后派往前线,为解放战争服务。1948年底,学校迁往济南。二是“山东邮电专科学校”,1948年由华东局及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校址在青州城北门里,设邮政、电话、会计三科,学生300人,修业期满,分配到各地邮局工作。学校于当年年底停办。三是“山东省农业专科学校”,1948年由华东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校址在青州市区原蚕场,是山东农学院的前身。培训农技人员500人。当年年底迁往济南。四是“山东教育学院”,也是华东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校址在青州城原守善中学和女子学校旧址。是培训教育干部的专科学校,招收学员63人,当年11月迁往济南。
  民国时期,青州的教会学校有5处:一是由基督教早先开办的“崇实中学”。学校分小学、中学两部,小学4个班,130人,中学3个班,60人,1928年停办。二是英浸礼会创办的“崇道中学”,是女子中学,也分中学小学两部,中学3个班,学生80人,小学4个班,学生60人。1928年迁往周村上课,当年解散。三是“守善中学”,1917年由英浸礼会利用培真书院校址改建。初始8个教学班,320名学生,30名教职员,后设3个高中班,是全县早期的完全中学,学校几经兴衰,于1947年迁往昌乐县。四是“崇新小学”,1917年由天主教法籍神甫在天主教堂北院创办,初始只收教徒子女,后来面向市民子女招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封闭了学校。五是“修道院”,1930年由烟台迁往青州城里心寺街。初始只有教师3人,学生8人,两年后发展到3个班,30名学生。学生6年读完初、高中教材,毕业后到济南大修道院深造。日军侵华后,学校被封闭。
  民国时期,也注重社会教育,当时叫“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施教机构主要有“通俗讲演所”、“民众教育馆”、“新民教育馆”等。主要进行扫盲、宣讲时事政治、普及社会常识、拒吸毒、讲卫生等。但因战争频繁,居多流于形式。

  建国初期的青州教育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国初期的青州教育迅速恢复和发展,行政机构也随之变化。1948年3月,益都县全境解放。城区划为青州市,直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市政府设文教局,只辖城里、东关、北关3个区的小学。益都县人民政府文教科,驻城外郇家庄,设科长1人,工作人员2人。同年12月,撤销青州市。县人民政府设教育科,工作人员4人。1950年,县人民政府将教育科、文化科合并为文教科,工作人员6人。1956年初,文化、教育分署办公,复设教育科。同年6月,改称教育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1人,视导员2人,业教3人,人事1人,会计1人。1957年,教育局成立教学研究室,设教研员4人,负责全县的教学工作。
  1958年,是大跃进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超常发展,教育也不例外。这一年,临淄并入益都,教育局、教研室各增加8人。
  建国后,学校取消了民国时期的训导制,推行民主管理。中学、师范校长由省人民政府任命,完小校长由县人民政府任命。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下设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分别负责教学和事务工作。教学班设班主任,由校长选聘。团队组织、学生会、教育工会等实行民主管理。1958年,中学体制下放,中学校长由县人民政府任命,报专署备案,公社教育助理由县人事局任命。
  随着学校的增加,教师队伍迅速壮大。1949年,益都县举办4次教员培训班,培训教师483人。益临、益寿两县也采取同样的措施培训教师。1950年,三县教师发展到1078人。1952年,公办小学教师达1380人,由于培训工作跟不上,368人不称职。县文教科根据华东局教师配备标准,制定了小学教师超编处理意见,对教师队伍进行整顿。1955年小学教师为1631人,不称职的动员回乡生产,所缺教师由当年师范和中学毕业生补充。建国后,党和政府授予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教师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1949年,益都县评出22名模范教师。第二年,益都县评出10名模范教师,益寿县评出15名模范教师。1952年6月,成立了益都县教育工会,教师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1955年,益都县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表彰了22名优秀教师。
  建国初期,教师工资以粮代薪,高小教师一般每月210斤粮食,初小教师190斤粮食。民办教师也以粮代薪,初小民办教师一般为130斤,高小民办教师一般150斤。薪粮由政府补助,每人每月60至80斤,其余的由村里负担。1952年实行“工资分”制,小学教师100分左右,校长略高于教师。中学教师150分左右,昌潍联师校长最高305分。《大众日报》每月公布分值(大约每分2角2分钱)。1956年,实行工资改革,分为教师级和行政级。小学教师月工资平均36元,比改革前提高45%,小学行政人员平均51元,提高58%,中学教师平均46元,提高16%左右。1958年,中小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师人数增长很快。小学教师从1955年的1631人增长到2362人。1958年1月,教职工参加整风反右运动,195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占全县右派总数的64%。其后的反右倾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又有不少教师受到批评、降职、降级处分。从此,教师人人自危,凡事小心谨慎。
  建国初期,青州的幼儿教育比较薄弱,直到1953年,县政府才在朝阳街办了一所托儿所,后称幼儿园,设园长1人,保育员4人,入园幼儿30人。1955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全县培训幼儿教师120人,办起幼儿园1180处。火柴厂、烟厂、中心医院相继办园,入园幼儿142名。大跃进期间,幼儿教育盲目发展,要求生产队办托儿所、幼儿园,倒出妇女外出大协作,参加大跃进运动,严重损害了母婴健康,群众十分不满,不久幼儿园就大量“下马”。
  建国初期,青州的小学教育发展很快,1949年,全县完全小学25处,初小686处,在校生37645人。第二年增加完小9处,初小18处,民办小学52处。1952年,全县有完小65处,初小855处。在校生66888人,山区13岁以上的青少年也入了学。小学实行“四二分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1951年试行“五年一贯制”。两年后,国务院指示停止实行“五年一贯制”。1953年,原省立四师附小改称为“益都师范附属小学”,一至六年级各两个班,班额46人。学校设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党团组织、行政管理、教学业务均由师范学校领导。教师多为师范学校优秀毕业生留用。大跃进期间,上级要求开办“共产主义小学”,即数村联办一所小学,学生吃住在学校,不准回家。因脱离儿童年龄和生活习惯的实际,加上校舍不足,师资和经费缺乏,生活没有保障,学生苦不可言,社员群众怨而不满,共产主义小学不久告停。
  青州的中学教育基础较好,194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复建青州中学,设中学、师范两部。1950年底,师范独立设校,中学部改称为“山东省益都中学”,初中生363人。次年,设高中班1个,学生46人,教职员74人。1951年秋,在省立四师旧址(今云门双语学校)建“山东省第二工农速成中学”,4个班,160名学生,生源为干部、产业工人、革命军人等。3年后迁往济南。1952年,山东省益都中学改称为“山东省益都第一中学”。在益寿县政府旧址(孙家庄)建益都第二中学,4个班,200名学生。第二年,二中迁往郑母村原益临联师旧址。1954年,二中迁往城里原工农速成中学校址。同年,山东省第三残废军人速成中学由枣庄迁到益都,设在原荣军第四分校旧址,学员2000人,教职工百余人,第二年停办。1955年,在郑母村建益都第三中学。1956年,在口埠村建益都第四中学。中学采用“三三”学制,即初中、高中各三年。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12科。高中不设自然,增加生物、制图两科。不久,初中又增加植物学、动物学、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1954年秋起,初中停设外语课。1956年起,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初中设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高中设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业考查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1956年改为五级记分制,3分为及格。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学教育超常发展。在朱崖村建立益都第五中学,在孙家庄建立益都第六中学,在王坟村建立益都第七中学。11月,临淄县并入益都县,原临淄一中(辛店)、二中(皇城)、三中(临淄城关)、四中(淮阳),依次改为益都第三中学、益都第六中学、益都第十中学、益都第十一中学。原益都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依次改为四中、五中、七中、八中、九中。次年,又在阳河公社阳河村南建立益都第十二中学。同时,全县还办起58处农业中学,招生2580人。中学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列入正式课程,并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随着大跃进形势的发展,教学方向、内容、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走进工厂、田间,边教边学边干。因过多地参加生产劳动,影响了系统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这一年,中学按照上级指示,将政治课改为以反右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号召学生“兴无灭资”,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工人阶级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组织学生参加大炼钢铁运动,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进行热爱“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教育。组织党、团员和师生参加反右倾机会主义、保卫总路线的辩论,有的学生因言辞激烈,被开除学籍赶回家劳动改造。
  毛主席发出学生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后,各中小学积极响应,普遍开展“劳卫制”体育锻炼。1958年,全县9367名学生参加“劳卫制”锻炼,1090人达到一级标准,393人达到二级标准,205人达到少年级标准。在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下,各校出现“一夜达标报捷”的失实现象,“劳卫制”流于形式。随后,为了生产救灾,操场改为耕地种庄稼,取消了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学生体质严重下降。这一年,学校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校长带头,人人动手,打苍蝇、打蚊子、打老鼠、打麻雀,分片包干,定期检查,严重妨碍了教学秩序。
  建国初期青州的中等专业教育,只有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和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
  1948年秋,省人民政府设立青州中学师范部,校址在今潍坊教育学院。1950年,与青州中学分立,昌乐中学师范班和潍坊师范先后并入益都师范,。第二年定为省重点师范。设初师班11个,中师班7个,学生814人,教职工95人。1952年,附设速成师范班,同时设立函授部。1954年后,安丘、临朐、临淄师范相继并入,益都师范的规模空前壮大。1952年前,初师、中师均为2年制。1952年后,初师、中师改为3年,中速师定为1年。初始,师范基础课采用中学课本,仅设政治、语文、算术、理化、音乐、美术、体育,专业课由教师自编讲义,有小学行政、儿童管理、教材教法和实习。1956年始,采用师范统编教材,唯汉语借用初中课本。
  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于1950年由山东省卫生厅批准省立医院益都分院附设护士学校。1953年,泰安黑龙潭疗养护校并入,定名为昌潍第二人民医院护士学校,第二年并入济南护校。
  建国初期,青州的职业教育只有山东省益都蚕业学校,该校于1951年7月由省农业厅、省教育厅批准,设在城里蚕场。农业厅厅长李光远兼任校长,第二年迁往烟台。
  大跃进期间,青州的职业教育畸形发展。益都县办起工业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美其名曰“大家来学就是大学”。名为大学,实为初级的职业学校,招收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和农村基层干部,学制三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生学习不到两年,学校全部停办。
  工业大学设在心寺街吕祖庙旧址,校长由县委书记何子健兼任,副校长徐永仁,教职员20余人。设城乡规划、土木建筑、电工、冶炼、化工、交通、邮电、机械、会计等系。招收12个班,600名学生。1960年春毕业584名学生,其中女生96人,部分学生被有关单位录用。
  农业大学设于东关北阁街,校长由县委书记处书记张精业兼任,副校长张春雨,教师16人。设土壤、作物、茧烟、畜牧兽医、农业机械、水利建设、农业会计等系。招生10个班,500名学生。1960年毕业415人,100余人充实到农机站、兽医站和拖拉机站。
  林业大学设在东关完小院里,校长由县委书记处书记张士欣兼任,傅俊超任副校长,教师13人。设桑蚕、森林、园艺、药材等系,招生6个班,300名学生。1960年春,239名学生离校,全部回农村劳动。
  建国初期,益都县人民政府重视干部、职工、农民等成人教育。1948年秋,中共益都县委决定成立县委党校。1950年,益都、益寿分别建立县直机关干部学校,学员为公安战士及县委、县府公务人员。首期学员益都县2个班64人,益寿县4个班126人。1951年,山东省荣誉军人总校第四分校在青州城里建立。1952年,益都、益寿、益临3县合并,机关学校5处,学员400余人。1954年,荣军教养院建立山东省革命残废军人第三速成中学,后改为山东省革命残废军人补习学校。1956年,“荣校”撤销。同年,县直机关学校办有扫盲班、小学班、初中班25个,学员达1328人。
  1949年,县总工会筹委会成立后,接管职工教育工作,卷烟厂、发电厂、搬运公司、供销系统、酒厂、面粉厂、火柴厂等单位相继办起扫盲班,帮助职工学文化。1952年,全县职工业余学校6处,高小班3个,扫盲班11个,年底扫盲250人。
  大跃进期间,各机关单位均办“红专”学校,职工全部编班学习,学员达3692人。各机关学校的教师、学员分赴各公社、工厂、矿山,参加翻地或大炼钢铁等劳动,很少有学习的机会。
  解放后,益都县根据老解放区的经验,利用农闲办冬学,男班称夜校,女班称识字班。1949年,全县冬学289处,学员123450人,其中妇女占70%。1952年,推行速成识字法,培训民师652人,学员97248人,脱盲4111人,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扫盲任务。1958年春,各公社建立了半工半读性质的农业中学,发展到58处,在校生2580人。大跃进期间,农村的扫盲工作停止,学员全部参加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文革”期间的青州教育
  “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史称“十年浩劫”。“文革”时期,各项事业遭受到严重破坏,教育事业也在劫难逃。
  1967年2月,益都县成立了文教局革命造反委员会。6月,改称益都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文教办公室。1968年,全县的教育工作由益都革委政治部宣传科管理。下面的公社革命委员会也相应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配备了文教干部,并成立了教研组,设组长、会计、教研员,负责全公社联中、小学的教学工作。1976年3月,益都县改设革命委员会文教局,负责全县教育工作。
  “文革”期间的教师队伍极不稳定。1968年底,因“侯王建议”,1400名公办小学教师调回青州原籍,致使平原的教师过剩,只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而杨集等山区公社竟无一名公办教师,教育一度瘫痪。1969年,联办初中和社办高中大量出现,不少低于中师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改教初中,原初中教师改教高中,师资水平明显下降。此时民办教师剧增,据1976年统计,全县小学教师4329人,中学教师2791人,师范教师44人,其中民办教师3879人,占一半以上。
  “文革”期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遭到践踏,教师被污蔑为“臭老九”、“教唆犯”、“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许多人被批判、揪斗、游街示众,县教育局干部周维、教师李金生、许德政、郭建初等17名教师被迫害致死。教师被弄得无所适从,欲干不能,欲罢不忍,处境十分困难。直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批判了“两个基本估计”,党中央明确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依靠的力量,教师才得到社会的尊重。
  “文革”期间,“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组织瘫痪,群众组织说了算。教师下放到生产队后,党员关系转到生产大队,组织生活极不正常。“文革”初期,共青团组织曾带领青少年破“四旧”。“红卫兵”组织成立后,团委、团支部名存实亡。1967年,林彪、江青一伙以“少先队基本上是少年儿童全民性组织,它抹杀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根本不突出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失去了先锋战斗作用”为由,取消了少先队组织,改建为“红小兵”。组织“红小兵”参加“造反”、“批判资产阶级”的运动。这时的学生会被解散,由“红卫兵”组织代替。“文革”期间,思想政治教育被引入“极左”的歧途,政治课只是学毛主席语录、学报刊社论和斗私批修。“四人帮”抛出“两个基本估计”后,“极左”思潮进一步泛滥,师生思想极度混乱。
  “文革”期间,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不正常。1966年7月14日,毛主席以73岁高龄畅游长江,国家将每年7月16日定为“游泳节”。中小学生积极响应“到江河湖海去锻炼”的号召,利用自然水域开展游泳活动。1967年3月7日,毛主席对天津延安中学的材料做了“军队应分期分批对大学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实行军训”的批示后,益都驻军6197部队对全县中小学实行军事训练,传授列队、刺杀、射击、投弹等军事知识,而这时的学校卫生工作竟无人过问。
  “文革”开始时,幼儿教育处于瘫痪状态,农村幼儿园全部停办。城里的幼儿园只是领读毛主席语录,教唱语录歌曲,学唱革命样板戏选段。
  “文革”期间,工农小学停办,全日制小学“停课闹革命”,“红小兵”全部参加“造反”,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1968年,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教学设备不足,学校秩序混乱,不少学校因无师资而关门。“工宣队”、“贫管会”进驻学校,要求“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形式上复课,实质上只是胡闹腾,教学根本没有纳入正规。1972年,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倡民办小学。因片面强调数量,导致学校盲目发展,全县小学猛增到948处,学生达98583人。1974年在校生121770人,比1972年增加23000人。因校舍、教师、教学设备都跟不上,出现了“黑屋子、危房子、土台子、泥孩子”的状况。为解决师资缺乏问题,只得从中小学毕业生中选用教师,而新选用的教师不少是“造反”起家的红卫兵,根本不会教学,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文化大革命”初始,全县中学相继停课,并停止招生,毕业生“留校闹革命”。直到1968年才“复课闹革命”,但仍旧动荡不安。农中全部瘫痪。1969年,中学管理下放到公社,在“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片”的口号下,中学飞速发展。一中改为益都县中学,由县管理,其他初中改为社办高中。原来没有中学的公社也办起了高中,校名随公社名称叫“某某中学”。于是,高中由原来的1处发展为21处,在校生2941人。初中改为大队联办,称作联中。全县联中336处,学生达24785人。由于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教学质量很低。1970年后,小学附设初中班,联中增设高中点,全县除21处高中外,又设高中点56处,高中生达16629人,初中生46927人,教职工3370人。
  青州的“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从益都师范开始的。1966年6月,益都师范贴出了昌潍地区“第一张大字报”,点燃了整个潍坊市的“文化大革命”烈火。师范的教师和学生分为两大派,“停课闹革命”,武斗十分激烈。师范教导主任李金生、语文教师许德政、生物教师汤伯显等三位教师被活活折磨致死。校舍及其教学器材遭到严重破坏。师范连续两年没有招生,1966年毕业生延至到1968年才毕业。同年,采用群众推荐的形式,招生265人,两年后离校,再未招生。学校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只举办学习班、培训班、进修班。直到1975年,才招160名公社推荐的“社来社去”中师班,毕业后回乡任教,先为民办教师,后来转为公办教师。10年中,师范基本没有学生,造成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文革”期间,中学教育遭受到的破坏相当惨烈。上级要求“课程设置要精简”,中学只设政治、语文、数学、工农业基础知识、军体、劳动课。一味突出政治,“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学“语录”,学社论,政治口号充斥课堂内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干代学,严重违反了教学规律。
  以青州一中为例,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破坏程度。“文革”前,青州市只有这一处高中。一中领导班子长期稳定,领导成员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带出了一支水平高超、治学严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树立了“刻苦勤奋、踏实严谨、紧张活泼、朴素诚恳”的优良校风,教学质量一直很好。1959年高考平均分列全省第二名,1962年,《光明日报》报道其办学经验,在全国推广。一中建校17年,共毕业35个班,1490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104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0%。而“文革”中,全县1年高中在校生是“文革”前17年高中生总数的11倍,“文革”10年被荐入大专院校的仅339人,教育质量悬殊可想而知。
  益都师范引燃了地方“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后,青州一中被污蔑为“修正主义黑样板”,被指责为“十七年黑线专政”,是“封资修的大染缸”。红卫兵组织一夜兴起,学校被迫停课,领导班子瘫痪,阎石庵校长被打成“走资派”,王子政主任及一部分优秀教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动辄贴大字报、剃光头批斗、挂牌子游街,惨无人道地折磨教师,团委书记郭建初被关押致死,另两名职工因不堪遭受批判而投水而死。各派红卫兵组织互相斥责对方为“保守派”,自我标榜为“左派”,派性斗争日益加剧,武斗不断。学校财产、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1967年,学校成立“三结合”的革委会,派性斗争陷入了全面“内战”的局面,学校更加混乱。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校长及部分教师遭到更加残酷的摧残。图书管理员李治滨,因“逼供信”受尽折磨而投井自尽。8月,“军宣队”、“工宣队”先后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组建革委会,进行“教育革命”。11月13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侯王建议”,“所有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学制改为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一中教师分到各公社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生也回本公社上学,一中基本上解体。1969年,开展“一打三反”、“清查5·16”运动,广大教职工再次遭受迫害。1970年,益都县革委将一中改为“五七红校”,灌输两条路线斗争史。1975年,“四人帮”掀起“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的运动,教育界掀起批判“奇谈怪论”的浊浪,报刊也发表《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的文章,工作组又重新进驻学校,推广“大寨教育革命经验”,把师生拉到山区大寨田劳动,实行“开门办学”、“同十七年对着干”。然而,所谓的“教育革命”违背了教育规律,“对着干”已很不得人心。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十年动乱终于结束。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教育事业进入了空前未有的光辉时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