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26 20:41
鄌郚总编

小喇叭

  散文:小喇叭
  原创 作家郑旭东

  农村有小喇叭的历史大约是在六、七十年代,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家家户户墙上都挂有一个小喇叭,一条线从屋里通过窗户穿出去,接在房檐下面一条细铁丝上,喇叭下面有一条地线接在炕沿边的地里头。
  那时,小喇叭,样子非常简单,有的人家装在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盒子里面,木盒子中间抠一个圆的窟窿,用酱色的布蒙着,或者刻上一个五角星图案。有的就是一个裸体的喇叭挂在幔杆子旁。一趟街扯一条电线,如串糖葫芦一样把各家各户的小喇叭串在一起,然后通到大队部,大队部通过电线杆连到公社广播站,公社广播站再与县广播站相连,当时,都称为有线广播。
  当年,有的农村还没有通上电,人们过着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小喇叭成为了农村老百姓了解外界的唯一的媒体,成为离不开的伙伴。
  小喇叭广播不是全天候的,一天两次,特殊情况,有早、中、晚播三次的,播的内容有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国家大事,地方新闻,党的方针政策、农业生产知识,春种秋收等等,公社广播站有不定期自办新闻节目,表扬各地的好人好事,生产进度,播发通知等,还有农民喜欢听的二人转和评剧等。每个时期播出的娱乐节目都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公社的通知也是通过广播站播出。广播信号传输同电话线共用一条线,所以,来广播时候是不能打电话,公社召开电话会议,就听不到广播。
  早晨广播是五点钟开始,到八点结束。开始和结束曲都是根据当时形势安排的。那时候,农村人没有戴手表的,广播就成为了钟表,广播中播送“滴,滴,滴”三声后,有一个特殊的提示音:“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 几点整”。社员早晨听到广播响起炕,边听广播边吃饭,然后,扛着工具去队里上工。晚上广播六点半开始,大家边吃饭,边听广播了解省,县,公社发生的大事小情。晚上,八点半结束,广播走了,人也上铺睡觉,好像部队的熄灯号。当年小孩吃饭、上学,大人上街赶集,或者走亲戚,也以广播响为时间参照。
  我同小喇叭一直有种不解之缘。在我朦朦懂事的时候,大队部第一次安广播小喇叭,屯里的人左三层右三层围着看,父亲领我去看热闹,小喇叭响了,大家感觉太神奇了,议论纷纷。以后,在家听小喇叭,有的时候声音小,往地线上浇点水,马上声音就大了。原来是小喇叭地线导电不好,浇上水,电阻小了,声音就大了些。
  中学毕业以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我把农村的好人好事,写成了广播稿寄到县广播站,几天后就广播了,一下子,激发了我写稿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社员们一个劲鼓励我,大队领导听见广播,推荐我当上了团总支书记,我成为一名不脱产的大队干部,以后又成为了“土记者”。
  大学毕业以后,在机关参加工作,我写出来了长篇小说《兰河风云录》,县广播站第一时间录制播出,小喇叭遍布千家万户,我成为了一个地区城乡的小名人。听众听到广播,纷纷给我写信,很多中学生拜我为师,学习写作。
  更为有机缘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被分配到经常供稿的原县广播站,后改为广播电视台工作。由于,从小对广播小喇叭的热爱,我全力在全县推行小喇叭普及工作,小喇叭入户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时代的发展变化,收音机,电视机的走进农民的家庭,加之,有线广播用电线杆传输维修成本高,过去小喇叭挂在墙上是装饰品,现在,影响了美观,农户都拆掉了。
  几十年过去了,曾经在农村上空回荡的电波早已遥远。但我在梦中有的时候还出现听广播的情景,那种情结是永远挥之不去。
  让我欣慰的是,最近新闻报道说,很多农村为适应农民工进城,农村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为宣传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安装上了小喇叭,受得农民的欢迎。
  有机会,我一定到农村去听一听,享受一下那久违的幸福回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儿时记忆
回复 引用 顶端
位置: » 春节特刊 » 乡村往事 » 小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