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03 15:24
鄌郚总编

东营市的中心城市——东、西城

  东营市的中心城市——东、西城
  20世纪60年代初,在黄河三角洲的地层深处,一个大油田终于被不屈不挠的石油勘探者们发现了。从此,山东的"北大荒"沸腾了,各路石油大军从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纷纷涌来,一个个矿区新城镇先后出现在辽阔的黄河三角洲平原上。这其中一颗最大的明星,就是油田勘探开发的指挥中心——胜利油田基地(东营)。至80年代初,胜利油田基地已发展成为了一个方圆近20平方公里、拥有10余万人口、各行各业较为齐全的矿区新城。
  从油田基地到市中心城区
  随着形势的发展,胜利油田生产建设规模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不断扩大,原惠民地区(现滨州市,后面文章同)办事处的建制已不适应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直属省领导的市级政府成为了当务之急。
  胜利油田党委、会战指挥部顺应形势的发展,在经过认真研究后形成了《关于建立东营市的报告》,并于1982年8月上报到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东营市的要求。山东省委、省政府接到这个报告,经过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一致认为:在黄河三角洲上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可以统一规划和利用这个地区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石油工业带动农业的巨大力量,合理开发利用这里的丰富资源,加快改变这个地区贫困面貌的步伐,保证石油工业的顺利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山东省人民政府立即形成了《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以最快的速度上报国务院。同年11月,得到了国务院的函复,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随即,经过认真筹备,东营市于1983年10月正式成立。
  随着东营市的成立,原油田基地也变成了市中心城区。它不仅仍然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大本营",而且成为了市委、市政府驻地和东营区委、区政府驻地。东营市成立后,中心城区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全面振兴,人口快速膨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双城发展的中心城区格局初步确立
  城市,是带动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布局,才能更有效发挥城市的功能。
  东营市是在胜利油田矿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城市,怎样由石油矿区转化为现代化城市?这是东营市成立后市委、市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了避开当时的中心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布局混乱、压油严重,不适合大发展的弱点,尽快地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市委、市政府决定择址另建市中心城区新城。
  在新城选址的问题上,经过充分酝酿,有关方面曾先后提出过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方案:一是在哨头村以北、六干河以南,距当时的中心城5公里的选址方案;二是在耿井村以北,距当时的中心城4公里的选址方案;三是在万泉村以北,距当时的中心城6公里的选址方案;四是在辛镇村附近,距当时的中心城10公里的选址方案;五是莱州湾畔方案,距当时的中心城较远。上述方案,作为新城地址各有利弊。于是,市委、市政府又聘请了以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胡兆量为首的专家组,在前几个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论证。专家组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之后,最终提出了在沙营村以东、旧城东南15公里处,建新城的选址方案。
  1984年5月,山东省政府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规划领导小组,在马世忠副省长的带领下来到东营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调查研究。省领导小组经过对多种选址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最后统一了意见:一致同意以胡兆量为首的专家组,关于在沙营以东建设市中心城区新城的选址方案。困扰东营市委、市政府多时的新城选址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因新城定址在旧城以东,故取名目:东城;与之相应,旧城从此改称为西城(需要指是,这里的"东城、西城"不是行政区域上的概念,而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应运而生的地理新名词)。
  1985年2月,在省规划部门的帮助下,《东营市东城总体规划》顺利完成;同年10月,东城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和东城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1987年3月,东城建设第一期工程——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办公大楼以及宾馆、住宅等配套项目,共计40项单项建设工程陆续开工。
  至此,东营市中心城区双城发展的格局基本确立。
  东城迅速崛起
  规划虽已确定,但是东城的建设在起步阶段,却并不一帆风顺。当时,由于领导层面在规划的具体实施方面存在分歧,从而影响了东城建设的铺开和进展。
  为解决认识问题,1988年3月新当选的东营市市长李殿魁同志,决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东营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同年的8月,这一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并最终形成了《东营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这个报告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明确指出了今后东营市城市建设的重点在那里?报告指出,这个重点就是新的市中心城区——东城。根据这个新成果,东营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明确确立了新的中心城区发展原则——"重点发展东城,改造完善西城".从此,东城的建设迅速铺开,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1989年4月,东城建设第一期工程竣工,市委、市政府迁入新址办公;此后,每年东城都有一批新工程动工。至1992年底,东城建设累计总投资已达5亿元,竣工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9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在东城办公或进行生产经营,常住人口达到一万人。
  至1995年底,东城建成区总面积达到了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万人(含东城北区)。市直大部分机关单位移驻东城。至2001年底,东城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同年12月,占地面积200多公顷的市直机关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启动,在东城隆重奠基。
  从1987年东城一期工程动工至目前,短短的十几年,东城在一片盐碱荒滩上迅速崛起,现在已经发展为黄河三角洲上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城先后建设了水系与环境工程、经济开发区建筑群、新世纪广场、东城商贸城、文化广场等一批标志性精品工程,初步形成了"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现代化城市新风貌。
  东、西城融汇发展的未来
  双城发展的举措,"东城建设和西城改造方略的实施,使东营市的中心城区逐步形成了"双星座"的布局,《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上称之为"杠铃式"的城市。但是,这种布局有优势也有局限。
  1996年,东营市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1999年2月,这一新规划完成后经省政府批准正式付诸实旋。新规划又出新意,在上一版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和主要用地布局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东城向西发展,西城控制三面向东发展,东西城相对集中,整体融汇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方向。  2001年,市政府委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这一规划编制了"东西城对接区规划"."对接"规划计划到2010年,基本上形成对接地区的雏形;计划到2020年,基本上建成能够体现东营市新世纪风貌的现代化城区,最终实现东、西城的完全对接。
  我们可以想象,到了那时,"东城、西城"这两个地理概念,或许已经渐渐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了那时,一座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市,将毫无疑问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她将成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名副其实的核心,成为东营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文/文耕)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