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13 17:17
鄌郚总编

古成纪考

  古成纪考
  作者:仙岭渔夫

  成纪是见于史册较早的中国历史地名,传说因肇启文明、始画八卦的大圣人、三皇之首伏羲孕十二年而生于兹,故为名。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成纪"以庖羲氏孕十二岁生得名,汉其地建县。"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红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新编《甘肃省志·大事记》记载:"商小乙二十六年,戎人侵成纪。"将成纪见于史载的历史上推至商朝。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成纪"以庖羲氏孕十二岁生得名,汉其地建县。"自汉武帝元鼎二年建成纪县以前,成纪地名早已存在,戎人侵成纪的记载,可以推断出成纪古域的大致位置,当在秦安县之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界处,古静宁、甘谷等地都少数民族占据,后虽归汉,但其居民仍为其后代,从语音方言可以清晰辨别。在秦安方言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划出三大区域,即县东清水河及周边的清水河语系;以南小河流域为主的王尹语系;县城至叶堡、安伏、郭嘉等区域的显亲河语系;王铺、魏店与通渭、甘谷交界处的县北语系,这些语系的形成很可能与历代的建置区划相关。即清水河以略阳、陇城为常的略有变化的包括张川、清水部分区域的县历史县域;以县南兴国、郑川叶堡、郭嘉元川以南的古显亲县域;郭嘉以北包括王铺、魏店和通渭法海寺、碧玉(古称关下)以及鸡川在内的部分地域为古成纪县地。因为语言的演变相对缓慢,可以做为古建置区划的证据之一。汉代成纪县治到底在哪里?我想不离秦安县境内,历史上迁过多少次,今天也搞不清楚,翻阅历史,秦安历代建县,多在四大河谷盆地,如清水河、显亲河、南小河、兴国盆地、叶堡盆地。尤其以清水河谷文化积淀最为深厚,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语系与张川、庄浪、静宁相合,秦安语系以秦安辐射千户、王窑、叶堡、郭嘉。王铺、魏店则与通渭、碧玉、陇山、鸡川相融,历史建置划分当由此推知,与陇城、显亲、成纪相对应。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成纪,旧废,后周置,有龙马城,仙人峡。龙马城、仙人峡等为唐代之前的古地名,因吐蕃占据,地方文化遭受严重破坏,文化传承中断,以致今日无法识辨,但明邑人胡缵宗有《龙马洞说》一文,此处所指龙马洞在县南境外三阳川,明代为秦安县辖地。此处地势开阔,或有龙马城未可知也。仙人峡疑为先人峡之误,当指今天锦带峡,因伏羲、女娲在此滚磨石合婚,古代人为纪念先祖开辟而以先人峡命名。隋时县境内仅有陇城、成纪二县,成纪所辖地域北自通渭碧玉,南止麦积区之三阳川,县治当在葫芦河下游叶堡、郭嘉、安伏这个范围之内。
  成纪所在地,汉代成纪县治所在地,汉以前成纪的大致范围,这是史学争论以久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在清代以前,严格来说,在清代道光以前是不成问题的。即在此之前,历代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秦安,作为古成纪的中心地区,而成纪县治大致不出县境,这是确切的。有正史为据。首先,从《汉书·地理志》、《隋书》、《旧唐书·地理志》、《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到清代的《读史方舆纪要》都非常明确地将其县治确立在今秦安的叶堡盆地到阳兀川至寺嘴坪一带。历代虽略有变迁,但均在十里之内。直到宋以后,成纪才迁至天水,所以秦安历来以羲里娲乡着名于世,历代文人学士多有吟咏,并在其地刻石立碑,风化浸染,由来已久。可到了清代道光年间,秦安县来了一位县令,严长宦主持修志,可以说严是一位好官,干了许多实事,修志也是千秋大业。他聘请的修志主笔是一位江南故友,叫刘德熙的,有秦安县的张思成等人参与,秦安县明代嘉靖年间就已修出了名志佳作,这就是陇上才俊胡缵宗亲自修成的首部秦安县志,但刘德熙不服,在道光志中对其多发议论,而今看来,这些议论,多不成立,比如他对街亭位置的考辨等,不是囿于当时所知的知识范围,就是臆断。因此他所提出的问题,下的断语,并无根据,而且,他对明代秦安县所辖区域与清代的界限非常模糊,以至闹了许多原则性的错误。而汉成纪治地的错误则归绺于当时考据学派加注增补的《水经注》,翻开明志,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明嘉靖时,胡缵宗所引的《水经注》并无成纪水条,是不是胡存有私心?历代地志史料亦无记载,这个问题,笔者困惑多年,不敢妄断,翻阅《中国历史地图册》亦有此问题,后来,静宁人,以及秦安人冯绳武教授亦以静宁治平为汉成纪县治,这种观点的来源就是清代增补的《水经注》,校注者王国维、杨守敬等人以小字加入了"成纪水"之条,使《水经注》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但对显亲水这条跨越秦、通、伏三县的大支流却只字未提,这充分说明这部面目全非,历代多有散佚删改的文献并不能作为确定汉成纪故城的依据。试想,汉成纪故城在清未以前的数千年中并未确定具体位置,不知清代学者从何而知此处有成纪故城,并有成纪水,校注者都是一些有名有姓的大学者。缘此,1992年出版的《辞海》亦下了断语,按文意,成纪即静宁,历代名门李氏均出静宁,稍有文史知识者,定会晒然而笑。中国的学术界,竟有如此幼稚之观点。1939年版至1992年修订版7次印行的《辞源》1979年出版的《辞海》都是审慎的,言之有据的。我们随便翻看一下编者,都是令人那肃然起敬的大家。至于92年版的辞海,缘于时代,自然不足为据。历来史家所引都出自官修正本,自汉以来一脉相承,唐李泰主持修《括地志》时,集全国之大家,览历代珍藏之典籍,包括当时所见《水经注》,并没有断定汉成纪遗址在治平;唐代李吉甫作为《水经注》的研究者,曾着《删水经》,在其所着《元和郡县图志》中,对成纪治地及沿革做了很清晰、很明了的解释,难道清代的学者有独家的法宝,忽然有所发现,是出土文物?还是民间珍藏的孤本?我们不得而知。后来,忽然在治平发现了古城、瓦当,我还在网上看到一个"成纪容三升"的很粗糙的灰陶,某些单位还煞有介事地在其地立了"古成纪遗址"的牌子,于是还大造成纪文化城,用其名命名有关事物,打造莫须有的所谓文化,建造没有文化底蕴的空中楼阁。这些滑稽事都于当代的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浮躁有关。
  治平城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    二七九九
  治平城:州南八十里,宋治平砦,因名。吴磷尝遣王中正收金人于此。金升为治平县,属德顺州。元废。
  治平城除此之外,史无记载。也许在汉代或以前曾有过城堡,做为汉戎争战的防御之地而已。
  其次,从地域来说,秦安县所处位置,在葫芦河中下游,为关陇要塞,丝路重镇,既有陇山隔阻,以为天险,又有葫芦河与渭河交流的肥沃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又是丝绸之南路的必经之地,文化底蕴深厚,"自庖羲开始,已为名地",大地湾文化遗存中大地湾一期文化与宝鸡北首岭、老官台文化的关系足以证明它们与大地湾文化的源流关系。从今天发现的遍布各地的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可以略见当时其居民的分布,文化的辅射和成就。也就是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秦安境内的村落分布已达到今天的分布范围。据笔者数年在县境内的考察,在河谷川台到边远山区,原始聚落遗存无处不在,精细石制工具皆有所发现,而尤以清水河、葫芦河下游为最,显亲河流域、南小河流域也有大量先秦、汉代墓葬,今天叶堡乡牌楼村至郭嘉镇寺嘴村的北山坡上则汉墓垒垒,陶器、人骨露于崖埂和地面,盗洞如蜂窝。历年出土,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见于记载的除清水河流域大量的先秦、汉墓之外,今天县城附近的杨家坪、映南,安伏乡的刘家故堆等地都出土过大型汉墓。从叶堡乡汉墓的丰富和规模来看,此地在西汉时已成为人烟阜盛的都市。蔡家牌楼村残存于河崖的古城址从地层关系来看,决非东汉时的城址,而要推溯至西汉其至先秦。另外金城、安伏、寺嘴、郭嘉也有古城存在,由于考古工作的滞后,这一带的历史不能昭之于世,而学术界亦满足于纸上谈兵,因利益的驱动面妄下结论。此种做法并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知道,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某些人的某篇文章而形成的。而此段区域亦为先秦、汉代我们可以想像当时境内安宁和平的农耕生产景象。历代地灵人杰,物阜民丰,"天下富庶无如陇右",大地湾文化将中华方明史推到了8000年以前,其创造的文化成就是尽人皆知的。在大地湾尚未发现之前的数千年中,秦安作为羲里娲乡,是世代相传的,县志记载清代之前在秦安陇城有"羲里娲乡"的石刻碑,刘德熙在其志中急叫,"荒谬之极,亟待去之。"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并不是亟待去之而能解决的。清代以下的士人和本土居民并不认同此种说法,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一些所谓的学者的呐喊,秦安人也似乎开始缺乏底气了,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开始称秦安为"娲皇故里",不要伏羲了。但是历史并非几个所谓的学者能够推翻的,所以,除非有人将廿四史推翻了,虽然正史大多要掩盖一些东西,但决不会去掩盖地理,因为没有必要,与统治者的功过无关。所以我们的学术界还是不要轻易否定数千年以来的定论。除非你有充分的证据。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这些证据,所以还是相信历史。
  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设陇西郡,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汉书·地理志》:天水郡(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明帝改曰汉阳。(师古曰:"《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科夏无增减,因以名焉。填间竹真反,其后并同。")户六万三百七十,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县十六:平襄、街泉、戎邑道、望垣、罕干、绵诸道、阿阳、略阳道、冀、勇士、成纪、清水、奉捷、陇(师古曰:"今呼陇城县者也。"原道、兰干。成纪县辖地主要在今秦安县境内。从汉武帝时的天水郡管辖范围和所领县的数量来看,当时所置县的面积不大,秦安县境内并存三县,即成纪、略阳道、陇。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成纪县,汉置,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三十里。《帝王世纪》‘伏羲生于成纪’。汉文帝时黄龙见成纪,即此。后魏省,北周复置,隋徙治秦安县东。宋时移成纪之名于上邽,明省入秦州,即今甘肃天水县治。"
  《大清一统志》记载:"旧唐书地理志,成纪县旧治小坑川。开元二十二年移秦州治敬亲川,成纪亦徙新城。地理通释,城在今县北三十里,宋时移成纪于上邽,故县遂废。"
  据《水经注》记载:"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瓦亭水今名葫芦河,石宕水由安伏乡的伏家洼流出,今名大祥沟水。
  《辞源》从1939年版至1992年修订版7次印行,都对秦安解释曰:"本汉成纪县也。"对汉成纪县解释曰:"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并细释曰:"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参阅《读史方舆纪要》五七《巩昌府》《成纪废县》".《中文大词典》成纪条释曰:"成纪,古地名,伏羲氏生于此。汉置成纪县,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北。"1979年出版的《辞海》释曰:"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而1999出版的新版《辞海》释曰:"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李白,自称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秦州直隶州新志》记载:"然谓汉至后魏之成纪在静宁西南,实臆说也。即使成纪居北,亦当距秦安治五六十里耳,何止入静宁之南境。"
  《汉书·地理志》
  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明帝改曰汉阳。(师古曰:"《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填间竹真反,其后并同。")户六万三百七十,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县十六:平襄、街泉、戎邑道、望垣、罕干、绵诸道、阿阳、略阳道、冀、勇士、成纪、清水、奉捷、陇(师古曰:"今呼陇城县者也。"原道、兰干。
  《后汉书·郡国志》
  汉阳郡武帝置,为天水,永平十七年更名,在雒阳西两千里。十三城,户二万七千四百二十三,口十三万一百八十三。冀、望垣、阿阳、略阳(中华书局校勘记:"按:前志作略阳道。"有街泉亭)、勇士、成纪(注:《帝王世纪》曰:庖羲氏生于成纪)、陇(刺史治,有大坂名陇坻)、原道、兰干、平襄、显亲、上圭、西。)
  《晋书·地理志》
  天水郡汉武置,孝明改为汉阳,晋复为天水,统县六,户八千五百。上圭、冀(秦州故居)、始昌、新阳、显新(汉显亲县)、成纪。
  略阳郡本名广魏,泰始中更名焉。临渭、平襄、略阳、清水。
  《魏书·地形志》
  天水郡汉武帝置,后汉明帝改为汉阳郡,晋复。领县四:上封、显亲(后汉属汉阳,晋属。真君八年并安夷,后属)、平泉、当亭。
  略阳郡  晋武帝分天水置。领县五:安戎(前汉曰戎邑,属天水,后汉、晋罢,后改属。有董城)绵竹(前汉属天水,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榆亭)、陇城(前汉属天水,后汉属汉阳,晋罢,后复属。有陇城、略阳城)、清水、阿阳。
  汉阳郡真君八年分天水置,领县三;黄瓜、阳廉、阶陵。
  《隋书》卷二十九,八一四
  陇西郡(旧渭州)统县五,户一万九千二百四十七。
  襄武(带郡),陇西(旧城内陶,置南安郡,开皇初郡废,改为武阳,十年改名焉。)
  渭源(有鸟鼠山,有渭水,),障(后魏置,西魏置广安郡,后同郡废)
  长川(后魏置安阳郡,领安阳、乌水二县,西魏改曰北秦州,后又改曰交州。开皇三年郡废。十八年改州曰纪州,安阳曰长川。大业初州废,又废乌水入焉。)
  天水郡  八一三
  上圭,故曰上圭,带天水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郡,县改名焉,有蒙水。冀城(后周曰冀城县,废入黄瓜县。大业初改曰冀城,有石鼓崖。清水,后魏废,及置清水郡。开皇初郡废,有关官,有分水岭。秦岭(后魏置,曰伯阳县。开皇中改焉。)
  陇城,旧曰略阳,置略阳郡。开皇二年郡废,县改曰河阳。六年改曰陇城。成纪,旧废,后周置,有龙马城,仙人峡。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
  陇右道
  秦州都督府,隋天水郡。武德二年,平薛举,改置秦州,仍立总管府,管秦、渭、岷、洮、叠、文、武、成、康、兰、宕、扶等十二州。秦州领上圭,成纪,秦岭,清水四县。四年,分清水置圭州。六年废圭州,以清水来属。八年,废文州,又以陇城来属。其年,又废伏州,以伏羌来属。九年,于伏羌废城置盐泉县,贞观元年,改盐泉为夷宾,二年,省夷宾县。六年,省长川县。十四年,督秦、成、渭、武四州,治上圭。十七年,废秦岭县。开元二十二年,缘地震,移治于成纪县之敬亲川。天宝元年,改为天水郡。依旧都督府,督天水、陇西、同谷三郡。其年,复还上圭。乾元元年,复为秦州。旧领县六,户五千七百二十四,口二万五千七十三。天宝领县五,户二万四千八百二十七,口十万九千七百,在京师西七百八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五里。
  上圭,汉县,属陇西郡,武帝分置天水郡,后汉分原道立南安郡,后魏改为上封,隋复于上圭置秦州。州前有湖水,四时无增减,故名天水郡。
  成纪,汉县,属天水郡,旧治小坑川,开元二十二年,移治敬亲川,成纪亦徙新城。天宝元年,州复移治上圭县。
  伏羌,汉冀县,属天水郡,晋以此置秦州,后魏改为当亭县。隋复为冀城县。武德三年,改为伏羌县,仍置伏州,八年,伏州废,县属秦州,贞观三年,废夷宾县,并入伏羌。
  陇城:汉陇县,属天水郡,隋加"城"字,武德二年,置文州,以陇城隶之,八年,文州废,来属。贞观三年省长川县并入。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九
  陇右道上[一]
  秦州、渭州、武州、兰州、河州、鄯州、廓州、岷州、洮州、叠州、芳州、宕州、临州。
  秦州(天水)中府,开元户二万五千七
  [二]乡三十九
  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孝王时,其地始为秦邑。孝王使秦非子主马于千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邑诸秦,使为附庸,今天水陇西县秦亭秦谷是也。其后秦仲始大,襄公列为诸侯。武公伐圭戎,灭而县之,今州理上圭,即秦之旧县也。始皇分天下为36郡。郡前有湖水,冬夏无增减,取天水名,由此湖也。王莽末,隗嚣据其地。后汉建武永平之后,改天水曰汉阳郡。魏分陇右为秦州,因秦邑以为名,后省入雍州。晋复改汉阳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州郡,与州同理。随开皇三年罢郡,所领县并属州。大业三年罢州,为天水郡。隋末陷于盗贼,武德二年讨平薛举,改置秦州,仍立总管府。天宝元年改为天水郡,乾元元年复为秦州。宝应二年陷西蕃。
  州境:东西四百三十九里,南北五百五十五里。
  八到:东至上都八百里,东至东都一千六百六十里。东(北)到陇州三百六十里,西(北)至渭州三百里,西南至成州二百里。东北至原州四百放十里。
  管县五:上圭、伏羌、陇城、清水、成纪。
  陇城县,中。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略阳道,属天水郡。初,隗嚣之据冀城也,来歙从上道袭得略阳城,嚣乃使王元拒陇城,牛邯军瓦亭,嚣自率众攻略阳道。隋开皇(三)年罢郡,河阳县徙理焉,六年改为陇城县。
  大陇山,在县东一百里。
  略阳川水,北去县三十步。
  瓦亭山,在县东北二百里。隗嚣使将牛邯守处。其山亦入原州界。
  又有街泉亭,蜀将马谡为魏将张合所败处。
  成纪县,中。东南至州一百里。本汉旧县,属天水。伏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生伏羲于成纪,即此丘也。周成纪县,属略阳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秦州。皇朝因之。
  瓦亭水,东去县一十五里。
  《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撰,为唐朝地理名着,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因以当代年号为称,并非是元和时实际控制的疆域地志。它的体例,和唐初魏王李泰《括地志》相同,是正史地理志的扩充,但较为简括,在某些方面又超越了《括地志》的内容形式,为后来的《太平寰宇记》等书开创了先例。以贞观十三年(639年)大簿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四十七镇,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等。
  李吉甫裒集汉、魏、六朝名家地记,又采《水经注》及《括地志》,以叙述山川城邑。
  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一版, 贺次君点校
  2005年1月北京第2次印刷  ——北京:中华书局,1983(2005重印)
  李吉甫,字弘宪,唐赵州赞皇县(河北赞皇县)人,生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死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好学能文,知识渊博,年27为太常博士,后久任外官,曾任忠州、郴州、饶州刺史。元和八年(807年)入为宰相,至九年十月暴病亡。
  曾撰两汉、魏晋周隋故事,为《六代略》《十道图》十卷,《古今地名》三卷,《删水经》十卷,《元和国计薄》一书。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天水郡秦州成纪条云
  汉旧县,古帝庖牺氏生于此。(又有汉明亲县故城,在县东南。)
  注:成纪县治当在今秦安县叶堡乡金城村至郭嘉镇寺嘴村之间,与李吉甫所记吻合。又显亲县故城,在今叶堡乡蔡家牌楼村,城址残留犹存,曾出土汉代巨瓦,瓦当,齐家文化陶片,西汉灰陶、灰坑尚存,笔者亲自捡到石斧、瓦当等遗物。在蔡家牌楼村与寺嘴村数十里之间的阳极山坡,汉墓垒垒,盗墓者自陕西、天水而来,多有所获,根据笔者调查,出土文物有青铜鼎、汉绿釉陶井、玉器以及画像石(砖)等,流往省外及天水等地。断崖上所暴露陶器巨片则不记其数,盗洞远望如蜂窝。当地农民亦称此地为汉墓群,沿路仍可捡到汉代灰陶、半两钱等。
  地理特征:在显亲河与葫芦河交汇处,形成显亲河冲积川、叶堡盆地、玉钟峡北亦有安伏盆地。此处存有牌楼村古城、金城古城、安伏古城、叶堡亦有古城遗址、郭嘉古城。有仰韶文化遗址刘家故堆、崖背里、杨家寺、寺嘴坪、清淡坪等。
  《旧唐书·玄宗记》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春,"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庐舍崩毁殆尽,压死官吏以下四十余人。殷殷有声,仍连震不止。尚书右承相萧嵩往祭山川,并遣使存问赈恤之。"《资治通鉴》载此事云:"秦州地连震,坏公私屋殆尽,吏民压死者四千余人。"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    二七九九
  治平城:州南八十里,宋治平砦,因名。吴磷尝遣王中正收金人于此。金升为治平县,属德顺州。元废。
  莲花城:在县北百里,宋天圣中置。郑戬为经略使,率军士按边至此,天寒,与将佐酒会饮。日暮尘起,有报敌骑至者,戬曰:"此必三川将按边回,非敌骑也。"已而果然。
  亦谓莲花堡。
  成纪:汉置县,属天水郡,后汉属汉阳郡,魏晋仍属天水郡,后魏因之,寻废。后周复置县,属秦州,隋唐仍旧。唐志:"秦州本治上圭,开元二十二年地震,移州治于成纪县之显亲川,天宝初,复还旧治,大中初,又移于成纪。"宋因之。南宋以后始移天水军治天水县。金置秦州于成纪,元末县省。    二八三五 陕
  显亲城:在州东南十里,本成纪县地,后汉建武中分置显亲侯国,以封窦融弟友,属汉阳郡。建安十九年,韩遂屯于此,其埤将夏侯渊袭攻遂,遂败走,晋为显亲县,属天水郡,太元十七年,休官权干成据显亲,自称秦州牧,降于乞伏乾归。休官盖杂夷部落也,后魏仍显亲县,属天水郡,孝昌二年,天水民吕伯度叛,其党莫折念生据显新川以拒云,既而降魏,后周县废。
  刘煦曰:"成纪县旧治小坑川,开元中移治敬亲川,"即此川也。
  王存曰:"成纪城在今县北三十里,今县,即显亲故城"云。
  鹞子岭隘,在县西北四十里。志云:县境又有神仙岭、罐儿峡隘,皆山谷险峻,特为襟要,与断山为四隘。通志:"县有卧马、躔移、马颊三关。"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秦州:成纪县
  成纪汉县,在秦州成纪县北二里。(史记孝文本记"黄龙见成纪";补正义引)二二○页
  《括地志》中华书局,1980.2(2005.2重印)
  《括地志》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是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一部规模巨大的地理书,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纂上的特色,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
  李泰,世民之四子,以"好士爱文学"知名,受世民宠爱,特许其在府置文学馆,并且自行引召学士讲习学问,贞观十二年(638年),他根据司马苏勖的建议,奏请编篡《括地志》,被太宗批准,于是奏引着作郎顾胤、记室参军将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人担任编撰,他们用了五年时间编撰成书,于贞观十六年(642年)表上。
  其蓝本是《贞观十三年大簿》,唐高祖时,行政区域基本因袭隋旧,虽作过少数废减分合,却仍多不完。(1551个县)
  《元丰九域志》卷第三,一二一页
  下府,秦州,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治成纪县)
  县四:上,成纪。上,天水。中,陇城。中,清水,太平。城二:伏羌、甘谷。寨七:定西,三阳,弓门,静戎,安远,陇城,鸡川。堡三:禾穰,冶坊,达隆。
  故自庖羲氏开辟,已为成纪地(阳兀川何氏地掘得一石刻,上有成纪字。今存)。
  今县南得成纪什之二,东得陇城什之七,北得鸡川什之一(亦成纪地),地旷而瘠,民朴而贫,国朝称下县云。(此处成纪即宋成纪县,编者注)
  《禹贡》为雍州之域。
  春秋为秦国(附庸)地,属雍州。
  战国为秦国地,属秦。
  秦为陇西郡地(史记)。
  汉为凉州治(武帝以其地西偏,置凉州,盖以其地处四方常寒凉也。《文献通考》曰:"州理于陇,然不常理")。
  为陇县(师古曰:今呼陇城者也)、街泉县 、略阳道、 成纪县地,属天水凉州郡。 初始元年,莽篡汉, 隗嚣据其地。
  东汉建武中,嚣平,地复归汉。为凉州刺史治(《通考》曰:"治陇城。")为略阳县, 有街泉亭, 有大阪名陇坻,显亲县,成纪县也,属汉阳郡凉州刺史部。
  魏为陇城县,属略阳郡。为显亲县,属天水郡。
  晋为临渭县,略阳县,属略阳郡。为显亲县,属天水郡。太康元年,分陇西为秦,治上邽永嘉五年,为南阳王世子保所据。 大兴三年归于汉刘曜。 咸和四年并于赵石虎。 永和六年附于秦苻健。太元十九年夺于秦姚兴。 义熙十三年刘裕灭秦,地复归晋。十四年复侵于夏勃勃。
  宋为略阳太守,为略阳令。为天水太守,为河阳令。地并属秦州刺史(恐亦侨治尔)。魏为河阳郡,亦为北秦州。宋元嘉七年,魏神鹿三年,魏克复夏,地入于魏。
  齐 地属魏。
  梁普通五年,魏正光五年,为莫折念生所据。梁大通元年,魏考昌三年,州人杀念生,以其地归魏。梁太平二年,魏恭帝四年,宇文觉受魏禅,地乃属周。
  陈大建十三年,周天元大象三年,杨坚受周禅,地乃属隋。
  隋为陇城县(旧曰略阳,置略阳郡。开皇三年郡废,改曰河阳。六年,改曰陇城),成纪县,属天水郡(大业三年改)。炀帝大觉九年,为薛举所据。
  唐为陇城县(高祖武德元年取地,二年,以县置文州。八年,州废。太宗贞观三年,置长川县。六年省入焉),成纪县,地属陇右道秦州天水郡。宝应间,陇右陷于吐蕃。大中咸通始复陇右。景福二年,为李茂贞所并。
  后梁为秦州地。唐天佑十二年,梁贞明元年,夺于蜀王建。
  后唐同光三年灭蜀,地归后唐。
  后晋清泰三年灭唐,地归后晋。
  后汉天福十二年,契丹乱毕,地复附于蜀(是岁契丹灭晋,刘氏起于太原,中国多故。雄武节度何建以秦州附蜀)。
  后周显德二年伐蜀,地归后周。
  宋为秦砦(成纪县地,《凉锔蠹恰吩疲骸巴ㄓ谇仨巍笔且眩こ琼危刺葡兀型咄ど剑滞と窠碲瞻艽Γ币嘤新こ窍兀辉谥荻铮Υ危厥羟胤锫非刂萏焖ば畚渚诙龋ㄉ苄耸年,割秦州之半于金,而州与砦为二矣)。绍兴间,陕西五路俱陷于金,九年,和议成,归我陕西地。十年,背盟,地又陷。时秦州犹属宋,秦砦已属金。故属宋者称汉,属金者称番(今秦州有汉四、汉六、番八、番九之称是已)。
  金为秦安城,后为县(皇统中置县,即秦砦),陇城县(有大陇山,瓦亭)。
  鸡川县地属熙秦路。
  元(端平二年,金注世显以其地降元)为秦安县。至正七年,并鸡川陇城入焉。属秦州巩昌都总帅府。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