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2 15:28
鄌郚总编

“拾柴大军”的回想

  “拾柴大军”的回想
  文/孙光溪
  几场凄厉的秋风过后,伴随着惆怅的冷雨,渐渐迎来了庄重而又深厚的冬季。此时,我想起了当年农村里那一年一度的“拾柴大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不仅粮食全靠生产队里分配,分多少吃多少,常常上年不接下年,就是集体分配的柴火也只占全年所需的一小部分,十分紧缺。老人们常说“只要粮食不够吃的,必然柴火不够烧的”。所以,每逢晚秋初冬时节,人们就开始为“锅底下”的事情忙活起来,一支支“拾柴大军”便起早贪黑踏上征程。记忆中的“拾柴大军”,既有主力军、游击部队,还有儿童团。
  所谓主力军,就是青壮劳力。主要攻击所谓洼坡里拔柴后的棉花地、高粱地和那些闲置的荒地。他们在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的时刻,推起独轮车,带上午饭,来到广袤的田野里用铁齿大耙来来回回拉柴火,人称“拉大耙”。
  中午时分,晴空万里,三三两两的壮年劳力便聚集在那路边的土沟里,避着常刮不停的西北风,就着大葱咸菜啃上一顿凉透了的窝窝头。然后,吸纳着忙了一年有些筋疲力尽、热力不足的阳光,简短地迷糊一阵之后,继续拉起那搂草的大耙。当西沉的红日涂满天际的时候,他们将丰硕的成果装满车子,拍打几下满身疲倦的尘埃后,走向暮色中回家的小道。
  “拾柴大军”中的游击部队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攻击的主要目标是沟头崖岭。她们常常在午饭之后,趁着暖洋洋的天气,头扎粉色围巾肩背柴筐,扛着锄头、竹靶,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地来到村外那些路边沟岭,先是用锄头将干枯的柴草耪成一堆堆的,然后用竹耙子搂在一起。一阵急抢之后,路边和沟头那黄黄的柴草被刮得净光。
  当残阳从西山射来,地面的一切被映照在模糊的玫瑰色中,女人们的脸上也露出欢心的笑颜。装满柴筐,啦着家长里短,说着往日的故事走回温暖的家。日复一日,一个能够度过冬春的柴垛便结结实实地立在了农家小院里。
  “拾柴大军”中的“儿童团”,就是当年我们那些中小学生。喜欢玩耍的孩童们,拉不动搂草的筢子,又不肯跟着母亲、姐姐们干活,于是便玩起了“穿树叶”。当时,老人们常说“树叶肥厚有油,当柴火很好用,晒不干,也呼呼的着”。所以,每逢礼拜天,借着早上树叶疲软,母亲们就叫我们这些孩子们去穿树叶。穿树叶用的工具是用一根细细的竹子或坚硬的树枝,将一头削尖,然后将另一头拴上一根长长的麻绳,用尖头刺穿落在地上的树叶。细细的竹子或树枝穿满后捋到麻绳上。
  聪明的孩子们还找上一根硬硬铁丝将一头磨尖,穿树叶又快又省力。当半晌树叶开始干脆的时候,一帮帮孩子们已将长长的麻绳穿满。四五个同学拖着一条宛似长龙的树叶串,争先恐后跑在回家的路上,伴随着地上发出的嗤嗤响声,内心有着无限的成就感,回家等待母亲的夸奖,或许得到一点好吃的奖赏。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液化气、电饭锅、电磁灶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拉大耙、背柴筐、“穿树叶”拾柴火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回想起来,还是有一些落叶对根的情思。(本文原载2009年12月1日《寿光日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儿时记忆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