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2 16:22
鄌郚总编

刘其安丨桂河桥(昌乐县朱刘西村西)前世今生

  桂河桥(昌乐县朱刘西村西)前世今生
  刘其安
  古碑越千年(昌乐有块造桥碑)
  在昌乐,如果有人问是什么比蓝宝石更宝贵?我觉得是文化,是昌乐的历史文化。我在这里要介绍的,是一块当时惊现昌乐的1300年前的唐代碑刻——王义和造桥残碑(原碑因残缺名字失考)。王义和造桥残碑原存昌乐县朱刘西村西阁子(即王义和祠庙抑或唐代佛教庙宇),由于其极具文物价值和史学价值,民国时曾经被潍县的一伙盗贼偷走,昌乐朱刘西村的几个村民发觉后又在半路上追回,但该碑却因此跌断为四截。后此碑移至朱刘店小学,镶在萃文楼内的东南墙上。1981年学校盖厕所时,竟被石匠砸毁后砌墙,空留千秋遗憾。解读此碑,应当说有助于我们发现昌乐,了解昌乐,有益于发展潍坊市的文化和旅游事业。
  王义和造桥残碑大意
  从前大禹治水,开通了天下的沟壑,疏导了众多的河流,把它们挖得又长又深,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大禹的品行简直像珍珠一样圆润,像玉璧一样端正。这样品行高洁的人物,今天的王义和等人就是吗?他们的思想是由于神人的传授而那样深远完美吗?神人如果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能让他们千古留名啊!
  你看这条溎河,靠近和连通着龙潭的淬剑之水,水面上的浮萍生机盎然,岸边聚集着一些像数钱一样正在捡拾蚌蛤的少女。这里纬度在□□之间,经度在斗牛之间。右边是孤山以北的东汉徐伟长先生的陵庙,西接丹河。左边则是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以及上古时代巢父、许由等人归隐和长眠的墓地。这么多的人物像一些鲜艳的花瓣附结在同一个花萼上一样。伯夷、叔齐的祠宇也营建在不远的孤山之上。这些隐者高士们在此和睦相处,让地不争,降临福泽保护一方,不使阴阳失去平衡。然而,现在河伯秉持着波涛,冯夷驾驭着河流,让滚滚的水浪簇拥着盘爬了很多长蛇的土埠。就是宰马作祭谅谁也不敢说就能使河伯息怒,让风浪停下来。连皇家的带有华盖的马车,也只能在这里停滞不前;那些用桑根做的其它的宝马名车也无一例外,只能在这里长时间地停着,等待着水势小了才能通过。如果硬着头皮驱赶着马匹上路的话,大龟的脊梁是托付不得的,长长的竹杖也指望不得。这滔滔大水,不是黄龙可以涉过的,也不是白龟之所能摆渡的啊。这座桥的修建……(缺20字)也是附近全村人等共同的心愿。人们在王义和的祠庙前,驻足叩拜,就好像没有了尘世间的烦恼,心中的各种想法都有了佛的依靠。王义和的仁风义举,仿佛是天空中闪耀着的一面智慧的镜子,仿佛是在漫漫长夜里悬挂起的一盏明亮的灯火,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
  是人们顺应神人的意志创建了这座桥的基座。一座小小的山冈倒上一筐筐的土,就会积累成万仞高峰;北海里有一种名为鲲的大鱼,化而为鸟,就会培育出无数凤凰。这都是天道,很难说具体啊。当时,有寿光县的上柱国王义和、□敬德等人赋闲在家,虔诚礼佛,慷慨解囊,开始带领众人整治桥梁的基础。很多男孩和女孩也参加了建桥的仪式,他们敬献建桥用的规矩、准绳和河图。凭这些人的智慧和力量,简直可以撼动三山五岳。当年大禹带领人们劈开龙门山的时候,洪水一泻千里,江河从此畅通。那也不仅仅是大禹的避水剑的功劳啊!这件事从一开始谋划是为了达到最好的结果,到了延载元年八月十五日,大功终于告成了。于是,驿道上的车马就像鲲鹏翱翔在顺风里,像成双成对的凤凰连翩起舞;驾者举起吉祥万德的辔头,像蛟龙奔驰在天街上一样宛转自由。石桥上的栏杆雕刻精美,光亮夺目,避免了车马的溺水之灾。这条通往都城的驿道,沿途连接了无数条道路。皇帝的车队浩浩荡荡,熙熙攘攘,鱼贯而过,那马车上的华盖多的像天上的云彩一样。这时候,孤山附近的行人都要停下来回避,仅仅让皇帝的车马通过。古蜀国的剑阁很难走,只是因为蜀候没有架构好铜梁这个地方的道路;秦朝时的海原县是荒蛮之地,始皇帝空然地在那里祭拜昆仑山上的天柱。这些事情和在此给王义和立碑这件事相比,差不多同样是铭功于万岁千秋啊!今天就在美玉般的石头上刊刻这篇常道法度,镂刻下这些美好的文字并立祠纪念,让驮碑的大龟以首叩地,希望用王义和等人的品行来永远地弘扬那些股肱大臣的高尚功德。他们的功德比贞芥更茂盛,和长城一样厚实,对社会起着强大的教化作用,引领着世人的一行一动。如此民众就会安居乐业,社会就能团结安定。众多的事物会各自找到应有的位置。根据水宗五行的道理,可以谱成歌曲来颂扬王义和等人这次修桥的善举:
  其一
  分原列渎(划分原野,布列河流)珠孕玉,鳞跃龙游。
  其二
  之梁左介(以这座桥为界,左边),瑶原右指,分野三齐(把古齐国的原野划分开),封躔四履(让众人在行进中途停留下来)。
  其三
  孤方掩口,千寻类镜,三曲如巴,籁声震响,郁气凝霞,□沈实仙客□口。
  其四
  山□□□,重驿宝贡(重要的驿站,宝贵的贡品),欲济无梁(想过河没有桥梁)。
  其五
  三口长者,十言善人,了通寂灭,明悟乘□,□□□连,玉女投石,仙人担山;卐形控地,虹势跨天。镌珠镂璧,龙骧□□,□并乾坤兮等□,□无□兮□□□□□□□□□。
  残碑与武则天御书
  首先,我们知道,武则天从小不习女红,跟随经商的父母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喜爱读书擅通文史,做了皇帝以后题字可谓满天下。武后除了书法堪称精湛外,她的确还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例如,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河南偃师的缑山,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了《升仙太子碑》,并亲为书丹,具有章草韵味。《宣和画谱》卷一这样评价:"凛凛英断,脱去铅华脂粉气味。"现代书法名家倪文东先生则说:"观其书迹,确有功底,有大丈夫之气魄,真不愧是女中豪杰".《升仙太子碑》行文风格给人总的印象是喜欢罗列历史人物和事件。而王义和造桥残碑也正是这种风格的一篇碑文,并且碑文同样系骈文,野老相传由武则天亲笔撰文和书丹。可惜本人无幸无缘窥见原碑的书法品貌和神韵。这篇目的在于褒扬一个二品武官的碑文,竟然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从大禹、冯夷、巢父、许由、伯夷、叔齐、公孙弘、徐伟长一直联想到蜀候剑阁、秦皇海原。从这个角度讲,具备为武氏手笔的可能
  其二,在碑文的一开始,就拿王义和这个人和上古时代的神话人物大禹相比,简直把王义和这个二品武官捧到了天上。试想,除了当时的武皇帝,会还有谁具备这样的神皇权威和胆量呢?
  其三,王义和造桥残碑的右上角,也就是碑文之首,刻有一个很大的"瞾"字。据说武则天当皇帝时,曾造过19个字。"瞾"字即是她为自己取的名字。武则天造字,有夸耀她的高明、伟大、博学、睿智之意,也是表达她皇统万年、长治久安心愿的一种手段。比如,碑文中的"地(埊)"即是一例,"埊"已是古代的死字,她下令起死回生,这不仅表明她认得古字,而且说明她领有山川土地,并要求臣民对她忠心不二。而改"照"为"曌",暗含她犹如日月当空,无微弗明,无远弗照(武则天名照)。我想这个"曌"字在讲究避讳的封建时代,当然也不是哪个人随便就可以写可以刻的,所以极有可能是她本人的手笔。王义和造桥残碑碑文虽残,但文章锦绣,字字珠玑,无愧盛唐气概,四六句式的风骨文气俨然韩、柳、骆、王,文采斐然,不同凡响。如"河伯秉澜,□夷驾浦,浪拥盘蛇之阜"、"蒲轮拥盖,驻骏□之,桑根驲车,停轩憩长"、"得虬鲲于风路,对凤连骞;捧□辔于云衢,□龙宛转"、"鼋梁叵讬,竹杖难依"、"非黄龙之可凭,岂白龟之能渡"、"六尘无缘,四念有依"、"曜智镜于玄门,明□灯于巨夜""玉女投石,仙人担山;卐形控地,虹势跨天"等句,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如此美文绝非民间粗通文理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所以它也就不会是一方普通的石碑。如果我们把它和《升仙太子碑》的文字作一下对比,还会发现这两篇碑文的确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如《升仙太子碑》中这样写道:"廓题封于百亿,声教洽于无垠;被正朔于三千,文轨同于有截。茫茫宇宙,掩沙界以疏疆;眇眇寰区,宠铁围而划境"、"骈柯连理,恒驰异于彤墀;九穗两岐,每呈祥于翠亩。神芝吐秀,宛成轮盖之形,历草抽英,还司朔望之候。山车泽马,充仞于郊畿;瑞表祥图,洋溢于中外。乾坤交泰,阴阳和而风雨调;远肃迩安,兵革戢而爟烽静。"、"骖鸾驭凤,升八景而戏仙庭;驾月乘云,驱百灵而朝上帝。玄都迥辟,玉京为不死之乡;紫府旁开,金阙乃长生之地。"、"自非天资拔俗,灵骨超凡,岂能访金箓于玄门,寻玉皇于碧落者矣"这些句子与前面我们列举的造桥记中的句子所显示出来的气魄和胸怀是何其相似乃尔!
  其四,古来凡吃斋念佛、修桥补路诸事,人皆视之为善。唐朝正是一个大兴佛事的时代,武周时期尤其如此。礼佛的武后必然重视弘扬善行善举,树立社会榜样。从碑文看,王义和是唐代寿光县人,官至上柱国(唐、宋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正二品),是武皇帝的股肱之臣,并且笃信佛教,他在退休后于延载元年(694)出资修建此桥,受到女皇的褒奖也就成为可能和顺理成章。况且我们知道,武皇帝不仅重视文治,为了讨伐突厥和社会稳定,她也同样重视武功。她曾经改唐太宗时期排列氏族高低的官修谱牒《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包括因军功升至五品的士兵都可以列入其中,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女皇因一个最高级别的武官在最重要的官道上修桥补路而欣然提笔,简直比当年毛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还自然。
  其五,退一步说,即使此碑不是武后所书,碑文所记也必然和她有关。碑文中多次出现的"蒲轮拥盖"、"冠盖若云"、"仅通仙驾"、"桑根驲辂"、"得虬鲲于风路,对凤连骞;捧□辔于云衢,□龙宛转"等句子,足以证明武周时期女皇的"仙驾"曾经光临过这条驿道这座桥。至于武后为何而来呢?也许是为了褒扬她这位股宏大臣的修桥善举而特此驾临?也许是东游道教名山崂山路过时顺便题刻?这一点我们没有也很难做出考证。然而"仙驾"一词,无疑就是指的武皇帝的车驾。历史上晚年的武则天笃信道教,追求得道升仙,永保长生,如《升仙太子碑》中所谓"骖鸾驭凤,升八景而戏仙庭;驾月乘云,驱百灵而朝上帝。玄都迥辟,玉京为不死之乡;紫府旁开,金阙乃长生之地。"体现了她对神仙世界的憧憬与向往。而碑文中"自非天资拔俗,灵骨超凡,岂能访金箓于玄门,寻玉皇于碧落者矣"的语句将她的这种心态表露无疑。而描写太子晋升仙,更是表达了晚年武则天对长生不死的仙人的艳羡。她笔下的神仙与仙境实际上就是武则天苦心要达到的理想与境界,是她晚年心态的真实写照。我们还可以从她称帝后上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事件上。看到她总是以神仙自居的影子。再如,史载武周天册万岁二年(696)腊月二日,女皇亲临嵩山中岳封禅,当时诗人宋之问随行,曾写下"仙游实壮哉"(《扈从登封途中作》)的诗句,"仙游"与"仙驾",应该都是指武则天而言。
  残碑与数位历史名人
  碑文接下来是说明桥趾的地理位置:"……□、□□纬,斗、牛之经,右乃孤竹伟长之陵庙,西接丹川。左则孙宏□□巢由嘉遁之域。花结同心,夷齐祠宇之营□".古代天文学家把星空的划分和地面的区域连系起来,即地面的每一区域都划在每一星空的范围之内。上面碑文中的"斗、牛"就是两个星宿的名字。碑文中以古代天文学的经纬度来确定了造桥的位置。"花结同心",是指绽放的花儿的很多花瓣都附结在同一个花萼之上。这里指徐伟长、公孙弘、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等人都曾在这一方地土上归隐和长眠。还有一点应当指出,碑文中"孙宏"后面有两字残缺。根据这个句子的前后联系,我们可以揣测,这两个字第一种可能是类似于"陵庙"的词语;第二种可能是这里还记在了另外一位历史名人的名字。如果是这样,我们今天也很难具体考证这位不幸的历史人物是何许人也了。历史有时候就是会这样歪打正着——此桥的碑记,本来是以上述徐伟长、公孙弘、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等历史名人的陵庙祠宇和嘉遁之地为参照说明该桥的位置的,却在不经意间使这些历史名人的陵庙祠宇和嘉遁之地在千年以后籍以流传而幸免没灭,而碑记也因此身价倍增。要知道,如果不是有这块碑记,我们今天也许就无法知道:"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和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的墓冢到底在哪里?巢父、许由曾经在青齐之地留下了什么样的故事?许由、巢父都只能说是传说中的隐士,作为信史正载的归隐者,当属伯夷、叔齐。采薇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的祠宇至少在什么时候就已经出现在首阳山上?……由于碑记单是牵扯到的历史名人就有如许之多,我们今天要了解他们,就有必要研究《王义和造桥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的墓在昌乐县城东北隅。徐干(171—218),字伟长,是汉魏时期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人。另据《昌乐县续志》:干墓,见《魏书。地形志》都昌条下。今昌乐即魏之都昌,徐干其为县人无疑。《寰宇记》误以潍州东51里(《齐乘》作50里)之五冢南首最大者为干墓,而孤竹庙(桥西南2里)即在首阳山上,丹水绕城西北流。干墓在县城东北,以地形论,正与造桥记所云相符。有人以为徐干的墓冢在今天的尖冢村(距此桥西北仅5公里,此地从前有汉墓大冢数座)一带,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因为此桥桥北有土埠,村人称之曰庙地,从前又有古村落曰大寺村,此村名地名与碑记中的"右乃孤竹伟长之陵庙"好像有某种联系,所以也有人以为徐干墓在此。
  孙宏即汉武帝时的宰相平津侯公孙弘。孙即公孙,犹葛即诸葛,宏通弘也。看过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人们都了解,公孙弘少时牧猪北海,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他官高戒奢,躬行节俭,倡导儒学,有益于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还谏止征伐匈奴和罢通西南夷,关心民间疾苦。在此桥东南20里的浮烟山有地曰麓台,为公孙弘之墓冢。台南矗立元代状元张起岩手书诗碑一座,上刻《麓台秋月》诗云: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此诗为浮烟山平添了一道靓丽厚重的人文风景。此桥东南5里,古道旁有山曰箕子山。关于此山,《昌乐县续志》记载:野老相传,殷朝箕子佯狂,率多人出奔高丽经此住宿,山因名焉。在此说明一点,箕子所经过的路线,也许正是我们所说的这条官路。因为当时走这条古道至终点登州,再从登州扬帆出海到达高丽显然是最近的,后来秦始皇、徐福东游蓬莱入海求药以及唐宗宋祖东征高丽巡狩于潍州驻跸憩息,走的也应当是此古道。浮烟山、箕子山均在此桥之左(东南),即所谓"孙宏……巢由嘉遁之域".巢父、许由是传说中尧时的隐士,二人并称巢由。司马迁史记《高士传·许由传》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以河水洗耳,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其名声,污吾犊口!"于是牵犊上游饮之。许由怕脏了已耳,而巢父却怕脏了牛口。巢父此举脱尘离俗比许由更超脱。且问许由,你到处游逛,造成了名声,怎么在这儿洗耳朵?巢父、许由冰肌雪骨兰心蕙性,清高得几近不食人间烟火,这与当代人的追求真是判若云泥。倘若二位再世, 面对今天物化的浮嚣之气, 不知尚能耳不杂听,目不旁骛否?
  这些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中华文明的源头之水是何等明澈、洁净!正是这清清的文明之波,溉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森林。伯夷、叔齐和巢父、许由,虽未登帝位没有作为,却以六根除净的仙风道骨惊天地而泣鬼神,被历代贤达俊哲高山仰止,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其流风余韵袅袅不绝,"士不见于世"的隐逸现象成为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他们身上氤氲着的那种至美至洁的文化气韵,像远年的标帜,几乎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的人格坐标。今天的人们,也许不再有那份心境和教养去走近伯夷、叔齐和巢父、许由,显然是无法置身于那些故事之中的。但是,你可以齿冷古人的迂腐和傻气,却无法嘲笑古人那种视王位如草芥、观名利如浮云、重操守如泰山、谨修身以自洁、恪守诺言、痴于信仰、谦逊让国的仁风义举和高风亮节。
  箕山是舜的老师巢父、许由隐退的地方。由于箕山在全国至少也有十来处之多,分别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其中仅山东省就有四处:山东益都县东五十里,亦名香山,《齐都赋》箕岭镇其或;山东费县东南五十里,亦名旗山;山东莒县东一百里;山东濮县东五十里;山东昌乐县首阳山以东三里,亦名箕子山,此桥东南3里处即是。因为众说纷纭,也就很难考证其孰是孰非,正像舜的出生地在全国众说不一有多处一样。其实说法既然存在,自然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何况巢许本来就是传说中的人物呢?再者,既然舜的家乡被考证是诸城市,与诸城距离百里之遥的昌乐为什么就没有可能成为舜的老师巢许归隐的地方呢?
  "花结同心",区区昌乐首阳山一带,竟然有如许多的高士在此归隐,实可谓一邑之光也。"夷齐祠宇之营□",则说明至少在唐代以前,人们为伯夷、叔齐立的夷齐祠就座落在孤山之上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首阳的故事在全国至少也有六处之多。但是,谁能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当时这个故事一定就没有发生在昌乐的首阳山呢?伯夷叔齐的传说至今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
  残碑与隋唐时期的国道
  "蒲轮拥盖,驻骏□之,桑根驲辂,停轩憩长。"蒲轮拥盖,是指带有华盖的皇家的马车。如汉武帝就曾"以蒲轮迎枚生"(唐代书法家褚遂良语)。桑根驲辂,是指以木质坚硬而柔韧的桑树的根做轮毂的名贵马车。皇家的车马能够在这里经过,足以说明这是一条至少是隋唐时期(有可能会更早,抑或溯自秦汉甚至春秋战国)的一条重要驿路(俗称官道), 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国道了吧。从碑文后来提到的"都道题臻,众途辐凑,车马如水,冠盖若云",我们也可以看出,桥趾所在车水马龙,冠盖若云,熙熙攘攘,繁华喧闹,是一条连接都城长安通达众多地方的古道。这条唐朝的官道我们从中学课本的唐朝中外主要交通图上就可以找得到。它恰是西起长安,经过洛阳,沿着黄河下游南岸而东至登州直抵大海的。我们今天可以权且称之为长登路。进入山东境,它沿云门山、香山、孤山、浮烟山等以北的平坦地带从青州经过潍州、密州、莱州等地一直通往登州,也是当时山东省境内横贯东西的唯一一条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在今天的昌乐至朱刘的潍昌路段以南约三五米的地方,还残存着这条古道的遗址,它早已成为一条大沟,正应了"千年的大道走成河"的俗语。在这条官道上,今天昌乐城西的西店村,古代有昌乐驿馆又称丹河驿,是北宋时期着名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曾经驻宿的地方。李清照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去莱州省亲途中,在这里留下了《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的词作。昌乐城东20里的大桥村,也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昌乐县老八景之一的"孤峰夕照"就在这里。历史上,也曾经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足迹和诗文。例如,有一首轶名前人的诗写得很好:北风袅袅亦多时,剧县新晴画里诗。流水寒鸦大桥驿,空山黄叶伯夷祠。试寻断碣荒苔藓,欲下残阳冷鬓丝。胜地石塘聊系马,青烟摇漾酒家旗。诗中的"大桥驿"就是这条古道上的驿站之一。这座石桥中间几经翻修,到今天至少也已经存在1300多年了吧?而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当地人也叫做大桥)的历史也不过就是1600多年。何况我们可以推想,既然长登古道经过这条深沟大壑,当时这里就必然有桥的存在。这样说来,这座古老石桥的历史也许不会晚于赵州桥呢。再就是在昌乐以东30里的地方,还有一个自然村的名字干脆就叫官路村,村名即源于靠近这条官道。官路村以西的朱刘西村还有老宅曰官屋,即在此桥以东200米处,也是古代政府官员过往休息住宿的驿所。传说清代刘墉一次回诸城老家,曾在此驻宿。那次适逢又有一行清朝官员路经此地, 因见大门外高悬当朝宰相刘罗锅"清爱堂"的金丝灯笼,于是他们就全部呆在官屋院子里恭候,不敢惊动刘大人。是夜大雪,清晨刘墉醒来,才发现满院子的官员都跪在地上,帽子上、衣服上落满了厚厚的白雪。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条官道至少在清代的乾隆时期还在发挥着它的交通大动脉的作用,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今天的潍昌路,它有的路段还是和这条古道重叠着的。
  残碑与王义和造桥
  那么王义和为什么要造这座石桥呢?盖因"河伯秉澜,□夷驾浦,浪涌盘蛇之阜;祭马谅孰云能止于是。蒲轮拥盖,驻骏□之,桑根驲辂,停轩憩长。驱之骥骊□路,鼋梁叵讬,竹杖难依。非黄龙之可凭,岂白龟之能渡".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河伯和冯夷其实就是一个人。那么,碑文之中的"河伯秉澜,□夷驾浦。"缺字也就可以肯定是一个"冯"字了。由于溎河泛滥成灾,驿路在这里被冲毁,不管是谁的马,还是多好的车,在这里都只能干等着而望洋兴叹不能通过。
  石桥在今天昌乐县朱刘西村的向阳桥以东约100米处,随着世易时移,已经被埋在三米深的地下。桥为两孔,是滚水桥,遇上大雨滂沱、山洪泛滥的季节,大水可以漫桥而过,却一般不会影响车马通行。桥横跨在溎河上。关于溎河,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的: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孤竹君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后来兄弟二人在首阳山不期而遇,跪在一块大石头上相抱而哭。跪的时间长了,大石头上就印上了四个深深的膝盖窝。据说这四个膝盖窝至今还在呢。二人的泪水不断地淌下来,流到石窝里,就渐渐成了一条河,这就是跪河。这种传说倒是和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有些相似。查《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首阳山,在山东昌乐县东二十里,接潍县界,跪河出焉,一名凤山。跪河后人讹作溎河。
  王义和所造桥面用的石板均为20公分厚,60公分宽,1、5米长,1500斤重。整个桥面不过2米多宽。1937年,日本鬼子侵入昌乐,一辆汽车在经过此桥时,正赶上溎河发大水。鬼子的司机从朱刘西村找来一个青年领路指挥过河,由于汽车两轮间的宽度大于桥面,车轮有一部分就不得不悬空在桥面外。所以尽管鬼子小心翼翼,汽车还是跌落河中。2003年有人在桥附近的河滩里挖宝石,曾挖出不少光滑的桥板,一看就知道是使用过很久的,说明此桥在历史上被大水冲毁过,并经过了重修。
  残碑与龙潭淬剑之水
  王义和造桥残碑句云:"傍通淬剑之水".说明这里当时因为有可以淬剑的好水,同时也是铸剑的场所。王义和所造石桥桥南约里许,当河之冲,怪石嶙峋,水激石鸣,涛声震崖谷。这一段河谷,就是县志记载的有名的仙人胡同。仙人胡同窄而深,河水断流的时候,山里拾柴的孩子背着花篓刚好可以穿过。站在沟底仰望峭壁上红红的酸枣,那才叫可望而不可及,馋得口水直流也够不到的。溎水东北流,经鹅山(在西南庄村后,今因开山取石而殆无)东麓,河西岸石崖下有**圆如井,峭壁上刻"龙潭"二字,端楷遒劲可爱,不知何人所书,曾有好事者恐年久没灭,重镌之,可叹失本形。这里也许就是古碑中所说的"淬剑之水"——也就是那时侯人们淬剑铸剑的地方吧。龙潭深不可测,螺旋状一层一层延伸,越往里越大。每秋潦,河污泥塞,淘之似巨瓮。曲曲通**,可容一人钻入。从前有人携烛火欲穷其源,入其里,至七层大数倍,深亦不知几许,寒气袭人,身战股憟不能当,遂退出而终不知其究。大旱之年,淘龙潭辄雨。而有时候天旱就论不得阴阳了。一年赶上大旱,人们淘龙潭,淘到了第七层老天也不下一滴雨,没好气的山民竟放炮炸掉了龙潭的**.今龙潭已因加工石子而填塞。其实龙潭下面很可能就是一个溶洞,如能开发旅游岂不美哉。孤山一带在地理上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貌。岩溶地貌世界上并非很多,其中以南斯拉夫的喀斯特最为着名,我国的浙江、云南、贵州及山东临沂、青州仰天山都早已利用溶洞的旅游文化价值大做文章,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据当地老人讲,这一带早在德国人当年修建铁路时就发现过溶洞。后来山民开山取石时又发现多处,里面石钟乳林立如画,宛如神仙天地, 很多山民取出石笋等物放在家里作摆设,倒也珍重其中趣味。而对那些溶洞未作保护是最令人惋惜的。好在昌乐县人民政府早已作出封山的决定,首阳山一带被划入潍坊市半小时生态圈,并将被开发为国际一流的森林公园,真是山林之大幸、县人之大幸也。
  古碑越千年。王义和造桥残碑,是你见证了昌乐凤山溎水这一方地域的人文历史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