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4-02 16:24
鄌郚总编

营丘故城与太公祠

  营丘故城与太公祠
  赵守诚

  营丘古城位于营丘镇古城村,东临白浪河,北接潍北平原,其它三面则顾盼于低山丘岭之间,战略位置显要,地理环境优越,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重镇。
  营丘之名早在夏朝就已出现,周初姜太公封齐,都营丘,即此营丘古城。春秋时期营丘改称缘陵,是杞国的新迁都城;西汉初年又改称营陵,是营陵侯刘泽的都城;景帝中元二年起即为北海郡和营陵县治所,是当时剧、剧魁、斟等二十六县的政治经济中心,隋唐时期恢复营丘称谓,是营丘县治所所在地。
  营丘故城,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500米,残存城墙高约3米,墙基宽20米左右,墙体用穿棍夹板法夯筑而成,夯层清晰。城墙的西、北两面,中间各有一豁口,应是城门遗迹。城内现存文物有汉隐士逄萌墓道碑、窦公渠碑等,在田间地头,沟边崖畔,随处可见砖瓦陶器碎片。据传在距地表1.5米左右的深处,经常发现连片的铺地方砖。采集到的文物标本有陶片、板瓦、绳纹砖、卷云纹瓦当、青铜镜及汉罐等。作为一域之胜,营丘故城历来为当地官民所推崇。明代昌乐县令于子仁、清代着名理学家阎循观等,都曾到此访古探幽,留下许多脍灸人口的名篇佳构;当代西北大学教授赵郦生、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张学海等,皆曾到此实地考察。
  关于姜太公都营丘,一直有争论,我县就营丘地望问题写信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请教,得到营丘在昌乐的明确答复。查《史记》、《汉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及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等书,姜太公所都营丘在昌乐当最为合理。除文字记载外,还有考古发掘证据可为佐证。姜太公治齐,延及子孙六世一直以营丘为都城,后迁都临淄。姜太公治齐的理念和方略,决定了齐国日后的强盛,可以说,姜太公是齐文化的奠基者,昌乐是当之无愧的齐文化的发祥地。正因其功绩卓着,影响深远,后人建祠以纪念之。
  元《齐乘》载:"营丘上自唐长寿间立太公庙。"清嘉庆《昌乐县志》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四月,追谥太公吕望为武成王。"后经历代重修,至清末已成占地6亩规模。庙宇建于高出地面2米的台基之上,共5间,坐北向南,系砖木结构,两山起脊,脊卧双龙;斜坡状屋顶,斗拱飞檐皆覆以琉璃瓦,门额上挂金色正楷"赐履灵堂"横匾;门左右两边明柱有篆书对联:"天子尊之曰父,圣人奉以为师。"殿内正中上悬行草"风行东海"巨幅横匾,下为神台,神台正中塑姜太公坐像,太公右手握打神鞭,左手伸双指指向前方,白须飘于胸前。太公像两侧,分别塑有散宜生、南宫适像。大殿东西两山墙之下亦设神台,分别塑以执棍和执板斧武将。殿内雕梁画栋,壁画满墙,所画多为《封神演义》故事。院内设有两座香火池,并树碑十余方,其中宋景佑三年(1036年)"重修太公庙记"碑尚存。大院前面建为朱红色大门,两房门框刻有:"昭代元勋,承周王位"的镏金对联。每年阴历三月十八也就是传说中姜太公生日这一天,太公庙都有场面盛大的香火会。四方百姓前来朝拜,游客商贾皆云集于此,文人雅士也来凑兴,香火如烟,游人如织,极一时之盛。清代诗人田书献目睹庙会盛况,追忆太公伟业,曾作《太公祠》一首以记之。诗云:"一自磻溪罢钓钩,满怀韬略壮九州,当年不入飞熊梦,安得鹰扬显白头。"
  不幸的是,太公庙连遭厄运,风光不再。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进驻该庙作为据点,毁树砸碑,在庙堂殿顶修筑堡垒,庙宇文物残遭毁坏。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为扩大农田,又将残庙基础夷为平地。改革开放后,四周百姓感念姜太公的功德,上书请求重建祠庙。古城村两委顺应民意,发动募捐活动,于1990年在村西北重建了太公庙,香火庙会也随之兴盛起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营丘频道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