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4-14 21:19
鄌郚总编

锔锅锔盆锔碗锔大缸



  乡村纪事:锔锅锔盆锔碗锔大缸
  故乡那个锔锅的人远去了。他消失在我们模糊的视线中,他到了我们难以寻觅的地方。
  一
  题目上面那个“锔”字,新华字典共有两个讲法:一是,一种人造的放射性元素,符号Cm;一是,用锔子连合破裂的器物——锔锅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次见到锔锅的人,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冬日的一个中午。进入冬日农活减少,因昼短夜长更因口粮有限,人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大多在上午9点和下午3点。
  太阳静静地照进屋子,窗棂的影子静静地投在炕上。玩耍中猛然发现,那影子已经变得笔直了。肚子咕咕乱叫,离吃饭还很遥远呢。正琢磨如何打发时光,当街传来悠扬动听的吆喝声:
  “锔——锅——锔——盆。”“锔——锅——锔——盆。”“锔——锅——锔——盆……”“锔锅”两个字声调极高,声音极长。“锔盆”两个字声调显低,声音显短。
  这种吆喝声,从来没有听到过。我跑出屋子,跑到街上。顺着那种仍在继续的吆喝声,见一位50多岁的老汉肩挑担子走过来。他的身后,追逐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
  锔锅人黑红的脸膛,个子不高却很健壮。他戴了一顶狗皮帽子,那帽子耳朵耷拉下来,遮住了他自己的耳朵。锔锅人的担子颤颤悠悠,他迈着碎步边喊边走,脚底的浮土轻轻飞扬。
  锔锅人将担子放在一个很大的柴垛旁。这儿背风,朝阳,暖和。他做个击掌动作,又吆喝起来:“锔^锅^锔^盆。”“锔^锅^锔^盆。”“锔^锅^锔^盆……”声调高低,声音长短,和刚才的一模一样。后来听到锔锅人的吆喝声,毫无例外总是这个腔调。
  第一次见到的那个锔锅人,在以后10多年的光景里,我会隔三差五地见到他,除一年四季装束不同,那人几乎没有别的变化。
  多年后的今天,我脑海里留存的关于锔锅人的印记,依然是第一次得到的那些符号:窗棂的影子变得笔直时,悠然响起的“锔^锅^锔^盆”的吆喝声;就是头戴一顶狗皮帽子,肩挑担子迈着碎步颤颤悠悠前行……
  二
  锔锅人的家什,除了扁担与担子,还有他的“利器”——金刚钻。锔锅用的锔子,是铜、铁等制成的扁平而带钩的两脚钉,连合破裂的锅盆碗缸等器物之前,需事先用金刚钻打眼儿。那金刚钻的尖部,是坚硬的钻石。常言道:没有金刚钻,揽不到瓷器活儿。手握金刚钻的锔锅人,自然就“抖”了起来。
  那时,乡下人做饭用的锅,多为生铁铸造而成。家家户户人丁兴旺,谁家都有一口大铁锅,既可蒸米饭,又可烙饼,煮粥,炒菜。有的还配有小铁锅,专门炒菜或煮面条。
  堂堂铁锅,怎么说坏就坏了呢?我不是“铁锅专家”,难以确切回答。粗略一想,似有这么两种情形:炸锅。即铁锅突然破裂。若不慎而导致干烧,铁锅最易炸璺;炒干的东西,亦存在铁锅炸璺的危险。炸锅声一响,家庭主妇的心便跟着碎了。
  砸锅。司马光砸缸,乡下人砸锅。砸缸的典故历史久远,乡下人砸锅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砸锅者多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多是迫于生活压力,在与妻子吵架声中无奈地举起了石头……砸锅之后,他们往往悔得直哭呢。
  买锅,得开销大笔的钱。一家人正发愁,忽听传来锔锅人的吆喝声。男人急忙跑出屋子,远远地向锔锅人喊叫着,直到锔锅人挑着担子颤颤悠悠走过来。
  锔锅的过程,竟也成了乡村一道风景。锔锅人先拿出几个锔子放在地上,接着就耍起了金刚钻,那动作就像拉二胡般优美。他钻了一个洞,又钻了一个洞。然后,把锔子两脚嵌进锅壁,再抹些类似腻子的东西^我至今不知那是什么。
  锅很快锔好。锅的主人付了钱,恰巧妻子喊他吃饭。主人像是怄气,又像是幽那么一默,竟把锔好的铁锅扣在背上,边走边喊:“大家看啊,大家看啊^我背黑锅啦,我背黑锅啦!”
  人们的笑声便一直伴随他。许多人都晓得,刚才就是这个人砸的这口锅。锔锅人的出现,他才有了台阶可下。锔锅人锔好他家的锅,也将两颗拉开距离的心,用扁平而带钩的两脚钉连在一起。
  三
  锔锅人大都是多面手,他们也锔盆、锔碗、锔大缸。这样,锔锅人的劳作就显得更有意义了。
  锔盆。有瓦盆和瓷盆,而以瓦盆最多。瓦盆,系泥土烧制而成,主要用作盛粥等稀食。锔好破裂的瓦盆,就保住了盛粥的“盔子”。
  锔碗。饭碗虽是小器物,生活中却万万缺不得。孩子们弄打了碗,遭到家长训斥,立即逃得无影无踪。家长稳定一下情绪,还得去找人锔上。
  锔缸。有盛水的大缸、中缸,做豆酱的小缸……一般来讲,缸是不易损坏的;倘若损坏,哪有不锔之理呢?人们把破裂的缸抬到街上,又得意地敲着锔好的缸回家。
  在我回忆的那个年代,针对锔锅锔盆锔碗锔大缸,曾流传过一首不雅的“歌谣”:“锔锅锔盆锔碗锔大缸,锔得屁眼儿不漏汤……”“屁眼儿”一词形象极了^指的就是锅盆碗缸的裂缝。
  写到这里,我曾稍事休息。来到客厅,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的一个镜头骤然闪现:奶头山许大马棒的联络副官栾平,在一个小酒馆撒泼闹事。他威胁店小二:你不让我喝酒吃菜,今晚我把你的锅砸成八瓣,明天你再找人给锔上……
  原来,锔锅人不只在我的家乡有,上个世纪40年代东北牡丹江一带,肯定也有锔锅这个职业的。那个栾平的公开身份是小炉匠。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锔锅人,从何时出现我们并不得知。我记忆深处那个锔锅人,应该早已死去了。那么,他的儿子孙子徒子徒孙呢?
  (作者程才实,河北省建设厅办公室主任。)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