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6-08 17:27
鄌郚总编

昌乐阎家巷子

  昌乐阎家巷子
  李少军

  街巷胡同  街巷、胡同是村落的单元结构。昌乐城的街巷胡同纵横交错,形似棋盘,窄窄的胡同密密麻麻连着小街,虽深不过百米,阔不过数米,住在里面的人家是那样的静谧、悠闲。你若随意进去走走,就像进入了街巷的网络。散落在里面的明清建筑透出许许多多古城的历史信息,这里仍旧延续着小城的古风古韵。老城里有句老话:昌乐城很小,小得西城喊一嗓子,东城就能听到。小城是小,张王李赵谁家住哪里,一打听就能知道。这是老城的记忆,包含着老城里浓厚的人文情怀。昌乐城里的小巷胡同大多是以姓氏命名的,冠名的历史渊源传承了中国封闭式氏族文化的特点,见证了家族的兴盛和辉煌。
  历史上从这些街巷、胡同曾经走出过许许多多名人志士。据民国版《昌乐县续志》载,清康熙年间世居西门里(今计生局宿舍区)的刘轶政自幼好诗文,读书过目不忘。康熙五十一年中进士,曾任江西湖口知县,寻改直隶饶阳知县,为官清廉,惠泽百姓,后以老辞任,归家后着书立说,教育子弟。刘轶政早年求学于青州松林书院。由山东学政黄登贤撰书的青州松林院《松林院记》将刘轶政与文登进士徐士林(官至江苏巡抚)、高密进士李元直(官至监察御史)、寿光进士董思恭(官至湖广道台)等12人并列称"皆知名士也",史称"松林十三贤".由此可见其学识、政绩斐然。嫡孙刘尓芊、刘尓葵在刘轶政的教诲下勤学苦读,乾隆年间双双进士及第,"一门三进士"誉满乡里,与昌乐阎氏家族共同书写了清初昌乐科举辉煌的历史。朝廷曾颁授"世进士第"匾额,现留存于子孙后人。传说,过去一位居住在西门里的人晚上喝醉了酒路过十字坊,见一无头鬼从十字坊往西丈量尺寸,遂心生疑惑,于是上前问:"不知仙师丈量什么?"无头鬼答:"我量量看看从十字坊往西还能出多少进士?"醉酒人继续追问:"你测着能出多少进士?""能出两千五百进士"说完无头鬼不见了踪影。醉酒人一头雾水,百思不解。直到刘尓芊、刘尓葵中进士后才仿然大悟。原来尓芊即"二千",尓葵之葵"即葵五",两人合在一起即为"二千五百" .
  阎家巷——城里街至南门巷,由阎氏始建于明末清初。昌乐阎氏曾是清朝全国科举四大家族之一,书香门第,进士世家。阎氏家族在清朝共考中进士7人,点授翰林4人。阎循琦官职最高,位至工部尚书,曾经主修太和殿,勘测重启门头沟煤矿,政绩卓着,深受乾隆皇帝恩宠。阎氏家风崇尚德廉,在朝职高权重者,为官清廉;归隐后兴办义学,启蒙百姓学童,以文育人,昌乐儒学深受其影响,为后人所尊敬。
  大十字口西的赵家建有大府、二府两座大门,赵氏族人世居,街坊俗称赵家大门。由十字口四门坊向西依次为赵氏节孝坊、功德坊,皆为赵氏族人所建。现在赵家大门只剩两座门垛,两边的上马石孤零零地守护着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深宅大院。路南的王家胡同至今仍存有清末民初的大门楼子,虽斑驳陆离,但仍保留古风古韵。董家巷,是北关村里仅存的老巷子。北关村的巷子更像是兵营规制,自东向西全部用数字排列,一巷、二巷、三巷……南关大街向南延伸的李家巷、杨家巷、刘家巷、丁家胡同、马家胡同、秦家胡同等,昭示着这些家族历史的久远。
  丁家胡同丁氏是昌乐城里名门望族。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祖籍湖北省武昌府武昌县,明洪武年间迁来昌乐南关后,一支迁居潍县经商,后世丁善宝成潍县首富,购得胡家牌坊为私家园林,改名丁家花园,就是今天的江北名园"十笏园".丁家胡同丁钺,明朝弘治十二年例贡入仕,任直隶曲周县知县,卒后葬于丁家祖茔。后世丁亢,于万历年间在丁家胡同建一楼房,面阔三间,高两层,名曰"丁家楼",是当时南门外地标性建筑。
  马家胡同与马家场院 .马家场院南有一湾曰马家湾。马家湾终年不涸,夏日荷叶田田,芙蓉映日,场院里雀飞蝉鸣,成为乡民休闲乘凉的好去处。辛亥革命初期,军阀混战。马家胡同旧行伍出身的马君衡投身国民革命,在一次战斗中身先士卒,率部首先攻下城池,一战成名,官至安徽第四混成旅二团三营营长,解甲归故里,曾荣受"万民伞",后任县财政监督委员,乡里老幼尊称"马营长"."七、七"事变前应县长王金岳之聘监修文庙,抗战胜利后被县长张天佐聘为昌乐中学新校建设总监工。
  西门里南夏家胡同、冯家胡同为东西走向,东西连接着古城街和西门里巷。西门里巷西侧是文庙,南侧有魁星楼。旧时昌乐城有魁星楼两座,另一座建在南关文昌阁前。一城建有两座魁星楼,实属罕见,可见古时昌乐民众对文化的空前重视。对旧城的住户人家,当地人往往惯以地名方位区分,如:西门里刘家,十字口赵家等。古城街,曾一度用名故城街,一字之差,意思相悖,后来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得以名副其实。古城街南段今机关幼儿园,日伪时期是警备大队长王锡朋的家宅。"文革"时在此发现了故宫藏品——元代着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八骏图》,可惜只是惊鸿一现,名画至今下落不明,成为昌乐文化史上的一件悬案。
  营陵书院  清嘉靖二年(1797年)由知县魏礼焯筹资在县署西偏建书院。这是昌乐历史上第一所官办书院,位置在古城路北十字口东北角,原司法局办公楼北,今喜雨泉碑以西。因昌乐古称营陵,故名"营陵书院".书院有讲堂5楹,东西学舍各10间,大门1间,中门1间,厨房1间,垣墙周围30多米,后相继增修。营陵书院建成后在全县选拔优秀学子,发放纸笔、提供饮食、设立奖格,学子享受免费教育。书院开办之初,知县魏礼焯聘高君镛主讲,教授《四书》、《五经》等国学,历史上培养出许多学子科考入仕,成山东省知名书院。1904年,营陵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是县内第一所小学。1913年,废科举,立新学,书院小学堂改为高等小学,推广新式教育。1929年改为昌乐县立第一小学,1934年恢复为营陵书院。中共地下党组织曾在书院留下了许多革命足迹。"七七事变"前,共产党员李沾吾利用教师身份在书院开展秘密革命活动。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推行日本教科书。为反抗外侮,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巧妙与汉奸督学周旋,课桌上摆上鬼子课本,学的却是民国教材。汉奸来检查时,听到值班教师信号,上课老师招呼学生们迅速将课本扔到后窗夹道里,随后默契地"唔哩哇啦"读起了日语。在此就读的少年学生深受革命思想影响,日后有许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此执教的地下党员刘次恭?(1908-1971)?就是代表。刘次恭,又名刘学宽,平邑县地方镇人。自幼上学,1924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曲阜)。上学期间,正值发生国民革命军北伐、?国民党叛变革命等重大事变,学校的进步学生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掀起反封建的浪潮。刘次恭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1930年毕业后,?他先后在单县一小、济宁一小,费县、临沂、掖县等县任教。他曾执教于昌乐县立第一小学和昌乐讲习所。?芦沟桥事变后,昌乐讲习所解散,他和同校教员李华舫一起到兰陵同学杨只辰(杨文田)处组织游击队,后到临沂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1938年?初回到本村组织宣传队,发展青年救国团,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费县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兼八路军费县第一抗日游击大队政委。组织壮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1940年后任费北县县委书记、蒙山县委书记、鲁中二地委委员。1948年济南解放后,刘次恭任济南市八区区委书记。1949年初,随?南下干部济南大队到上海,先后任提篮区接管专员,常熟区委书记,上海市监察局副局长,市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从营陵书院走出的还有护国反袁,反对内战的国民党中将阎拂尘等。上世纪七十年代书院改为县人委办公场所,八十年代改建为检察院、司法局家属区。
  古桥与护城河  厚重的城墙透出昌乐古老的文化气息,而依山傍水,环水绕城更加彰显出古城灵秀的美景。大自然造就了昌乐古城优越的自然环境,可谓风水宝地。县城东部、南部是山地,地势较高,北部平原,地势低,昌乐城自古河网密布。城东十里孤峰突起,东南二十里方山峰峦叠嶂,水自东来,顺势而下,环绕在城墙外,形成外城屏障,真如李白诗句描绘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般盛景。1927年,县署在城南五里桥筑坝穿渠引小丹河水入城壕。源于吴家池泉群的一股清溪,经东村在城东南今宝城大酒店处向西注入小丹河。东护城河源于孤山西草山北的五里堡,清澈泉群汩汩而出,蜿蜿蜒蜒流经闫家庄子(今爱伦堡花园南)、东关,从城东门处向北,环绕北城、西城流入小丹河。今西湖公园处,两条河水呈"之"字形。发源于乔官田家泉的小丹河,流经城南在刘家桥叉分成两支,一支向西,一支向北,形如"Y"字形,向北支流经东村西、南关南,经现农商行处折向西北,在城东南与来自吴家池的水系交汇注入现西湖。老坝河向西的一支经刘家桥、莲池、南三里、五闫庄注入现西湖,现在被命名为濠景海岸。昌乐古城水系曾是清清如许,鱼光跃影,沿河湿地绿柳如烟,芦苇丛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县体委还在护城河举办赛艇集训。运动员们曾在此荡起双桨,劈波斩浪。曾几何时,昔日的护城河早已河枯沟平,似飞燕掠水般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去无痕。
  有水就有了桥。历史上县城周围有多座桥梁,皆石桥,有单孔桥、双孔桥、漫水桥。城西丹河有"王公桥",小丹河有民国二十年建南三里、西店漫水石桥,城东有"通济桥"、"善积桥",城南有"五里桥",古城南关东侧有"四石桥"、"望海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县政府在县城北护城河建双孔石桥。桥头两侧立石狮八只,皆取自古城的宫观庙宇。精美的石雕狮子,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成为城中胜景。历经沧桑,这座横跨南北的石桥随着城市的建设也已荡然无存 ,位置在今步行街北广场前。河干了,桥失去了原来的功能。桥连同那几座石狮子淤进土里,只有当时的见证者向人们娓娓讲述桥和狮子的故事。
  堂号、门楼与移民文化  堂号不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等。凡从此繁衍出去的族人,都以堂号为记。昌乐县城的堂号较为有名的有闫家祠堂(西门里)、赵家祠堂(十字口)、王家祠堂、张家祠堂、丁家楼(南关)等。郭齐刘氏堂号"焉嵩堂".这些家族往往聚居集中,组成宗族群落,以族谱记载历史宗室成员,迁徙族脉,形成地域氏族文化。门楼,古时候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即为此意,所以名门豪宅的门楼建筑特别讲究。科举入仕者门口立有旗杆,豪门门口左右安放石狮、石鼓、拴马石、上马石等,以示尊贵。大十字口西王家胡同口现存一晚清披水式门楼,里外各有短瓦椽披水,桁架撑拱,上覆小瓦,斗拱下方有雕刻精细的门楣,门楣三幅彩绘山水画缺失一幅,左右翼墙仍可见"文革"时标语"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字样。"泰和堂"是药店堂号。民国初期,由王振玉坐堂行医。泰和堂药店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十里八乡颇有名气。其后代以商号"泰和堂"为家族堂号。解放前在昌城药铺行医者,中医郄秋浦(澄然堂)、马连成,西医王华村等名气较大。昌乐城里、南北东三关、车站的百姓多是自清代以后因经商、逃避灾荒而移民来此定居的,从而构成了现在城垣内外居民祖籍复杂,移民杂居共处的现状。居民来自不同地区,操着不同的方言,呈现出各种乡土文化融汇一体的多元性移民文化。如旧时财主家雇佣长工,习惯称呼"老张、老李"等,看似尊重,其实是地位低下的穷人不配有名号。邻里异姓论辈相称,平辈直接称为"杨二哥"、"赵大哥",互相尊重,十分亲切。以后代代相传,称为"乡村班次".
  翰林院与阎拂尘故居  说起老街巷,大概在邑人心目中阎家巷顶顶有名。现在阎家巷深处有两座深宅老院,一座是阎世绳的故居。曾经从这座老院子里走出过三位翰林,故称"翰林院".翰林院北坐落着一座幽静的四合院,高高的金钱门楼,门楼连着南厢房,外墙有嵌墙拴马石。从这些精美的建筑中依稀可折射出它昔日主人的富贵荣华。这座民国早期的建筑是民国政府国防部中将阎拂尘的故居,虽经改造,但仍大致保持原样,现今已成为公安局的家属院。像这样的建筑在老城已是凤毛麟角。据民国版《昌乐县续志》载,阎拂尘7岁入塾,15岁中秀才,1905年考取保定讲武堂炮科班,1912年率部起义参加讨袁战争,后追随张学良任虎威将军公署上校处长。抗战时期,身为中将要员的阎拂尘眼见国土沦陷,国民党内部腐败,愤然辞职落发为僧。抗战胜利后出任接收大员,派往东北接收失地,后病逝于北京。"七。七"事变前,杨家围子(今郭家庄)两名地下党组织女学生身份暴露,被定为"八路嫌疑",在火车站准备乘车撤离时,遭到国民党特务跟梢。两人机智摆脱追捕,从东门跑进城里,误闯进了这座四合院。阎拂尘夫人李芳秋(原民国县政府妇女主任)问明情况,吩咐下去让她俩躲进上房,凛然喝退特务军警,机智掩护两名被追捕的地下党女学生脱险。国民党特务明知阎夫人私藏"八路嫌疑",但迫于阎拂尘的势力,没敢进宅搜查。以后李芳秋又安全护送两人离开昌乐。这段故事虽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但阎夫人深明大义的举动在乡里一直没有被后人淡忘。
  民国年间,阎拂尘的母亲去世,出了个大殡,规模之大,仪式之隆重,曾轰动一时。阎家在县内是名门望族,家训以孝廉传世。当时阎拂尘在国民党军界任要职,闻母亲病逝,即从南京坐火车星夜赶回,早有乡绅在马营长率领下到车站迎接。阎拂尘下车后见了同学夏新庭,纳头便拜。以当时他的身份,行此大礼,众人非常震惊。原来,夏新庭在阎母病重期间替他侍奉尽孝,视如亲生母亲,阎拂尘感激不尽,才以孝子之礼拜谢。出殡那天,扎灵棚数个,雇佣厨师两名,吹鼓手、帮工数十人。国民党军政要员张学良、何应钦送了幛子。官绅亲友送的幛子挽联挂满了大厅和偏房。当时昌乐县长王金岳送的幛子因屋内挂满,只好挂在外面街上。王县长拜祭时,本想赚个跪拜之礼,不想阎拂尘并不买账,只是行了拱手礼。每有朋友、亲友拜祭,吹手无不卖力地吹,好不热闹。阎拂尘戴着眼镜,披麻戴孝,手持哀杖,站在中间率众孝子祭拜。身边两名卫兵,身穿军装,佩带匣枪。赞礼员站在供桌旁等候。供桌上摆着香案烛台,二斤重的大蜡烛插在蜡台上。点上三根香,插在香案上。赞礼员喊一声"作揖",就作揖;喊一声"上香",就上香。连续大拜24拜。拜完后,号棺人一声令下,32名抬棺人一齐用力将灵柩抬起,慢慢向外抬出。路祭从小十字口开始一路向东,分数次祭拜,每次停下,棺罩就要落下"吃祭".拜完再走,走走停停,从小十字口到东门就走了近一个小时。当时看热闹的人山人海,各个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编辑手记   街巷、古宅、胡同,河水、石桥、堂号,传说、故事、民俗,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物质的街巷、古宅是骨架,非物质的传说、故事为血肉,呈献给读者一个鲜活的昌乐古城。《古城拾遗》是《消失的昌乐城古建筑》的姊妹篇,二者独立成篇,各有千秋,又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共同展现出古老昌乐城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郭建华  2016.11.17)
  消失的昌乐城古建筑
  李少军
  明城墙  昌乐明清古城墙坚固雄伟,四门巍峨壮丽,城内古建筑卧佛寺、城隍庙、万寿宫、节孝祠、玉霄坊、十字坊、魁星阁、戏楼、县署、书院交相辉映,城四周孤山庙、关帝庙、文昌阁、白衣阁、水门、社稷坛、先农坛、历坛、龙王庙环绕,展示出古代昌乐厚重的历史。
  昌乐城池建于宋朝,在剧县旧址(今城西戴家庄),大小丹河交汇之处,为夯土筑成,后毁于战火。明初,县城迁至现址。当时明王朝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治国方略,州府县大兴土木,兴修城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昌乐作为县治开始修筑城墙。昌乐城明城墙始建于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初为土城,后经明、清两代多次大规模重修,成为一座四衢重门、四角箭楼,四面河水环绕的石城墙,时为省内罕见的石头城。城垣全长3公里,高5.99米,墙顶宽3.66米,墙基宽8.33米,建有东、西、南、北四门,四门用铁皮包裹,东称孤峰(后改为永清,在今步行街与城里街交汇处),西为临丹(今城里街西首),南为洪阳(后改为熙宁,今古城路与孤山街交汇处),北为望海(今古城路北首泉印名门北墙)。绕城开挖护城河,河宽10米,深约4米,北、西门建石桥。城墙外又建外郭土城,四隅筑炮台八座,以坚固似铁而着名。东、南、北门外分别筑先农坛、山川坛、历坛,城西北角筑社稷坛,至民国时期推行新文化,废弃旧制,四坛皆废。昌乐古城墙历经五百年的历史,并非毁于战火,主要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建设初期被拆除。
  城里曾留有多处残墙断壁和废旧土坑。城墙初修时使用黄土、石灰、沙子三合土夯筑。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夯筑城墙,工程土方浩大,施工时采取就近取土的方式,取土的土坑日久天长,积水成湾,在城内有两个得到证实。其一在南门巷煤建公司家属院基础以下,其二在县委西北角,上世纪70年代还是水光涟漪,现在早已沟淤壕平了。土城墙建成后因常年风雨侵蚀,多有坍塌。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张美开始将城墙东、南两面用石包砌。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知县宋名世包砌西、北城墙,内城修筑完成。崇祯四十二年(1614年),县丞刘奕芳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加固,修筑丹河拦河坝,引丹河水护城。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张宗昌统治山东,民不聊生,城防形同虚设。1928年,土匪王洪雁趁治安大队南部剿匪之机,以区区二十几人赚开城门,拘禁县长卢铁公,枪杀警察局长卢同策,又采取围点打援的计策,俘获驰援县城的治安大队长岳国栋,并将其割断脚筋后枪杀在天齐庙。昌乐城陷入流匪之手达半年之久,人民遭受了一次空前的匪劫。1938年1月9日是农历腊月初八,日军进犯昌乐。县长王金岳、警察局长张天佐率党政要员弃城南逃。城里的老百姓纷纷逃出县城躲避战祸,俗称"躲鬼子".日本侵略军占领县城,在北关外火车站一带修筑防御工事及围墙,构筑碉堡多个,并架设铁丝网,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日本军队强占民房。时值寒冬腊月,冻得日本兵瑟瑟发抖。一群鬼子躲在南关一陈姓人家屋内生火取暖,夜里余火未息,5个鬼子死于煤气中毒。鬼子迁怒于房主,将其家人五花大绑兴师问罪,幸亏随队军医查出了真相,方才保全了陈家全家性命。鬼子占领时期,城四门布上岗哨,过往行人都要先向日本兵鞠躬行礼,出示良民证,经受搜身检查。鬼子的刺刀寒光闪闪,稍有懈怠就会被脚踢拳打。城内外风声鹤唳。为防备游击队袭击,城外路边田野上鬼子严禁种植高秆农作物。动辄就驱使老百姓挖城壕、修工事,在城墙上站岗放哨,稍有懈怠就会招致打骂。城外一有风吹草动,城门楼、箭楼上的鬼子、汉奸就会放枪,火车站的骑兵快速出动。日本鬼子下乡扫荡,四处抓捕青壮年,用绳子一串串绑到昌乐火车站,押上火车成批运往日本充当劳工。据统计,八年间,光被掳往日本的昌乐籍劳工就有300多人。在这八年里,日本鬼子横征暴敛,残酷统治,老百姓过着国破家亡的"亡国奴"生活。工商业空前萧条,就连普通的火柴都难买到,"火石"、"火镰"这种原始的取火工具又重新被操起。抗战胜利后,国民军第8军一部驻守昌乐。这支部队曾由李弥亲率出征缅甸,全部美式装备,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因士兵大都来自安徽,当地人俗称"皖八军".一年后,队伍开拔去了淮海前线。国民党政府占据县城期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城防工事加以扩建,拆庙扒房修筑工事,挖掘护城河,设置火力点。采取"拔兵"制,强征青壮年参军打内战。有钱人家拔到兵后,可花钱"买兵"雇人服役,穷人家为了挣口饭吃,只好将孩子"卖兵"上前线。为防御解放军攻城,张天佐保安团到处抓丁派夫,盘查搜捕"共党".以抓捕"八路嫌疑"为名,强取豪夺,滥杀无辜。过往商旅如被查扣,限定在两个时辰内找人作保,如找不出保人,一律当"八路嫌疑"论处,不是枪决,就是活埋。好多外地客商因人地两生一时找不到保人而无辜丧命。南关村民肖存谦、张广三、刘荣贵因包税得罪了张天佐的上司,张天佐下令将三人活埋。据统计,张天佐所部在解放战争期间共残忍杀害解放区共产党员、民兵和当地群众一千多人。这就是当时张天佐统治昌乐创立的所谓的"治安模范县".
  旧时以"铁打的潍县,铜铸的昌乐"来形容昌乐城墙坚固。昌乐又是张天佐苦心经营了十载的反共军事要地。1948年4月潍县战役开始,昌乐城是最大的外围据点。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十五旅张景月的三个团、山东警备四旅徐振中的两个团、保安第八总队张天佐一部,还有临淄、寿光、广饶、益都、临朐等县的还乡团,共计七八千人。国民党军队依踞坚固的城防体系,在墙外深挖壕沟,护城河里埋设了鹿砦等障碍,处心积虑,严防死守。张天佐主力驻防潍县。昌乐只有他的"孙十团"守北门,徐振中部守南角楼到西门,保安三师?张景月部守东门,益都县大队守南门到东角楼。4月2日傍晚,渤海纵队新十一师和渤海第三军分区部队,奉命直逼昌乐县城。十五团于昌乐城西,十六团于昌乐城东,寿光独立团于城北,十四团和指挥部于城南,将昌乐县城团团围住。解放军兵临城下,国民党军四面楚歌,最近处东面闫家墓田,西面西店村,北面黄埠村,南面五阎庄、南三里都驻上了攻城部队。国民党军队被压缩拥挤在城里百姓家中,西门里一刘姓民宅成为徐振中的指挥部。守城的部队本来就是国民党的杂牌军队,粮饷靠搜刮民财,围城之前,时常到寿光、益都周边解放区抢粮抢钱,绑架边区百姓,干着土匪的勾当,官兵军纪涣散,武器装备低劣,战斗力不强。解放军首先扫清外部之敌,步步紧逼,围而不攻。指战员白天休息,夜间组织向城墙上的敌人喊话,有时喊:"蒋军弟兄们,不要为蒋介石卖命了,快投降吧!解放军优待俘虏!".有时以班排为单位,齐声喊道:"蒋介石坏东西,早就该枪毙,该枪毙!叭勾!——叭勾!"这是用力击掌,模仿出放枪的声响。国民党兵不是歇斯底里地叫骂,就是朝外胡乱放冷枪。守军曾组织几次突围,但都被解放军击退,只得死守城垣。围城月余,城内物资紧张。国民党省主席王耀武派飞机向城墙内空投香肠、大米、武器、弹药。飞机空投时军警命令全城戒严,所有空投物资不论是落到住家还是落在街上,都归国军所有。当时空投的飞机飞得很低,打开舱门在下面都能看到飞机上的人。老百姓出于好奇都跑出来看热闹,不成想祸从天降。北关一青年一出家门就被空投弹药箱击中头部,不幸身亡。第一次空投时,飞机飞得高,风又大,降落伞飘到城外。国民党组织战斗队出城抢夺。解放军一边阻击,一边争抢物资,结果大部分被解放军缴获。有了第一次的教训,第二次空投飞机低空飞行。解放军地面火力立即予以猛烈阻击,一架飞机被击中,物资没投完就仓惶逃窜,踉踉跄跄飞到益都后,为减轻自重,飞行员将物资扔到麦地里,最后飞机迫降在张店,险些坠毁。4月27日潍县解放,昌乐城成为孤岛。解放军迅即组织攻城战役。前线指挥部将渤海炮团调至昌乐城北。4月30日晚,解放军开始炮击守敌,只用两发炮弹就将北城门楼轰塌。城内国民党军顿时乱作一团,准备实施突围。在突围之前,国民党指挥部制定了出逃时放火烧城的计划,并连夜将柴草堆放到民房边,随时准备引燃。5月1日凌晨,天突然降起了大雨,柴草被淋湿,国民党部队不得不放弃了放火的计划,随即开始趁雨夜从东门组织突围。刚出城门,"哒!哒!哒!"枪声瞬间响成一片,早已严阵以待的解放军阵地上射出密集的机枪子弹。企图溃逃的国军赶紧缩了回来。东城突围不成,张景月部选择城东北角的火车站为突破口,当即受到围城部队的迎头痛击。在解放军猛烈炮火之下,国民党军溃不成军,四处逃窜。在北城门,溃逃的士兵蜂拥着挤进城门洞子。狭窄的城门拥堵不通,军官命令士兵朝瓮城里扔手榴弹,顿时死伤一片。后面的军官踏着死伤者鱼贯而出。有的士兵爬上城墙,从上面跳到护城河里。散兵游勇为了逃命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乘敌人溃逃之际,解放军从四面攻入城里。一夜间,城门口、城壕里被击毙、被地雷炸死、被水壕淹死、掉入梅花桩被削尖的木桩穿死者甚多。是夜,大雨似倾,城内外枪炮声响成一片。街巷里辎重、包裹扔得遍地皆是,一片狼藉。丢弃的战马惊魂未定,来回狂奔……经过激烈战斗,解放军占领了整座昌乐城。国民党保三师1500余人向城北突围后狼狈逃窜,遭到渤海军区第十五团和寿光县独立团等部队的围追堵截,最后在寿光县大李家庄全部被歼。张景月逃往济南,后辗转去了台湾。此战,解放军缴获步枪5000余支,手枪300余支,吉普车1辆,卡车2辆,还有大批军用物资。这座被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十年之久的县城,终于获得解放,回到了人民手中。昌乐城解放,城墙基本保护完好,只是北城门被炮火轰塌。城破后,城外到处都是被击毙的国军尸体,西城外护城河里的最多,有男有女,有浮在水面上的,有坐在鹿砦上的。河沟边被打散不能行动的国军伤兵哀嚎于荒野,向路人乞讨一口吃的。平日里鱼肉乡里,祸害百姓,只落得丧家之犬的命运。是役,山东警备四旅主力被歼,旅长徐振中率残部逃到济南投靠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王耀武任命徐振中为保安六旅旅长,镇守济南东部防线。不成想黄粱美梦没做几天,济南战役旋即打响。解放大军首选东面为主攻方向,保安六旅被全歼,徐振中被解放军俘获,因在益(都)临(淄)残害我党抗日军民血债累累,于1949年押回益都被处决。有种说法是:解放军打昌乐——围而没攻。其实是当时解放军采取诱敌于城外,歼敌于郊野的的战术,昌乐城因此免遭一场战火。解放当夜的那场大雨,打乱了国军的烧城计划,昌乐古城得以幸免毁于纵火。建国初,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因县城规划建设,城墙、箭楼先后被拆除,所拆石料用来建了粮库。东城墙拆除后在原址上建起了商业街,也是老昌高路的北起点,进入二十一世纪,又改造成了步行商业街。现在北、西城墙仍有部分残垣。
  城墙作为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工事,围起了封闭的空间,为一座城池打上了历史标签,几百年来成为县城传统性的象征符号。昌乐城墙,现在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阅古历今的昌乐古城,成为人们悠远的记忆。若离若即的城墙石刻,承载着昌乐古老的历史。如今,在鳞次栉比的高楼旁边,或许曾经是城墙的根基,或许是一处古代的战场,或许是一座旧时的寺庙。历史湮没了一座古城池,但今天在这座古城上到处呈现出一派以往不曾有过的繁华。
  县衙  昌乐旧县衙在今利民街西首泉印名门院址,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坐北面南,三进院落,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威严肃穆,明清时建有谯楼。民国早期改建为县衙大门,方条石垒砌。进县衙大门沿中轴线甬道有二门,又称仪门。仪门内东西为库房,北正厅为大堂,古时为县官审案的公堂。官衙四梁八柱,房面覆以和瓦。大堂后面为二堂,左右为账房。再后为县令内宅,两侧为东、西花厅。县衙西为营陵书院,东为官仓,前为督捕厅。民国九年(1920年),县知事段瑞兰重修大堂二堂,改为新式建筑。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公署改为县政府。至1948年昌乐解放前,曾有沂水、莒县、益都、寿光、临朐、临淄、广饶、高密、诸城县的县政府及地方武装逃亡到昌乐,龟缩在昌乐县衙及城里。1948年昌乐解放,昌潍行署初设在县衙。行署迁益都后,中共昌乐县委、昌乐县人民政府由乔官镇梁家庄回迁旧县衙。上世纪七十年代改建为县人武部,大门西侧原民国县政府监狱改建为公安局拘留所。八十年代,人武部在拆除县衙旧房时,曾在此出土窖藏金元宝数十锭。金锭有"潍州府制"字样,或是古代县衙库金,或是昌乐解放前夜国民党官员来不及转移的财宝,不得而知。
  三清殿  昌乐古来就有"先有三清殿,后有昌乐城"之说。三清殿遗址在原县委院址,道教宫观,始建于元代,是古县城早期建筑之一。三清殿坐北面南,金墙门楼,门口分立两只白色石狮,高2米。石狮蹲坐、昂首、张口,体形健美挺拔,雌狮前爪抚按一只小石狮,造型工艺精美。大门内砖雕影壁,水磨青砖贴装。后面是大殿,大殿面阔5间,供奉玉清、上清、太清天尊塑像,东西两厢10间。三清殿纵深至北城墙,东西阔于城隍庙。大殿前有两棵高大的白果树,是雌雄异株,几百年树龄,树干笔直,先人所植,粗两人不能合抱,枝杈如伞张开,遮荫盈亩,甚为壮观,方圆几十里实属罕见。院内除白果树外还有翠柏数十株。民国初改民团训练场,1929年在此设立小学,1934年改为明伦堂初级小学。上世纪70年代末修建县政府办公楼时,有人提出砍树用木料。这里的古树在劫不复,所得木料用来制做了办公桌、写字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整修利民路时,在原三清殿大门西侧淤土中发现一只石狮子,因无处存放遂就近掩埋于地下,大体位置就在今县委大门绿化带里。现在立于县人民医院保健楼西的石狮子与这尊应是一对。这尊狮子是在建县老干部休养所时发现的,高两米,圆雕,阔鼻张目,狮头鬃毛弯曲,狮身瘦长健硕,其体貌特征、出土地点与历史记载相吻合。经文物部门鉴定为三清殿前另一只雄狮,出自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此充分印证了三清殿为元代建筑,早于昌乐城。
  城隍庙   三清殿东面是城隍庙,西北是山川社稷坛,南面是戏楼。据民国版《昌乐县续志》记载,明洪武二年建天授城隍庙、万寿宫、节孝祠,后多次重修。城隍庙是昌乐历史上较大的寺庙之一,南与戏楼比邻,北至城墙,为南北轴向的二进院落。城隍庙面阔三间,拱券式门洞,门洞上额嵌"城隍庙"三个大字,门口立一对青石狮子,高约2米,甚是威仪。大门前为宽阔场地,供对面戏楼看戏之用。二门前立《城隍庙诰命碑》、《重修城隍庙碑志》。《城隍庙诰命碑》为明洪武二年立,碑文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帝授天明命,行政教于天下……"二门后,有东西配殿12间,塑有十八层地狱群像,群鬼青面獠牙,阴森可怖,瘆人毛骨。违三纲五常者、有悖伦理者遭各种惩罚的鬼怪故事场景对邑人深有影响。正中为正殿,共三间。东西各有厢房三间。正殿立柱出厦,雕花斗拱,殿内塑城隍爷神像,官帽乌纱,正襟危坐,四周墙壁绘城隍爷出巡时的壁画。正殿后面有一院落,是后花厅,里面供奉着城隍奶奶侧卧神像。城隍奶奶面门侧卧,朱唇玉面,螓首娥眉。据说有患疾病者前来祈求,哪个部位病疼就在卧奶奶相应部位压上一枚或数枚铜钱,病痛自消。城隍爷为旧社会保佑一方平安的一城之主,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为城隍爷生日。是日城隍爷城隍奶奶木雕神像分乘两顶官轿出巡全城。古时县令都要亲临,前面鸣锣开道,沿途百姓塞街满巷,场面空前。城隍爷出巡先出西门到小刘家庄(今西村)。据传说,城隍奶奶是城西小刘家庄人。一次城隍爷出巡时路遇城西刘家庄一美貌少女,动了思凡之心,冲她微微一笑。那女子回去后卧病不起,不久香消玉殒。据说是被城隍爷相中到阴间做了城隍爷的夫人,所以城隍爷出巡先陪城隍奶奶到刘家庄回娘家。出巡时,沿途商贾大户人家都在门前摆好香案,待城隍爷路经时焚香祭拜,并备好茶水供出巡人员饮用。城隍爷潍县买帽子的传说至今流传。一日,潍县一帽子店刚要关门,一人匆匆忙忙赶来声称要给城隍爷买帽子。掌柜的赶紧让伙计拿出帽子,来人挑来拣去选中一顶官帽,等算账时,一摸钱袋,忘了带钱。来人说:"明天可到昌乐找管城隍庙的去取钱,你一说他就会马上给钱。"第二天,伙计来到昌乐城隍庙找管亊的要账。管事的莫名其妙,声称并没差人去买帽子,可来人说得头头是道,也不由心生疑惑,忙到大殿去看个究竟,只见城隍爷头戴新帽,旧帽子摆在案子上。这时,管事的惊愕不已:莫非是城隍爷显灵了?赶紧还了买帽子的钱,还给了伙计一些赏钱。城隍爷显灵买帽子的事不胫而走,从此,香火更为旺盛了。
  民国成立后,县政府将城隍庙东西两庑神像全部砸毁,城隍爷、城隍奶奶神像被送到天齐庙供奉,城隍庙改为县公安局。鬼子进昌乐时,公安局长张天佐南逃,城隍庙庙门洞开,空无一人。城里民众集资重新粉刷了墙壁,用轿子请回了城隍爷和两位城隍奶奶。解放初,神像被全部砸毁。乡民不忍,自发将支离破碎的残像整理后埋在了西城壕沟里。城隍庙旧址后来成了县委县政府办公区。
  戏楼  昌乐戏楼位于城隍庙前门对面,坐南朝北,始建于清代,在旧址附近曾发现一块清代重修戏楼的基石。戏楼台口向北,前台六米见方,高八米,台高两米,台面铺砖,周围用青石铺成。前台出厦,台上石柱八根,楼顶覆盖鱼鳞小瓦。四角坠以铁马,两山歇山飞檐,东西各有石砌台阶登楼。紧贴后台是连廊式后台,长15米,宽5米,供演员化妆、休息之用。整座建筑设计精巧,堂皇壮丽,在周围府县颇为有名。
  传说,当时修建戏楼时,工地上来了一位老者干小工,每天只会砍楔子,砍的楔子刚好够用。盖戏楼的师傅只当是来混饭吃的,也不在意。只是每到吃饭时,老者就说:短盐!厨师第二天特意多放上些盐,老者依旧喊:短盐!一连数日,人们不再理会。等到戏楼上顶竣工,却不见了老者。一场雨后,戏楼后面漏雨,查找原因,方知屋檐建短了,人们方才明白了老者"短盐(檐)"的提醒。原来老者是鲁班显世,化身小工提醒人们檐修短了。传说归传说,当时昌乐戏楼是到黄县取样,设计精良,构造精巧,可谓精品工程。
  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简单,宽敞明亮,视觉效果开阔。戏台后墙有左右二门与后台相连,门上挂锦绣门帘,上场门绣"出将",下场门绣"入相".舞台前面是广场,可容纳上万名观众。离台约二十米处是原城隍庙前门。每逢唱戏,城隍庙前人山人海。庙门两侧搭起看台,摆上桌椅,供县太爷、太太看戏。若是县官前来看戏,戏班子会在唱戏之前加上一段《天官赐福》的开场戏,由演员说上一段吉祥贯口,向县官请安祝福。1918年,城里宗教人士曾在戏楼放映了一部无声黑白电影,首开昌乐放电影之先河。随着电影机"嘎嘎嘎嘎"地转动,银幕上人影晃动。看电影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乡绅贫民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这是昌乐老百姓第一次从无声黑白光影中观看到异国的风情。西洋镜里的西洋景着实让人们感到了现代科学的神奇。昌乐最早的京剧艺术团体"三庆班"曾在此搭班唱戏,红极一时。每年五月二十八,是城隍爷出巡日。城隍爷喜欢看戏,都要连唱三天神功戏。每年一度的城隍庙会,由商会组织戏班在戏楼唱戏,自然引来四周八乡老百姓前来观看。戏台西侧支起一只一人多粗的大铜壶,供观众饮水。跑马卖解的、变戏法的、拉洋片的、说书的、卖鼓当子的、卖地瓜糖的、卖欢喜团子的都乘机会聚于此。人声嘈杂,攘来熙往,热闹非凡。此外,天旱、地涝、许愿、还愿也在此唱戏。
  戏楼于1951年拆除。石料修建了北门外(原广播局北)的石桥。那通重修戏楼碑记原来在县政府前老槐树的东面,现在成了一片绿化带,石碑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今天戏楼的原址上建起了县文化馆大楼。虽然都是文化场所,但已经是截然不同的味道了。这也许就是时代的变迁,今天必然会成为将来的历史,不知多少印记还将存在?多么希望历尽劫难的历史留存不要再次消失。
  于子仁祠  民国时期县长王金岳奉省长韩复榘之命所建,在三清殿东南隅,是为纪念昌乐历史名人于子仁而建。于子仁,字景安,明武岗(今湖南武冈)人,初为县丞,洪武二十四年升知县,为官清廉,政绩卓着,爱民如子。离任时昌乐县众百姓扶老携幼出城相送,不忍离去。百姓感县令功德,奉为贤圣,自发捐款塑紫铜像供奉于名宦祠。据《昌乐县续志。金石志》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安局移驻于城隍庙,铜像遂移文庙。建祠后搬回祠内,香火一直持续。铜像高四尺五寸,纱帽蟒袍,捧笏端坐,容貌儒雅。后乡民又在方山庙塑于子仁木雕像,作为移动神像,庙里道士抬着赶庙会,募集庙资。
  朱宏仁祠  建于城隍庙前(原县政府院内)。朱宏仁,河南清丰人,字完一,号静庵,雍正元年(1723年)中进士,第二年任昌乐知县。知县任内,兴学奖能,廉洁奉公,明于治乱,扬善抑恶,娴于法度,素以兴利剔弊为己任,对淫威害民者严铲不姑,百姓由是爱戴。朱宏仁离任,百姓自发捐资建生祠于城隍庙。并树碑,镌刻其政德概要,以示褒扬。
  天齐庙    东门外东关曾建有道教庙宇天齐庙,位置在今县人民医院西南侧。传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掉商朝,封黄飞虎为"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间吉凶祸福、生死转化之事。并加敕一道封他为五岳之首,又名"天齐神",取"与天同齐"之意。供奉天齐爷的庙宇名为"天齐庙".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验,方可施行。东关天齐庙建于何代已无考。主要建筑有天齐大殿及东西两厢。大殿供奉仁圣大帝和天齐奶奶神像。天齐奶奶又称"天齐嬷嬷",神像蛾眉皓齿,楚楚动人。天齐庙高踞河崖之上,巍然肃穆,香火缭绕,兴盛一时。解放后,天齐庙前曾一度被用作刑场,一批犯下累累血债的反革命分子、汉奸、土匪、恶霸在此结束了罪恶的一生。事有偶合,天齐庙本来是神话"鬼神"之说,竟成为现实中真正的"生死转化"之地。
  龙王庙  昌乐龙王庙在东门外,乾隆四十一年知县曹宅安主修,为祈雨处。
  三座楼  昌乐城里西门里曾经坐落着一处有三座楼组成的豪宅——田按察院,有北、东、西三座楼房,东楼三层,北楼、西楼各两层,为明朝建筑。南向大门,长方形院落,雕砖影壁,精雕细刻,四角祥云图案装饰,中间浮雕一个大"福"字。楼体磨砖小瓦,木质楼梯,花格窗棂,砖木结构,浑然高大,富丽堂皇,是昌乐城里为数不多的楼居建筑群,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乡人誉为"三座楼".当时这座豪宅的主人田庆曾,清初昌乐人,顺治年以拔贡入仕,初为南罗县知县,行取户部郎中,河南河北守道,后升任福建按察使。作为富甲一方的官宦望族,曾历经一段兴盛的历史。因田庆曾官至福建省按察使,故名田按察院。现在河南卫辉县有座道教名阁——吕祖阁。据史料记载,吕祖阁历史悠久,规模较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时任河南河北守道的田庆曾独资修缮卫辉吕祖阁。现在吕祖阁山门外立有"北海田公独力创建"碑。据乡间流传,田庆曾之子人送外号"田三相公".田三相公奢靡纨绔,挥霍无度。常以摔碗摔盘取乐。田庆曾无奈,只好将其关在楼上。田三相公突发奇想,命丫鬟把金银锉成粉,取金粉银粉从楼上抛下,名曰"金雪银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金陵四大家族的纸迷金醉,比喻薛家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然则那是文学作品,而"金雪银雪"的故事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故事真伪虽无法考证,但田姓后人家境败落,楼房几经易主却是事实。以后清乾隆进士阎学淳自河南南阳知府以病辞官归乡,宅居于此,杜门以史书自娱。解放前房产属于郭家庄一户财主家。解放后被用作县政府招待所,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曾多次设为全县三级干部会的主会场。这座保存相对完好的明式院落可惜七十年代末被拆毁。拆房时在房山基础四角发现四锭纯金元宝,名为"镇山之宝",可见当年楼主的富贵。历经500年沧桑之后,这座曾令无数乡人引以为荣的三座楼古建筑遗址已被一片红瓦房所湮灭。据考证,其具体位置在古城路自来水塔以西。至今古城路上还有雕刻精美的古楼石构件,仿佛向人们昭示着历史的久远和岁月的留痕。
  白衣阁  南关西首有一条南北小巷,名西苑巷。此巷虽是新立,但西苑却由来已久。此处曾是白衣阁的旧址,因阎世绳曾在此兴办义学,设馆育人,故名西苑。古时南关大街处在青州至莱州官道之上,有驿站。白衣阁又名西阁子,因阁内供奉白衣仙子而得名。白衣阁坐西面东,与文昌阁遥相呼应,地势居高,下门上阁,石砌拱券门洞,门宽6米,双扇大门,铁皮包裹,铁钮铆钉。阁高12米,登阁可俯视南城墙。进门有石碑四通,配殿十数间分列两旁。阁前石砌缓坡,里面有一块奇石,石面上自然形成金色纹理,好似一条游动的金鱼,鬼斧神工,煞是神奇。上世纪40年代白衣阁已破败不堪,拆除于何时,乡人多不曾记忆。西阁子北是陈师傅坟的旧址。陈师傅名陈俊,清嘉庆章丘人,在南关行医,自制药材,为民祛病,爱幼济贫,造福乡里,故后百姓自发捐款为他修坟。王锡朋独资为其建亭立碑,以示纪念。90年代陈师傅坟迁址恒安湖公园。政府拨款修祠塑像,重立石碑于祠前,由昌乐着名书画家徐竟成书丹。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陈师傅祠香火会。传说有患病者到陈师傅坟烧香上供,病痛自消,因而至今香火旺盛。
  孤山神行宫    昌乐县城南门外,南关永安门北有一座古庙,曰孤山神行宫,坐南面北,庙阔三间,宽六米,灰砖青瓦,飞檐凌空。大殿正面是关公神像,关公一手缕长髯,一手捧卷,威仪端坐。正上方悬挂一匾额,上书"乾坤正气"四个金字。两旁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关平捧金印颌首侍立。孤山爷神像坐西面东,青铜铸造。据《昌乐县续志。金石志》载:孤山神像高六尺一寸,巍然高坐,冠服如王者,原在城南门外专祠内,民国十九年(1930年)祠改民众阅报所,像移附近张仙祠中。孤山神名叫李坡,宋朝时封为"广灵侯",元忽必烈封为"浮泽广灵侯",民间奉为"孤山雨神",传有"祷焉辄雨"一说,甚是灵验。很早的时候,每遇天旱,外地乡民祈雨,都要到孤山庙把孤山爷用轿子抬回来,翻山越岭,免不了路途辛苦。明知县于子仁下令在城中修建孤山神行宫,耗巨资铸造孤山神铜像。行宫建成后,到此焚香即可,因此一直香火很盛。现在,庙址仍存有《重修孤山神祠记》石碑一通。乡间谚语说:"大旱三年,不忘五月十三",是日是民间"雨节",传说关帝爷磨刀,孤山爷戴帽。关帝爷与孤山爷同居一隅,甚是奇怪。原来两方神圣各有神庙,关帝庙在南关东首,有大殿和配殿,规模较大,1912年,关帝庙改为南关小学堂,关帝神无处安身,乡民纷纷捐款在此建庙,后孤山神像因城区改造移居于此。两方神仙并在一处供奉,规模渐小。
  卧佛寺  卧佛寺遗址位于西门里巷南端,为县城最大的佛教寺院,当地乡民俗称"大寺".明洪武初年开始有僧侣住持,但殿宇狭小,规矩粗立。弘治年间,寺院住持和尚圆泰通儒书,明释典,工书法,善吟诵,所以僧徒众多,香火兴盛。弘治十二年,知县金茂重修卧佛寺,修葺一新后,殿宇嵯峨,诸天神像金碧辉煌,满壁彩绘。土台皆以石砌,上覆土瓦更换为琉璃瓦。至此有大殿5间,天王殿3间。大殿正中立石床,石床供奉侧卧如来神像。后面是三门殿,三门殿后,左为伽蓝祠,右为祖师堂殿。再后面为僧侣寝室5间。周围辅道长廊,长廊西多植藤萝,蔓延其上。据年长者讲述,大殿前面出厦,殿前有神台,院内古柏参天,后院有杏李梨柿等果树。卧佛寺南大门紧靠城墙,民国初期还驻有僧侣,建国后改为县文化馆。
  隐公和尚塔  "隐公和尚塔"位于南关西南隅(今西湖小学校址处),昔日为马家场院种地之处。北据永安门二百多米,南面濒临小丹河。砖砌叠塔,高七层,十八米,底座直径六米,八面题字,遒劲典雅,四面临风,铜铃清脆悦耳,远远望去,蔚为壮观。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仍旧青苔葱郁,主体建筑牢固圆浑。相传塔里有一把金椅子,至于真伪未见考证,但以当时的建筑工艺水平,修建如此高大的建筑物,可谓工程浩繁。据说是当时卧佛寺住持发现了这是一片风水宝地,在此建塔弘传佛教。隐公和尚塔建筑规模之巨,足以见证昌乐古代佛教曾经的兴盛。1945年鬼子投降,为加强县城防御,国民党县长张天佐下令拆除城内外庙宇修筑工事,和尚塔被拆除,砖石在城墙南外围修了一座圆形碉堡,国民党守军一个连驻守。相传夜间时常闹鬼,值守的官兵胆战心惊。传言一哨兵夜间解手,眼见一赤发靛眉鬼怪,赤足蹚水过河,一人多深的河水竟没不过他的脚面。又传言,夜间碉堡内伸进来一只巨手,这只手把整座碉堡捂了个严严实实。鬼怪的故事越传越神,但都是空穴来风,却吓得国军连长赶紧烧香祷告。可见当时国军士兵已是惶惶不可终日。解放那天深夜,枪声响起,守卫的士兵各自逃命,碉堡成为空巢。国民党军队苦心修筑的防御工事,解放不久被化为一片良田。
  牌坊  昌乐古有"城小牌坊多"之说。民国时期在古城里有牌坊、牌楼十几座,有标志坊、功德坊、进士坊、节孝坊等。在老昌乐城十字口还曾有一座"四面坊",也称十字坊,建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是为监察御史赵池和赠监察御史赵鹗蔫所建。
  该坊是一组奇特的正方形四面皆门的全石坊,相互勾连,古朴雄伟。正方形的四角各立一根石柱,四条横架的上额枋插入四立柱上部,成为"口"字形,四条下额枋在额匾下插入立柱。从四面看皆为两柱冲天一间式牌坊,下额枋与柱相交处有雀替。
  四面上额枋中部皆立雕游龙边框,竖匾刻"圣旨"二字,东西两面的额匾上皆刻"恩荣"二字,两大字下刻"为监察御史赵池建".南北两面额匾皆刻"勅命重封为赠监察御史赵鹗蔫建",所有题字为董其昌书。四立柱顶部雕为宝顶状,基石上立柱的前后左右皆为抱鼓石。上额坊刻龙游凤翔图案等,下额枋皆刻百花仙草。石坊总高6.5米,宽5米,画面雕刻精细,构图严谨,是我国极为罕见的牌坊结构,潍坊史料上仅此一座。因进入汽车年代阻碍交通被拆除,现在牌坊遗迹已荡涤一清。
  传说当年修建牌坊时,由于石梁太重无法吊装,工匠们苦无良策。这时一白髯老者在一旁观而不语,遂请教。老者说:"我已是土埋到头顶的老朽了,哪里还有好办法?""土埋到头顶!"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利用筑土法将横梁运到立柱顶端,落下后榫卯严丝合缝,工程告竣。十字口以西有四座牌坊、牌楼,两座是阎氏家族的进士坊,为四柱三门式。两座是赵氏家族的,其中一座是为明朝嘉靖辛酉举人赵乡荐之妻奉旨所建。另外玉宵宫前有"仙观古迹"坊,东关有节孝坊等。座座牌坊,石料厚重,雕饰精美,或巨龙腾飞,或瑞鹤祥云,或凤穿牡丹,或鱼跃龙门。十字坊规模尤为宏大,为省内奇观;敕建坊,纹龙浮雕,彰显皇家之气。
  在阎家巷北县门前小十字口北旧时曾经矗立着一座标志牌坊——保障坊。保障坊正面朝南,是乾隆皇帝敕建牌坊。牌坊为两柱一门冲天式结构,高5.5米,宽4米,顶部为圆柱形,雕云龙图案,帽顶雕筒瓦披水。上额枋刻"二龙戏珠",下额枋刻"游龙戏凤".中间额匾北面上刻"乾隆御笔"四小字,下刻"尚父初封"四大字;南面上刻"乾隆御笔"四小字,下刻"北海高躅"四大字。立柱为四棱方形,四面皆刻云龙纹,下插入条石坊基,南北两侧的夹柱石皆为圆雕蹲狮。"保障"即保护的意思,是一座保护地理标志牌坊。当时昌乐进士阎愉亲临营丘故城实地,考证营丘为"尚父初封",着书《营丘辩》,力排众说,得到乾隆皇帝首肯,敕建立坊,以志齐国首封为营丘,为后人留下了不争的史实考证。此坊可惜被国民党军队的坦克车撞毁,令人扼腕痛惜。今仍有残石留存在县衙故址周边。
  今天,当人们从这些老街巷走过,回眸注视那些散落于角角落落的石雕构件,深深感受到古牌坊往昔的辉煌,凝神深思古代先人提倡节孝、尚礼、重教的淳厚美德,感叹古县城光彩夺目的历史。
  文庙  文庙坐落于古县城西南角,坐北面南,占地15亩,古时南与魁星阁、卧佛寺相望,北临城隍庙,西以城墙毗邻,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庄严,是古县城最高大、最具规模的庙宇建筑群。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敬贤祠、启圣祠、明伦堂、敬德斋、书房、号房、生员宿舍、学官舍,辅助设施有廊庑、桂香亭、敬一亭、泮池等。历代重修都有碑记,其中《青州府昌乐县重修儒学碑记》系明礼部尚书、青州籍状元赵秉忠撰文。文庙自洪武三年改建县治西南后,相继扩大增修,规制俱备。
  昌乐文庙始建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原址建在剧县城址,即今宝都街道戴家庄一带。明洪武三年(1370年),密州同知李益署县事,由县治东北迁至于县治西南,即今利民街西首县委老干部休养所处。嘉靖三年(1523年)知县李錞以学宫浅陋,扩其旧址,建大成殿七间,置明伦堂前东西两庑各九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一座,名宦乡贤祠各三间。弘治六年(1493年)知县方天然增馔堂三间、号房四十间。嘉靖十九年(1540年)知县徐庆云主修"昌乐县科贡题名碑",将上自洪武永乐下至嘉靖170多年间的进士、举人、贡生刊名于石,立于明伦堂之右隅。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知县吕钦修泮池及重修学宫。清顺治十八年、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叶翘修、徐人文重修学宫、明伦堂及各祠。乾隆二十四年知县钟赓起重修大成殿、两庑、名宦乡贤祠。后道光、光绪年间也相继修葺。六百多年来,这座文化殿堂始终倍受邑域民众的呵护。曾有许多乡贤慷慨捐修文庙。据《昌乐阎氏家乘》记载,清雍正五年(1727年)贡生阎选,自捐银数百两,运木重修昌乐文庙。
  明青州府知府朱鉴任内曾来昌乐拜谒文庙,并作《昌乐谒文庙书事》:
  云和足秋阴,台荒古殿深。
  梁空无雀语,草短杂蛩吟。
  老木霜曾惯,岩墙雨不禁。
  春风曾瑟后,千载绝知音。
  作为文化的传承,地方史志对文庙多有志记。据《昌乐县续志·艺文志》记载,清康熙年知县徐人文留有《重修明伦堂碑记》,文曰:"牧民而欲风俗淳良,必先端士习,乃端士习之要在明人伦傥,人伦不明,则百姓不亲,罹纲犯禁,狱讼繁兴,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此圣宫明伦堂之所由……"徐知县重修明伦堂,旨在教化百姓知亲睦,懂礼法,移风易俗。道光年知县张懋勋刻《重修文庙碑记》,文曰:"营陵于青郡(古昌乐称营陵,时昌乐隶属青州府)为小,而学不得以小异也,国初人文蔚起,其特立独行,与夫经术湛深,载之邑乘者甚详……".所谓"特立独行",盖指清朝期间昌乐阎氏满门鸿儒,人才辈出,自康熙朝皇太子讲官兼翰林院修撰阎世绳始,相继有阎愉(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阎廷佶、阎循琦(乾隆朝工部尚书)阎循观、阎学淳、阎学海等五世七进士,举人二十三名,秀才二百多名。受重教兴学的影响,县域科举及第者也多有人在。世居西门里的刘轶政,孙刘尓芊、刘尓葵祖孙分别考取康乾时期进士,誉为"一门三进士".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周围府县皆不多见。据统计,在清朝时期潍坊籍共考中进士90多名,而昌乐就有24名之多。当时学宫、大成殿几近倾圮,又遇国力衰退,县财力不济,但张知县以重修文庙为己任,重振儒学,县邑士绅踊跃捐献,可见人心所望。
  明伦堂于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劝学所,寻改视学所,其前院改为劝业所,寻改实业局,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统划归教育局,改建影壁重修房舍及大门、二门,明伦堂改作中山纪念堂。明伦堂西成为附立初级模范学校教室,启圣忠义祠改为办公室。1933年,县长王金岳重修文庙,当时任命监工八名,总监董士兴(瓦工)、马君衡(乡绅,南关人,乡人称马营长,民国初年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张天佐(时任县公安局长)、阎相墀(城西西店人,着名乡绅),其余四人不详。当时在大殿背面瓦下长出一棵刺柏,足有胳膊粗,极为神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大成殿前附建师范讲习所,戟门改为穿堂,乡贤祠前建教室四间,东西两庑改为学生寝室,棂星门东西各筑室两间,东为传达室,西为厨房。当时师范讲习所所长为王金岳,副所长李沾吾,第一期共招收学生四十多人。"七七"事变后,讲习所被迫解散。李沾吾秘密带领四名进步学生投奔到临沂革命根据地。1948年昌乐解放,两名女生徐海棠、毕翠英随解放军接管昌乐,住在书院。二人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徐海棠,改名徐华,昌乐城南毕家庄人,后来任江苏省劳动厅厅长;毕翠英改名赵建平(曾用名毕叶),1948年任昌乐县妇女联合会第一任主任,后曾任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李沾吾是地下党员,他利用讲习所校长身份在进步学生中秘密发展党员,培养革命人才。建国后,李沾吾担任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1960年,他怀着对昌乐的深厚感情,主动请缨带领工作队下放到战斗过的地方劳动锻炼。着名作家浩然就是当时的队员之一。
  大成殿是典型的中国台基式庑殿建筑,古朴、宏伟、庄重,规制彰显至圣之气,上殿下台,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飞檐斗拱,青砖黛瓦,四面出檐,二十六根四棱石柱环绕大殿一周。石柱选用孤山优质青石精雕细刻,四棱磨边,高约六米,一人不能合抱。大殿正面朱漆殿门,门窗皆花棱木雕;背面厚重的殿墙历经百年风雨侵蚀,斑驳中弥漫着静谧、悠远的气息。大殿屋脊正中立一宝瓶,一米多高,宝瓶两边有铁索,一边各有一个娃娃牵着。这两个娃娃就是传说中姜子牙的儿子,称为"神上神".宝瓶有"神上神"牵着,风吹不摇,雨打不动。正脊两头有神兽螭吻,垂脊檐端有神兽蹲守,威严肃穆。所谓大成,乃是借用孟子赞孔子的一句话:"孔子之谓集大成".此言谓孔子集三圣之小成而为大成。大成殿大厅正中神台之上供奉着孔子彩绘泥塑坐像,孔子头戴冕旒珠冠,身着儒服,面目凝重,上方匾额红底金字刻楷书"与天地参",匾额高1.5米。左右两山有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塑像,称"四配".其后供奉闵子、冉子等十二哲。民间传说,孔子有隆鼻、圩顶、海月骈齿三大形象特点,既慈祥、儒雅,又不失师道尊严。殿内赤柱擎梁,梁柱塑彩龙盘绕,栩栩如生。
  殿前有露台深阔十余米,台高一米有余,台下砌七级青石台阶。露台一边一个花圃,栽植牡丹、芍药。殿前为甬道,两侧栽植国槐、侧柏,苍松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阴翳蔽日。殿前两棵侧柏格外高大挺拔,三人不能合围。据传说曾有凤凰在树冠上栖息。西面那棵中间有一整齐缝隙,高两米有余,据说是曾有盗贼从中间偷锯了一页板留下的痕迹,岁月已久,仍不能愈合。殿前一边一座御封石碑,下面有赑屃驮负,上面戴双龙碑帽,东面那座已略微倾斜,碑帽掉落把赑屃头部砸坏。据传说,驮碑的赑屃不堪负重,欲从碑下逃脱,被孔圣人一脚踩住了头,碑帽落下砸掉了赑屃半边脑袋,从此赑屃头朝下不得逃脱。文庙主体建筑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规模宏大,突兀凌空。东西两庑,一边七间。灰砖青瓦,略低于主殿,错落有致,体现了中国建筑的主次之分。两庑里面供奉着孔子学生七十二贤的神位。所谓七十二贤,并不是七十二位。东庑供奉四十位、西庑供奉三十九位古代先贤。至民国初年,两庑门窗全无。两庑前是戟门,戟门南一边三间敬贤祠。敬贤祠内陈列着昌乐县内历代宦官、明贤的牌位。敬贤祠前是棂星门,棂星门后有影壁,东西各有一便门,门楣上匾额白底黑字,东边是"德配天地",西边是"道冠古今".大成殿后是明伦堂,东西各三间,大门曰庠门。文庙内古树参天,一到盛夏,周围的老百姓多到敬贤祠堂前纳凉休憩。值得一提的是昌乐文庙有着与曲阜孔庙相同的建筑风格。曲阜孔庙采用正面10根盘龙立柱,侧后面是四棱石柱。昌乐文庙四面厦檐,26根石柱,这种回廊式建筑形式工程浩繁,设计精巧,不仅说明昌乐古代官吏尊孔重教,而且彰显昌乐能工巧匠别具匠心,足以代表昌乐当时最高的建筑水准。
  文庙祭孔是古代官府的大事,每年春秋仲月两次举行文庙祀先师典礼。当日,县令率县邑众官绅贤达,峨冠华服,众学子颌首肃立,礼乐绕梁,颂表高唱,三牲供奉,顶礼膜拜。县令为正献,属下为分献,祭祀有严格的礼仪程序和司仪人员,各司其职,有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司馔,还有引替、通替、引班等。文武官员、在学学员分列肃立,奏《春仲箫埙篪》乐谱,乐毕按官阶依次而入向先师孔子塑像行礼释奠。民国成立,废除一切跪拜之礼,改为三鞠躬为最隆重。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明令祀孔仍用跪拜之礼。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一切旧祀典。因孔子为历代道统之宗改诞辰为特别纪念日。孔子纪念日各学校放假一日,地方官率所属及教育职员、学生至文庙向先师孔子遗像行三鞠躬礼。文庙隆重的祭祀活动,成为当时县域一个重大的节日。每到祭孔活动,周围老百姓家的孩子会早早起来,围聚在文庙前翘首观望,看到学童们穿戴整齐列队入场,无不露出羡慕的眼神。也许就在此刻读书明理的意识会悄悄地潜入他们的脑海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山东省政府颁布《先师孔子诞辰纪念办法》,规定每年的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纪念日秩序分十项:一全体肃立,二奏乐,三唱党歌,四向党国旗、总理遗像及孔子遗像行三鞠躬礼,五主席恭读总理遗嘱,六主席报告纪念孔子的意义,七演讲,八唱孔子纪念歌,九奏乐,十礼成。
  文庙南门立下马碑两座,武官下马,文官下轿。西城门在西侧,由于有文庙坐镇于此,按封建礼制,出入西门必须武官下马,文官下轿,所以西城门大多时间都是大门紧闭。
  文庙作为圣庙在封建社会备受政府重视。不仅是纪念孔子的重要场所,还是记录科考题名,贡生学习的场所。昌乐文庙还曾经供奉过一位清官——于子仁。据西门巷王瑞之老先生回忆,他一九二九年七岁时在文庙后面的明伦堂小学上初小,曾亲历过多次孔庙祭祀活动。有一次至今历历在目,那是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视察昌乐的一段逸闻趣事。那一年韩复榘来昌乐视察,昌乐县长王金岳接通知后诚惶诚恐,忙领着职员百姓在东门里大街打扫卫生,准备迎接省主席。那时上级巡视惯例都走东门,可韩复榘却提前一天莅临,偏偏走了南门,当看到王金岳正率领着众人扫大街,韩省长为表亲民,忙夺过百姓的扫帚扫了起来。王金岳猝不及防,不知如何是好,呆站了半天才上前迎接。堂堂县长出尽了洋相,老百姓至今仍传为笑谈。韩复榘历来重视礼教,每到一处都要到孔庙拜谒孔子。这天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文武官员前呼后拥来到文庙,当看到于子仁的铜像时,问县长王金岳:"这是哪位神人?"王金岳忙作讲解。韩复榘听后,责备说:"这样好的县官,怎能寄居在此,要单独立庙供奉。"县长不敢怠慢,于是在城隍庙东南角建庙三间供奉于子仁的铜像。"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将铜像砸碎到潍坊卖了废铜。现在那片古建筑遗址上只存留下了一棵国槐,孤零零地守望着那段历史。枝干虽已老态龙钟,但作为特殊的符号,成为文庙、城隍庙、戏楼的地理标志。
  文庙是集明清建筑、园林、书法、石刻、彩绘于一体的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价值,六百多年来,历史上几经劫难,又几经修复,实属不易。1946年,国民党昌乐县长张天佐为加强对解放军的防范,抢修工事,将靠近城墙的民房全部拆除,并将城里古庙宇建筑全部拆作砖石木料用,文庙内的附属建筑大部被毁,至建国初只剩大成殿、东西廊庑、石碑等。现在所说的昌乐文庙,是指建国后仅存的文庙大成殿等清朝建筑。"文革"破"四旧"时,殿内神像被悉数拉倒,殿前的明、清时期的石碑被用来修了西门外护城河的漫水桥。当时的立碑者大概不会想到,镌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本来可以留芳千古,却因为这些文字优质石材被毁于一旦。记录下科举辉煌的石碑刚刚隐去,大成殿孤零零地迎来了新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县里的展览活动、乒乓球比赛多次在大殿里举行。七十年代,大成殿被用作昌乐城里小学的教室,大殿前三个孩子不能合围的古槐已尽数砍伐,一堵大墙将大殿一分为二,有两个班级在此就读。据在此上学的余江昌先生回忆,那时大殿虽历经沧桑,但木结构仍保存完好,重梁、斗拱、立柱、椽檩卯榫勾接严实,地上铺的方形青砖严丝合缝,墙上透过粉刷的白粉,还能隐约看到里面斑驳的壁画。课间操时,孩子们在露台上翻上翻下玩占山为王的游戏,绕着古城墙追跑嬉戏,朱鉴笔下"古槐匝地阴,物色觉秋深"的景象已如周围百姓人家的袅袅炊烟随风散尽。侥幸躲过战争烽火的文庙,尽管已经残破荒凉,但终于还是在那场政治风暴中彻底倒下了。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作为"孔家店"的标志性建筑再也难逃毁废的命运。1974年,县里调集城关、尧沟等公社的社员参与拆文庙。据当时的参与者回忆,那两只被乡人称作"龟"的赑屃终于得以从背负了几百年的碑身下逃脱,身首两处。而那对鱼籽石的石狮被社员装上马车,运出文庙不远,趁负责监管的干部不注意,几个人用力将它推进护城河里。就在那幢石碑被推倒的一刻,也许拆庙的社员不会想到,本来一件普普通通的石碑,当需要找寻这件历史物证时,它的价值就远非金钱所能计量了。当时拆除文庙,文庙已不再是孔庙,而不过是一所小学的教室而已。据调查,潍坊市内文庙大部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毁庙者也许没有想到,当社会回归理性时,文庙的历史档案信息却荡然无存,只留下明清县志里标榜当政者功德的文献,姑且不谈它对后人的教育启示意义,单从从保护文物的角度看,当时的决策者是愧对子孙后代的。当初毁掉了历经五百多年的文化殿堂,现在又兴起了复建假古董的热潮,时过境迁,文化的载体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昌乐文庙得以保护,那将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文庙的影子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了几根敬一亭上的石柱,后来在公园里还见到过。它们在草丛里横七竖八躺了好多年,早已不知去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