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6-08 17:30
鄌郚总编

昌乐的文化传播中心——隋姑山

  昌乐的文化传播中心——隋姑山
  岳坤

  隋姑山位于昌乐县中部、乔官镇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面积0.3平方公里,海拔254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昌乐县的文化传播中心。
  相传,隋炀帝有个胞妹,乳名阿姑。父亲杨坚建立隋朝后,阿姑被尊为"龙姑",但阿姑不喜此称谓,人们便改称其"隋姑".兄长杨广继位后,骄奢淫逸,荒淫无道,穷兵黩武,致使朝政腐败、黑暗,朝廷内外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善良正直的隋姑深知长此以往,将会社稷不保,国将不国,遂不顾宫廷禁忌,几次三番冒死劝谏,怎奈杨广吃了秤砣铁了心,依然我行我素。隋姑彻底失望了,毅然决定逃离黑暗、腐朽的皇宫,寻找光明、自由的人间乐土。夜半更深时分,隋姑带着几名贴身侍从悄悄出走了。
  隋姑一行离开洛阳后,一路跋山涉水,颠沛流离,不知穿越了多少高山丛林、河流湖泊,忽一日,来至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境内。隋姑一行登上隋姑山,缓步山巅,举目四望,但见山峦起伏连绵,岚霭茫茫。丘陵环抱处,阡陌纵横,畴畈方圆,村庄散落,河流蜿蜒,景色优美。山上千年松柏龙盘虎踞,引风招鹤。万年山石流光溢彩,蓝光熠熠。野菊花漫山遍野,高贵典雅,散发着奇异清芬。植被茂盛,野花斗艳,除了松柏,还有成片的槐树、栗子树、核桃树、酸枣树等上千种古木、花草,人参、何首乌、灵芝、生地等数百种名贵中药材。野雉、斑鸠、狐狸、野兔、麻雀等在此繁衍生息、自得其乐,各色禽鸟忽而飞翔翩舞,忽而啁啾鸣唱,令人心情怡悦。正观赏间,隋姑忽然发现山脚下有一个井口大的泉眼,清粼粼的泉水汩汩涌出,蜿蜿蜒蜒向山下的村庄流去。隋姑掬起一抔泉水连喝几口,顿觉甘甜、醇厚、爽滑、浸润,胜过皇宫的琼浆玉液。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体察,隋姑发现这一带民风淳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业兴旺。民众淳朴善良,童叟无欺,邻里和睦,安居乐业。隋姑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地方,决定在隋姑山南麓辟地结庐,终老一生。
  安顿下来以后,隋姑做出了一个决定:在山脚下修建了一所学堂,广收弟子,兴办教育,传播宫廷先进的文化与礼仪。所教授的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医药卫生、纺织、服装设计、宫廷秘方以及衣饰美容诸学科。隋朝着名诗人薛道衡《昔昔盐》、卢思道的《从军行》、杨素的《出塞》等诗赋名篇;代表隋代最高水准、原汁原味的《七部乐》与《九部乐》等乐舞,尺八、琵琶、箜篌、阮等乐器的弹奏技巧;隋朝杨子华、展子虔、丁道护等名家巨匠的绘画、书法技法;以及宫廷最华丽、时尚的宽袖衫袍、高贵典雅的襦裙礼服、华贵而飘逸的半大袖衫等等……通过隋姑的言传身教,迅速传播,开花结果。
  隋姑办学的消息不胫而走,方圆百里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一时间,昌乐境内三教九流齐聚,士农工商云集。崇尚科学、学习先进文化艺术礼仪在隋姑山一带及周边地区成为风尚。自此以后,昌乐人才辈出,英雄迭涌。唐宋时画家韩熙载,五代北宋时山水画宗师李成,明嘉靖清官赵池,清朝阎氏一门七进士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他们在昌乐这块土地上建功立业,留下了闪光的文明印记,为昌乐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隋炀帝得知隋姑出逃后派出多路人马,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地毯式搜寻,不久就打探到了隋姑的行踪。亲率大队人马,火速赶往昌乐乔官,包围了隋姑山。隋炀帝一见到隋姑勃然大怒,认为堂堂皇姑浪迹民间,与贱民为伍有失皇家体统,命她速速回洛阳,遭到隋姑拒绝。隋炀帝大吼:"你若不回宫,我就放火烧山,把这里的贱民统统杀光!"隋姑害怕了,为了让百姓免遭杀戮,她答应回宫。临走之前,隋姑提出再登一次隋姑山,隋炀帝应允。隋姑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山顶,满怀深情地环顾了一下隋姑山,趁人不备,一头撞向石壁,当场气绝身亡。隋炀帝见妹妹已死,带领大队人马扬长而去。当地百姓深为隋姑的恩德所感动,将她葬在了隋姑山顶上。次年,在半山腰处为其修了一座庙,每日香火缭绕,钟声悠扬。为了更好地纪念隋姑,人们还将农历三月初三与九月初九定为香火会,并将隋姑绝命的小山命名为"隋姑山".
  隋姑山不仅是古代先进文化传播中心,以其优越位置,也成为当代文化传播中心。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