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7-26 22:02
鄌郚总编

老北风丨记忆:交公粮

    记忆:交公粮
    作者:老北风
    交公粮,指的是农民将所种收获的粮食按计划无偿交给国家。
    这种交纳官粮的体制,从商鞅变法开始,先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年代,交公粮的规矩才得以废除。
    现在农民种粮,不仅免交税费,还能拿到补贴和奖励,甚至还有了社保,尽管少些,但也堪称是历史上对农民、农业的一场划时代的解放和突破。
    种地纳粮,亘古不变。世世代代的农民骨子里都认这个理儿。
    每年初,公社按照县里下达的公粮任务,早早的分解下达到生产队。小麦成熟前,公社就会来人对产量进行评估。如果没有遇到自然灾害,下达的公粮任务就是铁律,是谁也不能改变的。
    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麦收在农家来说就像过节,称作“过麦”。学校放假参加劳动,工厂停产支援麦收,全民进入“过麦”的节奏。这时,公社都要轰轰烈烈的召开“夏收”动员大会,布置“抢收”,安排交公粮。
    芒种前后,各项准备工作井然有序。碾场、磨镰、备好叉耙扫帚,各家还要赶集买菜。等到“麦熟一晌”的那一天,社员们和老天抢着晴空,顶着烈日,在地头一字摆开,挥舞起镰刀,开始收获大半年的劳动成果。
    割完了麦子,接着打场。社员们把割下的麦子在场院晒干,然后用碌碡碾压,再扬场吹风,把一颗颗麦粒收拾的干干净净。紧接着,把黄登登的麦子摊在场院暴晒。最后装进老粗布缝制的口袋,就可以等通知交公粮了。
    我清楚的记得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村里麦收后交公粮的情景。十五岁那年,学校放了“麦假”,回家参加生产队麦收,我推着独轮车为生产队交了一次公粮。不仅挣到了“工分”,还挣到了三毛“盘缠钱”。
    交公粮那天,队长安排我家出辆小推车。那时,生产队派谁家出车,每天可记半个劳力的公分作为补偿。借着这个机会,我推着家里的小推车,自告奋勇去交公粮。
    黎明时分,交公粮的人们陆续来到场院装车。大人装三块(一口袋装一百五十斤,称作一块),我只能装两块,约三百斤。从场院到公社粮管所十二里路,刚出太阳,我们推车来到公社粮管所排队交粮。
    吆呵!粮管所前已经排出长长的队伍,拖拉机、马车、地排车、小推车,足足排出一里路长。
    交公粮那几天的阵势真算的是热火朝天。
    长长的送粮队伍红旗招展,粮管所门口两边的大红标语赫然醒目:热烈欢迎广大社员踊跃缴纳爱国粮”、“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忠字粮,献给党,社员心向红太阳”、“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响亮的口号表达出粮食的重要。
    广播喇叭震耳欲聋播颂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公社是棵长青藤”、“麦浪滚滚闪金光”,嘹亮的歌声激发着交粮人的豪迈情怀。
    拖拉机的轰鸣声、车把式的吆喝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曲丰收的乐章。
    人流、车流、红旗流,摆出一条颇为壮观的长龙阵。
    拥挤的交粮大军,按照收粮的节奏在炙热的阳光下向前蠕动着,我们的车子不时的慢慢向前缩短着与收粮点的距离。
    正晌儿,眼看排到我们交粮,大家吃着带来的干粮,喝着粮管所准备的绿豆水,草草吃过午饭。过晌儿,一开秤轮到我们交粮。
    粮管所的检验员用一把带槽沟的铁钎子插进口袋中部,抽出一把小麦放在手里拨拉着观看,检验粮食是不是实成、干净。再顺便放到嘴里用牙咬咬,发出“咯蹦、咯嘣”的声响,就说明小麦是干的。
    此刻,大家心提到嗓子眼生怕检验出问题。要是检验粮食中有糠、有土,那就要用鼓风机吹净。最担心检验员说“粮食不干”,那就要推回去晾晒。
    谢天谢地!检验员嘴角沾着白沫,吐出咬碎的麦渣,冲我们说了声:“过秤去”!我们提着的心才一下子放到肚子里。
    带队的小心翼翼的递上“公粮通知单”。然后把口袋抬到磅秤上计量,粮管所人员逐袋记账。称重完毕,身强力壮的大人们扛起一百五十斤重的口袋,顺着翘板爬上粮仓顶部,侧身从口袋里倾倒出小麦,金黄色的麦子,带着农民辛勤的汗水从仓顶顺势流下,发出悦耳的“唰刷”声响。
    倒出粮食的口袋再进行过秤“除皮”,最终确定出交粮的数量。
    为了防止数量不足,在队里场院装口袋时,队长特意安排多装上百儿八十斤。完成公粮指标多出的那点,就给算作“余粮”,每斤按一毛二结算。
    领头儿去交粮的保管员从记账员手里接过“夏粮任务缴纳单”和卖余粮的十几元钱,一行十多人,兴高采烈的回到场院,和队长汇报完当天轰轰烈烈的交粮过程,然后交上那张“公粮收到单据”和“余粮款”,保管员点清口袋数量,这年的交公粮任务算是完成了。
    交完了公粮,政府还要动员收成好的村庄交“余粮”。当时的口号是“交足国家的,留下个人的,余下的再缴余粮”,“两季任务一季完,多缴余粮做贡献”。
    那时候,上级不仅下达交公粮的任务,而且还核定每人分多少粮食。我村人少地也少,每人平均一市亩土地,生产条件完全靠原始的劳作方式,地里基本是种植小麦和地瓜。因为水、肥等条件限制,产量低的可怜,每亩土地只能打三百斤小麦。交了公粮,每人就分五十斤小麦。
    人家生产条件好的模范村庄,土地宽满,并且有拖拉机、马车,粮食自然收的多,交了公粮,每人能分得一百多斤小麦后,还要大张旗鼓的交纳“余粮”。更甚者,有的村在公社的感召下,竟然“两年任务一季完”。对交公粮的先进村子,公社里隆重的进行表扬。
    夏季完成了公粮任务,到了秋季,粮管所只征收大豆,不收地瓜干。村里地少,大豆产量又低,队长还要考虑社员要填饱肚子,就只有种地瓜了。
    交公粮,是人民公社的盛事,是农民爱国爱党的盛会。人民群众拥护毛主席和人民政府的一颗红心,从踊跃交公粮的壮举中可见一斑。
    如今,交公粮已经成为了历史。回想那时,农民辛苦一年,把最好的粮食无偿交给国家,自己情愿忍饥挨饿、吃糠咽菜也无怨无悔,这等风范是何等的伟大高尚。
    记得有一首歌“送粮路上”:迎着初升的太阳,身披美丽的霞光,歌声随风飘啊,笑声满山岗,打下新粮送国家,心儿多欢畅……
    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记忆中的交公粮,绝不像文艺作品那么轻松快乐。我的真实感受则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忠于党和国家的朴实与忠厚,还有农民世世代代的命运安排。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精品妙文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