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8-03 16:54
鄌郚总编

陈钦春丨追忆我的四位祖父

  陈钦春丨追忆我的四位祖父
  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在青州大章庄,曾经有四个亲兄弟,他们或从政,或从军,他们才华横溢,他们金戈铁马,他们的身上,流淌着先祖陈占的血液……
  我的祖父兄弟四人,他们分别是祖父陈炳照、二祖父陈炳昕、三祖父陈炳暘、四祖父陈昭(原名陈炳暲),他们乃一母同胞,手足兄弟。他们的父亲陈荫榕是清末秀才出身,思想开明,入民国后,曾连任两届临朐县参事员,在任期间,积极履行职责,捐资助学,热心教育事业,一时被传为美谈;他们的祖父陈禹畴为光绪年间七品职衔;曾祖父陈正远因其孝亲而著称乡里,其事迹在清末编纂的临朐县志中有过专门介绍。他们自幼生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秉承先祖之遗训:植基忠厚,亢志贤达。虽非名门望族,可方圆几十里以内,却是公认的书香门第和诗礼之家。
  祖父陈炳照,字子林,生于一八九二年,当时正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清朝末期,国家遭受列强欺压,百姓生活艰难,正值少年时期的祖父目睹了这一切,由此萌生了对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深切痛恨的朴素感情。他七岁进乡村私塾,熟读《四书》、《五经》、《论语》、《周礼》等,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青年以后方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一九一五年考入山东省第四师范学校本科班,一九二零年毕业。教过私塾,之后在国立小学做教员,后因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学校停办,无奈之下,祖父只得放弃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回乡务农。
  一九三七年七月,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唤醒了祖父的一腔爱国热情,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倾尽自家所有,鼎力支援地方抗日武装,将仅有的一支看家护院的土炮也奉献了出去。出于民族大义,舍小家,顾大家,鼓励二弟与四弟投入到抗日洪流当中。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匹夫之力
  祖父一生勤劳俭朴,性情和顺,宽厚仁慈,乐善好施,对待邻里温、良、恭、俭、让。他博学多才、能书善画,(在“山东四师”求学期间,他的绘画作品曾获学校一等奖)村里谁家婚丧嫁娶,写信立据,都少不了他捉刀代笔。他平凡而普通,虽未有轰轰烈烈之伟业,然而其品行和志向却是非比寻常,德高望重、有口皆碑,很是为众乡邻所尊崇。一九三九年七月病世,享年四十八岁。
  二祖父陈炳昕,字华轩,生于一八九六年,青年时期与我的祖父就读的是同一所学校——“山东四师”,一九二二年毕业。因其在校期间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国民政府临朐县教育局聘用,任过科员和副局长等职。在这其间,他与教育局同仁们积极动员民间士绅阶层捐资助学,大力倡导废除私塾,兴办学校,推行现代教育,使得民国初年临朐县的教学面貌大为改观。
  正当二祖父在其热心的教育事业上施展才华之时,“七七事变”爆发了,日寇逼近临朐,国民党临朐县县长不顾百姓惨遭日寇的屠戮,未组织半点有效的抵抗,便与其他政府官员一哄而散,逃之夭夭,有的更是摇身一变,投敌变节,当了可耻的汉奸,致使日兵未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临朐县城,不几天,临朐全境便告沦陷。 眼见得大好河山落入敌寇之手,骨肉同胞惨遭强盗的蹂躏,二祖父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他没有消沉和彷徨,愤然拒绝了日伪临朐县给予高官厚禄的引诱,毅然告别亲人,投笔从戎,经山西太原辗转到达西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他当过士兵和连队文书,由于作战勇敢,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谋略,很快被上司赏识而被提拔为参谋,以后又擢升为校官,抗战后期转入胡宗南部下履职。他参加过太原保卫战和忻口等一系列战役,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由一个文弱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在西安期间,对于次子陈更生在校读书期间秘密加入中共一事,二祖父其实也是知晓的,但他心照不宣,从未进行干涉阻挠,更没有责难和追查。更生叔能够在军统特务的眼皮底下从容开展党的工作,二祖父无意之中起了一定的掩护作用。作为国民党军政官员能够如此开明,实在难能可贵,由此可见二祖父其宽容的胸怀。
  二祖父青年时期立志教育救国,由于战争,致使他后半生戎马倥偬,征战沙场,但他对自己所走道路的选择无怨无悔,对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忠贞不渝,深受同事的敬佩和士兵的爱戴。一九四八年六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而病逝于西安,享年五十三岁。
  三祖父陈炳暘,字晓谷,生于一九零零年,一九二三年毕业于山东某武术学校。他学的是武,但其文化素养和经济方略尤其见长。教过私塾,做过国立小学教员。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在国民政府临朐县财政局任职。“七七事变”后,财政局长迅速携巨款仓惶南逃,其后有人劝三祖父:为了养家糊口,保住饭碗,暂时投靠日伪,曲线救国,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三祖父随即义正词严地予以怒斥:丢官事小,失节事大,岂能为五斗之米而出卖祖宗,留下千古骂名。之后毅然辞职还家,归居田园,从此躬耕田亩,自食其力,成了一名朴实的农民。
  三祖父一生克勤克俭,治家有方,每日里粗茶淡饭,为人本分老实,中国农民的许多优良品质在他身上有着生动地体现。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四祖父陈昭(陈炳暲),字季华,生于一九零八年,少年时期进过私塾,青年时期在山东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求学,毕业后受聘于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曾任教员和教导处副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化名陈昭,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事业。
  抗战爆发后,四祖父组织并率领学校里的一批热血青年,冲破重重封锁,历尽艰辛,到达延安,随即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满后任陕北公学分校政治部秘书、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秘书处主任等职。给中共领导人林伯渠同志做过秘书。一九四九年随中央机关进入北平,之后协助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主持的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初期,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国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兼秘书处处长。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副厂长等职,一九六九年从北影厂离休。在此期间,四祖父与葛存壮、项堃等许多著名电影演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据葛优自己讲, 他的名字就是四祖父给起的 。
  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四祖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从未为亲友谋取半点私利。他曾经对亲友和家人说:“路要自己走,事要自己做,指望我为你们捞取好处,想都别想。”事实也是这样,我的叔伯兄弟们没有一个靠他谋到一官半职,这与如今一些腐败官员的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祖父一生追求进步,向往光明,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赤胆忠心,鞠躬尽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九八七年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我的祖父兄弟四人青年时期在外辗转求学,成家立业后又各奔东西,难得团聚。一九三二年仲夏,由在家乡教学的祖父极力撮合,促成
  (摄于一九三二年的全家福,后排左起第二人至第五人分别为陈昭、陈炳昕、陈炳照、陈炳暘,其余为他们的家人。照片中男人穿的长衫、妇女裹的小脚都清晰可见,很有时代特色)
  了他们兄弟的一次阖家团圆,并专门聘请临朐城里的一家照相馆,拍摄了一张全家二十四人的全家福,和一张兄弟四人的合影,谁知这3有的一次相聚,竟成了兄弟四人的永别。
  一九三七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整个华北旋即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到处血雨腥风,兵荒马乱,局势动荡不安。二祖父与四祖父自从踏入抗日战场以后,便与家中失去了联系,音信杳然。
  在我们农村,流传着长兄比父,老嫂比母的习俗,即父母亡故以后长子与长媳必须承担起当家理财、照顾好兄弟姊妹的责任。作为受过儒家教育,知书达理的祖父,他深明此理。因此心中十分惦记在烽火硝烟中漂泊的二弟与四弟,他托人捎信,四处打听。一九三八年初春,二祖父从西安捎来了一封家书,全家为之喜出望外,祖父也深感欣慰,他立即执笔回信,内中除了对二弟的义举大加赞赏之外,还反复叮咛:“无论如何也要寻到四弟的下落,并与之取得联系,这是为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九三八年仲秋,二祖父又从西安传回了消息,他在给长兄的信中委婉含蓄、又不无揶揄的写道:“四弟的下落我已知晓,现告之于你,他正在延安经营红色颜料,生意尚可,暂无破产之忧……”
  此前,虽然国共已经合作,但我们家乡尚属日伪统治,家有抗日分子,那会招来杀身之祸、户灭九族的。(当时临朐一带有一支抗日武装,队长徐永义是我们邻村田庄人,因此,驻临日寇对田庄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屠杀无辜村民四十多人,财物被抢劫一空,烧毁房屋无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田庄惨案”)为此,二祖父深怕透露实情会给家人招来灾祸,便没有把四弟参加共产党的实情直言相告。然而延安是啥地方,红色意味着什么,祖父非常清楚。他在为四弟追求进步和有了下落而高兴的同时,一片阴云又袭上心头:二弟与四弟分别效力于中国政治舞台的两大主角——国共两党,他们虽然已结成统一战线、共御外侮,但因其信仰的主义有别,而依然明争暗斗,貌合神离,甚至势不两立,政治上的分歧难免会影响到兄弟间的亲情,若想兄弟再聚,谈何容易!
  尽管如此,祖父仍念及兄弟亲情,多次捎信给二弟与四弟,让他们抛开政治信仰,捐弃前嫌,利用战争间隙回家一趟,再续别后情谊。对于祖父而言,他是多么希望“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情景出现于眼前。但随着抗战的持久,二祖父和四祖父又各自忙于军务,局势也愈加严峻,邮路渐渐闭塞,他们的消息也终于与家中断绝。
  亲人的失联,深深地刺痛了祖父的心灵。他时常抽着闷烟,紧锁双眉,呆呆的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一坐就是大半个时辰,因为大山的那边是二弟与四弟战斗与生活的地方,他深知战争的残酷,生死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两位兄弟近况如何?他们还健在吗?这一切,他都不得而知,内心之痛苦,难以名状,有时竟忍不住潸然泪下。
  一九三九年,还不到五十岁的祖父,在遭受兄弟离散和生活困顿的双重打击下,竟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仍然念叨着两位失联兄弟的名字。是年七月,积劳成疾的祖父怀着对两位兄弟的深切挂念,溘然长逝,兄弟四人及合家团聚的愿望再未实现,成了他们四人乃至全家深深的遗憾。作为他们的后人,每当谈及此事,我们也时常唏嘘不已!
  如今,先祖父他们兄弟四人都早已作古,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恩恩怨怨,随着岁月的流逝,也都烟消云散,从他们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子。
  他们四人一生坎坷,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激烈动荡的年代,在错综复杂、急风暴雨般的社会变革中,他们勇立潮头,坦然面对,审时度势,有所作为。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为之奋斗的事业,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遗产。
  他们四人都才华横溢,虽志向不同,性格各异,有的务农,有的为政,有的从军,但他们做人的初衷和一生的追求却是一致的,小而言之,他们都是为了家庭、为了生计,大而言之,他们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都是无愧于父母的优秀儿子,也都是无愧于炎黄的优秀子孙,他们刚直不阿、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忍辱负重、贫贱不移的勤勉精神,将彪炳千秋,永世长存!
  作者简介:陈钦春,网名云门春晓,青州市弥河镇大章庄村人,生于1954年,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级职称,2014年退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