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8-29 13:13
鄌郚总编

汶河岸边那些人那些事

    
    听若兰老师讲故事
    (一)
    -
    我经常写一写关于汶河两岸的故事,触动了一位93岁老人心底的琴弦,要我有时间去她那儿,她要把埋藏在心底的故事讲给我听。
    带着好奇,带着期盼。我们三人一行选择了阴雨绵绵的立秋这一天,奔波100多里路,到隔壁的安丘县,去听一位老人讲故事。
    导航把我们指到了一个叫南逯西边后疃村东山的老顽童康复乐园的地方。
    烟雨中,山上有两个蒙古包,透出一股异域风情;靠近221省道的是一片果园,果子被套上了袋,在雨中静静地成长!
    我们都喜欢只有雨声,而没有其他杂音的宛如世外桃源的这个地方,便轻轻叩开了一扇门扉。一位佝偻的老人,开了门,热情地拉着我的手,把我们让到房内。老人很激动,便向我们介绍:
    老人叫秦若兰,生于汶河北岸包庄西李家庄。今年93岁了,因干了一辈子教师,所以我们都称她为秦老师。由于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尽管她已属高龄,但是她除了有些驼背,耳不太聋,眼基本不花,真不像90多岁的老人,更像70多岁的人。但等我们见到康复乐园的发起人,老人的女儿王茹,我更是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活力四射,激情十足的老板,竟然71岁了。
    听了发起人王茹的介绍,我才感到,老年人还可以这样活:她在青岛供销系统退休,一双儿女均已成人。她把青岛的房产卖掉,便到了祖籍地,通过朋友介绍流转了后疃村的一块十亩山岭薄地。她除了搭建了蒙古包,供人观光旅游;还种植了各种水果,供人采摘。不过她有更大胆的设想,想破解当下养老难题-----互助式养老。即老人每人交少许生活费,由老人做,由老人分配。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年轻点的照顾年老的。以后年轻的变老,再由后面年轻的递补。可以集体请一名厨师和一名照顾老人的服务员,这样共享共助的养老生活方式,既省钱又不耽误子女工作。
    在老顽童康复乐园还有一条醒目开心的口号:“劳动康复,欢乐无疾”。
    王茹笑道:“真正把想法落实到现实中,还有很多困难,比如土地性质是农田用地,不能盖房子,所以这个想法就很难实现了。我现在都71岁的人了,不求名利,只求为那些没有照顾的老年人,晚年能幸福安康,开心快乐!”
    书归正传,继续听若兰老师讲故事:
    -
    小若兰与陈毅的故事
    在昌乐县的西南角有一个叫仙月湖的地方,风景秀丽,被人称为“潍坊九寨沟”。这里的高崖街,在历史上属战略要地,为兵家必经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齐国通往鲁国的交通要道。
    高崖街由于财主多,安保设施齐全,加之又是战略枢纽,所以日本鬼子侵入山东以后,高崖街变成了这里的一个日本据点。中国人民把鬼子打跑以后,国民党军又驻扎高崖街。
    高崖街向东不多远,便是西李家庄。西李家庄有很多姓秦的,是从高崖街迁居过去的。
    1939年一月,八路军八支队司令员马保三驻高崖时。家中只剩秦云阁夫妻、若兰娘俩、大娘大爷、二大娘和四婶及堂妹乐芬、采莲。佩琳的三儿子秦天一、若兰的父亲、二伯及三个叔叔在不同地方抗日。家自然成了部队休整之地、区公所驻地、地下党的联络点。
    有天晚上,一支部队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到了西李家庄,有个军官模样的人,就住在秦若兰家。这支部队井然有序,一点也没有给住家添麻烦,而且进进出出的战士都和蔼可亲。若兰不禁好奇地问爷爷,这是什么部队?爷爷大拇指和食指一伸,若兰便明白是“八路军”。
    若兰的父亲秦佩玟是医学博士,有一些人体解剖用的头盖骨放在家中,被天不明就起来查看地形的首长发现了,大吃一惊,就问家中的爷爷。由于首长口音是四川口音,爷爷听不懂他的讲话,不知如何答对。小若兰毕竟上过学,见过世面,就跟首长说明情况。首长这才放松下来,亲切地问爷爷有多少子女?都干什么工作?爷爷一五一十的回答,当然在中间都是若兰充当翻译,否则首长听不懂爷爷的话,爷爷听不懂首长的话。
    首长,听到爷爷说儿子们参加革命,很高兴。请求爷爷,要把若兰带到部队进行培养,因为部队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后备人才。爷爷没舍得,他说孩子们都出去了,至今没有音信,现在就这么一个小孙女陪在左右,她要一去,家里就剩下老俩,没人伺候了。
    首长理解的点点头,直夸小若兰聪明、懂事。
    部队走后,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陈毅司令员。
    -
    活捉叛徒李大年的故事
    1945年,西李家庄村秦若兰的同学李淑贞从东北回来和村“农救会”“妇救会”,成立“青妇队识字班”,若兰任负责人,组织具体工作是:支援前线做军鞋军衣,照顾前线下来的伤员,以识字班为掩护。
    46年正月,村里建全各种组织,若兰和同学们都成为骨干,同学李淑贞任妇女主任;李树德任民兵指导员;李大年任公安员;李瑞田任民兵队长;土地改革的思想动员和准确统计交给了秦若兰和李大生;识字班的工作和任务交给了若兰的堂妹秦乐芬。
    这一年,敌战区张天佐的国民党部队发起对解放区的猛攻反扑,李大年四叔李子全是国民党专员,策反引诱李大年带领队伍叛变。计定哪天哪时在什么地方投降。
    李淑贞知道消息以后,俏俏告诉了区长刘子修。区长又告诉了武装部长武岳松,决定将计就计。
    时辰一到,武工队眼看着国民党队伍进了包围圈,由武岳松抢先一步,把潜伏在公安队伍里的叛徒李大年,一个擒拿将其拿下。同时一声“打”,把国民党队伍打得七零八落,缴获枪支数杆,敌人抱头鼠窜,打了一个大胜仗。
    秦若兰老师回忆道:武岳松原藉为沂水人,做过陈毅元帅的传令兵,是一位革命比较深的老党员,喜欢打篮球。后来李淑贞和武岳松志同道合,喜结连理。
    -
    -
    小八路秦心一在桂林全家福
    一九三九年正月,西李家庄村有一群热血青年,在马保三宣传队的号召下,决心参军当兵,抗日救国。
    十三岁的二哥秦心一和同村的王奚、王奢、李大文、秦尔奉五人加入了马保三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
    当队伍走到九山马站一带时,西李家庄的孩子们的家长赶到截住部队,坚决把孩子带回家。
    只有二伯秦佩琳没有去,他是马保三部队三团副官,一名地下党员。他是一名坚定的革命者,支持孩子参加革命。大儿子秦德一已经是三团的一名革命战士了。
    他知道儿子抗日坚决,但在生死离别面前也无话可说,只有含着泪交给王奚的父亲36元钱,让他捎给二哥心一。王奚的父亲问他:
    “你有什么话需要给心一嘱咐的吗?”
    二伯,目光坚定的看着远方,然后摇了摇头。
    秦心一二哥坚决的留在了部队,王奢也跟随他留了下来。其余三人都让他们的父亲领回了村。
    话说二哥秦心一所在的八支队在徐向前的领导下,在山东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在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下,把日本鬼子赶回了老家。
    二哥随部队从山东烟台渡海到达东北,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辽沈战役之中,把国民党部队从祖国的北方边陲,一路打来,直到溃逃到长江以南。
    1949年4月22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二哥所在部队打过了长江,然后又整编到林彪部队。
    蒋介石所率领的国民党部队被打到台湾。
    二哥所在部队留在大西南,云、贵、川等地剿匪,最后队伍留在广西永驻。
    -
    二哥说的大大小小精彩的战役我都记忆模糊了,只有鲁南战役打得十分惨烈,打到最后,仅剩七人,其中就有他的指战员苏毅然,最后这七个人也打散了。
    二哥和另外两人在鬼子的包围圈里与鬼子在沂蒙山中打游击。两个多月,在山上喝的是山水,吃的是生地瓜,穿的是阵亡战友的血衣、布鞋。两个月没有吃上一粒盐,头发都变白了。
    冬天来了,天寒地冻,在山上没吃的了,逼着下山去寻找吃的。从无人秋收的地里挖出冻僵了的地瓜,到村中求人煮煮吃,却被这家女主人报告了国民党。
    面对国民党部队的围剿,三人奋力突围,三人奔三个方向逃去。秦心一从村南逃出,在坟地藏了起来,才躲过这一劫难,其余两位同志一直不知下落。
    二哥,一路讨饭,最后终于找到了徐向前的大部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