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18 11:33
鄌郚总编

宋宝荣丨钓鱼台记

    钓鱼台记
    宋宝荣
    昌乐与临朐交界处有一座山——打鼓山,起源于山南坡的白浪河蜿蜒东去,在流过红河镇小五图村前,于宋家老庄村西转了一个120度的弯,转而向西北流。
    在这里,由于地势平坦,河水流速变缓,河道变得很宽很宽。大浪淘沙,在蜿蜒曲折的水流两边形成了广阔的沙滩。
    河道边上是无边的芦苇——空心的苇子、实心的荻子。芦苇丛那么的广阔,以至于进入其中的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担心忽然与狼、獾相遇,吓得胆战心惊。但,空心的苇子可以做成苇笛,吹出美妙的音乐;苇子下的小蘑菇又香又滑,别有一番风味;将巢用马尾系于苇子上的小鸟儿也让人感到神奇……
    白浪河的河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那鱼儿呀,一群群、一片片,在河道里、在草丛中、在沙粒间,尽情地游、自由地长。浮鮹、尖头、花翅、麦穗遨游在水面;沙里趴、沙泥鳅趴在水底;鲫鱼、鲇鱼藏在草丛中。鱼向前游、虾向后退、蟹子横着爬。每年的春夏秋三季,特别是夏季,人们拿着鱼网子、扛着打鱼棍、拖着铁链子、端着盆子、提着水桶,捞满了鱼、摸足了虾,一盆盆、一桶桶、一罐罐。但鱼儿、虾儿、蟹子依旧不见少,依旧一群群、一片片。
    白浪河就是这么神奇!
    河边上的芦苇被水冲地露出了密密的、白白的根,那里是鲫鱼、虾、蟹、泥鳅的藏身之处,更是蟾蜍、青蛙的家。也许是水流的原因,也许是蟹子、泥鳅挖的洞,也许是蟾蜍、青蛙建的家,总之芦苇根里有很多的洞,整条胳膊伸进去也达不到底,如果有耐心地用锨镢挖开一个大的,是鱼洞将得到一盆子鱼,是虾蟹洞将得到半盆子虾蟹,但有时得到的也可能是蟾蜍,甚至是蛇,那就得不偿失了。
    平日的白浪河,水清鱼乐,波澜不惊;大雨后的白浪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大树连根拔起、芦苇整片漂走,打着旋涡、翻着浪头,人们只好远远地站在岸上,看时洪水滔天、听着震耳欲聋,忽而警觉河岸像船一样逆水而上,待清醒后才知是洪水向下奔流,既惊讶于洪水的凶猛,又感叹于河流的壮观。
    顺河而下不远就是着名的钓鱼台村,村子不大,但风景无限优美;房子错落,但人们和睦相处。村前有一古庙,小庙已无,但庙台仍存,特别是庙台上的古柏,50年前不见小,50年后不见大,至今依然苍翠、挺拔。
    村前崖下是一个很深的潭,姑且叫做鱼乐潭。潭水一部分来自东南角的白浪河,一部分来自西边的小溪。问潭已有多久,无人知道;问潭该有多深,也无人知道;问潭中究竟有多少种鱼,更无人知道。只传说有好事者用7根秫秸(每根大约2米)接起来插入潭中,依然达不到底;只看到种类不一、大小不等的鱼游戏水中,眼花缭乱;只看到周围数不清的蟹子洞,还有藏在树根下的成堆的虾!
    潭水清幽,树木环绕,特别是虬曲的柳树的倒影,在什么角度看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微风吹抚,水波荡漾,特别是站在潭边树下,在什么时候感到的都是一首动人的诗。
    潭的中央有一大一小两个岛,岛不大,但树木苍翠茂盛。对于潭,这是一个绝妙的点缀,锦上添花;对于人,那是一个钓鱼的绝境,世外桃源。
    水树相映,必为佳境,池潭幽邃,滋生性灵。早年,从安丘来了一个猎鼋高手,顺着白浪河发现此妙境,知道此潭中必有大鼋,于是潜到潭中寻找,但不久即仓惶而出,说:看到一鼋,体大如鏊,道行非常,非能为也。从此再不敢涉足白浪河。但村民在潭中戏水捞鱼,绝无险事,曾有兄弟二人在洪水中打捞浮树,被浪头卷入水中,半天后竟然生还。
    鱼乐潭南是土围子,现在已经变得很小了。清朝末年捻军起义时,散兵游勇来到昌乐,由于纪律松弛,经常骚扰百姓,又披散着长发,被当地人称为“毛子”。为了躲避和抗击“毛子”抢掠,钓鱼台村及周围村庄的村民在围子上挖水井,建房屋、仓库,在周围挖壕沟,沟内遍插木刺,然后灌入白浪河的水,只建有一吊索桥与外界相通,保护了一方平安。
    鱼乐潭西是一条小溪,溪水中有从潭中来的鱼虾和蟹子,周围是密密的杨树林,幽静而神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年都有成队的解放军来到这里,撑起帐篷,摆出发报机,进行军事训练。
    小溪上游是深沟险壑。沟坡杂树丛生,沟底泉水叮咚;春季山花烂漫,秋季野果赤橙;各种动物穿梭树下,不同鸟儿喳喳而鸣。
    小溪发源地是方圆最高的地方,解放前修建了大型碉堡,四周垒有围墙,挖了深沟,上边建有房屋,常年驻着军队,被称为“西碉堡”,与宋家老庄以东的“东碉堡”遥相呼应。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